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供不应求(1/1)

沈明琇想到现代剪彩的那些场面, 检查了一下剪刀、红绸花带、还要有主持人、礼仪小姐或礼仪先生、迎宾和引导的相关人员。

铁三刚和其他准备的人,在沈明琇说了一遍剪彩的大致流程之后,一个个瞬间感觉,之前迷迷糊糊觉得没有头绪的事, 一下子就豁然开朗。

沈明琇又帮助铁三刚把各个人员定了下来,再到厂门口那里彩排了一次,看到大家虽然精神有些紧张, 但也高度集中,彩排时也没有出错,大家也比较放心。

八点半的时候, 厉国祥和杨迎松这两位正副县长就到了。

随行的,还有武装部的荆长平部长、以及县里的几个新闻记者。

铁大刚布置完各项安全任务之后,也回来了。

他和沈明琇热情地将两位正副县长和荆长平、还有几个记者迎进一楼的会客室。

沈明琇还亲自给他们泡了一壶好茶, 送上点心和水果。

杨迎松看着这崭新的果汁厂, 还有周围的设施,笑着对沈明琇和铁大刚说:“小沈同志、铁同志, 你们这里现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啊!我和厉副县长对你们这里的发展都非常关心, 希望你们好好努力, 争取把你们的万亩果园、养殖场、果汁厂都做大做强,为我们县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同时,也为后面的人树立一个成功的好榜样。”

沈明琇笑着点头,“杨县长,谢谢您和厉副县长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我们也一定会努力的, 争取不辜负领导们的厚望,带领周围的乡亲们一起致富,一起为咱们的县、为咱们的国家做贡献。”

杨迎松哈哈笑道:“说得好,我们也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出成绩来的。”

沈明琇看了一眼时间,就快到九点了。

她朝杨迎松和厉国祥笑着说:“杨县长、厉副县长、荆部长、还有各位记者同志,吉时快到了,我们出去准备剪彩吧!请!”

“请!”

果汁厂的大门口已经锣鼓喧天响。

沈明琇举眸一看,发现这些锣鼓队的人,全都是铁家坞生产队的老人家。

领头的,正是老铁支书。

他正带着一帮老人家在那里起劲地敲锣打鼓,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让人见了也不由地受到他们的感染,跟着一起高兴而笑。

现在的剪彩仪式,不像后世那样,总是闹得轰轰烈烈,四方皆知。

就果汁厂这样的剪彩仪式,有两位正副县长驾临,还有记者报道,还有敲锣打鼓,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是非常的正式和隆重。

铁大刚恭敬地请杨迎松、厉国祥、荆长平、老铁支书、还有沈明琇一起参加剪彩仪式。

当红色彩绸被他们几个人一起剪断的那一刹,众人一起鼓掌欢呼,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紧跟着“噼里啪啦”地响彻四周。

剪完彩之后,杨迎松作为县领导的代表,对果汁厂的所有员工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领导发表完讲话之后,沈明琇和铁大刚就带着杨迎松、厉国祥、荆长平、还有几位记者进入生产车间参观。

当他们看到车间内那一台台闪着银光的高科技设备时,一个个都有些傻眼。

杨迎松带着震惊问沈明琇:“小沈领导,你们的这些设备,都是哪里生产的?”

沈明琇笑着回道:“这些是一个秘密研究所生产出来的高新科技,这些机器不仅生产率非常高效,而且,生产出来的品质也非常高,非常安全,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

这个秘密研究所,自然是沈明琇杜撰出来的,就是为了给这些机器找一个出处。

至于他们想要问,这个秘密研究所在哪里?

很抱歉!既然是秘密,自然是不能说,无可奉告!

杨迎松果然又问:“那这些设备我们这边能批量生产吗?”

沈明琇淡淡笑道:“如果没有那个秘密研究所的授权,我们是不可能生产的,不过,如果我们县里需要添加什么生产设备,我可以代表县委和他们协商代购。”

杨迎松一听,眼底闪过一惊喜,他马上和厉国祥对视一眼,彼此瞬间会意,等回去再好好商量商量这件事。

等杨迎松和厉国祥他们在车间转了一圈,又尝了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之后,一个个都赞不绝口,对他们这个果汁厂,更是抱了非常大的期望。

他们还去了养殖场,看到这么多活生生的动物圈养在那里,他们也像看见了平安县老百姓都能吃上肉的那美好一幕,心里都很高兴。

等到大家重新回到会客室的时候,厉国祥笑着问沈明琇,“琇琇啊,铁家坞这边已经算是上了正轨,你的扩张计划,是不是也要准备准备开始了?”

