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1)

沈瑶月先起来, 扶起了有些站不住的太子妃。

今日出门的时候,沈瑶月穿的衣服,恰好是彤儿用乌沉香熏过的, 正好同佛堂里的一个香气。刚才两个人商量完, 匆忙换了一下里衣, 好在是冬天,能换的衣服多, 才让太子妃身上有了香气, 蒙混过关。

日后就算赵淑妃想明白其中关窍, 也不好杀个回马枪了。

“回头我将佛经送到东宫, 太子妃娘娘呈上去吧。”沈瑶月之前也是在赌, 虽然最后结果不差什么,但林贤妃的反应的确出乎了她们的意料。位列四妃之一, 果然不只是靠念佛做到的。如今用一本佛经换了平安,也是值得。送给沈老太太的东西,要继续寻了。

“多亏贤妃娘娘没有追究我们。”太子妃心有余悸地说。

“想是贤妃娘娘猜到了太子妃的苦衷,才没有挑明。太子妃娘娘在宫中务必要小心。”沈瑶月见她心善, 偏偏东宫中各色人员繁杂,怕是哪家的人都有,随时等着拿她把柄,便多说了一句。

二人走出佛堂, 太子妃应声道:“你放心,以后我不用再过去了,昨天就是最后一夜。”

“孩子没了?”沈瑶月试探着问道。

“我悬了好久的心, 只是可怜了那个孩子。”太子妃叹气。“淑妃娘娘想拿我的把柄,无非是想在东宫里塞一些赵氏女。我不在意这些事情,可我的家人们,总是在意的。”

沈瑶月道:“太子妃放宽心。娘娘福泽深厚,想必不久,东宫必是有好消息的。”说完心里觉得疑惑,赵冉家中虽有一对弟妹,可都是稚童。赵淑妃找的赵氏女不知道是哪家旁支的姊妹,若是日后离心,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太子妃从方才的惊吓中缓了过来,勉强笑道:“沈夫人平日里无事,时常过来吧。我在东宫,闲着也闷得慌。”

“承蒙娘娘不嫌弃,我必会来叨扰的。”沈瑶月客气说,从她眼中看出了真挚。

之后的日子照旧过,顾辰飞依旧在前线,毅王府的家人愈加担忧。临近年关,各家送的年礼没处撂,年夜饭却是冷清不少。

刚出正月,毅王爷命人带来了大军要返回京城的消息。

毅王妃听到消息后,面上有了喜色,好久说不出话。过了一会儿,叹气说:“如今我们毅王府,可谓是树大招风。”

“娘是担心以后?”沈瑶月虽然听过顾辰飞提过权臣之说,但当时为了安慰,他说的简单至极,实际两个人都知道,做一个权臣,路有多艰险。哪怕毅王爷深受当今信任,为官都是兢兢业业,防备别人拿了错处攻讦。她宽慰说:“爷如今有了实打实的军功,行事越发谨慎,日后定能给王府多份助力,您且宽心。”

毅王妃收起愁容,慈和道:“我知道你们的性子,都不是居功自傲的。圣上虽然厚待我们王府,保眼下无愚。可为人父母,就算是看着你们立时出将入相,有惊世之才,总也免不了担心。”

沈瑶月道:“我明白的,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之前种种,沈瑶月想过,特别是同太子妃最近熟络了些,对东宫有了许多了解,知道前朝的一些景况。前世顾辰飞之死,应该不止是因为母亲的身份,要知道当时老臣皆故,赵冉已死,虽无制衡之忧,可杀掉顾辰飞,无异于当时的陛下自断一臂。如今的太子表现的虽没有外面传的那般贤良,可做事极有自己的打算。

破碎的梦境和模糊的前世记忆,让她知道太后在薨逝后不久,宫中的权力出现了新一轮的动荡,太子开始监国。

眼下太后虽然比前世活的久了些,很多事情虽还没有发生,大方向应该不会变。

不久后的京城,会变得复杂起来。

春天,除了大军胜利还朝的喜讯以外,南诏国敲定派使团来中原的消息,亦是传了过来,说是要与朝廷商议边境一些田土的事情。估计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到达。

