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1)

第四十章

应珺一个人歪在榻上, 手里把玩着高长恭新送给她的金钗。

这是高长恭特地命人为她打造的。花样并不是多么好看,充其量只能算是普通精致而已,然而应珺对它却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了。

对于应珺来说, 这是高长恭送她的第一份礼物——精致程度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心意。

“王妃, 河间王来了, 正在前院等您,”冯小怜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进来, “要婢子为您梳妆吗?”

河间王?三哥?他现在来兰陵王府做什么?

应珺坐了起来,叫了冯小怜和张丽华为她进来梳妆打扮,便带着她们前往前院了。

应珺与河间王高孝琬的交集并不是很深,但是也比之兰陵王的其他兄弟要好一些。因为他是文襄帝高澄的嫡长子,又与高长恭年龄相近, 所以就算明面上他一直与高长恭在作对,但暗地里却依然在帮助他。

比如, 让应珺假充为崔王妃的表妹。

而最近,高孝琬又接连受到盘查——据说是有人向高湛举报说高孝琬意图谋反,所以最近他们的境况并不是很好。

“三哥万安,”应珺梳妆好了之后, 就来到了前院, 果然见到了等在那里的高孝琬,“三哥,夫君他并不在府中,您请稍坐片刻, 等他回来了再与他议事。”

可是高孝琬却摇了摇头, 定定地看着应珺:“弟妹,本王来此并不是为了找四郎议事的。”

他说:“我是来找弟妹的。”

这就奇了。

“三哥?”

应珺还想再问些什么, 可是却被高孝琬打断:“四郎既然在忙,那本王就不打扰他了。母亲只是想见见四弟的新媳妇,还请弟妹给个面子,与本王去一趟宫里吧。”

原来是这样。

高孝琬的生母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亲妹妹,封冯翊公主,也是文襄帝高澄的正妻。她住在静德宫中,人称静德皇后。静德皇后平日里相当低调,从未出头,就连之前太子大婚的时候都没有出席,而现在竟然要见高长恭新娶的媳妇,这倒是有点意思。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能理解。应珺虽然不知道高长恭的生母她的婆婆到底是哪位,但是那毕竟也是元氏的姑娘——而这位静德皇后也是元氏出身,想见见高长恭的媳妇也无可厚非。

于是,应珺答应了高孝琬的请求,与他一同前往静德宫去见文襄皇后。

因为静德宫地处偏远,所以从处于邺城市中的兰陵王府出发,还需要相当一段距离。乘着牛车往过,又是约莫半个时辰,他们才终于来到了静德宫。

宫人通报了之后,高孝琬才领着应珺走了进去。

静德皇后元仲华是个温婉大气的美人,就算现在年岁渐长,那股独属于她的气度却依然没有改变。她原本正靠在榻上,随意地翻动着手中的书本,听到通报便立刻起身,看向了门口。

应珺随着高孝琬的介绍俯下身去行礼,却在抬头的时候,被面前女人的神色吓得吃了一惊。

应珺被那般交织着喜悦和激动的眼神看着,也有些愣愣地看着她,却被元仲华一把拉入了怀中。

“容儿,是容儿——你果真是容儿的女儿!”

元仲华脸上原本的平静无波彻底地消失殆尽。她搂着应珺,控制不住地抽泣着,哭的不能自已。

应珺惊慌失措,却并没有挣脱她的怀抱。元仲华就这样搂着她,又哭了一会儿,才慢慢地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你和容儿真的一模一样,”哭够了,元仲华放开了应珺,拉着她到一旁坐下,“容儿没死,这就太好了。”

“……娘娘?”

看着应珺疑惑的表情,元仲华笑了笑,又摸了摸她的发丝。

“你的母亲,名叫元熙容,是我亲妹子,”元仲华看着她,目光却似乎透过她在看着别人,“早些年跟着父亲去了长安……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根据元仲华的叙述,应珺大概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元熙容是北魏清河文宣王元亶的小女儿,因为是庶女,所以并没有得到重视。彼时,元仲华虽然年纪不大,但对于父亲这个乖乖巧巧的小女儿却很是稀罕,自小便带着她一起玩耍。

“后来,孝武帝西迁,父亲也追随而去,却被神武帝追回——可是,他原本带着妹妹一同上路,回来的时候,却将妹妹弄丢了。”

应珺恍然大悟。

这就是母亲为何会流落乡野的原因。

明明是出身富贵的皇族贵女,可是却被生身父亲丢在了半路上。难怪母亲会告诉她,不要去寻找自己的身世,只当自己是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好好活着——便好。

对于她的母亲来说,皇族身份带给她的只有恐慌和害怕,锦衣玉食的皇族生活可谓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反而是身为平民的父亲,给了她安稳又平静的生活。

“我一直以为,妹妹是得了病,在外面去了。”元仲华继续说道,“直到三郎告诉我——四郎的新媳妇儿,是个眉目之间与我有些相似的女孩儿。”

“今日看到你,我才真正相信,容儿她活得好好的,还有了孩子……这样我就放心了。”

“可是,母亲她——”

应珺还想说什么,但却被元仲华打断了。

“无碍,”她说,“无论如何,她在民间,总有着一个真心待她的男人,还有了与爱人一同诞下的孩子。无论如何,她也曾经幸福地生活,这就足够了。”

应珺听到这里,该知道的也知道得差不多了。

她冲元仲华抿嘴一笑,有些腼腆地问她:“那我是该唤您‘姨母’还是‘母亲’?”

