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1)

萧则看着元帝,一段沉默后, 他脚步一转, 换了个方向就想离开。

元帝见状脸一黑,立即向李总管使了个眼色, 示意赶快去拦住他。

“殿下,您怎么突然要走了?”

李总管赔笑, “宫里新制了些点心,陛下想着您爱吃, 还特意吩咐老奴给您备了些呢。”

闻言, 萧则脚下微顿, 面无表情地轻嗤一声,一脸“我不吃”的坚定表情。

然后扭头定定地看向元帝, 不走却也不说话。

李总管一愣,这是要还是不要啊?

深知他本性的元帝心中冷哼, 心道这小子又在等他先开口, 他一个当皇帝的, 哪能这么没有威严。

“李常德, 快去给他端过来。”他干巴巴道。

等萧则坐上特意为他摆置的位子,已经是一盏茶后。他的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折和一小盘五色糕点。

这次, 一心想多贪几块糕点回去的萧则呆了。灵光一现间,他盯着元帝严肃地说:“阿玉她还在等着我回去。”

所以不能给您批奏折了!

好不容易将他忽悠上来的元帝比他更严肃,“哦?反正都已经在宫里了,她跑不掉。”

萧则脸色变了变,缓缓看向不知道沉积了多久的奏折, 脑子里闪过的都是自己日夜批阅奏折,独留阿玉一人空守浮华宫的场面。

元帝看着他变幻莫测,逐渐凄然的神情,状似不经意地问:“有那么在乎温家的姑娘?”

他还记得曹公公最初送上来的秘信,上面说到他是如何在点心里下药将这小子迷晕了,才让两人顺利成亲的。这才过了多久,他怎就一副离了人就不能活的模样?

话落,萧则眸子一眯,立即警惕地扭头看着他,“你要做什么?”

元帝:“……”

半点不给他面子的臭小子,这是什么眼神?!

他还会抢他媳妇不成?

“那温家姑娘还是朕帮你找的!”

“所以呢?”萧则一脸冷酷:“阿玉早就告诉我了。”

李总管看着元帝被噎得说不出话的模样,赶紧给他又倒了杯茶消火。

接过茶的元帝安静了片刻,忽然冷不丁道:“看来,我备给那姑娘的见面礼也不用给你了……”

萧则耳朵尖一动,缓缓看向元帝,是什么好东西么?

元帝见状,冷笑着给他亲手翻开一张奏折,手一抖,端正地摆在他面前,问道:“这下愿意了么?”

萧则想了下,就忙不迭地点头,愿意愿意。

逼着萧则开始批奏折后,元帝才站起身,在萧则隐蔽的注视下慢慢走到书格处,从中摸出一个木盒,静静地拿在手中看着,并未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怔愣中回神,将木盒递给萧则,“拿着吧。”

他没说是什么,萧则惊奇地看着这巴掌大的木盒片刻,然后轻轻打开暗扣,里面是一只血玉镯子。

“这是你母妃留下来的,拿去给她罢。”元帝神色淡淡,眉目间无悲无喜。

萧则愣了一下,居然破天荒地反问,“你不要么?”

一阵沉默。

元帝重新做回椅子上,摇了摇头,喃喃道,“本来就不是给朕的。”

于是萧则毫无负担地收下玉镯,转头看向桌前的摊开奏折。

却不想,顶头便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刚因为替阿玉收下一个珍贵镯子而有些愉悦的眸子蓦地睁圆。

这时,一名小太监突然从外面悄悄进来,快步走到李总管身前低语了几句。

李总管闻言,瞟了一眼那对父子,随即挥手让他先出去等着。

“陛下,顾少将军在外求见。”他弯腰在元帝耳边轻声道。

元帝闻言蹙眉,“他来做什么?”

近日边境无战事,各地亦无任何匪徒,他想不到顾骁求见他的理由,更何况现在萧则还在御书房,他更不可能见外人,于是摇头吩咐李总管:“说朕忙于批阅奏折,暂时不见。”

“不,我要见。”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元帝一愣,他看向萧则,搞不懂他为何要见那个人。

萧则捏了捏手中的奏折,一目十行扫过去,气冲冲哼了一声。

元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禁诧异。

奏折一向分两类,一类是需要他立即批阅处理的,另一类则就是他留给萧则的,十几日乃至一月前的奏折,难道是这里面有什么惹到他了?

“顾少将军,陛下有请。”

顾骁进来的时候,垂着眸子,目不斜视,径自朝着前方单膝下跪行礼:“臣参见陛下。”

“给少将军赐座。”元帝淡淡地吩咐道,立即有小太监给他端来矮椅。

顾骁这才抬起头谢恩。

那边元帝问,“你来找朕所谓何事?”

顾骁沉声道:“臣欲向陛下讨一个公道。”

元帝诧异,不动声色瞥了眼站在暗处,隐蔽身形的萧则,挑了下眉:“有什么是顾将军解决不了的么?”

顾骁扯出一抹冷笑,“臣想状告承王萧则蓄意伤人!”

