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招生目的(1/1)

余简回到s市没多久, 余美脸上带着笑也回来了。

余美拿出揣在身上的东西, 摊开给余简看:“简简, 我离婚了,佳佳归我。”

这对余美来说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余简笑着说话:“恭喜你。”

余美把离婚证好好放着, 激动地看着余简:“还好我听了你的话, 把自己弄的很惨,他们一看我那个样子,就硬拉着我要跟我离婚, 终于成功了。”

跟田家人彻底离婚这件事, 让余美整个人的状态又比之前好了一些,像是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不久之后, 张菊兰带着她这两天做的东西站在余简面前,把几个小摆件递给余简。

这些小摆件做起来不难, 重要的是要做的好看, 这一点很考验制作者的审美。

这也是余简之前特意找一些服装设计和色彩搭配的书籍给张菊兰的原因。

不过张菊兰做的第一批摆件显然并没有达到特别高的标准,顶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余简直接把摆件交给余美,让她放在摊位上卖,一个小摆件或者小饰品, 售价3毛钱。

就这样, 小摆件生意也逐渐走上轨道。

余美离婚之后,整个人越来越利索,开始认真准备田佳佳上小学的事。

至于张菊兰,虽然比不上余美利索, 但是也比刚从余家出来的时候要好多了,她跟着余美有样学样,余美要送孩子去上学,她也在准备送孩子上学。

为了赚够学费,她一天除了睡觉打扫的时间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仓库里,每天制作的摆件也从一开始一天几个到十来个,再到二三十个。

这个速度其实不算快,但是张菊兰需要一边制作摆件,一边学习色彩搭配,而且每次做好一个,都要跑到车站这边跟余美商量,确认做出来的摆件是不是能卖出去。

这样一来,她的动作虽然慢了,但基本上做好要不了多久就能卖出去。

3毛钱一个的小摆件不算太贵,放在烧饼铺出售,就跟果汁饮料的价格差不多,再加上车站这边人员流动比较大,基本上挂上去的摆件要不了多久就能卖完。

张楠很多时候也会跟着张菊兰一起干活,每天帮着做几个不成问题。

不过余简依然没有按件给她算钱,以张菊兰现在的速度,真要是按件算钱,她拿到的工资反而会比现在更少。

她只是把她的工资从每天一块,涨到了每天一块五。

小饰品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小成本生意,这批货物成本是每斤两毛,还得撇去一部分完全不能用的劣质次品,以及制作时必须要用到的丝线,租赁仓库的钱,算算卖出去的价格,中间的利润并不高。

事实上对余简而言,这桩生意反而是她所有生意中成本最高的一个,毕竟她其它的生意基本都是无本买卖,而这桩生意的利润必须要扣除成本。

当然,这也是这年头正常生意的模样。

索性她也没有在这上面耗费太多心神,除了一开始批货,租仓库,做样本之外,之后基本上就是甩手掌柜,也就是算算总账,以及给张菊兰结算工资而已。

好在随着这批货物一点点被售出,她的环保值又有了一定增长,真正的利润有了,她更不在意这批东西究竟能赚到多少钱。

又是一段时间后,报纸上终于出现了关于土地租赁相关的新闻。

新闻上写之前那次土地租赁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做的试点,从全国范围内挑选了一些城市作为试点,也是为未来的发展进行一次测试。

试点得到的结果是还需要做进一步规划,重点是要对全国的重点城市进行规划,包括地下管道,铁路交通,基础建设等,要等到完全规划完全后,才会继续进行下一次拍卖。

也就是说余简参与到的这一次土地拍卖是短时间内唯一一个拍卖,至于下一次拍卖要在什么时候召开,目前还没有人知道。

她又仔细看了下关于这批已经拍卖出去的土地的使用,可用于商业、工厂以及相关建筑的建设,但目前还不能用于商品房建设,且到时候会出台具体的条例进行约束。

余简大致看懂了这则新闻的重点,恐怕国家还是希望尽可能地先发展经济,以经济带动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可能多地给社会提供工作岗位。

