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宣(1/1)

天熙朝对于封位一事还算比较随意的, 若是立了功, 可封县主、郡主等“爵位”,但是,这个是不能世袭的。但是, 若太后等收了干女儿, 却没那么容易封公主, 可以说一切要看功劳。

就光凭这一点, 许多贵勋家就非常乐意让女儿跟着公主混, 不管能不能上战场挣一份军功, 最起码跟着公主久了, 出嫁时也能得皇恩加封一个“县主”, 出嫁时便十分体面了。

天熙朝看重功绩,若非如此, 也不会有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虽然内忧刚平尚有外患, 但众人却不是非常担心。

给顾怜封郡主是乔明瑜的意思, 灵宿也有此意,但是他没提。新皇考虑了几天,便同意了。

按照灵宿的说法,顾怜迟早能在年后挣到军功,郡主封号可以暂且不封,先给她把郡主的切实待遇派下来。

今日素丹入宫,新皇看着那张薄薄的宣纸,良久长叹一声。灵宿说的没错,顾怜日后根本不会缺军功的。

有了这张纸, 可以先封个县主,年后去了边疆,也能更有话语权一些,不至于遭人怠慢。

顾怜尚且不知道她受封的旨意即将传下来,此刻她正坐在老夫人房内安安静静地听着老夫人拉家常。

“也不知道如今上头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老夫人一边搂着顾子钧,一边抱怨道,“明明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事,偏偏秘而不发,弄得我们现在也不晓得该如何是好。”

这是在说老皇帝去世的事情。

如今新皇登基数日了,可是先皇去世的消息却隐而不宣,连丧钟都没敲。淮京但凡有点能耐的人家都能打听到老皇帝去世的消息,但偏偏官方不说,他们就只能装作不知道。

昨日正式登基的时候,虽然新皇给先帝封了谥号,但那也只是在朝堂上封的,传出来的消息里只说了其他人的分封,一句没提先皇。若非如此,现在举国上下怕是都要为先帝服丧,别说穿红衣、开年宴了,就是欢声笑语都不准有的。

天熙朝的规矩是帝王驾崩需举国服丧三个月,禁宴饮、嫁娶、欢笑、歌舞等娱乐活动二十七日,其中娱乐活动包括夫妻间某些不可言说的事情。若是皇后、太后、太子殁,则服丧二十七日,禁诸如此类的活动七日。其余人等,不享受举国服丧的殊荣。

不仅如此,若是帝王驾崩,京城内官居五品的臣子及封了五品夫人的贵妇还得跪在宫门前哭丧七日,每日成时至酉时(7点-17点),六十岁以下的都不得缺席。全程必须嚎哭,以示哀痛。

如今天寒地冻,真要去哭丧的话,别说那些不到六十的老大人老夫人了,就是三四十岁的贵妇估计也难撑住,得死不少人。

“不管如何,倒也是件好事。”想到这里,老夫人唏嘘了一声。

顾之墨好巧不巧官居五品,殷氏有个正五品夫人的封号,老夫人身为顾之墨的母亲,自然也是有的,不会比五品低。这种封号没什么实际用处,皇家封的很是大方。偏巧老夫人又没过六十,这么一趟折腾下来,她铁定魂归西天。

顾怜端着茶慢慢喝着,并不插话。

老夫人故意在她面前谈起这个,不过是想从她这儿问到点消息。皇帝装作老皇帝还没死的样子,大家就得陪着他装,但问题是谁都知道这是假的。现在大家穿衣和宴饮照常,可心里提心吊胆,生怕新皇突然翻脸,来一句你们在先帝丧期竟敢行宴饮之事,到时候只能自己吞下这个哑巴亏了。

可若是不办宴会吧,这好端端的突然连年宴都不办了,也说不过去。皇帝瞒着先帝已死的消息,你不办宴会,岂不是变相告知众人老皇帝死了?跟新皇对着干,傻子都不会这么做。

其实也没什么好纠结的,顾家之所以这么忐忑,不过是因为他们当初没怎么支持三皇子,怕三皇子借机秋后算账。虽说顾之黛的男人是三皇子那边的,但顾家主母可是来自殷家,殷家什么情况,谁不知道?光明正大地支持四皇子,简直是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

眼见顾怜没说话的意思,老夫人心里更忐忑了。她回想了一下自己刚刚的话,恨不得抽自己一个耳光。

皇家的事情是她能编排的吗?光顾着套话,竟然抱怨了圣上的决定,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顾子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懵懵懂懂地看着大人们,忽然从老夫人怀里挣出来,扑向了顾怜。

