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的一百二十四章 凶相毕露(1/1)

此为防盗章

“我也猜到了我们行踪有可能已经暴露,所以我想,你可以就假装是我,先佯装在开封打探虚实,让所有他们的眼线围着你转。我想朱温虽摸得清朝廷,却不摸不清景王爷的到底是何想法,所以他也不敢冒然就动了长安派来的特使,你们还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颜舒双手负背,若有所思。“我要亲自潜入朱温的府上瞧他一瞧,然后我们再做进一步打算。”

“公子,你之身一人会不会太危险?”诺殇有些担心颜舒的安危,毕竟他们现在在老虎的地盘,行事都要万分谨慎。

“我意已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颜舒摆手,也知诺殇担心她,但是她不得不冒险。

“那唤玉姑娘和芍儿姑娘怎么办?”诺殇看着唤玉的屋子里灯火俱亮,有些难以言诉的情怀,挑眉问道。

“我们来到河南道尚有要事要办,这两个姑娘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恐怕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吧?”她觉察到诺殇可能微微察觉两人间有些异样的情感,但眼下并不是说清此事的时候,遂将话题一转,不给诺殇继续试探的机会。

约莫半个时辰,颜舒敲了敲唤玉的房门,屋内的芍儿应了一声,便开了门。

“爷,这么晚了来这里有何贵干啊?”芍儿的语气像是不善,更像是打趣颜舒,饶有趣味地看着门外人。

颜舒一看芍儿的表情就知道小丫鬟许是已经知道她跟唤玉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在下找你们小姐有事情相商,不知芍儿可否行个方便给在下。”

此时唤玉听闻声音,慢慢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如瀑布般的黑发披在肩上,额头上的水珠还未擦干,这刚出浴的美人图让颜舒看了去又有些心跳不已。要不是碍于芍儿这个丫头还在这,颜舒怕是早就把美人儿拥入怀中。

“瞧啊,某人的口水要流出来了。”芍儿看着颜舒直勾勾的眼神,调笑一番。

颜舒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正了正身,清了清沙哑的嗓子。

“别胡闹,芍儿,你先出去一下。”唤玉嗔了芍儿一句,示意她。

“知道了,小姐。”芍儿识趣地退下了。

颜舒进了门,听到芍儿的关门声后,便朝着唤玉走过去,看着那出水芙蓉的美人儿,心猿意马,双手拥住唤玉的肩头道:“玉儿,我进来是有事情想跟你说,我此次来开封城是有要事在身,我之所以不跟你讲明是为了你安全着想,你知道的越少越好,这样我才能安心。你能理解我吗?。”看着唤玉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缓了一下严肃的神色,试探性地问道:“那么我想知道你此次来开封做什么?”虽然自己不能跟唤玉讲明自己的事情,但是她还是想知道唤玉此番来开封的目的。

“你这傻瓜,原来是在介意这件事呀。我来开封,其实是为了探求我的身世。儿时我与娘亲生活在一起,但是我去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曾对自己的身世有过很大的疑问,可是娘亲从来没有对我吐露任何字,可是就在娘亲临终前,她交给了我的生父曾经给她留下的玉扳指。”随即,唤玉挣开了颜舒的手臂,走到床边,取了随行的包袱,从包袱里拿出一只盒子,又从盒子里取出一只绿的耀眼的扳指,走到颜舒面前,玉扳指在夜色的辉映下微微散发着光芒,照耀在两人的脸上。颜舒从未看到这样精致的玉扳指,有些好奇,遂从唤玉手中取了玉扳指仔细地瞧着,只见那玉上雕刻着凤凰来仪的图案,精致无比,这玉跟雕工均是上等佳作,感觉出自官宦之手,并非常人所能拥有。

唤玉见颜舒瞧的仔细,继续道:”我娘就是为了这个扳指,等那人一等就是一生,而那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未出现,可是她却在闭眼的最后一刻心念的还是那人?真的是想要‘问世间情为何物?’”唤玉苦笑,声音有些清冷:“所以我想找到他,想知道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颜舒明白唤玉的心思,一出生就没了父亲,自己的母亲又在自己小的时候去世,才被卖入了青楼,自己过着与青楼女子无异的生活。若她的母亲在风华正茂的时候没有遇到她的生父,许是唤玉也跟普通的寻常女子一样过着寻常的生活。颜舒叹了一口气,一直以为最悲惨的莫过于自己,可是知道唤玉的身世后不禁泛起了怜惜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颜舒轻轻地将唤玉拥入怀中,动作说不出地轻柔,抚摸着唤玉的背道:“别难过,你要知道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我不会像那个人一样消失在你的世界里,我会在你的生命里陪伴着你,除非你不要我。”

唤玉被颜舒的真挚感动地微微的红了眼,道:“你这个傻瓜。”

少顷,唤玉从颜舒怀里挪了出来,继续道:“我在洛阳时候也认识了几个公子哥,我也托人帮我打探着,这不眼下就有了信,所以我此次来是要弄清此事。”

“是否有危险,是否需要我的帮忙?”颜舒一听公子哥,不由得危机感起来,赶忙问道。

“傻瓜,当然不会有危险了,我自有分寸。”

