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1)

若说起邓大人邓显,那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位极人臣,老年致仕,先帝为表荣宠,加开府仪同三司,太保之位以示尊崇,另为他特意修建一座府邸用来养老。

邓大人等闲不会出现在人前,这圣旨中的内容该是多么重要,要劳动他老人家亲自前来一趟。

车架沿着宣王宫正门入了外宫,车马卸下后又沿着入了宣王宫前朝议事的建章殿,殿内早已排列两队官员,宣王辅相周恕拱手上前,与祠部尚书互礼:“尚书稍后,老太妃与郡主稍后便到。”

祠部尚书点头回礼,二人一来一往的客气寒暄。周恕一见祠部尚书肯与他交谈,便知圣旨中所传的该是件好事,也松了口气,平阳失了王,再也经不起什么波折了。

他虽是宣王封地的辅相,为平阳城百官之首,就如朝中的丞相一般行使职权,但说到底也只是藩地的相,论起得圣心,比不上王畿里的官员。

老太妃一身绛红色大朝服,极为隆重的从殿外而来,殷却暄跟在她身后,由人搀扶着,生怕路上遇见什么磕绊,失了仪态事小,伤了身体事大。

祠部尚书见着殷却暄,有些担忧的皱起眉来,定陵郡主样貌倒是不错,只可惜这眼睛……为妃倒是不碍事,若是为后需内理后宫,外定朝纲,恐怕难当大任。

邓显八十余岁高龄,身体依旧硬朗,在人群中站得笔直,远离朝堂多年,竟隐隐有了几分隐士模样。

殷却暄心中忐忑,面上却不显,老太妃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

一众人依次跪好,祠部尚书将圣旨转交于邓显,由他亲自宣读。

姬亥有心给殷却暄撑场面,所以特地将已经颐养天年的邓显派遣过去传递圣旨,也是向所有人传达了他对宣王一脉的重视。

立殷却暄为后,这是老太妃万万没有想过的。

老太妃唇齿动了动,看着祠部尚书和蔼可掬的笑容,还有满朝的平阳官员,终究将话咽了下去,当场抗旨,这罪名不是现在的她能吃得起的,只有等私下传信给陛下,请他收回成命,才不会触怒胜颜。

她领过圣旨后回身不着痕迹的去看自己的孙女。

殷却暄神色复杂,高兴是没有,忐忑也没有,一时间就连老太妃这样的人精都瞧不出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等到安置好了邓显等一众人,只听闻成安王府管家递了信儿恭贺,又再三恳请出宣王宫,却始终没脸再见一面老太妃。

老太妃只冷哼,心中有几分痛快,让成安王府管家把来时带着的礼物都带上,滚出宣王宫。痛快之余,更大的恐慌和不安漫上心头。

“你放心,大梁皇宫那龙潭虎穴的地方,祖母是不会将你送过去的。”老太妃出言安抚殷却暄,只是心中苦涩。

今时不同往日,她也只有舍了这张老脸,上折子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她原本想着过了这一段风波,就给满满招婿,找个老实的可靠的年轻人,她也不想着过继一事了,将来满满生了孩子,一样让孩子继承王位。

但世事难料……

殷却暄低着头,静静的握住老太妃的手,声音平静:“祖母,我愿意嫁过去!成为大梁的皇后,祖母不必为我费心。”

老太妃大骇,她知道自己的孙女并不是贪慕荣华富贵之人,成为大梁皇后,对于旁的世家女儿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满满来说,却是顶顶的坏事。

满满的眼睛是坏在大梁的皇宫里,她的记忆也是在皇宫的火海里丧失,现在骁儿死了,没人给她撑腰,让她回去,无异于深入龙潭虎穴。

“不能嫁过去!你是昏了头脑吗?你以为新帝是什么善茬?能从先帝最为厌弃的一个儿子坐到皇帝的宝座上,怎么会是简单人物?所有的宽厚仁慈,都是他所想要展现给世人看的,你去他身边,只会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我不许!”

老太妃激动道,语无伦次,甚至有些吐字不清,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情绪外露,也是第一次在孙女面前吐露心声。

爵位没了就没了,自己现在只有一个孙女了,进大梁皇宫就是一个死,那儿多得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怪物,若是她的哥哥尚在,什么都不怕,她这个皇后必定坐的稳稳当当,万事都有骁儿给满满撑腰,但现在……

殷却暄从未见祖母这样失控过,无论什么时候,祖母都能保持威严。在她心里祖母上能号令三军,披甲上阵,下能料理王宫,有条不紊,祖母就是那个最厉害的人。

虽然祖母现在是骂她,但殷却暄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祖母对她的看重和疼爱,不想让她吃苦受罪,眼眶不由得红了,伸手在脸上一抹,湿漉漉的一片。

她今日才明白,祖母不是不疼她,祖母和平常人的祖母一样慈爱。

怨不得都说她傻呢。

老太妃见她哭了,用指腹将她的眼泪擦拭掉,想要安慰,却只会干巴巴的吐出两个字:“别哭。”