杨迎松和荆长平他们也满眼期盼地看着沈明琇。

沈明琇笑着回道:“各位领导大人,我们这才刚忙完呢,您得让我先喘一口气,歇歇再说吧!”

厉国祥又再追问:“那你要歇多久?咱们可都等着你发话呢,说实话,咱们县能不能发展起来,就看你的了。”

沈明琇想了想,给了他一个时间,“一个月后吧!等京城那边的基地也正式投产之后,我再开始准备这边的扩张计划。”

厉国祥得到了她的肯定回答,立刻又问:“那我们这边先做些准备,可以吧?”

沈明琇有些无语地看着厉国祥,“厉叔叔,你快逼得我喘不过气来了,你别光盯着我啊,多找找别的人,也可以按照铁家坞这种模式来发展的嘛!”

这种创业致富的模式,她真的不介意别人跟风一起干,毕竟,华夏国的市场这么大,可不是她一个人能吃得下来的。

厉国祥和杨迎松听到她的抱怨,齐声大笑道:“你是能者多劳嘛!”

不过,沈明琇刚才说的意见,他们也听进去了。

等回去之后,他们还真的要好好想想,要怎么去动员其它的生产大队,学一学铁家坞这种“自费建设、生产致富”的发展新模式,一起走向美好的发展新道路。

中午的时候,沈明琇和铁大刚又带着杨迎松、厉国祥、荆长平、还有那几个记者去他们的新食堂吃饭。

崭新的食堂,崭新的桌椅,崭新的餐具,丰富的食物,又让他们开了一番眼界。

厉国祥和荆长平是在他们这里吃过饭的,之前虽然是在老食堂那边吃的,但也知道他们的伙食到底有多好。

但杨迎松和那几个记者就没有来过这里,他们看到果汁厂的食堂竟然不仅有大肉包子和米饭、还有鱼、有肉、有海鲜之类的稀罕菜时,一个个就震惊不已。

杨迎松笑看着沈明琇说:“小沈领导,你们这里的伙食还真不错啊!难怪现在全县都在传,说你们铁家坞果汁厂的待遇有多好多好,开始我还不信,现在亲眼看到,才发现你们这里的待遇,真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好,不错,不错,要是有一天,我们大家都能过上像你们铁家坞这样的日子,那就好了!”

沈明琇笑道:“我们铁家坞老百姓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还是要感谢国家、还有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啊!特别是你们二位领导,真的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我们心里都非常感激你们对我们的一路支持和厚爱!谢谢二位领导!谢谢!”

听到沈明琇发自肺腑的感谢之意,杨迎松心里也很舒坦,“不用这么客气,你们都过好了,我们这些领导也才能好嘛!”

杨迎松和厉国祥、荆长平、还有几个记者吃完丰盛的午饭后,就直接回去了。

沈明琇在后车厢里给他们每个人配了一些礼物,让司机在他们下车的时候,给他们送到家里去。

这样的小回礼,不涉及大金额,就算你去参加亲戚朋友的宴会,也几乎都有回礼,只是人情来往,谈不上什么贿赂的事。

忙完了果汁厂的开业,沈明琇也长长地透出一口气,感觉又完成了一件大任务,如释重负。

一周之后。

各大供销社的反馈都过来了,铁家坞果汁厂的果汁和罐头的销量非常好,供不应求。

这个好消息传回果汁厂,沈明琇也高兴地下令,月底给他们发奖金。

全厂上下精神大振,又是一阵阵欢呼。

铁家坞果汁厂最开始招工的时候就声明了,这个不是子承父业的单位。

但只要你在果汁厂里扎扎实实的工作十五年之后,每个月扣除一笔养老保险,等你老了,就有退休工资领。

如果不满十五年离职的员工,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如果被工厂辞退,也会按照你的工作年份来补发辞退金。

工资也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铁家坞果汁厂的工作制度和待遇,基本都是按照现代的劳动法来实施的,在这个年代,实属罕见。

