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062章(1/1)

流光如水, 眼见着就入了正月。

这一日,天色甚好, 天光照着积雪,有晶莹剔透的清光在雪层上明明烁烁。

顾扬灵的身子已见好转, 寻常的日子里, 因着外头落雪冰寒, 并不往外头走动。然而金丰园里的雪梅又一次盛开了,满室盈香, 扑鼻的清雅淡味儿直叫人沉醉入迷。于是收拾一番, 包裹得严严实实鼓鼓囊囊的,领着红英嫣翠一同往金丰园去了。

路上碰巧遇着了同去赏梅的闵娇娥, 顾扬灵下了肩舆, 走上前去福礼道:“二奶奶万安。”

眼前的女子脸色白皙, 一张玉脸妆容素淡, 上头两抹浅淡的粉唇并没有涂抹唇脂, 却是粉莹莹的诱人。身上罩着新做的织锦皮毛斗篷,将个小脸儿庞簇拥着,愈发显得如娇似花,楚楚可怜。

闵娇娥看得两眼, 口里, 心里, 浑身上下, 便都好似灌满了苦嗖嗖的黄连汤。便是因着这女子, 便是因着这女子……闵娇娥想起薛二郎为了休弃自己, 便连桐舟县的生意也不管不顾了,如今更是要和父亲交恶,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着这个女子。

顾扬灵略垂着螓首,只觉那两道落在面颊上的目光如有实质,愈发的灼灼起来,心有不安,微抬下颚,笑道:“二奶奶也是园中赏梅么?”

闵娇娥晃了晃神儿,笑了,答道:“是的。”

于是,两人一同前往。

依旧是那片梅林,绝艳雪梅簇簇相拥,有清香沁人腹肺。

顾扬灵置身梅海之中,由不得想起那一次梅园里的种种,脑中一阵恍惚,由来一阵感慨。时光荏苒,一切都不再是旧时光了。然而兜兜转转,她却依旧逃不开命运的戏弄。儿子不见踪影,仇人更是远在天涯,而她,却依旧困在薛府里无力挣扎。

闵娇娥却是一腔的心思,全都落在了身侧清透绝俗的女子身上。见她面色微动,似有感触油然而生,不觉笑问:“妹妹可是想到了什么难以忘怀的旧事?”

顾扬灵回神,笑道:“旧年也来梅园赏景,那时节还是女儿家,不觉时光匆匆,转眼便是一年光景匆匆而去,心有触动罢了!”

两人其实也是无话可说,寥寥聊得数言,便又重归无言,只听得园中踏雪而行的脚步声。一路走走停停,摘得了几枝寒霜雪梅,拿回屋去插.在了白瓷梅花瓶里。

嫣翠拾掇着梅花,皱着眉道:“我见二奶奶一双眼就没离开过姨奶奶,也不知在打什么鬼主意。”

自打出了玉流波那件事,嫣翠便得了疑心病,严重得很且无药可医。

顾扬灵立在一旁,随意拨弄着梅花花瓣儿,心里头却想起苏氏说的,薛二郎要休妻的事儿。又想起今日里瞧得闵娇娥眼下略带青黑,一张粉面也不似往日里的娇艳粉嫩,不禁感慨万千。

这女子当初也是意气风发,满面的春光如意。如今却是春光如流水,匆匆不回头。而她自家,恰如那黄连浸透的娇兰,再不复往日的好颜色。

瞅着指间的雪梅,顾扬灵突地轻轻一捏,揪住了一片儿。那花瓣儿受力,流出了一点汁液,而花瓣儿本身,也变得残破透明。

嫣翠叫道:“姨奶奶这是做什么。”说着从顾扬灵手中夺了那残花瓣儿,从半开的小轩窗扔了出去,又抽出帕子给顾扬灵擦手。

顾扬灵叹道:“你瞧这世间的女子,就好似这枝叶上的花蕾,采摘之人或是怜爱,或是糟践,从来都是半点儿不由人。”

嫣翠斜了她一眼:“姨奶奶就是书读得多了,最爱伤风感月,有这份儿心思去难受,还不如好好把身子养好才是正经。”

顾扬灵哼了一声把手抽回来:“正经?我看把你快些嫁出去才是正经。”

嫣翠憋得脸通红,最后喘了几口气儿,道:“姨奶奶说得甚,我怎么都听不懂?”说完便转身走了,留下红英和顾扬灵面面相觑。

末了,轻声笑了起来,顾扬灵叹道:“这丫头的脾气愈发的大了,连我也得瞧她的脸色。”

红英嗔道:“还不是姨奶奶惯得。”

到得夜里,薛二郎来了东院儿,手里拿着个正方形的匣子,一脸神采奕奕。进得屋里,连声叫退了侍从。自家却凑到顾扬灵身侧,坐下来打开了那匣子,却是一对儿纯白玉佩,玉色晶莹,通透无暇。

难得薛二郎如此精神焕发,顾扬灵含笑看着,把心里的苦,还有怨,通通的都包裹起来。日子总是要过的,只看着眼下罢了。

“灵娘你看!”薛二郎瞧见玉佩却更是欢喜了。

顾扬灵便当真仔细去看,竟是一对儿,一枚雕着盘龙,一枚雕着白凤。

顾扬灵抬头去看薛二郎。

薛二郎喜不自胜,捏起有凤的那块儿捧至顾扬灵面前,眉眼带着缠绵之意,殷切道:“这是我在茗香居订做的,灵娘你闲暇打了结子,我们一人一块儿可好?”