元仲华被她的乖巧逗得恨不得把她搂在怀里好好揉一顿:“你是四郎的媳妇儿,也是三郎的表妹,随你怎么叫,总归我们都是一家人。”

应珺正待开口,却冷不防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哗。

他们一同看去,却是一个穿着龙袍的人正面色阴沉地走进来。

是高湛。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竟然从晋阳回来了。

“朕真是没想到,难得来探望大嫂,竟然碰到了河间王,还真是凑巧,”高湛假笑了一下,说道,“还有这位,莫不是三郎新纳的美妾?”

“陛下这话说的,”元仲华的神色恢复了冷淡,“这是四郎的新媳妇儿——本宫听闻四郎的媳妇儿姿容美丽,沉鱼落雁,便让三郎叫四郎带来让我见见。只不过四郎恰好不在,四郎媳妇儿便自己来了——本宫见见自己的儿媳妇儿,可有什么不妥?”

“四郎的媳妇儿?这便是长恭亲自向朕求娶的荥阳郑氏?”

高湛似乎这才终于看向了应珺。

应珺有些怕他认出自己,便低下头“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妾郑氏见过太上皇陛下。”

“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听到高湛低沉的声音,应珺有些心惊。

但她还是抬起了头。

果然,高湛一眼就认出了她。

可是他竟然笑了。

“竟然是你,”高湛的声音极轻,轻得仿佛他一点都没有生气,“长恭最终,竟然还是娶了你。”

“是,太上皇,”应珺毫不避讳地与他对视,“夫君他还是娶了我。”

她不会忘记,这便是逼迫高长恭做他不喜欢做的事的人,更是差点杀死她姐夫的人。

虽然高孝瑜并没有死,可是下令鸩杀他的,正是面前的这个人。

“他还是不听我的,”高湛又笑了,可是声音却大了起来,“他不听我的!”

“太上皇,您只是夫君的九叔,”应珺依旧声音平静,“您不是夫君的父亲,他没有必要听您的。”

“可我是他的叔叔!”

高湛突然大吼了一声,状似疯癫地咆哮了起来,“他为什么不听我的!”

“太上皇——”

“你给朕闭嘴,朕不想听到你说话!”高湛猛地抽出了自己腰间的佩剑,指向了依旧跪在地上的应珺,“你闭嘴!”

“他和他娘一样,你也和他娘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要违抗我的意愿,都不听我的!”

……

看着疯癫的高湛,应珺有些害怕。她躲闪着高湛的剑,可是却还要担心元仲华和高孝琬。

因为他们在一开始就将仆从婢女全部打发出去了,而高湛进来的时候,似乎也有什么计划,将所有人都留在了门外。现在,偌大的宫殿里竟然只有应珺、高孝琬、元仲华与高湛四人。

而应珺还直面着高湛的剑。

“太上皇,”应珺却还是开了口,“兰陵王他是您的侄子,不是您的所有物。”

她的声音很轻,仿佛害怕惊到了什么人。

“兰陵王有权利拒绝任何他不想接受的安排。”

“兰陵王的娘亲也是一样。”

高湛沉默了。

原本应珺以为,这样就可以成功了,然而高湛却又突然发了疯。

他甚至弄掉了他的发冠。

“他不能!”他挥着剑,想要砍向应珺,“他凭什么不听我的!他是我的侄子,他必须要听我的!”

应珺一边躲避,一边觉得心惊,可是却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高湛会对高长恭这样执着?为什么他执意要让高长恭听他的?他到底把高长恭当做什么人来对待?

“九叔!”

一声“九叔”破空而来,宫殿中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发出声音的方向。

是高长恭。

因为静德宫的门被高湛的人守着,而宫外还有高湛带来的禁军,所以高长恭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竟然从窗子翻了进来。

“九叔,侄儿来迟了,请九叔责罚。”

高长恭从窗口翻了进来,走到了应珺的身旁,与她并肩而立。

高湛没有动弹,只提着剑,静静地看着他。

原本以为一声“九叔”就能唤醒高湛的神智,可当他看到高长恭与应珺并肩站着的时候,却似乎更加疯狂了。

“我不许!我不许你和这个女人在一起,你不能不听我的!你一定要听我的话,一定要——”

一开始,他似乎还能保持理智。可是到了后面,高湛却又提起了剑,径直地砍向了应珺。

为了保护应珺,高长恭将她护在了身后。可是高湛毕竟也是能御驾亲征的人,功夫虽然不至于像高长恭这样优秀,却也不差。他追着高长恭夫妇一通乱砍,甚至差点刺中了高长恭的胳膊。

元仲华一直在旁,愣愣地看着这混乱的场面。

可是当高长恭的衣袖被高湛刺破的时候,她终于回过了神来。

“造孽,造孽啊!”她哭喊着冲高湛说道,“高湛,九郎!你怎么能这样对四郎!你当真忘了,武泰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吗?!四郎他是武泰公主唯一的孩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用的是元脩西迁的历史背景。

他在东魏被称作东魏出帝,西魏则是西魏孝武帝,理论上来说是北魏的末代皇帝。

他西迁之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高欢控制,西魏被宇文泰控制。

也就是后来的北齐和北周。

女主的娘亲是虚构的,历史上没有这位元熙容,清河文宣王元亶只有两个女儿:河南公主和冯翊公主元仲华。而他还有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关于男主的娘亲,之前的玉佩和“元氏”是一个提示,现在的“武泰公主”是另一个提示。

下章就什么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