殷却暄上前,鼓起勇气,终于搂住老太妃,她发现,她以为的那个形象高大的祖母,其实已经变得瘦弱不堪:“祖母,您知道吗,今天这圣旨,让我喘了口气,比起我的性命,我更在意宣王这个代表荣誉的称号继续延续,我们殷家再能回那个令万人敬仰的位置。

我希望,未来的小辈之中,有人能与哥哥一样,横扫四合,让敌国闻风丧胆,让大梁的百姓以殷家为骄傲。”

老太妃身体僵硬,心中暗叹,可这不是你该考虑的啊。

“祖母,只要我是皇后一天,无论得宠得势与否,谁都不会忘了我们殷家,谁也都不能欺辱我们,比起给成安王做继妃,我更想让自己嫁的有价值,除了这个,我没有别的本事了。”

老太妃许久说不出话来,只是用自己粗糙苍老的手摸了摸殷却暄的发顶:“你突然长大了,祖母还有些不适应。”

新帝立后的消息,以野火燎原之势传遍了大梁上下,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所有如狼似虎盯着皇后之位的人,皆是追悔莫及,纷纷上书劝谏,理由大多千篇一律,定陵郡主有眼疾,不可为后。

姬亥面带愁容的以其兄长有功,且圣旨以下,不可朝令夕改为由,一一怼了回去。

众臣哑口无言,又改奏广采秀女,以充后宫,顺便夹杂私货,把自家闺女塞进去。

这次不待姬亥找借口拒绝,华阴公主就已经坐不住了,搬出老祖宗来说事儿。

就没见过后宫嫔妃能跟皇后一道进宫的,真是天大的笑话。

臊得那些大臣老脸一红。

华阴公主自幼得宠,性格强硬,说一不二,又是鲜少有实权的公主,朝中没几个人敢得罪,想起前几日华阴公主替定陵郡主出头的事儿,虽心里奇怪,但也明了华阴公主是站在定陵郡主那头的,塞自家闺女进宫的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老太妃再三劝阻下,殷却暄还是铁了心的进宫,想要替宣王宫争取一些回缓的余地。

无法,老太妃只能铆足了劲儿继续给孙女准备嫁妆。

自殷却暄一出生,这嫁妆就开始准备着了,一年攒下一些,一年攒下一些,净挑些金贵的,可以预料出嫁该是怎样十里红妆的盛况。

饶是如此,老太妃还是觉得不够,怕她在宫里过得不好,又贴补了平阳三年的税收来给她陪嫁。

平阳一年税收就有七百万两白银,有一半都交给朝廷中央,也能剩下将近四百万两,三年的加起来大概有一千二百万两。就连公主都没这么丰厚的陪嫁。

殷却暄还有自己的封地,每年进项不少。

大梁皇宫漆□□仄的角落里,隐隐传来放肆轻慢的讥笑,还有年轻宦官的哭喊声。

殷却暄目之所及,只有一条狭小的石板路,不断牵引着她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沿路青石板的纹缝,还有路上散落的细小灰尘,她竟是看得一清二楚,自从她眼睛坏了,梦里也是混沌的,极少像有像这样看得清的时候。

无论她怎样抗拒,脚步还是不由自主的向前奔跑,殷却暄内心充满了恐惧。

跑过了一段路后,她朦胧的看见纤细瘦弱的少年跌坐在地,被一个身着靛蓝色宦官服的人掐着下巴,身旁还有两个锦衣华服的少年人笑得张扬得意,另一个年轻的小宦官磕头磕的满脸鲜血,无助的哭喊。

她想要上前去制止,却怎么跑都接近不了他们,周身涌上浓厚的雾气,竟将她的视线都隔绝了,只是那跌坐在地的纤弱少年忽然转头,殷却暄看不清他的脸,却莫名将那双如同死水的好看眼睛记下了。

殷却暄额上冷汗津津,喘着粗气,手抚上胸口平复着呼吸。她颤抖着身子将自己埋进松软的锦被中,梦中少年那双漂亮的眼睛不住的闪现在她面前。

微微上挑的完美弧度,失去光泽的瞳仁,纤长的睫毛眨都不眨,像一尊失去灵魂的精致瓷人。

作者有话要说:推基友好文

《女配的咸鱼日常》by深山柠檬

文案:陈茵茵穿成玛丽苏女主的小庶妹,美貌绝伦却弱小可怜没有丝毫存在感。

不过正合她意!

只要远离剧情线,抄起老本行写话本子挣钱致富,这日子岂不是美滋滋?

本以为能登上人生巅峰了,谁知道她突然要被嫁给原著中的大反派了!

夭寿啊!

原著中表面暴戾装纨绔的王爷,实则是心思深沉、毁天灭地的大反派,怎么摊到她身上了?

新婚之夜,她讷讷上前,谁知大反派齐宸璧勾起她的下巴,邪笑道:“听闻娘子很会写话本子,写啥写,过来!”

陈茵茵:???你崩人设了,你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