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热度(1/1)

王老头朝里头扫了一眼, 干干净净的,他的鞋子在外头蹭了泥, 还真不好意思进去。只听眼前的小同志问他, “你这个房子能不能卖?”

宋明宝抿唇又问了一遍,她看着王老头的表情。

王老头愣了一会, “小同志你是说要买我的房子?”

宋明宝点点头。

王老头看她的表情是真的想买, 犹豫了半晌道,“小同志,你要是真的想买, 我回去问问我闺女啊。”

“谢谢,”宋明宝说着就要将半年的租金交给他。

王老头迟疑了一会收下这钱, 他答应眼前的小同志也不是不无道理, 她闺女今年年初就提起过卖这栋房子了, 谁让孩子大了心思多了呢,到时候卖房子的钱几个外孙外孙女一平分, 谁都别说谁偏心。

王老头离开的时候, 手里拿了根宋明宝塞给他的嫩黄瓜, 他随便在衣摆处擦了擦就吃了, 入口很脆。

关上门之后,宋明宝回房间去数钱,用饼干盒里的钱买房子还有缺口,她估计要回娘家借一点应急了。

幸好在吃的方面,他们两口子大学都有补贴,还有陆志城的工资, 够养活床上睡觉的小家伙。

房子有很大的可能性能买下来,宋明宝得提前做好准备。

折腾来去的,宋明宝不嫌累,如果有一个自己的房子,那会踏实很多。她准备明天一早再折腾回娘家去。

回到房间,小家伙还没醒来,宋明宝将床的周围围严实了,她才躺在外头,若不是特别累,小家伙只要醒来有点动静,她都能跟着醒。

宋明宝不知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的,但她家的这个就特别省心,喂饭会乖乖张口,放他在毯子上,他自己一个人也能玩。

半下午的,宋明宝抱着他去客厅,让他在自己视线之内,然后拿出一个盘子,里头装了削成小块的苹果,几块地瓜干,两块饼干。

娘俩坐在一起,大的靠着小的,都低着头,侧颜看起来就像相似的大小号一样。

**

宋明宝睡觉前想起要朝娘家借钱,唤醒了以前的记忆,她记得自己刚结婚的时候,钱丽总是会补贴她,那会儿她也没觉得哪里有错,花了就花了,没有那种清醒的意识,直到陆志城找她谈话,她赌气,赌自己不拿娘家人的钱也能活下来,钱丽后面给她塞钱,她要么回个礼,要么拿个零头甚至不拿,日子一天天过着,感觉一晃神,自己已经撑起这个小家了。

许久没向娘家要钱,宋明宝发现自己还真开不了口。

她犹犹豫豫的,跟在钱丽身后,时不时看着她亲娘的背影,“妈,”

“咋?有话就说。”钱丽利索地擦洗着厨房的柜子。

宋明宝酝酿了一下,“妈你最近手头紧不紧?我想跟你借点钱。”

钱丽扔下抹布回头看她,“感情盯我一上午就为了这事,多少?”

宋明宝比了个数字,“四百,要是没有,一两百也成,”大不了她写个借条给房东。

“要这么多?”钱丽皱眉,四百块钱,顶得是一个工人一年多的工资了。

话都说到这了,宋明宝直接跟她说了自己的打算,“我和志城想买个房,就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感觉还挺好的,我早上问了一下,感觉能买下来的可能性挺大的。”

钱丽听闺女一说也就了解了,买个房没个千把块基本拿不下来,闺女向她借四百块钱,说明他们家还是存了有点钱。

她擦干净手,“你跟我过来,”

宋明宝跟着她进房间去。

钱丽当着闺女的面从床底拉出一个带锁的木箱的,又从脖子里套出钥匙,她打开箱子后,露出一箱子棉衣服,钱丽就这么掏啊掏,从衣服底下掏出一块叠地整整齐齐的蓝布。

钱丽当着她的面掀开布,里头一叠钱,几块的几十的都有。

“前几年我给你寄钱你也不要,我都给你存着了,也别说啥借不借的,拿回去买房吧。”

“妈,”看到那一叠钱,宋明宝鼻子一酸。

“行了,叫你拿着就拿着,”钱丽有些不自在,“以前是妈的想法有些不对,但妈也在改。”

至于什么想法,过去了的她也不会再提。

钱丽锁上箱子,见闺女低着头,她估摸她这傻闺女没懂她刚才在说啥。

“你哥这几年吃住在家里,你嫁出去后到今天,我在你哥身上花多少钱,我多多少少都会往这小包里存一点,反正我谁也不偏心谁……”

钱丽一早有心补贴闺女,女娃子总是会比男娃子吃亏的,儿子每天在她眼前过日子,而不在眼前的闺女倒成了她惦念的对象。闺女日子若是过得不好,拿了这份补贴好歹能吃饱,闺女日子要是过得好,权当锦上添花。

至于以后的啥养老的,她家这个媳妇性子是个好的,再说她还干得动,也不盼着谁。

她赶紧催她,“你数数看看,我记得应该有四百多,够不够?”

