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1)

后面的几天许追因着探望亲戚,教授表弟的缘故常到永宁侯府,沈老太太留饭的时候,往往会叫沈瑶月过来。沈瑶月时常推病,躲不过去才来吃几顿饭。因为她总感觉,许追的眼神让自己不太舒服。

听说那日他们走了之后,沈老太太同陈氏说了很久。沈瑶月多少能猜到些陈氏同祖母说了什么,无非是家中巨富,年少中举,前途无量。

许追不止读书读得好,天下的景色,随着家中商队,去了不少地方。最近几日他将这些事情,亦讲给沈远舟听。沈瑶月同弟弟闲聊的时候,听到的也是满满的赞誉。

听得实在有些烦了,她就坐了马车,去好友家里玩。

谈歆儿就道:“我听说你家里最近来了位客人。”

“嗯,我们太太的远方亲戚。”沈瑶月提起来就觉得头痛。

“就这些,你就没听到点别的?”谈歆儿眼中带着笑意,俏皮地说道。

“什么?”沈瑶月漫不经心地说道,实际上已经知道答案。

“许公子家中现是扬州首富,又中了举人,眼看就要高中,盯着他的贵女,可不止一个。”谈歆儿坏笑:“我听说,他最近总往你家里跑。”

“他来和我的弟弟们传授一下科举的经验。”沈瑶月无奈道。

“谁信这个。你知不知道,外面的人都说,你们家有给你和他定亲的念头。”谈歆儿向来消息灵通,但这个事情只是她家里的人猜到一些。既然府外的人都知道了,沈瑶月自然能猜到,又是陈氏的功劳。

“八字没一撇的事情。”沈瑶月道,她总不能讲陈氏整天琢磨如何坑她。

“你见过他了?”谈歆儿问道。

“嗯。”

“觉得怎么样?”谈歆儿歪着头看她。

“没什么印象。”沈瑶月道。自从知道陈氏的打算,看一眼都嫌多,只模糊记得衣服用料比一般人讲究。

“不是吧。听说许公子当日骑马在街上走,有不少人觉得他好看呢。”谈歆儿道:“不过,你要是真对他没心思,若是真定了亲,该怎么办才好?”

“这件事本也不是我说了算,无非是受人摆布。”沈瑶月笑笑:“若我能说了算,我一定要找个一心一意待我的,若是不能,是谁又有什么区别。”

谈歆儿听闻此言,肃了颜色:“这话你可不能在家中乱说。”

“我知道的。”沈瑶月笑道。

“哎,谁知道我们两个,日后会怎么样呢。”谈歆儿感伤起来。

沈瑶月听了,只和她一起发呆。

回到府里,大家吃晚饭的时候,听到沈远舟又夸奖了一圈许追,沈瑶月只想知道他什么时候走。

或者说,那件事情,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

一日,沈瑶月白天出门后,又是傍晚回来,因着有点冷,让彤儿回去拿衣服,自己先去祖母那。天色有些黑了,为着省力走的是假山和围墙中间的一条近道,不防蹿出来一个人。

“沈姑娘。”

较之上次惊吓,沈瑶月冷静了许多,冷淡道:“许公子。”

“姑娘刚从外面回来?”许追说道。

“嗯。去好友家中小聚。许公子是要在敝府用饭么。”沈瑶月奇怪他这么晚为何还不离开,平日里明明只在府中吃午饭。

“不,我正要回去。”许追道:“只不过有一事好奇,想请教姑娘。”

“何事?”

“姑娘为何一直躲着我?”许追目光炯炯,借着月光,不想错过对面的人每一个表情:“我听闻姑娘前些日子,甚少出门,我来了之后,就经常出行。偶在一处吃饭,除了问好,从来不拿正眼看我。”

“许公子误会了。”沈瑶月淡声道:“家中长辈告诉我要规行矩步,没有吃饭时盯着一个男子的道理。至于出门,只是因为前一阵子身体不适,不便出门。这几天有了点空隙,就去看了闺中好友。并无躲着公子的意思,还望公子不要误会。”

“我倒是想误会。”许追声音轻了许多,没有之前的咄咄逼人,无端多了些温柔缱绻:“恕在下说句冒犯的话,第一次见到姑娘,在下就觉得十分欢喜。如今你我长辈有意,只盼日后能结发同心。可姑娘这样冷淡,在下十分惶恐。”

听了这话,沈瑶月转身就走,全然当听不见。

许追想要追出去,可一伸手就被沈瑶月灵巧地躲了过去,碍于外面有人,只得罢了。

顾辰飞站在树后的墙头上,心说出京几天,怎么会多了这么一个人。

那日之后,沈瑶月觉得许追这人忒不知礼,心中生气。果然是陈氏荐来的人,没有半点好心思。她皱着眉头在想这件事情,几个丫头在外面做针线,都不敢进来打搅她。

“阿姐,发什么呆呢?”沈远舟问道。

沈瑶月回过神来,看着弟弟站在眼前,就道:“什么时候过来的?”