历经两试,沈远舟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名次,喜报亦送来毅王府一份。

沈瑶月心中喜悦,准备东西明日一早回家祝贺,谁料下午,永宁侯府却突然来了人。

“不好了!少奶奶,家里老太太请您回去,说少爷出了大事情。”彤儿跑进来说。

沈瑶月听闻消息一时惊愕,想起前世,忙带着人回了永宁侯府。

当年,沈远舟因为身子孱弱,不会骑马,而金榜题名的人则须骑马游遍京城。大家都窃窃私语,他见人笑话自己,勉强上马,却摔落在地,而后身体每况愈下,又掉入了水里,一命呜呼。

可今生不应当啊,沈瑶月依旧无法相信,这一世的沈远舟明明已经会骑马。可来传消息的人却只是说有大事便离开了,并没在说什么。她一路心焦。

到了永宁侯府,桂嬷嬷站在侧门内等着,眼中饱含着哀愁和急切。

沈瑶月确定不好,一颗心沉沉地坠了下去:“大少爷呢!”

“大少爷在自己院里呢。”桂嬷嬷道。

沈瑶月直直地往那边冲。

桂嬷嬷拦道:“是老太太请您,先得过去看老太太。”

“我现在哪还有心思。”沈瑶月急道:“大夫怎么说?”

“什么大夫?”桂嬷嬷不解。

“没请大夫?”沈瑶月更急了。

桂嬷嬷懵了:“家中人都无事,连发热的都不曾有,为何要请大夫。”

沈瑶月停住,尴尬地问:“那你老在门口等我是做什么?”

“老太太急着请您啊!大少爷那天在殿前说自己想去边陲任职,老太太哪里放心的下!”

“啊?”

到了老太太院中,不及坐下,已是一顿哭诉。

“瑶儿,你说说他!”沈老太太拿着帕子抹眼泪:“自从你娘去了,我一心一意将你们姐弟二人看顾大,如今一个嫁了,一个出息了。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却要去那等小地方,做一个累死累活的小官。我劝他,他不听,这可怎么说啊!”

秋嬷嬷在一旁道:“老太太要紧自己的身子,如今大小姐到了,必是有主意的。”

沈老太太忙擦了泪,殷殷看着沈瑶月。

沈瑶月听着这般哭嚎觉得虚伪,当下只是道:“我去看看弟弟。”

“好,你弟弟必听你的。”沈老太太两眼满是期待。

出了老太太的院子,沈瑶月舒了口气,没了悬心的事情,当下缓步走去沈远舟那里。

“阿姐,你来了。”沈远舟近几日虽不赶着温书了,却也没闲着,在桌子上摊开一张地图,和一沓地方志,正琢磨着。

“你这是……”沈瑶月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圈了数处,实在看不出属意何处。

“我想去边陲做官,为当地的人做一点实事。”沈远舟一腔热忱地阐述了一番自己想要去边陲做官的理由,引经据典,说到激动处,拉着沈瑶月一起看地图。

从前没想到,不爱出门的弟弟,竟是有一番宏愿。

沈瑶月闻言思索了很久,想到将来京中的形势,觉得离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弟弟多年专注于读书,庶务全然不通,出去经些风浪,也是有益处的。

“你说的,我倒也有几分赞同。只是你从来很少出门,若是一心去外面做官,也不必去边陲,只找些名声不显的州县,历练历练,再考虑以后的事情。”沈瑶月盘算好回头拜托舅舅,处理此事。

沈远舟听了觉得有理,高兴道:“阿姐果然不与他人相同,我早就猜到你能明白我的。”

沈瑶月想起刚才他那番长篇阔论,生怕被自己打断了,显然也是忐忑。但她懒得拆穿,只问道:“老太太不同意,父亲呢?”

