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041章(1/1)

薛三郎的诘问并没有引起薛二郎太多的情绪, 他的脸上依旧淡淡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张信笺,夹在两指间晃了晃,道:“你瞧见的那封信是我写给顾氏的, 丫头糊涂, 错装了进去, 这封才是顾氏写给弟妹的。”

薛二郎起身走过去,把那信笺扔给薛三郎。

薛三郎却不肯看,拿起来一把撕了,吼道:“奸夫淫.妇, 你以为我会信了你的花言巧语?”

薛二郎长眉蹙起,冷漠地看着自家冥顽不化的弟弟:“你骂我便算了, 可弟妹向来足不出户,府里上下哪个不知她性情贞柔和顺。你就算是不信我,难道你的妻子你也不信吗?你们同床共枕,夫妻一向和睦,你也忍心拿着个误会继续去冤枉她,委屈她?”

帘子外突地传来几声纤细不可闻的抽噎,随即“噔噔”的脚步声响起, 安氏情不自禁拔高起来的呜咽在隔壁幽幽传来。

薛三郎陡然憋红了脸, 薛二郎却不想和他再费口舌:“你爱怎样就怎样, 她是你的妻子, 你委屈她那也是她命苦。我既说清楚, 你爱信不信。”说完一甩袖子扬长而去。

屋子里重新安静起来, 隔壁暖阁里的哭泣还在幽幽咽咽绵延不绝,薛三郎挺直的背依旧僵硬着,他保持着薛二郎走时的姿势,已经很久没动了。

不远处灯架上的红烛慢慢燃烧着,不时有火星迸裂,发出“吡啵”的声音。也不知过了多久,隔壁的哭声慢慢停歇了,薛三郎长长的出了口气,心里似有一副重担突地落在了地上,可还没喘口气,那边儿却突地传来一声椅子倒地的声音,因着暖阁里铺了地毯,那声音几乎浅不可闻。

可薛三郎却是听进了耳朵里,似有一只手猛地攥住了他的一颗心,他瞪大了眼一脸惊恐,拔高声音凄声喊道:“平安!平安!”

平安圆溜溜的脑袋立时探进来:“三爷?”

薛三郎雪白着脸,身子扑在床边儿,一双手死死抓住床褥,仰着头眼睛里是极大的惊恐,冲着平安道:“快,快,快去暖阁里,她投缳了。”

安氏自然没有死成,可细皮嫩肉的,吊了那么一回,脖子上就留下了一道浅浅的青紫印子,衬着白腻的皮子,瞧起来有些可怖。

薛三郎坐在床前的靠椅上,瞧得安氏闭着眼,原是红润的脸颊如今蜡黄憔悴,不由得有些心酸怜惜。

又想起这几日,安氏每每进得卧房,便要被他的冷言冷语说得捂脸痛哭,又想起安氏向来的温顺柔和,腔内几番起伏,心里头慢慢泛出了难以言喻的悔恨。

正是脑中思绪乱飞,薛三郎突地瞅见床上的人长睫轻颤,随即慢慢睁开了眼,立时变得激动,唇瓣翕动,却瞧见安氏只瞧了自家一眼,登时满面委屈,有两行泪顺着眼角落进了乌密的发鬓里。

于是甚话也说不出了。

丫头捧着托盘进得里屋,里头搁着碗黑漆漆的药,还有一碟子甜枣。

薛三郎把药碗端了起来,瞅得安氏两眼,默默把碗递了过去。

安氏倒没发作,由着丫头扶她起来,靠在靠枕上,接过苦药一饮而尽。

薛三郎又忙端了茶水给安氏漱口,弯腰把床下的痰盂拖出来叫她把漱口水吐进去,最后拿帕子托起碟子里的一枚甜枣,送到了安氏的唇边。

安氏看了他一眼,把那枣儿吃了。

薛三郎心下忐忑,不时向安氏那里瞅上两眼。他有心问一问,他冤枉了她,还亏待了她,她可怨恨他?只是那话卷在舌尖总也说不出口,心里头乱糟糟的,脸上便有些阴沉。

安氏亦是有些不安,两只手绞在一处,不停地撕扯着锦被,心里却泛起莫名的酸楚委屈来。他冤枉了自己,还那般咒骂自己,难道不该同她道歉吗?即便她是薛府拿银子换来的,可她毕竟是他拜了天地的妻子不是?

于是两人相对而坐,却都沉默了良久。

最后,还是安氏先开的口。

“夫君身子不适,不宜久坐,让平安服侍你去躺一躺。”声音嘶哑,郎中说是坏了嗓子,要休息几日才会好。

薛三郎想起往日里,安氏给他念野史时甜美温和的嗓音,不由得心里难受,抬眼看着安氏,话便脱口问了出来:“你大哥出了事,作甚不同我讲?我便是没用,也能帮你同母亲求情,你却为何避开了我,去寻了二哥?”

