第59章(1/1)

进到腊月, 靖王妃每隔一两日就派人送一份请帖到孟府。

前世, 因为从无往来,见面都少,靖王妃在徐幼微记忆中, 并没留下多少痕迹, 只知晓是少见的纵着夫君收揽美人的女子, 孱弱多病, 颇有经商的天赋。

徐幼微不知道她前世是何结局。

靖王妃与观潮是旧识, 除非一门心思要追随靖王而去, 否则,在靖王服毒自尽之后,原冲总会对她网开一面。

徐幼微对靖王妃没有任何偏见, 甚至于, 上次相见时印象颇佳,只是真的没空相见——上午送林漪到原府,担心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不适应,起初一段日子,便在近处陪伴,让她心安。加之原府女眷和善、孩子们可爱,她非常喜欢和婆媳几个一起哄着孩子们玩儿。而到了下午, 之澄要腾出一个时辰左右指点她。母女两个每日回到家中,已是申时左右。

靖王妃却是个妙人,每次差人送请帖过来的时候,总会附带一样精巧的小礼物, 或是给太夫人或徐幼微的,或是给林漪的。

一来二去的,徐幼微便有些过意不去了,等林漪完全适应了原府的环境之后,忙带上礼品,去了靖王府。

靖王妃等在内宅的暖阁,见到徐幼微进门,便站起身来,歉然地欠一欠身,“劳烦四夫人移步,真是罪过。”

徐幼微便也行礼打官腔:“殿下这般礼遇,臣妇着实惶恐。”

靖王妃笑道:“那些琐碎的场面话,我们就省了吧。快坐下说话。”

徐幼微笑着称是,落座后,照实说了这才前来做客的原由。

“原来如此。”靖王妃道,“我不知你家里具体的情形,也不好叫人探听,贸贸然登门的话,又实在失礼,只好隔三差五地送帖子过去扰你。”

徐幼微问道:“可是有什么吩咐?”

“自然没有。”靖王妃笑道,“上次相见,觉得你很是招人喜欢——别怪我托大,我年岁比你大一截。我就想着,我们应该投缘。至于王爷、太傅之间的事,随他们去,与我们无关。”

徐幼微由衷地笑了,“我也是这样想的。”靖王妃言辞间的直率,是她所欣赏的。另外,想到今生与自己投缘的原四夫人、靖王妃,都比自己年长几岁,算得一桩趣事。

品茶时,她听到了悠扬婉转的琴声,弹琴之处应该离暖阁不远,所以,能清晰地听到,又不会被琴声影响说笑。

“是一名侍妾在弹琴。”靖王妃道,“她琴艺还不错吧?”

徐幼微诚实地道:“很不错。”

“我这儿如同一个小女儿国,不乏有些才情的。”靖王妃笑道,“等我们熟稔了,你若是同意,让她们来给你请个安——好些人听说过你的美名,很想一睹孟四夫人的风采。”

徐幼微失笑,“外人谬赞罢了。殿下就是少见的美人。”这是真的,靖王妃那双妩媚的大眼睛,灿若星子,那般风情,全然展露的时候,对于一些人而言,定有着勾魂摄魄的魔力。

“就算有些许颜色,也只是个病秧子。”

“我不也一样么?”徐幼微笑道,“先前,可是结结实实病了两年多。”

“嗳,真是呢。”靖王妃端详着她,“虽然大好了,平日里也要好生调理着。对了,我在贵妇之间,两样东西算是多的,一是银钱,二是药材,什么样的药材、补品都有。补品若有短缺的,知会我一声就行。”

“眼下倒是没什么短缺的。”徐幼微开玩笑,“殿下怎么不担心我短缺银钱?”

靖王妃笑出声来,“孟老四才不会让自己的夫人手头拮据。”

徐幼微莞尔。

靖王妃道:“说到银钱,我要多事提醒你,万一遇到需要大笔银钱的事,告诉老四就行。太傅的夫人,该做的是帮他把银钱花到刀刃儿上,而不是赚钱。这一点,可不要本末倒置。”

这可是真正的忠告。虽然早就明白,徐幼微仍是诚挚道谢:“多谢殿下提点。”

靖王妃笑了,“我瞧着你和老四般配得很,他又看重你,便盼着你们过得更舒心,少不得啰嗦的时候。”

“我知道殿下是好意。”徐幼微说道,“说到经商,我早就听说,殿下颇有天赋。”

“没有的事。会赚钱的,还是王爷、老四那些人。”靖王妃笑道,“我赚了不少银钱,多亏了几名侍妾尽心帮衬。王府这些莺莺燕燕,有几个很是精明。”

徐幼微意识到,这是靖王妃第二次不经意间夸奖侍妾了,且是神色愉悦,态度类似提到寻常贵妇友人、得力的管事。分明是对那些人没有一丝芥蒂。

那么……所谓的靖王好色,是不是他用的障眼法?