至于规划的目的,余简猜测是为了尽可能快速发展。

她还记得前世看到的一些新闻内容,很多地方的基建都是建了拆,拆了建,因为一开始没有规划,导致很多建筑在造好之后不尽如人意,只能拆了重建。

这些重复的步骤大大影响了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如果整个国家在一开始进行基建的时候就能有大致的整体规划,可能确实会比她记忆中发展还要快一些。

她还在报纸上看到了不少关于修路的公示,国家基建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确认了相关信息之后,余简只能暂且先把这些事先放下,这次既然只是试点,说明还没有到达可以彻底放开地皮租赁的时候,她也不需要太着急,着重先发展自己的事业比较重要。

她之后几次来回h市和s市,终于找到了一家符合她意愿的建筑公司,沟通好设计相关的事宜之后,在六月底的时候正式动工。

这是距离余简穿越到这个年代已经经过了大半年,s市的选美大赛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时候。

她特意去专门的服装公司,定制了二十套衣服,既亮眼,又符合这时候的审美。

s市这次选美大赛不仅影响了s市,连带着省城那里也已经好几次带着记者过来采访,她已经不止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了选美大赛的消息,当然,也在报纸上刊登的照片上看到了属于她的品牌。

在确认品牌名称的时候,她想了不少名字,最终将名称定为“简约”,不仅仅品牌名称是这个,美容院的名称也是这个。

之前她交给护肤品厂的那几个配方,所有的批号已经全部报下来,余简特意在选美大赛进入火热期之前,向护肤品厂下了代加工的订单。

这批产品不需要额外加东西,也就不需要偷偷摸摸,直接在护肤品厂加工包装好,到时直接销售即可。

为了这件事,她特意找到了张丽。

张丽提出离婚的时间要比余美和张菊兰还要早,但是她想要在离婚的同时拿到钱,所以她离婚这件事比余美和张菊兰拖的还要久。

好在她终于在不久之前成功离婚。

余简找到她,咨询她是否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张丽二话不说直接点头答应。

就这样,余简把张丽安排到烧饼铺,又把余美从烧饼铺调出来,让她跟在自己身后做事。

余美这段时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跟在余简身后的时候依然怯生生的,生怕自己做错什么事,耽误余简的大事。

对此,余简完全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她到处走,碰到一些比较容易处理的事的时候,直接让余美出面谈。

久而久之,余美满满敛去骨子里的胆小,逐渐变得大胆起来。

选美大赛的火热期一直从七月延续到八月,正好最热的两个月里进行。

余美一直跟在余简身后,偶尔也会帮着余简给客人做护肤,她的手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虽然依然带着几分粗糙,但是见到的护肤按摩工作,对她来说并不算难事。

余简把自己作为借口的“按摩法”全部交给了余美,当然并不是为了让余美代替她在美容室里给客人服务,而是为了之后选美大赛正式落幕后做打算。

她一开始提出选美大赛,就是为了帮她挑选合适的员工,但是自从“简约”的品牌名声越来越大,她逐渐发现自己现在要招人已经没有难度了。

这对她来说算是意外之喜,但同样也证明了在这时候进行冠名推广,确实具有不错的效果。

她索性在这时候开班了一期同期的培训班,然后交给余美负责。

这期培训班的目的比选美大赛还要直接,就是挑选能够进入美容院工作的员工,前提是愿意去h市上班。

她之前设计美容院的时候,特意留了一层作为员工宿舍,当然不是单间,而是四人间,寝室仿造四人宿舍的模式,住下美容院所有员工绰绰有余。

至于工资,她在开设培训班之前就公开了工资,一旦被选中,每人每月的工资是60元,如果做得好,客户好评率比较高,还能拿到更高的工资。

这套工资标准,她直接按照后世一些公司的运作模式,稍微修改之后,作为培训班的招生简介。

每个月60元的工资在这年头绝对称得上是高工资,所以她在招生的时候要求也比较严格,只有符合标准的才能进入培训班,不符合标准的一律剔除。

培训班的简介就发在选美大赛的手册上,她还特意去了一趟省城,在报纸上刊登了相关信息,这样一来,来培训班的就不仅仅只是s市的人,还有特意从h市赶来的人。

招生目的,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