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1)

宋永民在家里没呆上几天,又被运输队那边给叫走了。到了年底,难免要忙一些。

宋知秋带着宋知礼在村子里乱窜,相比于以往两人总是闷在家里的情况,已经有不少人眼熟他们姐弟两个了。宋知礼也在宋知秋的带领下,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这天,宋知秋和宋知礼正从外面回来。

还没到家呢,就见着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军大衣,背着邮差包的邮递员,他后面还追着一群孩子,看着有些好笑。

宋知秋正看着呢,就见邮递员在她家门口停了下来,一只脚踩着地,低头去翻包里的信件。

“宋永民的信,快来取信了!”邮递员大声喊道。

咦?她爸的信?

宋知秋松开宋知礼的小手,要他在原地站着,然后自己冲过去,拨开围在邮递员旁边的小孩。

“叔叔,是我爸爸的,我来拿!”

邮递员低头就看见一个萌萌的小女孩站在他脚边,一双眼睛眨呀眨,一颗心都要被萌化了。

他不由自主地轻咳了一声,放轻了声音:“小朋友,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宋知秋又回答了一边,邮递员终于把手中黄色的信封递给了她,还不忘叮嘱:“可要拿好了啊!”

“好的,谢谢叔叔,叔叔慢走。”

邮递员忍住想要摸头的心思,左脚用力一踏,自行车就出去了。

宋知秋看到刚刚围着的小孩们,又一窝蜂地跟了上去。

宋知礼看到人走了,也迈着小短腿蹬蹬瞪地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宋知秋手上的信封。

宋知秋低头一看,看到寄信人那栏写的是许瑞华,寄信地她不知道是哪个地方,但好像是个农场?

许瑞华,姓许?难道和她妈有什么关系?

带着疑问,宋知秋和宋知礼拿着信回到他们家的屋子里,准备去找许漳南,但是遗憾地发现她并不在。

对了,好像今天出门的时候,有听到许漳南说是要出门一趟来着。

许漳南不在,宋知秋便和宋知礼一人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到院子里被太阳晒到的地方晒太阳。阳光暖融融的,特别舒服。

宋知秋在太阳底下坐得昏昏欲睡。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响,然后又传出脚步声。

宋知秋下意识地往回看,果然看到大房的宋小娟打开屋门走了出来,手里同样拎着一张小板凳。

宋小娟黑瘦黑瘦的,头上编了两根马尾辫。她走到了宋知秋姐弟两在的地方,将小板凳放在阴影处坐下,两只腿伸直了放到太阳底下晒。

宋知秋和宋知礼乖乖地叫了声“娟子姐”。

宋小娟笑着应了一声,看着阳光下的两个小人,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她的皮肤随了王红翠,黑乎乎的,平时怎么捂都捂不白。所以尽管现在太阳不烈,她也不敢把脸放到太阳底下去晒,就怕自己又晒黑一个度。

而宋知秋两姐弟的肤色则完全随了许漳南,白白净净的,怎么晒也晒不黑。现在在太阳底下,仿佛会发光一般。

宋小娟每次看到宋知秋姐弟都羡慕惨了,你要说黑就黑吧,反正村里哪个人皮肤不会,偏偏她们家就多了几个这么白净的人,天天见着,却是让宋小娟更加在意了。

虽然心里不知道想了多少了,但是宋小娟却一直没有表现出来。毕竟她一直以乖巧示人,作为宋家小辈中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孩,她也在孙荷花那里讨得几分喜欢。

“秋秋和小礼要不要吃花生米?”

宋小娟开口了,并且将手伸进兜里掏了一会儿,最后掏出几颗花生出来,摊在手心上。

宋知秋瞧见她手心里零星几个个头极小,有些干瘪的花生米,内心有点想拒绝。但是宋小娟看着很热情的样子,宋知秋便伸手接过来了,分了宋知礼几颗,自己并不吃。

“谢谢娟子姐。”两姐弟道谢。

“你们快尝尝啊!我偷偷攒好久了呢,可好吃了!”

宋知秋剥开一个花生,放在嘴里。这花生像是放了许久,吃到嘴里一股潮味。宋知秋面无表情地咽了下去。心里想着宋小娟突然给他们吃的是要干什么。

果然,宋小娟看了他们一会儿后,终于开口了。

“我把我的好吃的分给你们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吃的给我呀?”