应该是。靖王其人,给人感觉是没有软肋的——只有同谋者,没有至交,母妃早已病故,没有人认为他爱重结发之妻——爱重的话,怎么会陆陆续续收揽那么多美人?

不被夫君重视的女子,对于很多人来说,便没有利用的价值,同样的,也没有算计、迁怒的必要。

徐幼微觉得,自己应该没猜错。

这日,两女子相谈甚欢,徐幼微告辞时,与靖王妃约定,两日后的上午,在卿云斋再聚。

两人是真的投缘,你来我往的,走动得算是频繁。

没过多久,很多人就都得到了消息:太傅夫人与靖王妃像是交情不错,全不似一向不对盘的两男子。真是一桩奇事。

孟观潮自一开始就知晓,说也是好事,人就该多一些朋友。

一日,徐幼微去靖王府的路上,跟车的护卫微声与侍书言语两句。侍书上了马车,轻声禀道:“有人在暗中尾随。”

徐幼微心头突地一跳,没来由地想到了孟文晖。

大老爷已到穷途末路,孟文晖又一直记恨着孟观潮,在这关头,会不会出阴招?

靖王的态度已很明显,支持孟观潮清理门户,那么,大老爷父子二人,会不会也对他下手?那对父子对他,会不会有着和自己相同的猜测?

要是那样,靖王妃的处境,恐怕也很凶险。

见到靖王妃,她隐晦地提醒道:“已到年关,外面不是很太平,殿下出行的时候,要多带些人手,以防有人不开眼,冲撞了你。”

靖王妃则笑道:“没事,我已知晓。你是不是察觉了什么?”

徐幼微如实相告。

靖王妃笑开来,“谁要是敢打你和太夫人的主意,可就真是活腻了。回家之后,你跟老四提一提。”

徐幼微笑着说好。

当晚,她跟孟观潮提及此事,他说道:“是文晖。”

见他语气笃定,她不由猜测:“他逃出寺庙的时候,你就派人盯着他了?”

“那是自然。”他微笑,“一来是怀疑他在暗中出损招,二来也怕他跑了。”

“那我就放心了。”她思忖片刻,道,“既然我和靖王妃都知道了,不如顺势做个局。”

“不行。”孟观潮想也没想就否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徐幼微道,“只好好儿地护我周全,等着靖王妃遇险的时候才抓人?”

“靖王又不是傻子。”

“……”徐幼微用力捏了捏他的下巴,“万一出了岔子,我们心里能过意的去?靖王妃那小身板儿,还不如我。”

孟观潮笑起来,态度稍稍松动了些:“你们决不能亲自做饵。回头我跟靖王提一提,他若同意,联手安排一番。”

腊月十九,靖王妃邀请徐幼微到西山别院赏梅。

一早,两女子的马车分别离开府邸,去往西山。

孟文晖知道,这是最好的动手的机会。逃离寺庙之后,他就住进了一所位于闹市的宅子,从不出门,只通过手下帮父亲做事。

他手里有三十名身怀绝技之人,有些是父亲的心腹,有些是前几年花重金请的镖师、江湖中的高手。

他做了能力范围之内最缜密的部署,并没亲自带人前去。

要动的人,可是靖王、孟观潮的妻子,在那两个人面前,就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

尽人事,听天命吧。

三十个人动身之后,孟文晖走进如今居处的书房,静静等待。

时近正午,他忽然觉出异样:宅子太安静了,是那种死一般的安静。

孟文晖脊背发凉,心里发毛,被不祥的预感抓牢。

他霍然起身,疾步走出书房,刚到廊间,便看到一个人,负手站在庭院之中。

孟文晖的脚步顿住,人僵住,神色惊骇,一如大白天见到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