“姐姐抱。”

顾怜微微露出一丝笑意,接住了这个小胖子。见他被养得很好,心情变好了许多,淡淡地提了一句:“晚上宫里有宴会,孙女儿要入宫,家里的宴会便不参加了,吃过午宴,就得赶回去。”

宫里有宴,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连皇宫都正大光明地摆宴会,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还有什么好纠结的。

老夫人看着顾怜,心想再不济他们家还有个顾怜跟公主关系不错呢,应当不会被新皇收拾。于是这便放下心来,重新露出了笑容。

午宴的时候没什么波折,都是自家人,连姨娘都没出来。姨娘晚上才给参加家宴,白日的午宴是不参加的。

顾怡这些天精神了许多,一看就过得不错。顾怜同她随意聊了几句,大部分时间还是被顾子钧缠着。

宴会结束之后,顾怜正准备离开,忽然有大太监登门。

顾之墨看见大太监,心里一个咯噔,生怕是来找茬的。好在大太监喜气洋洋的模样,不像是来者不善。

“诶哟顾大人,给您贺喜了。”大太监笑眯眯地揣着手。

顾之墨心中一动:“不知何喜之有?”

大太监却只笑笑不说话,虽然被顾之墨迎进了门,可那架势却没有一点要说的意思。

最后还是顾怜身边的太监机灵,给他塞了不少银裸子,大太监这才满意地从袖子里掏出圣旨。圣旨很简单,夸了顾怜一顿之后来一句“献良策有功,封五仙县主”,直接把一大家子砸懵了。

顾怜被封为县主了?!

且不提那个莫名其妙的前缀,就说县主,也不是想封就能封的。

天熙朝女子分封除了嫁人之后的夫人品级之外,只剩下县主、郡主和公主,县主正二品,比一般的二品夫人要体面多了。便是宫里的二品妃子,若是没封号只以姓氏做封号的话,也是比不过县主的。

顾怜没管一大家子如梦似幻的表情,沉着地接了旨,带着太监宫女回了公主府。

至于顾家如何,那她就不管了。

年后,顾家被一群平日里根本搭不上关系的高官登门拜访。当然,他们没有亲自来,而是派了管家出马,送了厚礼。虽然县主如今不住在顾府,但好歹是顾家女儿,就凭这个,他们也会高看顾家一头。

殷氏被放了出来,然而这个年她却过得无比心塞。本来放出来是好事,偏偏碰见顾怜受封,最让她难过的是,去别人家拜访的时候,那些夫人借着“恭喜你们顾家女儿受封”的话语挤兑她,暗地里嘲笑她没用。现在谁不知道她打压庶女?结果庶女有出息了,她自个儿的女儿连夫家都难找。

殷氏回了一趟娘家,想和父母嫂子说说,把女儿嫁过来。然而如今的殷家不比以往,新皇手段凌厉,殷家本就被打压了不短的时间,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一进门,殷氏就后悔了,决口不提嫁女儿的事情,反倒让期盼着顾情嫁过来的殷家众人十分尴尬。

殷家主母是最尴尬的,她一开始是看不上顾情的,可如今她儿子的差事丢了,丈夫的差事也岌岌可危。别说殷家比不上顾家大房了,怕是连顾家二房三房都瞧不上殷家了。

“今日姑奶奶还要回门呢。”殷氏头一次在娘家底气这么足,以往娘家比顾家情况好,她大嫂经常瞧不起她,殷氏心里得意,嘴上却随意地说着,“那便这样吧,我先回去了。”

说完,殷氏留下礼品就带着丫鬟婆子走了。娘家这么寒酸,她可不能多待,不然一会儿大嫂不要脸地直接开口让她把女儿嫁过来,她就不好拒绝了。而且她也没说错,今日顾之黛确实要回娘家的。正月初二,出嫁的姑娘可不是要回娘家么?

瞧着殷氏的背影,殷家一大家子心情都不太好。

“能什么能,今日回娘家,顾之墨都没陪她一起。自个儿都不受丈夫待见,还好意思嚣张。”回屋之后,殷家大嫂啐了一口,跟丈夫抱怨道。

殷家大哥沉着脸斥道:“你少说两句!”

殷氏不受夫家待见,难道他们殷家就能从此捞到好处了?殷家人其实巴不得殷氏特别受宠,这样顾家也好看在殷氏的面子拉他们一把。可惜......

殷家,怕是要彻底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