毕竟只是个10岁的孩子,宋小娟表现地有些心急。

宋知礼睁大眼睛正想说,自己已经把糖吃掉了,所以没有好吃的了。

却被宋知秋踢了一脚。

宋知秋扬起小脸,看着宋小娟,面上带着为难,一脸无辜地说道:“可是我们没有好吃的啊……要不,娟子姐,我们把花生米还给你吧……”

说着,宋知秋就把手伸出去,要把手里的花生米还给宋小娟。

“怎么可能!”宋小娟大声说道。

随即又放软了声音,诱哄道:“上次三叔回来,不是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了吗?你们告诉娟子姐,娟子姐肯定不告诉别人!”

“是吗?”宋知秋一副不知道的神情,“娟子姐你说的是真的吗,我都不晓得呢?我等会就去问问我妈!”

看到宋知秋油盐不进的样子,宋小娟气急,但又怕她去和许漳南说,只得脸上带着僵硬的笑容:“娟子姐逗你们呢,就不要和三婶娘说了,突然想起还有点事要做,我先进去了。”

说完,宋小娟就提起自己的小板凳,连花生米都没拿就走了。

宋知秋看着宋小娟的背影,轻哼了一声,几颗花生米就想换她手里的糖,真当她是宋知礼这样的三岁小孩呢!

三岁小孩宋知礼奇怪地问道:“姐姐,爸爸不是给我们买了糖吗?为什么要骗娟子姐啊?”

“你个傻瓜,你看不出她是想要骗你的糖吗?”

宋知礼依旧是一副不懂的样子。

“你觉得是花生米好吃还是糖好吃?”

“糖!”

“那如果有人要拿花生米来换你的糖,你换不换?”

宋知礼犹豫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要是姐姐和我换,我就换!”

“真是个傻子。”宋知秋笑出声,同时又觉得心里暖暖的,“反正你记着,除非是你自己想给,否则谁问你要糖果,你都不能给他。”

宋知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

许漳南今天是和大家一起去山上砍柴去了。

前段时间阴雨绵绵,取暖烧掉了不少木炭,趁着现在天气好,便去山上多砍些柴回来,拿去村里统一烧炭的地方,再去制一些炭回来取暖。

许漳南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宋知秋看到许漳南背着柴回来,整个人有点狼狈,鞋子上和裤腿上沾了泥,头发也被勾得有些乱。

两姐弟正要奔过去呢,就看到从外面闲聊回来的孙荷花。

“都这个点了,怎么,还没做饭呢?是不是想饿死我这把老骨头啊!”

算了算,今天正好轮到许漳南做晚饭了。

许漳南朝两姐弟安抚一笑,对孙荷花说:“妈,我现在就去做。”

说完,她把背上的柴放到柴垛那边,便直奔灶房那边去了。

孙荷花还在那边这一句那一句地说着,宋知秋看着有些气闷。当然,她也知道许漳南的处理方法算得上是最恰当了。

孙荷花毕竟是长辈,他们如果反驳的话,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而且许漳南还不是本地人,没有娘家撑腰,也就更没有底气了。

宋知秋迈着小短腿也去了灶房,看见许漳南正在忙忙碌碌地准备晚饭。

想了想,宋知秋开口:“妈,我也要帮忙!”

许漳南见状一笑:“秋秋出去玩吧。”

“不要!”

看到女儿一副坚持的样子,许漳南只好把洗菜的任务交给她,还特意给她舀了点热水,不让她的手被冻到。

安排好宋知秋之后,许漳南又继续忙着其他事情了。

宋家除了外出的宋永民,现在一共十三口人,要准备这么一大家子的晚饭,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来做饭一般会安排两个人一起。今天是轮到许漳南和李凤霞了,但是李凤霞这会儿还没回来,便只有许漳南一个人忙活着了。

宋知秋一边洗菜,一边还有些愤愤,这么一大家子住起来真是太不舒服了,如果能不住在一起就好了!

在许漳南都快要把饭做好的时候,李凤霞才慢悠悠地回来了。

还没进灶房呢,就听到李凤霞的声音了:“三弟妹,真是不好意思,我今儿个忘记时间,回来晚了。”

之后,又往灶台上一看:“哎哟,你这都做好了啊!”

许漳南看着外面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色,将锅里的白菜盛到盘子里,说道:“那下次轮到我们做饭的时候,二嫂多分担一点就是了。”

李凤霞面上当然是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这次她就是故意的,没从小叔子那边拿到东西,现在想想她都肝疼,心里早就认定了是三房两口子吝啬,不肯把好东西拿出来。

再说,下次她和许漳南做饭的话,她可不怕。谁不知道老太太最讨厌许漳南了,她要是敢不做饭,老太太可饶不了她。

吃饭的时候,孙荷花照例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全被许漳南当耳旁风吹过去了。

孙荷花骂着骂着也累了,最后饭桌终于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