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全民欢庆(1/1)

厉国祥直接对老铁支书说:“老支书,您带我们到四周转转吧, 顺便给我们介绍介绍你们铁家坞的情况。”

老铁支书忙不迭地点头, “行行行, 我们铁家坞生产队,有68户人家, 老老少少加在一起共755人, 分为10个生产小队,其中水田3880亩, 土地有3600亩,旱地550亩, 耕种的土地总面积为8030亩。”

这个年代, 每对夫妻少则生三五个,多的八个十个,也没什么避孕知识,基本都是生到不能生为止, 如果不分家的话, 一户就得有二三十号人。

铁家坞人口最多的那家人, 三代同堂, 一家就有四十多号人,今年铁家坞闹饥荒饿死的那十几口人当中,这家人就死了三个人。

要不是前段时间沈明琇给了铁家坞几千斤的粮食救命,恐怕铁家坞还有好些人都要熬不过去。

此时,厉国祥听到老铁支书的话,就扭头笑着对身边的沈明琇说:“琇琇, 你看这铁家坞,也就只有这八千多亩土地,你想建万亩果园,这地都不够呀,你看是不是再把旁边生产大队的土地也收拢一些过来?”

厉国祥可是巴不得沈明琇和她的“师傅”能够在他们平安县大展拳脚,最好能把他们整个县的经济都带动起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厉国祥和杨迎松这两个一正一副的县长,都是一心为民,想要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的好官。

他们也都有过人的经济头脑,也能接受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现在那些固执的保守派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杨迎松能在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成为一个重要领军人物的原因。

机灵的沈明琇,一听到厉国祥那话,就知道了他的心思。

她却淡淡笑道:“厉叔叔,一口可吃不成大胖子,我还是先拿铁家坞做个试点,如果这个试点的成绩不错,接下来,我和师傅就会继续发展,带动周边的村子、甚至更多的人一起过上好日子。”

杨迎松满眼欣赏地看了沈明琇一眼,在一边笑道:“琇琇姑娘非常有眼光,也看得够长远的,你家师傅能教出你这样厉害的徒弟,一定是位非常了不得的高人,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见一见他老人家?”

沈明琇朝他抱歉一笑,“杨县长,真是对不起啊!我家师傅不爱见人,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连我也找不到他老人家的行踪,您别介意啊!”

杨迎松轻轻一笑,“我理解,理解,高人嘛,都有几分自己的脾性,那我们就等有缘再见吧!”

沈明琇朝他甜甜一笑,“谢谢您的理解!”

在老铁支书和铁大刚的带领和解说下,杨迎松和厉国祥、沈明琇都已经大致了解了铁家坞的情况。

看着时间不早,老铁支书又请他们回了铁家坞的大队部。

大家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准备商量后面的事情。

在老铁支书和一众族老眼巴巴的眼神下,杨迎松也笑着问沈明琇,“琇琇同志,你觉得这个铁家坞合适开果园和办果汁厂吗?”

老铁支书他们又眼巴巴地看向沈明琇。

沈明琇笑了笑,“很合适,我决定就把万亩果园、养殖场和果汁厂都办在这里。”

老铁支书、铁大刚和一众族老全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太好了!太好了!我们铁家坞有望过上好日子了!”

高兴完了,老铁支书又小心翼翼地问沈明琇,“琇琇同志,如果我们的田地都收去做果园,那我们铁家坞生产大队的队员们怎么办啊?”

沈明琇笑道:“这个好办啊,除了偷奸耍滑的人我们不要之外,只要是老实可靠、又肯吃苦耐劳的队员们,全部都可以到我们果园、养殖场、或是果汁厂上班,每个月就像县城的工人一样,领工资,发福利,县里工人有的,我们全都有。”

老铁支书、还有众族老一听,全都激动兴奋地欢呼出声,“哇,那可太好了,我们全村人都成了工人,还有工资领了,太好了,太好了……”

只有早听沈明琇说过这一切安排的铁大刚,坐在一边淡定地笑着。

沈明琇又继续说:“老铁支书,以后这个果园、养殖场、还有果汁厂的厂长就是大刚同志,他是总负责人。”

“您和众位族老就帮忙管理管理铁家坞的族人,不要让咱们的果园、养殖场和果汁厂受到他人的破坏和伤害,我们也一样会给老铁支书和众位族老发工资和福利的。”

老铁支书赶紧摆手说:“我们不用工资,我本来就是支书,管好他们是我份内的事啊!”

沈明琇又笑道:“那可不行,您老和众位族老这么大年纪,我们还要劳烦你们出来帮忙做事,已经很不好意思,你们要是不肯拿工资和福利,我们可不敢让你们帮忙做事啊!”

老铁支书和众族老听到沈明琇这么一说,一个个心里都感觉妥帖得不行。

他们齐齐笑应:“行行行,那我们就领了琇琇同志的好意了。”

“这才对嘛!”

