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临床技能大赛(二)(1/1)

第二日,决赛开始。

晋级的五支队伍按照初赛成绩重新编排字母,队内数字顺序则不变。

毫无疑问的,f医大的队伍字母代表为a,c大医学院则是e。

廖明一边往胸前别着新的号码牌,一边和其他三人分享昨晚得到的消息:

“昨天e队不是有人被c大医学院的推倒了吗?脚腕都肿了,特别严重。昨天是因为不想耽误队友比赛,硬扛着没说,结果一出体育馆就彻底站不住,直接送医了。”

林竹瞥了不远处的c大医学院选手一眼,嘱咐道:“我们做好自己的就好,尽量不要和他们起冲突。”

胡添:“就怕他们主动找茬。c大医学院蝉联这么久的冠军,还没遇到过初赛成绩垫底晋级的,他们指不定怎么作妖。”

廖明:“就是。刚刚进门遇到他们,那眼神,活像要把我们生吃了。而且大赛似乎没想过会出现选手起纠纷的情况,昨天1号站点抢成那样,安保都没上台制止。”

林竹若有所思道:“可是青芒台全程跟踪拍摄,他们为了学校名声,应该不会做得太过分吧?”

廖明和胡添一脸懵:“青芒台?哪儿?”

林竹指指不远处对着他们的摄像机:“那不就是。摄像师的衣服上绘有青芒台的标志。”

廖明:“……我以为那只是某个学校记者团的。”

胡添:“……我也。”

林竹莫名其妙:“以前比赛没有吗?”

廖明:“没有啊。又不是全国性的学校联盟赛,顶多也就参赛学校的记者团过来拍拍照写写校内稿。也不知道今年怎么就派人来拍摄了……哦对,今年比赛是第十届,估计有些纪念意义吧。”

林竹感到有些奇怪。

倒不是他多敏感,而是之前系统随机掉落奖励“参赛资格*1”第二天就实现了,这次的“上镜机会*1”却迟迟没有动静。

这两天比赛,青芒台的摄像机总是怼着自己拍摄,他不禁怀疑这场比赛就是系统所说的“上镜机会”奖励,等今晚看青芒台节目,自己怕是会出现在晚间新闻里头。

再结合这莫名其妙得来的比赛资格、适逢“第十届”比赛的巧合以及总围着自己拍摄的摄像机,林竹越发确定这就是系统奖励。

想到这里,林竹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系统跳出奖励的时候,他还在期待会是杂志拍摄还是媒体采访之类,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个。

也对,按照自己现在的咖位,估计接不到什么杂志拍摄媒体采访。

林竹心道:“这系统倒还挺讲究逻辑性,知道循序渐进。”

工作人员提醒选手比赛即将开始,林竹定了定神,专心听着台上主持人的介绍。

a队第一个上台,紧接着后四队也上了台。

随后台下上来五名身穿白大褂的人,看样子应该是评委,每人胸前分别别着带有a—e的字母的牌子。

五人在胸前字母牌对应的队伍前站定,主持人开始公布决赛具体规则:

“接下来进行我们的决赛。决赛一共三个环节,每个环节赛制不同,在该环节开始前不会公布比赛内容,且每个环节结束,该环节的成绩即时公布。现在请五支队伍跟随对应医生评委进入队伍专属区,我们即将公布第一环节规则内容。”

台上选手闻言顿时一片哀嚎,廖明却是一下子乐了:

“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专属区,那c大医学院的就没办法给别队使绊子了!我倒要看看他们凭实力能拿到什么奖!”

站在a队前的评委示意林竹等人跟上,自己则朝台后走了过去。

林竹这才发现,工作人员已经用隔板在舞台的后面围出了五个简易隔间,左、右、后三面各有一隔板,前面除了放有一写着相应字母的大字母牌以及一个提示灯之外,无其他遮挡,直接面对台下观众。

a队跟随评委进了位于中间、大字母牌上写着“a”的隔间,不一会儿,主持人站在舞台最前方,面对隔间说道:

“现在各个队伍已经进入对应隔间,决赛的三个环节将全部在隔间内进行。

“下面宣布第一环节赛制内容——

“第一环节名叫‘模拟应答’,我会念出题目,请各支队伍在三十秒钟之内队内讨论完毕确定答案,并在五分钟之内将其完整告知对应评委。评委们会将选手答案录音,第一环节结束后立即给出成绩。”

主持人还没开始念题目,台上选手又是一阵骚动。

廖明不确定地问林竹:“三十秒钟队内讨论时间?我听错了吧?”

林竹:“没听错,就是三十秒。”

廖明:“三十秒怎么讨论?就算每人只说一句话,也都不止三十秒吧?”

林竹言简意赅:“信我。我来。”

话才说完,主持人就开始宣读第一环节题目:

“各个队伍请听题:作为一名将来的医生,你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医学知识与各项临床操作,更要学会灵活处理实际情况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现在,你眼前就有这样一个情况需要你快速做出选择——

“独自一人的你同时遇上一个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和一个急性中毒的老人,两人生理状况堪忧,如不及时救治,将在两分钟后失去生命。

“你作为一名医生,是选择救助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还是急性中毒的老人?抑或两人都救助?理由是什么?