钱丽一边说着,忽然想到闺女还要养孩子,她又从兜里掏出几张,她粗略数了一下,零零总总加起来应该有一百块钱,这是老宋的一半工资和儿子塞给他的伙食费以及她自己的退休补贴,她上午才刚领回来的。

宋明宝数也没数,直接揣兜里了,见她又塞钱给自己,她推拒道,“妈,我自己够了,不用了,你自己留着补身子,还有这四百块钱算我借的,等过一两年我再还你。”

宋明宝一倔起来,钱丽说都说不通,她只好揣了回去,心想大不了多给外孙补补。

钱丽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记得女婿还在外头,你们俩商量好了?”

“商量好了,我等他回来就买。”宋明宝是想先准备好钱。

“行吧,有事你们俩商量着来就对了。”

她们说了会贴心话,宋明宝去隔壁看了眼嫂子。她侄子已经三个多月大了。

蔡兰看见她进来,她不善表达,但想表示的意思都在行为举止上了,“我昨天回了趟娘家,娘家嫂子塞给我两块绿豆糕,你拿回去吃。”

宋明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每次来都拿嫂子的东西,”

蔡兰面上神情淡淡,说出来的话却又人情味,“一家人介意啥,”

她真不介意这些事,她家阳阳吃的奶粉,还是小姑子带回来的,她家小姑子虽然娇气,做人还是会做人的。再说娇气这事,谁家宠着的娃不娇气的。人要是芝麻小事都要斤斤计较,得累死。

宋明宝拿了嫂子送的绿豆糕,这晚又住在娘家,睡觉前她自己饿了,掰了两口吃着,三月听见吃东西的声音,小手搁在她膝盖上,她掰了一小块递到他嘴边,他偏要伸手去拿。

宋明宝稍稍避开,“妈妈喂你好不好?”

“啊,”三月的小爪子不放弃。

宋明宝握着他的小手,放进他手心,“行吧,你自己吃。”

小家伙开心得吃起来,他往嘴里塞的时候,大块还没进嘴就掉了,倒是抹了一嘴巴的碎屑,他笨拙苟着腰去捡,一边还眯着小眼睛尝着嘴边的。

宋明宝没忍住亲了他的小脸蛋一口。

陆志城不在家的时间,日子正常往前走,只不过他还未回来,学院里就有了他的传说。

期中考试的卷子题目都是一些有水平的老教授出的,其中的内容真实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他们改完了卷子,还会拿到课堂上去讲一讲。每发一门卷子,那些老师都会提到陆志城这个学生,一个提,两个提,提的老师多了,大家伙都知道陆志城的优秀了。

陆志城没来上课,那些任课老师知道他的情况,陆志城的卷子暂时保存在他们那里。有些不服气甚至好奇的学生想看他的卷子,老师直接说:你们要是想看,直接来办公室来找我。

这个年代的人求知愿望与探索精神比较旺盛,不少人一下课就去瞻仰陆志城的卷子了。

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他的推论,严密合逻辑,如果别人写卷子考试,那写的东西看起来就真的是像坐在教室里上考试的人写的,规规矩矩的,严格按照课本上来,他们现阶段所有的知识链比较单一,答的水平没有深度,没有太大的考察意义。

而陆志城呢,现阶段所学课本上的知识仿佛只是他答题中的开胃菜,论据一步步展开,还没细看,看那一道道的公式,懵然中就会觉得这人写得很深奥,就像一个小故事,慢慢展开它的内容,最终又回到中心主旨上。它的内容是为了中旨服务,而它的中旨又是内容的出发点,环环相扣。

从办公室出来,不少人都服气了。这才有人慢慢注意到陆志城好像没来,但也不妨有人好奇。

作为东城大学的学生,他们会偏爱成绩好的同学,于是陆志城还没回来,他的名声就传开了。一般而言,这种事只会在本院系流传,但耐不住不少寝室都是混合住的,你一句我一句,然后陆志城的名声越来越大。

一周过后,学校开始正常上课回归课本,有关陆志城的热度才慢慢降下来。

宋明宝准备等陆志城回来买房。

王老头是二天就给了回复:买!价格可以商量。

但估计便宜不了多少,宋明宝心里有底。

住的时间越长,宋明宝对这房子也有的感情,这里是她生活的另一份开始,记载着许多回忆。

而此时的陆志城,刚下了火车,又被工程所的人接走了。

他去交接了材料,汇报了上面的进度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这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