“过来有一会儿了,可阿姐一直没看见我。”沈远舟笑道,脸上仍带着几分稚气。

“怎么今天下午不读书了。”沈瑶月问道,要知道她这弟弟除了三餐前后,都是在读书的。

沈远舟看着丫鬟不在身边,掏出一物:“阿姐,这是许兄让我给你的。”

沈瑶月没有接。

“拿着吧。”沈远舟恳求道:“许兄千万拜托我的,姐姐就看看吧。”

沈瑶月只好接过锦囊,看着弟弟。

沈远舟摸了摸鼻子:“既然东西到了,我先回去念书了。”

等着屋里没人,沈瑶月打开锦囊,看着里面是一封信,上面先写了那日唐突之罪,又写了自幼读书,因此不通男女之情,初次动心,竟是冒犯,又道了一堆歉,用词十分诚挚。最后说,若是日后成就姻缘,定考中进士,不离开京城,和她一起孝敬亲长,爱护幼弟。

看着这封信,沈瑶月有点动容。

若是此人这能同信中所说,和自己一起住在京城,能照顾得了弟弟,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反正顾辰飞并不喜欢自己。

她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第一个念头,竟然是这个。

时而有公卿同僚家有嫁娶、添丁等喜事,陈氏少不得出来应酬。为着表面上的母女和睦,依旧带着沈瑶月出来。

沈瑶月虽然如今越来越受欢迎,同大家客套久了,也觉得无趣。一个人悄悄地走出来,想起沈老太太的言语暗示,和许追的两番不同言辞,心中烦闷。

走到假山后面,听到有人在说话。

“什么,你说那日在程国公府,有人假冒我给你写信?”一个女声柔柔弱弱的,带着惊讶。

不知道另外一人说了什么,又听到女声说道:“可我如今……你不该来的,冉哥。”

听到程国公府,沈瑶月心中一凛。有听到后面这声“冉哥”,莫不是赵冉和他那义妹胡莲心?只是这假传信是何意,难道那日赵冉出现在那所院子附近,是因为有人假冒胡莲心的名字,邀他过去?

沈瑶月边走边想,却想不出什么头绪,摇了摇头,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她现在的心情,哪有时间想这起官司。

刚躲开这段是非,对面又走过来一个人。沈瑶月嘴唇轻轻一抿,没想到在这里遇见顾辰飞。转念想到,他好像和这边的一个公子哥挺熟的。

想起两人上次不欢而散,沈瑶月吃不准顾辰飞的态度,就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顾辰飞倒像是记不住之前的事情,直接问道:“你要嫁给那个许追么?”

“祖母有这个意思。”沈瑶月如实以告。

“你了解他么?”顾辰飞追问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他们定下了,想必人也是好的。”沈瑶月声音毫无起伏,仿佛那个要被定亲的不是自己。

“你喜不喜欢,这不是最重要的么?”顾辰飞道。

“我……我不在意。”沈瑶月说道。有些话能对谈歆儿说,那只是闺中密语。而对异性男子说,就是孟浪。

“你真的对赵冉毫无意思了?”

沈瑶月转身就走。

“哎哎,别生气,否则我动手了啊。”顾辰飞伸出手又要扯袖子。

沈瑶月忙避开,站在那儿。

“就算不是赵冉。”顾辰飞难得认真地劝道:“可人生在世,总得找一个最喜欢的,才能同他成婚。”

“那你会这么做?”沈瑶月低声说道,看着顾辰飞。

我不会成亲。顾辰飞看着沈瑶月久违的执着眼神,口中却说道:“我会的。”

“那到时候,我一定会去喝一杯喜酒。”沈瑶月轻轻说道。

听着这话,顾辰飞蓦地联想到不知多久之后的情形。他不知道娶了哪家的姑娘,而沈瑶月挽着自己的夫君,来道贺。

那一瞬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袭来。他不想看到。

为什么不想?是怕她所爱非人,还是怕自己错过些什么?

他晃过神来,沈瑶月已经走远了。

每次春试的头一年秋天,京城西边的问枫居都会邀请几位大儒,再加上数位举子,一切就经书之意,进行论辩。每年拔得头筹的人,都很可能是明年的三甲。因此,每次结果京城里的人都会讨论一番,也算是读书人成名的途径之一。

像赵冉这等世家出身,少有才名的,自然不会来这里再次成名。可如许追等外地来的,都会参加这一论辩,博些声名。

每天陈氏向老太太请安时,都会在不经意间,透漏出最近哪家人同她打听许追的情况,但老太太始终不动声色。

终于,问枫宴出了结果。

“老太太,许追那孩子在问枫宴拔得头筹。”陈氏过来说道:“听说当代大儒王礼赞他有惊世之学。”

当代读书人,或者是有给孩子请先生的,谁人不知道曾给先帝教书的王礼?他看人的才华,向来是一等一的好。

“这孩子,果然有出息。”沈老太太感叹自己的好眼光。

“已经有好几户人家,和我打听这孩子的事情了。”陈氏笑道:“我还在想着,怎么回应了他们。”

“你还想这个!抓紧把他和瑶儿的亲事定了,才是正经。”沈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应了?”陈氏问道。

“自然。”

“那我去给他们父母写信了,有了结果,就立刻来同老太太说。”陈氏矜持道:“哎,这事还是找表姐出头比较好,我去一趟程国公府。”

“正是这个理。”沈老太太点头道。提亲若是女方先来的话,总容易使人看轻,此时必得有个中人。

没过多久,老太太那边的丫鬟,就将消息当秘密一样告诉了紫烟。

沈瑶月听了,说不出什么滋味。又过了一会儿,陈氏那里派人过来,安抚沈瑶月,说必定不会让许追离京的。

可陈氏的话,是做给老太太看的。她若是信了,就是傻子。

可这一次,该赌什么呢?重生回来,沈瑶月少见的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