“请在三十秒钟思考时间结束之后,将选择与理由告诉评委,评委会根据你们的选择告诉你们该选择的结果,届时你们需根据评委给出的结果联系患者家属,请提前思考好可能结果以及组织好通知患者家属的语言。注意,陈述总用时不得超过五分钟。

“现在,三十秒倒计时——开始!”

林竹闭上双眼飞快地思考着,把所有可能的选择都在脑海中列出来,逐个斟酌。

“两个都救……不行;救治急性中毒的老人……不行;救治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理由是什么?结果会是什么?如果失败怎么和儿童家属交代?又怎么和老人家属交代?”

无数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缀在做出的选择后面,一个接着一个,林竹手指掐进掌心,半刻不敢懈怠地不断得出答案、不断自我否定,再不断重新思考。

显示在大屏幕上的时间一秒一秒流逝,廖明和胡添紧张到拳头攥得死紧,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段离则一瞬不瞬地注视着林竹,眉头微微拧起,目光中却没有如廖明和胡添般的紧张,只有满满的信任与关切。

加油,林竹。

段离在心里不断重复着。

三十秒的时间,廖明和胡添在过程中觉得尤其漫长,结束了又觉得异常短暂。

随着主持人一声“时间到”,大屏幕上的倒计时定格在“00:00”,各个隔间里的工作人员协助评委将录音笔举到回答的选手嘴边。

林竹深吸一口气,开口有条不紊地说出自己的选择:

“我会选择救助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

“原因有三,一是时间,两分钟后儿童和老人都将失去生命,时间紧迫,我必须马上做出选择,而就算我是一名操作极其熟练、经验异常丰富的‘老’医生,也不可能在两分钟内同时救治两人,我只能选择一人进行救治。

“二是条件,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我可以就地采取心肺复苏,而对于急性中毒的老人,既然同在现场的我没有中毒症状,就能说明该患者不是接触性或吸入性中毒,很可能是误食误用甚至是自杀,而对于这类急性中毒,没有洗胃、导泄、灌肠条件,成功救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是求生欲,儿童心跳呼吸骤停大概率是生理性病症,在身体机能出现异常的状况下,儿童会奋力挣扎求生,救治成功率高;对于老人急性中毒,我既然无法排除自杀的可能,就必须考虑,而如果真是如此,老人求生欲几近于无,救治成功率将会大大降低。

“综上,我选择救治成功率高的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

林竹选择与理由刚陈述完毕,就听其他隔间传来答题结束的提示音。

林竹一怔:

他已经尽力做到快速、完整陈述了,眼下评委结果还没给出,通知患者家属步骤还没进行,怎么会有人那么快就答题完毕了?

段离扫了其他隔间一眼,见是c大医学院的e隔间亮着答题结束的灯,当即回头给了林竹一个“不必担心”的眼神,示意他安心答题。

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也齐齐搜寻起第一个答题结束的队伍。

廖明见是c大医学院的队伍结束答题,想也不想就和胡添咬耳朵:

“争风头呢,答案肯定错得离谱。”

林竹接收到段离的眼神,也不去想那么多了,正好评委给出了结果:

“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救治成功,急性中毒的老人不幸逝世。现在需要你通知老人家属死讯,请陈述通知内容。注意,家属此时已知晓你选择救助儿童、放弃救助老人的情况。你还剩下两分十一秒。”

林竹听到评委宣布的结果,心上一松——他方才三十秒时间里思考过这种结果。

既然有所准备,林竹内心紧张顿时消减不少,他开口道:

“我会通知老人的儿女,通知内容如下:

“对不起,先生/小姐,由于我专业技能上的局限,没能同时救治那位心跳呼吸骤停的儿童和您的母亲/父亲,对此我感到十分抱歉,接受您的责骂;但也请您理解医者,我并非不愿救治您的母亲/父亲,只是因为条件时间不允许,我只能做出最保险的选择。

“如果您对我的做法有任何异议,随时可以向医院举报我。

“但不管您对我有多大意见,我们之后再做沟通;现在请您配合医院,对老人急性中毒原因进行调查,我一定竭尽所能为你们提供帮助。十分感谢您对医生工作的理解。”

回答结束,时间还剩47秒。

林竹不轻不重舒了口气,朝段离三人笑了笑。

廖明兴奋道:“林竹!你是第二个结束答题的!”

林竹探身朝其他四个隔间望了望,果不其然,除了e队的答题结束提示灯亮着,其他隔间队伍都还在答题。

林竹缩回身子,和一旁的段离相视一笑:“你觉得我答得怎么样?”

段离:“很好。非常好。”

林竹一乐:“你什么时候还学会强调了?”

段离正要回应,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从e队隔间方向传来——

“说好的全听我的,现在这样阴阳怪气地抱怨是几个意思?”

林竹一愣——

这是……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