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催促(1/1)

徐皇后说这些话是打量着哄骗柔嘉郡主去沈府上打探消息,就算打探不出白氏的踪迹, 也能让沈家的人知道, 圣上因着白楚已经盯上他们了。

徐皇后见过沈瑜之同白楚站在一道儿的画面, 她能察觉到沈家的小子对白氏确实有些真心在, 若是白氏有朝一日走投无路, 转头到沈府上求救,说不定沈瑜之还真会帮她。

那怎么行?

白氏既然有胆子勾引圣上, 就要做好飞不上枝头反跌落泥潭的准备。

圣上素来冷情,哪怕对白氏有些兴趣,总有一天也会冷淡下去。

如今有圣上的庇护她找不着人,那便等着吧, 等哪天白氏失宠了,她有的是办法让她吃尽苦楚、生死不能!

徐皇后没猜到柔嘉郡主对沈玧之的爱慕, 但也没什么影响。

左右她一出宫, 还是照着徐皇后所期望的那样,径自去了沈府。

柔嘉郡主平日再怎么大大咧咧, 可在心上人面前, 还是有几分矜持害羞, 也不愿让沈玧之觉得她是来搬弄是非的, 所以徐皇后的那些话, 她是同端敏长公主说的。

“端敏姨母, 您可要小心些,虽说您圣眷优渥,连着陛下都十分敬重您, 可到底天下悠悠众口,柔嘉自幼承蒙您照顾,可舍不得您为了个区区白氏还平白惹人非议。”

因着那点少女心思,柔嘉郡主在端敏长公主前向来是乖巧懂事的形象,所以她说这些话是在徐皇后那儿听来,放心不下才偷偷来告诉她的,长公主一点也没怀疑。

“柔嘉真乖,那姨母就先谢谢你了。”

柔嘉郡主抿唇一笑,腼腆害羞的模样若是让周柏轩来看,那冰块脸是铁定保持不住的,

“只要姨母和沈家上下都好好的,柔嘉就安心了。”

在长公主宽慰的笑容下,她状似不经意地开口:“对了姨母,大表哥和二表哥还没有回来么?”

要是以前年纪还小的时候问问也就罢了,如今都已经出嫁了,再说起表兄的去向,就有些不合适了。

长公主温婉的笑道:“已经回来了,这儿子们长大了呀,就是不听话,也不知忙些什么,成天都看不着人影。我呀,真是羡慕你母亲,早知道还不如生个贴心乖巧的姑娘呢,可比那三个臭小子暖心多了。”

“对了柔嘉,你出嫁后日子过得如何?你夫君待你可好?”

被心上人的母亲问起自己出嫁后的事儿,柔嘉郡主的神色多少有些生硬,加上长公主有意引导,之后的话题就再也没回到沈家的几位少爷身上。

看着柔嘉郡主闷闷不乐地行礼告退,长公主笑盈盈着允了。

然而等她的身影一消失在视线中,她唇边的笑意瞬间的收了起来。

“把二少爷给我叫来。”

柔嘉郡主好歹是她看着长大的,这丫头又单纯直率,不懂得遮掩,她对沈玧之的心思长公主如何能不知?

可惜她不觉得她儿子能喜欢这样直来直往的孩子,所以只当不知。

但如今柔嘉郡主都出嫁了,嫁得还是徐家,在这样的前提下,她的情思竟然还没消,长公主就有些不开心了。

姑娘家家的怎么一点羞耻心都没有,若是这样多来几回,让别人看出来了,她清清白白的儿子倒仿佛是惦记□□的浪荡子,岂不无辜?

长公主这会儿完全没想到,她二儿子心里头确实惦记过一个□□,还是她另一个儿子已经和离的妻子。

多惊喜!多意外!

“你呀,是时候该考虑终生大事了吧?”长公主语重心长,“过去你是身不由已,我也就由着你了,可如今你兄长和你弟弟都是在婚姻上被使了绊子,母亲也只能把希望放在你身上了。”

“元昊都已经大了,我生了三个儿子,你总该让母亲我再抱回孙子吧?”

沈玧之好脾气地笑笑:“母亲,您若是真想再报孙子,还不如在大哥和瑜之那边试试劲,过去的总要过去,我这可是刚开始。”

“什么意思?”长公主一愣,“你是有看中的人了?”