但他们一个月下来,拿到的工资,却是其他工厂的两三倍。

一个月满,所有工人在拿到工资的那一刻,都是笑着离开的。

有些人还是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感动得直抹眼泪。

那些一直期盼着果汁厂招工的人们,也终于看到果汁厂的大门口,贴出了招工通知。

要求:年满十八岁至三十八岁,初中毕业,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者,皆可报名。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简直全县震动。

现在还处在落后时代,政府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太少太少了,无数待业青年呆在家里,找不到活干,也吃不饱饭。

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一个招工的机会,大家可不就疯了,挤破脑袋都想进这个铁家坞的果汁厂。

招工的事也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在沈明琇的三令五申之下,没有人敢动手脚走后门,一律要参加考试,通过考核的,才能成为铁家坞果汁厂的员工。

这一次,前来参加考试的有几千个人,但却只有一百个录取的名额,竞争不亚于现代 考公务员一样激烈。

最后,被录取的,高兴得哭了,欢呼雀跃。

而没被录取的,却感觉到无助和绝望。

这一次机会没考上,下一次招工,又不知道猴年马月。

沈明琇在厉国祥的催促下,万亩果园也正式向外扩张。

铁家坞旁边的几个生产大队,率先拿到了这个扩张的指标,一个个生产队员都笑眯了眼。

他们终于能像铁家坞一样,能领工资,能领粮食,有好日子过了。

铁家坞果汁厂这边也加大了生产,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之前的那些敌特,在沈明琇上报之后,也得到了杨迎松和厉国祥他们的重视,直接上报到了京城。

京城对沈明琇本来就非常重视,对于京城和平安县的敌特势力进行了一次清剿,将他们这一批敌特给一网打尽。

他们想要再建新的势力网,可就不容易了。

沈明琇在国家机器的保护下,也过上了舒心日子,不用再分散精力去对付这些敌特势力,全力专攻事业。

京城这边更大的果汁厂和食品厂,也终于建设好了,准备开业投产。

在沈明琇的全力支持下,京城这边的养殖场、果汁厂、食品厂等等产业,也全部走上了正轨。

沈明琇的这种创业致富模式,也在各方改革开放的先锋推动下,终于让大领导也认可了这个发展模式。

在大领导他们的推动下,这个发展模式,开始在全国启动。

看到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中进行,沈明琇的心里着实高兴。

她的目标和愿望,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

而像陀螺一样转的沈明琇,也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歇一歇了。

她准备给自己放一个大假,到全国各处去转一转,走一走,看一看。

看看这个年代的各大都城,都是什么样的,她也想给这个时代留下一些记忆,好留给后人展望。

临走之前,沈明琇又好好地陪了容老爷子和老夫人一段时间。

她又给各个地方的徒弟们放满了粮食和物资,这才踏上她一直梦想中的旅途。

第一站,她选择的是沪市。

她认亲也好几个月,和在沪市工作的二舅容百川一家子,只匆匆地见了一面,他们又回了沪市 。

二舅容百川也忙,她也忙,大家都没时间,二舅觉得愧疚,就时不时给她寄礼物回来,还一再跟她说抱歉,让她原谅二舅不能像大舅一样照顾她。

沈明琇对二舅和二舅母、还有两位表哥的印象都很好。

这一次去沪市,除了二舅家在这里,也是因为沪市是未来的四大主城,又是一个古老的大都市,流传下无数经典动人的传说。

沈明琇的二舅容百川听到她说要来沪市的时候,特别高兴,让沈明琇把到达的时间告诉他,他到时好去接她。

沈明琇却对他说,她自己会过去,不用他接,让他直接在家里等她就行。

沈明琇到达沪市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八号,正好是周日,还是母亲节。

她穿着一条春装碎花小裙子,头发还是扎成丸子头,别上一个漂亮的水晶小发箍,配上她精致白皙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看起来特别可爱。

容百川是沪市某军团的团长。

他的妻子傅明明,则是附近中学的老师。

他们夫妻俩也只生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叫容励勤,今年8岁,在傅明明上班的那个中学的附属小学里读二年级。

小儿子叫容励学,今年也才6岁,年龄没够,还没读书。

他们夫妻俩工作都忙,没有人带小孩子,就请了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在家帮忙带孩子。

沈明琇到达二舅家之前,习惯性地先放出精神力观察一下四周。

作者有话要说: ps:以后都是一更啦,我尽量每章写长一点,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9点前,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