“那给你捎信的是个男子?”颜舒进一步试探地问道,一问出来才觉得多此一举,初入酒色之地的还能是女子不成,想来有几个像她一样的女公子初入风月场所?颜舒苦笑。

“当然是男子了,你说出出入入青楼的难不成还是女子?”唤玉见颜舒奇怪的表情,心想这人儿又乱想了吧,哭笑不得。

怎么不能是女子了?虽然自己心知肚明,但听到这句话颜舒自然忍不住吃味,自己认识唤玉时间不长,唤玉肯定在洛阳的时候就认识不少的优秀的男子,不乏年轻英俊,且不说这些男子对唤玉何意,单单是这么久还帮着唤玉找寻生父的下落就是“司马昭之心”,思及此颜舒有些心里不是滋味。

唤玉看着颜舒的表情心想莫不是这人儿真的吃醋了,兀地一声笑道:“你这个傻瓜,我就知道你吃醋了,你相信我,我跟他之间绝对没有男女之情,要是有男女之情,此时我就不会跟你在一起了。”

“那他们知道的你跟我了解的你一样多,我自然吃味了。”颜舒随即露出一脸气愤地表情,气鼓鼓地嘟着嘴,像孩童一样赌气道。

唤玉被此时颜舒的表情逗弄的合不拢嘴,这家伙跟以前认识的他全然不一样,赶紧安抚她,攀上那人的后背,下巴抵上颜舒的肩头,声音娇媚:“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人家只道我是洛阳的唤玉姑娘,却不知我本姓莫,随我娘的姓。这个我从未与人提起过。”

“莫唤玉,好听的名字……”心里不住地呢喃,“可是你总得给我一个能找到你下落的地方,否则我哪里放心的下?”

“开封邝家”

……

朱羽黎进了门,便朝着坐在正中的老者福身一拜:“霍老师,羽黎这厢有礼了。”后面的朱韵儿、颜舒也跟着拱手作了揖。

霍铭章见这个让自己的得意的女弟子来了,面露喜色道:“来了就好,快坐下吧。”随即回过头喊门外的小厮看了茶,颜舒与朱韵儿也识趣地站在朱羽黎的后面。不敢多言语。

“近几日老夫帮忙告老还乡的王翰林修编《王子安集》,甚是苦恼,由于子安先生的诗词先存较少,我也派人到处收集,这是我整理的八十余首诗集,你们看一下是否有缺漏。”

于是众人当下取了拓本,仔细研读。颜舒和朱韵儿只能在一旁干站着,这一站就是一个时辰,这朱韵儿立马不乐意了,想着好不容易出了趟府,自己又被送进了书院,真是出了狼窝又如虎穴,左动动腿、又动动胳膊,好不自在。颜舒见状立马安抚她别太大动作。

此时朱羽黎的声音突然响起:“我记得子安先生的《月寒思友》明明是三首诗,而老师修撰时却只编了两首,而这第三首诗便是‘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子安先生作这首诗主要是思念自己的家乡与亲友,子安先生日日登上翠山,眺望远处,用琴瑟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又回忆起昔时团聚的景象,那种思盼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见霍铭章脸上茫然,朱羽黎微笑地解释道:“这首诗我也在家中书房的《初唐诗选》偶然读到的,不知羽黎记得是否准确,若是对老师修缮文集有用的话,我改天差人给您送来便是。”

“妙啊,这诗我还真是头一次听,我本以为这月寒思友只两首,现如今看来倒是我才疏学浅了。”霍铭章此时不由感叹,自己的学生果然出类拔萃。

“老师过谦了,那本书也是我父亲的朋友曾经在长安的集贤殿书院当职时有幸获得的,才赠与了父亲大人。所以羽黎也只是有幸一读而已。”

“羽黎还真是聪慧过人,博览群书。”此时在一旁的锦衣男子眼前一亮夸赞道,旁边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赞同。

颜舒不禁暗暗佩服女子学识,此诗的第三首鲜有人知,自己也是在皇宫的会轶阁纂书时翻阅过。自安史之乱后,皇朝衰败,百姓流离,传奇小说兴盛开来,诗词歌赋日益衰败,文人墨客沉浸国家衰败之弥,便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怕是真正研究诗词的人却少之又少。

众人讨论了拓本一刻后,霍铭章才结束了话题,转了话题问道:“近日里可曾读了什么书?”

“传奇发展兴盛,邵夫最近在研读光庭先生所做的《虬髯客传》,感悟红拂夜奔会李靖的千千情怀,感虬髯客心细百姓,在国家大义大非面前能够抛弃儿女情长那种豁达情怀,更感怀三人的金兰之谊。此书邵夫研读再三,颇有感触。”布衣公子抿了口茶,颇有感触地说道。在场看过《虬髯客传》的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锦服男子听到关邵夫对《虬髯客传》侃侃而谈,有些不悦,心里忖到不能被他人夺了风头去,颇为气势的站了起来,锦扇一开,踱步道:“对,这本书我也读过。如今咱们大唐动荡不安,我心中有鸿鹄之志,也期望能想李靖那样做一个万世敬仰的大将军,虽未有红拂能为我夜奔,但求自己的心上人能了解我的心意,待日后踏马归来,能够抱得美人归。”

其他两位女公子饶有深意地看向一旁的朱雨黎,其中女子掩住笑意,不知是在笑庞甯没看懂此书,还是在笑庞甯不知天高还是地厚。庞甯有几斤几两重恐怕在座的各位都了然,其实与书会其实并没有邀请庞甯来,只是庞甯一直对朱家小姐有意,不光朱雨黎的天然美貌,举止优雅,还因为朱雨黎的爹是河南道三镇节度使,世间男子只要娶了朱雨黎,那乌鸦也会飞上枝头便凤凰,夫凭妻贵。所以借着与霍铭章的关系,也自告奋勇地参加此次的与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