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1)

被突然卷进洞天中的秋梦刀看着眼前的熟人,笑着招呼:“那么巧?”

穆自宜背脊笔直,站立如松,此刻正礼仪周全的拱手见礼:“秋道友。”

秋梦刀笑眯眯地回礼:“见过穆少主。”

穆自宜:“……秋道友莫要打趣在下。”

——因为青帝当年表露过要收徒的意思,在小时候,总有那么群动不动就想上天的同龄人,按照“青帝是北洲主,那么她徒弟也算是北洲少主”的逻辑来各种起哄。

秋梦刀:“那见过广乐真人。”

穆自宜简直想要叹气:“也不必如此生分。”

秋梦刀迅速调整了措辞,大笑道:“老穆你真是一点没变,还跟以前一样。”

穆自宜感觉自己额头青筋一阵乱蹦:“……秋道友还是继续生分着吧。”

秋梦刀环顾四周,远近皆看不见其他人,他们身处于一片宛如雪玉堆砌成的宫阙当中,面前就是最大的主殿,空灵清雅的建筑群落上缭绕着仙气飘渺的云霞锦障,在天空中,还盛放着比成人更要大得多的美丽莲花。

“此地就是大渊献宫?”

穆自宜谨慎道:“或许是。”

秋梦刀真诚建议:“秋道友,你要不要先喊两句师父开门试试……”

穆自宜默默看了老熟人一眼,从腰侧抽出了佩刀韶令,这柄刀刀身修长,其色空青,就像悬着一剪春光,而在刀柄的底端,还有着椭圆形的小小印鉴,写着代表铸造者身份的“千秋不知岁”五字。

秋梦刀闭嘴,特别乖巧地站在原地。

穆自宜看着面前的大殿,并没有因为这个洞天跟青帝相关就放松警惕,大殿的两根柱子上分别写着云上琼宇和世外仙源,而正中的牌匾,则是“方寸之间”四字。

“秋道友以为如何?”

秋梦刀面色肃然:“自然是唯穆真人马首是瞻。”

“……”

穆自宜没说话,可能是在克制自己出手殴打答非所问的同伴的冲动。

秋梦刀咳了两声,变得稍微严肃了点:“上面的‘方寸之间’四字,倒是教我想起了昔年明川真人,据史书称,这位前辈有时会以‘寸许山河’作为自称。”

唐将阑是丹青大手,妙笔所至,可以将山川万物绘制在一副小小的画卷当中,以此作为代称,自有其自负之意。

穆自宜微微沉思,问:“请问秋道友,现在能否用《拒霜诀》催动植物成长?”

秋梦刀摇头,看了眼浮在空中的莲花,忽的笑了起来:“穆道友,你觉得是真有这么大的莲花,还是我们不知不觉的变小了?”

穆自宜端详着大殿前的牌匾,轻声:“我想先去里面瞧瞧。”

大殿内空旷到了寂寥的程度,基本瞧不见任何装饰,似乎在建立之初,就并没有考虑过外人来访的可能,唯一引人注意的,是立在正前方的青色男性雕像。

穆自宜猛地怔住:“这是……”

雕像眉目温和,神色清朗,正是恒王殷岁晏。

秋梦刀刻意没去看穆自宜的神情,他以自己曾在在矿石鉴定上拿过甲等的底气,自信满满地给出结论:“从材料上看,应当是青琅玕所雕刻而成。”

穆自宜:“秋道友确定?”

秋梦刀坦然:“当然确定——反正现在也不可能突然冒出位授业先生来给在下现场打分。”

穆自宜:“……”

她开始思考,秋梦刀究竟是真的知识储备丰富所以尤其笃定,还是因为没人能够纠错,所以觉得表现的坚决一些也无妨?

秋梦刀:“我曾经在明川真人的

一副画卷中,看到过类似的青琅玕塑像,然而不过手掌大小。”

穆自宜:“若是我们真的在进入此地后缩小了,那便能够说通。”

秋梦刀笑道:“可这尊塑像留在此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穆自宜犹豫了下,道:“丹青之术,载体未必限于纸张,我怀疑面前的塑像,也是一副‘画’。”

广乐真人试着外放灵力——宛如水珠滴入湖面后牵动了无数涟漪,一种青山般的绿意温柔地弥漫开来,将他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寒风中夹杂着刀刃般的肃杀之意,中皇山上大雪漫天,风里回荡着破碎的混乱声响:

“……魔物……对仙门宣战……”

穆自宜有些讶异,北洲虽然终年大雪,然而青帝建立城池之时,特地改造过地脉,让生民所居之地能够四季如春。

——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天虞城的结界无法持续往日的状态。

画面一转,穆自宜看见了正在杏花天中的父母。

殷岁晏望着妻子,目光里有无限温柔与无限不舍:“北洲的弱点在于人数过少,然而这也正是优势所在,越道友可以将生民聚集起来,并且将城池结界转为完全的防御状态,如此便能坚持很久。”