“父亲不管这些事情的,听了我的主意,也没反对。”沈远舟说道:“只是祖母听了之后气得了不得。回头看姐姐不拦着我,又得气了。姐姐待会过去,直接说我没听你的就好了。”

看他待人依旧耿直,沈瑶月却不想再和老太太多耗费真心争论,出主意道:“此事不必搞得家宅不宁,且忍耐几日,就说自己觉得祖母说的有道理,再思虑思虑。我改天去找舅舅通口气,回头吏部的任命出了,拿着任命书带着小厮们过去就行了。”

“那老太太到时候会不会抱怨舅舅?”沈远舟担忧道。

“舅舅本就是吏部尚书,原是要避嫌的。你的官职,若是他来做,也是越不扎眼越好。你就同祖母说,舅舅按例避了你的任命,让别人做的。”沈瑶月道。

“嗯。”沈远舟答应了。

姐弟两个又闲聊了好一阵子,沈瑶月重新回到老太太的院中,宽慰一番后方才回去。

又过了小半个月,明春从王妃那边过来说:“少奶奶,王妃让我来告诉您,少爷三日后就回京了。”

“派去的人可是见到了,可有别的消息?可曾受了伤。”沈瑶月连声追问。

“应当没有吧,来人没有说。少奶奶放心,少爷吉人自有天相,今次杀了那么多戎族人,怎可能有事?”明春安慰说。

沈瑶月不免担忧,上战场和敌人拼杀搏斗,怎可能没有伤口?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在路上已经恢复罢了。

回京的大军都驻扎在了城外,主帅和五品以上的将官今日进京,先到了兵部述职,晚间进宫参加庆功宴。圣上体恤亲人思念之情,便让各自先回家一次。

接到消息,毅王府诸人都起了大早,用了饭等在厅上,直到午后,方才有了动静。

“少爷回来了。”管家喜悦地跑过来说。

原本挂心的众人全都忙忙地站起来去迎接,人已经走了进来。

“我回来了。”顾辰飞身上穿着铠甲,兵器早已撂在了外面,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毅王妃当先过去拉着顾辰飞,颤着手说道:“瘦了,也黑了。”

顾辰飞笑得依旧明朗,说道:“打仗么,哪有不晒黑的。”

“可受了伤?”

“也没什么。”顾辰飞道:“娘,你放心,我不是好好的么。”

毅王爷在一旁虽没说话,也是难掩关心。

“吃过饭了吗?”

“已经吃过了,待会沐浴完,下午进宫面圣,晚饭也在宫里用了。”顾辰飞道。

“那你就去沐浴吧,你们小两口早点回去,抽空说几句体己话。”毅王妃理解地说道。

原本一直悄悄地看着顾辰飞的沈瑶月,听到这句话后,悄悄错开了眼睛。

路上,顾辰飞斟酌着开了口:“我不在的日子里,你都好么?”

“好。”

“他们呢?”

“都好。”

“近来也没人找麻烦?”

“没人。”

看着她只答不问,顾辰飞心中疑惑。

回了流韵居,丫鬟们早已预备了沐浴的东西,知趣地退了出去。

四下无人,沈瑶月一把抱住他,将脸埋在他的身上。担忧了大半年的人,如今真切地回到了自己身边。

“哎,我风尘仆仆的。”顾辰飞两个胳膊向外微微抬起,不知道如何是好。

沈瑶月没理他,更加用力地抱住了他。

顾辰飞见状,慢慢回抱住她:“我什么事情都没有,你看,胳膊腿都好好的”

沈瑶月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像是终于攒足了力气,才问:“今晚不回来了?”