面前的男人,脸上的喜悦透着真诚,眼中的缠绵也隐着深情,那样看着自己,殷切而充满了希冀。瞧着他仍旧清瘦的脸颊,心底蓦地有丝触动。顾扬灵点点头,接过了那玉,前后翻看几眼,道:“就打万事如意结如何?”

“万事如意?”薛二郎脸上露出了更深的喜悦:“好,就要万事如意,我和灵娘,从此都是万事如意。”

……

桐舟县,县衙后宅的书房。

碗粗的蜡烛把室内照得一片明亮,闵老爷坐在红漆案桌后,眼睛盯着不远处的男人,面上慢慢浮起一抹冷笑:“你这是下定决心要把我的女儿休弃了?”然后咧咧唇,哼了一声:“便不顾及我的脸面了。”

薛二郎两手撑握在圈椅的把手上,闻言笑了笑,道:“并非我不顾及岳父大人的脸面,可岳父当知,令爱所作所为实在是叫小婿难以接受。”

”闵氏若只是骄纵便罢了,便是欺凌妾室,任由家里头乱糟糟不去管辖,瞧着岳父的面,小婿也自当忍气吞声,不会与她计较。”

“可岳父当知,子嗣大于天,闵氏一家主母,管着家里头的中馈,竟示意厨房里的手下在小婿妾室的汤饭里下了绝子药,这小婿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忍受。”

闵老爷自然是知道这事儿的,便连那林氏往日里都下药给他哪个侍婢通房,他也都一清二楚了。不是不震怒的,然而,他可以摒弃林氏不管,任由她绝望而死,可要把他的女儿休弃,便是这个理由,他也不能接受。

闵老爷笑了:“那么,桐舟县的生意你是不预备再继续做了?”

薛二郎也笑了:“做不做,自然要看岳父大人的意思。”

闵老爷勾勾唇角,皮笑肉不笑地道:“只要你不再闹着休妻,这生意好好儿的,大把的银子源源不断,做甚不做呢?”

薛二郎也勾着唇角,笑得意味深长:“不休自然是可以的,不过闵氏脾气不好,我冷落她多时,竟是郁郁起来。小婿接到岳父来信,赶来桐舟县的时候,她就已经卧病在床。听郎中说,只怕是性命有碍。”

闵老爷眼睛一眯,冷冷的视线落在薛二郎的身上,好似刀剐一般叫人难以忍受。

薛二郎扯着唇笑了笑,却并不挪开自己的视线,只和闵老爷对视。

末了,闵老爷起身一甩衣袖走了。临走前道了一句:“那是我的女儿,就算做错了事,也不是哪个人想休弃便休弃,想弄死便要弄死的。”

……

“二爷来了。”小丫头刚报完,薛二郎便进了堂屋。

苏氏晓得薛二郎去了桐舟县见了闵氏的父亲,忙细细询问。听得薛二郎一意孤行,执意要休妻,不由得大怒。

“你是脑子糊涂了不成?那闵氏的确做了错事,起了坏心要去害顾氏。然则阴错阳差,那顾氏也是因她之故才能意外怀得孩子,却也是事实。不然顾氏那娇滴滴的身子,哪里能怀上身孕。”

说着拿出一封信递给薛二郎:“这是闵夫人寄来的信笺,你好好看看,原是个误会。”

“且那闵氏自己也受了教训,说是误吃了绝子药,再不能有孕。你爱那顾氏,便由着你去。你怕她受委屈,也任由你替她撑腰长脸。但是休妻一事,却再不能提了。薛家家大业大,养个把人又能如何,不就是多了一双筷子。你何必非要执拗着休妻?”

薛二郎把那信一目十行很快看了一遍,心里头对着那极为养女人身子的药丸子颇感兴趣。可惜见到那制作药丸的道姑已经畏罪自尽,不由得大为失望。

叠起信纸,道:“那闵氏心思不正,留在府里头是为贻害,断不可姑息。她是没害成顾氏,难道因着恶事未遂,便不去追究了。”

苏氏闻言登时又怒又气,重重拍着桌子道:“你以为我不晓得你想做什么,不过是想把那顾氏扶正罢了!我告诉你,不要痴心妄想,我绝对不会同意的。”

薛二郎站起身懒洋洋道:“我哪里说过要把顾氏扶正,不过是要履行旧日婚约,把我原先的未婚妻娶进家门罢了。”

苏氏气急败坏:“我若执意不肯呢?”

听得这话,薛二郎的脸色慢慢变得凝重起来,须臾,一字一顿地道:“母亲会同意的。”

屋里头,气氛顿时僵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