安氏的眼圈便红了红:“三爷身子骨向来不好,我不想把娘家的事儿拿出来扰了你的清净。母亲那里我是提过的,可母亲她……”安氏抿抿唇,续道:“我也不是直接找了二伯,我找的是顾氏,我也是没法子,那总归是我大哥,父亲又不管他,母亲也急得病了,我……”说着便落起了泪珠。

薛三郎听过后默了许久,最后道:“这事儿你我都有错,以后你要记得,我是你的夫君,便是无用的,也能替你遮一遮风雨,你是我的妻子,你不能看不起我。”

安氏抬起头:“我没有。”她抽了抽鼻子:“你是我的夫君,我哪里会看不起自家的夫君呢?”

……

薛二郎回得东院时,顾扬灵正独自坐在罗汉床上等消息,见得薛二郎进来忙迎了上去,急急问道:“可是说清楚了?”

薛二郎瞅着她,笑道:“你急什么?”

顾扬灵睨了他一眼:“我当然急了,别故意卖关子,快告诉我,可是说清楚了。”

薛二郎走过去歪在罗汉床上,漫不经心道:“清楚了清楚了,得了,你怀着身子,不过不相干的人,别费心思了。”想了想又续道:“老三近些年愈发的古怪了,那安氏你以后也少理会,省得惹了一身骚回来,母亲那里又要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

顾扬灵心下有些可惜,难得薛府里头有个能说上话的,这就要断交情了。

不过想起之前她叫了丫头去请那安氏,想要当面告知她好消息,然而三番五次安氏都推脱了不肯来,此时想想,只怕是上次她来求助后,回去玉堂居,就被薛三郎给教训了,这才对她一而再的回避。

薛三郎那里必定是记恨着旧仇,也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氏大哥的事儿总归是办成了,玉堂居夫妻俩的误会也解除了,以后便还路归路桥归桥吧!

可终究不放心,暗地里又叫虎丫偷偷去打探消息,晓得两夫妻果然和好如初,总算是心头的一块大石落下,便甩开手不提了。

过得几日,安氏着人送了信笺和几包点心给顾扬灵,信笺上头写了几句道谢的话,送信的丫头说,那点心也是安氏自家亲手做的,可安氏本人,却再不曾往西阆苑里来过。

嫣翠心里十分难受,以为是因着信笺的缘故安氏才不来。然而顾扬灵是通晓□□的,知道安氏只怕是忌讳着薛三郎的喜恶,才不敢来了。于是安慰了嫣翠,嘱咐她以后仔细便罢,不必放在心上。

倒是苏氏那边,听说后极度不满。苏氏还专门去了玉堂居责备安氏,不过听虎丫讲,薛三爷当时又发了脾气,惹得苏氏哭闹了一场,说薛三郎有了媳妇忘了娘,竟然护着娘子,和老娘吵架。不过这些都同顾扬灵无关,顾扬灵也是听过便罢。

这几日又是天高气爽的好天气,顾扬灵的心情甚好,她吐得少,胸腔的恶心也轻了许多,好似某天起床后,突地就轻松起来。心下欢喜,便开始慢慢在院子里四下走动。

嫣翠寸步不离地跟在她后头,一面絮絮叨叨地说些闲话。

“那个玉氏放出来了,可惜原先的屋子不叫她住了,听说她寻了二爷好几次,二爷也没理会她,说起来倒也可怜。”

顾扬灵看着嫣翠笑:“当初骂得最凶的是你,如今不忍心的还是你,你这丫头怎似墙头草一般东倒西歪的。”

嫣翠嗔道:“我这是心软良善,哪里像姨奶奶你,最是可恶了。”

顾扬灵佯装不高兴:“我哪里可恶了,不过是起了要给你找婆家的心思,哦,我就可恶了,好好好,嫣翠不嫁人,嫣翠要熬成老姑娘,哼,到时候七老八十了,红英她们都儿孙满堂,你就孤零零一个呆在小黑屋里流眼泪吧!”

嫣翠又羞又恼,跺了脚道:“愈发没羞没臊了,好,我就孤零零的,就叫红英儿孙满堂吧!”说着冲红英做鬼脸:“儿孙满堂的老太婆!”

一旁立着的红英满脸晕红,追着嫣翠就要打她。

顾扬灵就看着她们笑,心里又盘算着,嫣翠这丫头毕竟不小了,不能耽误了她的青春。那个福兴虽是瞧起来吊儿郎当的,可听说最近却在外头置办起了房舍。

又听二爷提过,那人虽是薛府的小厮,可并没有卖身薛府,却是个良民,又会做生意,又会些医术,最重要的是倾慕嫣翠,仔细想来,倒也是个好归宿。只可惜嫣翠这儿还含含糊糊的,抽个空,还须得她找嫣翠来说一说这事儿。

等到了掌灯时分,薛二郎又跑来了东院儿,顾扬灵皱皱眉,道:“你十天里九天都在我这儿,那莺儿和玉凤便罢了,可二奶奶那里你也该去看看,她是你的正头妻子,你这般冷落她,要她的脸面搁到哪里去?下人们最是会看碟子下菜,她又掌着家中的中馈,怕是有人不老实,会存心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