“嗯。宫中庆功宴,要我们都过去喝酒。我不想去的,可大家搏杀一回,又是圣旨。”顾辰飞说道:“等到散了,估计很晚了,到时你先歇下就好了。”

“原也该去的。”沈瑶月松开他,细细地看着他,额角好像有点疤痕,不过时间久了,只剩下淡色。

被她眼中的担忧看得不太自然,顾辰飞掩饰地说道:“先出去吧,我还要沐浴呢。”

“急这会子。”她还想再看看。

“你还在这待着,要劳烦你帮我洗了。”顾辰飞试探着占些口头上的便宜,心中倒没这种想头。大半年不见,生怕再冒犯了。

“那你先脱衣服。”沈瑶月早就看透了他说这话的意思,如今盯着他。

“别别别,不劳烦你。”顾辰飞见她不怕,反倒安静地绕过屏风,自己收拾去了。

收拾完了,便换衣服去了宫中。

白日虽然说了,今晚不回来了。可已近三更,流韵居依旧亮着灯,沈瑶月梳洗毕,不肯躺下歇息。

“少奶奶睡吧。”明春道:“今日是庆功宴,保不齐要喝到什么时候。若是太晚了,陛下估计会让他们留在宫中歇息的。”

“不必了,我再等等,你们先睡吧。”沈瑶月说道。

明春见她坚决,没有再劝,便陪着一起等。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外面婆子喊道:“少爷回来了,哎,快搀好了。”

沈瑶月忙出去,看着几个小厮将顾辰飞搀进来,正要过去搀扶,却听见喝醉了的人说:“不必扶着,我能走。”

小厮们都很犹豫,却不敢违逆他,只好慢慢松手了。沈瑶月站在不远处,预备随时扶他。可顾辰飞步伐稳健地走进了屋里,不见任何酒态。

“当真醉了?”沈瑶月疑惑地问。

木生不等别人说话,抢先说道:“宫里的管事们说,今晚的将军们都喝了许多,奉旨在偏殿歇下了,可唯独我们少爷要赶回来,想是吃醉了。”

沈瑶月点头说:“难为你们了。”

进了屋子后,几个丫头都是水盆巾帕等物预备着,可顾辰飞坐在那里不动,也不说什么。他平日里都是自己来,从不需要丫鬟服侍的,当下丫鬟们都看着沈瑶月。

沈瑶月便接过帕子,帮着擦洗了一番,好在他喝酒虽多,但不闹,等到擦洗完了,已经清醒了许多。

彼时丫鬟都已经打发了回去,沈瑶月问:“喝了多少?”

顾辰飞想了一会儿说:“不记得了。”

“快歇下吧。”沈瑶月看他有点呆,哄他说。

“嗯。”顾辰飞开始解自己的腰带,解了许久,依旧没什么成效。沈瑶月便凑过去:“我来。”解了腰带,又帮着脱了外衣,刚要回去,却被人轻轻拽住。

“瑶儿,我这半年多,一直想见你。现在看着了你,总觉得是假的。”顾辰飞像是清醒了大半,说话的声音有点俏皮,像是小孩子撒娇。明明是去了北边风沙之地待了大半年,应当冷厉些,反而更粘人了。

沈瑶月第一次知道这个人喝醉竟然是这样子。

“瑶儿,上次你让我答应的事情,我在外面,也做得很好。”顾辰飞说话越来越有条理,慢慢地说自己在路上想过的话:“他们都说我杀敌勇猛,赏罚分明,你知道吗?”

“我知道。”沈瑶月虽是顺着他的话说,可这句知道却不算是空话。他去了前线,她在家中除了看每次传回来的军报以外,还会看其他的战役记载。她对排兵布阵无甚兴趣,只是担忧在前线的人。

“既然我做到了,以后我们做真正的夫妻好不好?”顾辰飞铺垫了一会儿,说出了这句话。

“你之前,不是说做兄妹么?”沈瑶月看他吃醉了,故意拿这个问他,吃不准他到底还清醒不清醒。

“我胡说的,一早就告诉你了,你就忘了吧。”顾辰飞带着小心翼翼地讨好,像一个讨糖吃的小孩子:“答应我好么。”

“好,我答应你。”沈瑶月没有多作犹豫,许是被近处的酒气浸染,人亦微醺。

顾辰飞低头,慢慢地靠近了沈瑶月的脸颊,她闭上眼睛,感受着温热的唇轻轻拂过侧脸,继而唇齿腻在一起,衣带在不知不觉中解了。

一夜好眠,尽是温香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