沈明琇说完这事,又对老铁支书说:“老支书,那就劳烦您和大刚现在赶紧把果园、养殖场、还有果汁厂的申请开办集体企业的报告,提交给杨县长和厉副县长看看,可以吗?”

老铁支书和铁大刚齐齐点头,“我们马上就写报告,马上就写。”

沈明琇又扭头对一直静看着她安排事情的杨迎松和厉国祥说:“杨县长、厉副县长,那让他们先忙,我们就到大刚同志家吃顿饭,怎么样?”

杨迎松客气地说:“不用了,我们还是回县里吃吧!”

沈明琇嗔笑着说:“杨县长,您可别多想,我今天带了不少食材过来的,保证不白吃大刚同志家的东西,也不会污了二位县长大人的清名,您二位就给我一个面子,怎么样?”

杨迎松一脸无奈地看着她慧黠的笑脸,“你呀,行,我就听你一回,沾沾你的光,蹭顿饱饭吃。”

沈明琇哈哈笑道:“这就对了!”

沈明琇又给铁大刚打了一个眼色,让他赶紧和老铁支书写好申请报告,今天趁热打铁把事办完,就和杨迎松、厉国祥一起出了门。

一直守在门外面的铁二刚、三刚、四刚、五刚看到他们出来,赶紧笑着迎了上来。

沈明琇直接吩咐铁二刚,“二刚,你带带路,我们今天中午去你家吃饭。”

众村民全都羡慕地看向铁二刚兄弟几个。

这个年代,县长、副县长能到村民家里吃饭,那都是能说上几十年的大好事和荣耀,在村民的眼里,地位都会变得不一样。

在铁大刚和老铁支书领着他们在外面转的时候,先回家的铁二刚兄弟几个,就带着家里的孩子们,迅速把家里收拾得一干二净。

杨迎松和厉国祥、沈明琇走进铁家大院的时候,还夸了他们一声,“不错!不错,这院子收拾得挺干净的。”

铁三刚机灵地笑应:“那都是托各位领导的福,我们才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杨迎松和厉国祥都被嘴甜的铁三刚给逗得笑了起来。

杨迎松看了铁三刚一眼,“你小子不错啊,有前途。”

铁三刚也知道凡事要适可而止的道理,马屁拍得多了,也会让人生厌的。

他就没有再多说好话,热情地将杨迎松和厉国祥他们迎进了大堂,又给他们沏上一壶热茶,“杨县长、厉副县长、师傅,请喝茶!”

杨迎松听到他喊沈明琇为“师傅”,顿时好奇地问:“琇琇同志,你还是这铁家兄弟的师傅啊?”

沈明琇笑着回道:“是啊,他们兄弟五个都很不错,我就收了他们做徒弟,教他们一点小本事。”

杨迎松又打趣她说:“什么小本事啊?能不能也教教我?”

沈明琇笑眯眯地反问他,“杨县长,我们这可是师门的不传之秘,他们都是拜了我做师傅,我才教他们的,您也要拜我做师傅吗?”

杨迎松却直说:“只要能学到真本事,就算拜你为师,那又有何不可?”

沈明琇反倒被他这话给吓住了,“杨县长,您可别吓我,我哪敢收您为徒啊?”

厉国祥也在一边笑着打圆场,“唉哟,老杨同志,您就别吓我家琇琇了,来来来,喝茶,喝茶……”

沈明琇也赶紧转了话题,“好香啊,二刚,是谁在厨房里做菜啊?手艺好像不错啊!”

铁二刚憨憨地笑道:“今天是我家媳妇在掌勺,几个妯娌一起帮忙,她的厨艺还马马虎虎,能做几桌席面,嘿嘿嘿……”

沈明琇笑道:“哟,那不错啊!看来今儿个我们有口福了。”

她的话音刚刚落下,就听到一把女声响了起来,“二刚,准备开饭了,你们谁去喊爹娘他们回来吃饭。”

铁五刚立刻应道:“二哥,你陪着县长他们,我去喊吧!”

铁老爹他们出工的人,都还在地里。

不过,这会儿也到了下工的时间,他们也应该已经回家了。

铁五刚出去,主要是想看看老铁支书和大哥那边忙完了没有?顺便把他们一起叫过来。

铁五刚还没去到村委会那里,就看到老铁支书和他家大哥已经拿着文件,急急地往家里赶来。

铁五刚高兴地迎了上去,“老铁支书、大哥,师傅正让我过来看看,你们忙完了没有呢?忙完就赶紧回家陪县长他们吃饭。”

铁大刚扬了扬手中的申请报告,激动又高兴地笑道:“我们刚刚写好,这不,就赶紧送过去,准备给县长他们现场批复,等这个报告批下来,我们铁家坞,就彻底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