“是哪家的姑娘?把名字告诉我,我去给你说和说和。”

“有是有了,”沈玧之坦然承认,“但是短时间不能成,所以说让您别着急才是。”

长公主在三个儿子跟前碰壁碰习惯了,难得遇上沈玧之松了口风,好不容易透点希望出来,她自然是欢喜地答应了:“等是不要紧,但玧之,你总得告诉我是哪家的姑娘啊?左右母亲的为人你也知道,不管什么身份门第,只要是你喜欢就行。”

她这话说的是诚恳,不过沈玧之暗想,他心里的姑娘可不仅仅的身份门第的问题。

“等到了时机,我自然是会将人领到您面前来的。”沈玧之笑着道,“反正我这儿是已经定了人选了,您若是实在不愿闲着,不如操心大哥和瑜之吧。”

长公主狐疑地抬眸看他:“你别是随便扯了个瞎话来应付我的吧?”

沈玧之无奈道:“自然不是了,您这也不是第一次催我了,我什么时候蒙骗过您啊。”

想想他过去不想成亲也从没说过有了心上人的话,长公主思虑再三,决定还是先放他一马。

“唉,你大哥一向是个倔脾气,我也是怕再把他逼走了,左右他膝下有了元昊,等孩子长大,他总要找个伴的,我也懒得理他。瑜之呢……”长公主怅然地叹了口气,“他和楚华之间也是一笔难说的账,我知道,他心底还念着她呢,这时候任是我给他找个天仙来,怕也是看不上眼的。”

闻言,沈玧之便也不再多说,他是看明白了,要栓住楚楚,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她本人上使手段,不然去了沈瑜之,后头还有一列的对手。

左右她既然下定决心要同他和离,说明日后也不会再走回头路。

对于没有威胁感的情敌,又是自己的弟弟,沈玧之自认还是很和善的。

“对了,今儿柔嘉过来了你知不知道?”

沈玧之深眸中暗光转瞬即逝,弯唇笑道:“她又在您跟前说什么了?”

“做不过就是楚华的出身会怎么连累沈家的事。”长公主叹道,“我让人去问过了,她是刚从坤宁宫出来的,那些话,估计也是皇后故意让她传进我耳朵里的。”

“你说,这到底是出什么事了?皇后怎么平白无故针对其楚华来?”

长公主满是疑惑,上回听说皇后又病了,她自然是要带着慰问的好礼亲自去探望的。

却不想坐下来的一个时辰,有大半个时辰皇后都是在不着痕迹地向她问起楚华的事儿。

言辞之间也透露出她失踪的消息,但隐含的意思,也有她是畏罪潜逃,同那群刺杀圣驾的逆贼有牵扯的猜测。

长公主当然不信了,旁的不说,她对沈府的把控力还是有的,若是白楚真有向外偷摸传信、同贼人勾搭来往的小动作,她不可能一丝一毫都察觉不到。

她私心里其实是怀疑白楚被皇帝的人给抓过去仔细审问了,毕竟突然冒出个冯氏,万一还有其他郑王余孽呢?总要问清楚了。

沈玧之眸光闪了闪,笑容温和:“二皇子中毒后,皇后行事便越发没有章程,如今朝内朝外几位皇子闹得厉害,皇后说不定也是另有打算。”

“母亲,您还是远着些吧。”

长公主侧首,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他几眼,压低着嗓音问道:“玧之,你实话同我说,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沈玧之轻叹着唤了一声:“母亲。”

长公主知道他这是不能说的意思,不耐地摆了摆手,“行了,不说就不说,你退下吧。”

沈玧之从善如流地拱手告辞:“那儿子就先走了。”

……

如沈玧之所说,近来京城中的局势确实紧张得厉害。

先前江南水患一事,徐立涛居然当朝上旨提议授予安王“巡抚”一职,命他南下协助当地总督、知府等官员治理水患、稳定民生。

这一听好像是在坑安王,但往深了想,安王长这么大,哪怕是入朝,也从未沾染过一点朝政实权,然而徐立涛这项提议,无意是给了安王一个能够掌控实权的台阶。

当然了,水患闹得这样厉害,听闻江南已经民不聊生,这所谓的“巡抚”,实际上是谁都不敢接的烂摊子,说是徐立涛故意为难安王也可以。

端看人怎么想罢了。

很巧,从徐嫮嫁进安王府那天就开始盯着徐家和安王动静的皇帝显然不会相信是后者。

这边徐立涛推荐了安王,以王首辅为代表的内阁却说是让几位皇子领命。

这说是坏差事,但若是能平定水患,说出去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功,能在功勋簿上大大地记上一笔,回头说不定就是能成为太子最关键的一个筹码。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开口便是让几位皇子毛遂自荐。

四皇子是最先站出来的,随后是三皇子,大皇子身为大哥,反倒磨磨蹭蹭地落后了,他和气地笑了笑,索性给自己找了个不与幼弟相争的理由,还做足了长兄风范,柔声关切地跟两位弟弟说如果南下,定然要备好太医和药材,水患多疫病,时局动荡下说不定又会遇上什么危险,护卫也要备齐了……

只把三皇子说了脸色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