一想到那人,他感到一股强烈的痛感,仿佛缠绕在他的手臂上,挥之不去。

一月有余,他的手臂竟还不能痊愈,哪怕他找了京城无数大夫,都没找到病因。

这一月来,他甚至提不起一把枪,这对看重武功的顾骁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一月前,承王萧则伤臣左臂,至今未愈。微臣虽不才,但为了晋国安定,势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手有暗伤,寻遍名医未果,恳请陛下为臣申冤!”

他郑重地道完,就等着元帝询问原委,哪怕不能找出他的病因,他也要那个不受宠的皇子付出代价。

然而话落,他却半晌没听到元帝的声音,正疑惑间,他就听见有人慢吞吞笑出了声。

顾骁一僵,忍不住抬头望去,顿时心头大震。

“你怎么在这?!”

他是何时站在那的?为何又会出现在御书房?

萧则盯着他,异色的眸子此时没有平时的清澈明亮,上面像是蒙上了一抹暗色的光,他慢吞吞从暗处走了出来,就远远停在了那里,却让顾骁从背上升起一股凉气,仿佛萧则身上有什么恐怖的东西瞄准了他,顿时让人毛骨耸立。

“胆小鬼。”

半晌后,萧则扯着嘴角轻声嘲笑道。

顾骁一激灵,瞬间从那种恐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他脸色青白,咬着牙道:“殿下伤人在先,我此番只是来向陛下求一个道理,如何有胆小之言?”

他目光投向元帝,意料之外地看见他品着茶,似是对眼前的对峙毫不在意。

他微微放下心,不在乎就是最好的结果,说明他根本不在意萧则这个皇子。

正这般想着,他就差点被迎面砸过来的东西打到脑袋。

“没中。”萧则顿时满脸失望,忧愁地小声叹气,“还给你了。”

顾骁气得浑身颤抖,拿起那东西一看,正是半月前他怒火攻心时弹劾萧则的奏折。

“……”

“萧则。”元帝突然淡淡地开口,“莫要胡闹,你伤过顾少将军么?”

顾骁刚欲说话,就见萧则急忙摇头,乖巧道,“没有,我从不伤人。”

神态自然得仿佛之前拿奏折砸人的不是他一般。

“陛下,他胡说!”顾骁气极。

“你才胡说。”萧则眨着纯净的眸子回道,“你都没伤过,为何要污蔑我?”

顾骁:“你……!”

他气得说不出话,只能求助地看向元帝。

“少将军的伤要紧,李常德,去宣太医罢。”

元帝目光落在顾骁身上,劝慰道:“太医先给你诊断,待太医禀明情况,我自会为你做主。”

顾骁脸色稍缓,心知这是皇帝不信任他。但一旦太医来了,他手上的伤就能确诊,到那时,萧则怎么都抵赖不掉。

故当太医诊断时,顾骁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

只是那太医面色越来越怪,到最后几乎是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顾骁心一沉。

“太医,我这……”

“少将军,您气血通畅,筋脉无损,骨骼未伤,还是不要逗老夫了。”太医摇着头道。

顾骁脸色变了变,“你什么意思?”

一旁的萧则立即轻轻哼了一声,温温吞吞道:“说你没事,蠢货。”

“不可能!我的手已经钝疼了一个月,怎么会没事?”

太医了然地点头,“那就更对了,少将军你这是心病,心以为手有病,它自然就病了。”

顾骁:“……”

他涨红了脸,瞪着萧则,目中全是恼怒,“我不信!”

还没等萧则说话,太医就吹胡子瞪眼起来,“少将军,老夫行医这么多年,你病没病,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顾骁一脸铁青地捂着手,只觉得上面的痛愈发难以忍受。

他怎么可能没病?

“顾骁。”

“臣……在。”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

等顾骁一脸郁气的踉跄离去,萧则垂着眸子,重新坐回椅子批奏折,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元帝的字迹。

不顺眼的,全部任性地画叉!

看着这一幕,元帝突然有些好奇,“你与顾骁之前有何过节?他都走了,怎么还在生气?”

萧则斜眼看着他,一脸冷漠。

傍晚,萧则拎着元帝准备的点心一路回到浮华宫。

温之玉看见他垂头丧气从门外走进来,当即皱起眉,

迎上去问道,“殿下怎么了?”

被骂了?

再一看连点心都没吃完,顿时心里一咯噔。

萧则看到她,脸上顿时委屈巴巴,“阿玉。”

温之玉也随着他紧张兮兮起来,“发生了何事?”

萧则瘪着嘴,一脸“我委屈但就是不说”的表情,温之玉立即不问了,并在晚膳时,亲手给萧则加了他日思夜想,念念不忘的兔子点心。

萧则郁闷一扫而光,幸福地快要飘起来了,但还要故作忧伤,又在温之玉那里蹭了好几个柔声抚摸成就,才想起元帝的见面礼。

可是现在阿玉已经睡着了怎么办?

萧则凝望着屋顶,然后在夜深人静之际,慢慢从床上爬起来。

阿玉睡熟了,脸是淡粉色的,睫毛是一颤一颤的,他愣愣地想着,做贼似的伸手碰了碰那睫毛,有点点痒。

他想笑,但又忍住了。

最后萧则掏出那个镯子,牵起温之玉的手,小心翼翼地戴了进去。

玉腕红镯,很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