他拉着妻子的手,回头看着身后的浮岛:“杏花天是北洲的枢纽,等越道友启动阵法后,我们就要换个地方住。”

穆姓女修:“我去奈何天,你要去中洲。”

语气并非询问,而是陈述。

殷岁晏抚着妻子的背:“人生在世,有所不为,自然也有所必为。”顿了下,道,“我离开后,你莫要牵挂。”

穆姓女修望着丈夫,半晌后,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此时,一只传讯的符鸟翩然飞来,带来令两人瞬间色变的消息:

“魔物出现于南洲,青要山被围,魔主重创素灵宫,阆苑主陨落。”

——南洲与北洲中皇山相对应的地方叫做青要之山,悬圃便位于其上,而历代阆苑主所居之地就是素灵宫。

穆自宜怔了一下,也反应过来,父母口中的阆苑主不是云华真人,而是云华的师父。

殷岁晏蹙眉:“不是中洲,也不是北洲,魔主居然首先去了南洲……”

穆姓女修冷静了会,分析道:“南洲的少族遗民比人族更多,他们的功法多依赖于建木,若是魔主选择袭击建木,阆苑主无论如何都会挺身挡住。”

殷岁晏喃喃:“魔主突破阆苑屏障的速度实在超人意料。”

穆姓女修:“我猜,或许是因为他曾对阆苑的某些人,种下过魔种,导致了南洲内部的混乱。”

殷岁晏颔首:“阆苑少族遗民很多,不同物种之间习性各有不同,想要在其中隐藏些不对劲的地方,的确比其他四洲要来得容易。”

他们没一直在杏花天中讨论,而是匆匆来到了奈何天中,与青帝会面。

青帝身前也停着一只符鸟。

“云华刚刚修成仙身不满百年,又不擅长战斗……”

她话未说完,就被符鸟另一端的石青所打断:

是你一定要掺和,就先去中洲一趟。”

青帝目光微凝,半晌后终于颔首:“我知道了。”

殷岁晏:“我本从中洲而来,几经辗转,总算在瑶华有度中有了容身之处,现下苍生有难,不能视而不见,愿与越道友一同前往。”

朱色衣袍的史官斜靠在书案上,凤目在两位友人身上扫过,笑道:“在下委实不善战,便不陪你们走这一遭了。”顿了下,补充,“中洲局势最为复杂,魔主看似目前正在针对阆苑,但没人知晓是否是声东击西之计,他极有可能突然抽身而出,在旁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转战中洲。”

燕晷云:“仙家门派大多坐落于中部,像文贤、无为,皆有仙人坐镇。”

史官叹息:“可若是他们各自为政,不肯同心协力又当如何?”摇了摇头,“想来韩真人也有此顾虑,才会让六和道友出山。”

青帝看着友人,忽然开口:“唐道友,你是不是打算去西洲跑一趟?”

史官的表情很轻松:“放心,我就是去随便看看,能帮忙就帮,帮不上就跑,起码替七音谷把传承留下来,不会和魔物交手——你不信在下的丹青术,也得信在下的贪生怕死才对。”

在他们身边,一个穿着瑶华有度服饰的小姑娘闻言,默默瞪了史官一眼。

青帝:“那唐道友就顺便帮北洲带个队,仙门五洲,同气连枝,事已至此,瑶华有度也该派人去西洲瞧一眼。”

史官面无表情:“……我可以说不顺便吗?”

殷岁晏温和道:“唐道友交友不慎,自是只能够自认倒霉。”

史官深深叹息:“居然连殷道友你都学会笑话人了,咱们要不要找摇光道友过来,帮北洲看看风水?”

燕晷云一直望着青帝——穆自宜能看明白紫微星士目光的意思,对方是希望能跟随在帝君身侧,然而到了最后,却依旧不曾开口,万语千言,皆化作深深一拜:

“愿为帝君死守北洲。”

瑶华有度众弟子紧随其后:“愿为帝君死守北洲。”

青帝莞尔:“不必效小儿女态,我何时当真遇见性命之忧过?”又将脖子上碧绿玉牌摘了下来,放在紫微星士手中,笑道,“若是在下懒得再跑回来,自去世间逍遥,便由燕晷云继任北洲之主。”

仙君不比凡人,随时皆能动身,然而青帝刚转过身,又忽然回过头来,把随身的酒石抛给史官,眨了眨眼:“再见面时,唐道友可以反过来请我喝酒。”

唐将阑哈哈一笑,表示感谢:“在下一定仔细藏好,不会连累你被摇光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