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1)

贾赦一行沿水路而上,因是大大小小带了一群小丫头, 故而前行稍慢, 如此,一月有余也是到了京城。

船才靠近码头, 堪堪停稳, 贾赦还来不及安排, 便有人来报,贾母已经安排了人来接黛玉入府。贾赦与梓莘二人对视一眼,贾赦出了舱门瞧着码头那一溜的马车, 嘴角不觉扬起几分冷笑。听闻后头响起了梓莘的气息, 出声笑道,“瞧着架势,怕是母亲还是起了那心思。”

梓莘秀美微蹙,心中倒是有了几分怜惜之意。如今黛玉是跟着他们一起入京,若是按照原来那般这才五六岁的稚儿,瞧着这架势不管自己家如何富足,到底会心生惧意。可如事事早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也不知道贾母如此大张旗鼓是给何人瞧的。

“娘娘娘, 我看到咱家的马车啦。玉儿姐姐, 瞧,那个粉色车顶的没有,是我的,是我的,是我的车。”贾璎指着一辆粉色车顶却是拴着小毛驴的车子兴奋不已, 只是那一转眼,脸上的笑容却是垮了,“玉儿姐姐,我看到祖母身边的妈妈了,姐姐怕是不能做我的车了。”

黛玉抿嘴而笑,瞧着那一溜的马车,小小的眉头微微蹙了蹙,又抬眼瞧了瞧贾赦夫妇,心中定了几分。她想起了此时上京前贾敏的嘱咐,贾敏提过,若是码头只有舅舅的人马,那可亲近外祖母,也可以住在外祖母安排的住处。若是外祖母派人来接,且看那来接之人,若是大队马车,便一切按舅母的行事。如今瞧着又被母亲料到了,黛玉低着头,贝齿轻轻咬过嘴唇,心中虽敬佩贾敏,倒是对于那未见面的外祖母起了几分隔阂。

“玉儿姐姐,没事儿,我们陪你一起坐车。祖母的妈妈不敢对你怎么样的。”贾珞一手拉起黛玉,一手拉起贾璎面向贾赦似乎在等待他的指令,见贾赦微微点头,便笑道,“我们不急下船,娘给我们预备了好吃的,我们先去吃吧。”说着,三个孩童手拉手入了船舱。

梓莘依靠着贾赦轻抚着鬓发,轻轻地吐出一口气,目光落在身后跟着的船上,面上露出几分苦笑,“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贾赦随着她的目光而去,正是落在那载了小丫头的船上,眼中的讥笑更是明显,符合道,“谁说不是呢,只是几月未归,或许那袭人早已在宝玉身旁伺候了。”

梓莘挑眉,贾赦笑着扶了扶她的挑高的眉毛笑道,“你且不觉少了一人吗?”

“只有一人?”梓莘推开贾赦的手反问,二人不由相识而笑。须臾,只听那贾赦道,“通知下去,登岸!”

贾母这头一早得了消息,知道贾赦带着林黛玉今日如今,便早早的安排了人马去接,也好早些见到那林黛玉。这些年未见贾敏,倒是几个外孙常来常往的跟贾母请安问好,瞧着玉树临风的林家几子,贾母家不免生出了几分旁的心思。话说这贾府如今虽然不再是国公府,倒也不失颜面,只是侯府名声全靠贾赦撑着,贾母不免也要收敛几分。若还是国公府便是她一言堂也无人说甚,如今她还要摆出婆婆的谱也无可厚非,只是到底底气不足。又瞧着幼子多年无建树,心中不免焦急。又瞧着林如海如今这般声势,自然把主意打到了儿女亲事上,只可惜二房丫头除了元春,各个都是庶出,不好说亲,那元春又是要有大造化的,如此,贾母便对于林家这个她从未见过面的外孙女格外上心……

“老祖宗。”糯糯的声音响起,贾母低头,爱怜的抚了抚怀中男孩。男孩大约有六七岁的模样,生的是唇红齿白,秀美可人,一双美目虽不及贾赦的却在目光流转之间惹人怜爱。男孩扯了扯贾母衣襟,道,“您老今儿不让我出二门,说是有外面的妹妹要来,定要我见见。可是妹妹什么时候才来呢?父亲还布置了我好些功课,要是完不成……”男孩委屈的憋着嘴说不下去了。

贾母见状立即紧搂着男孩安抚,“别管你父亲,凡事我有。你才多大,他儿子多,才不管不顾你身子弱非要跟着一起读书。宝玉,你且听好,别的不敢说,我这里头的东西,将来都是你的。今儿这个妹妹可不是旁人,是你林姑父的女儿,你要与她好好相处……”

“老太太,姑娘们来了!”清脆可人的声音打断了贾母,贾母非感不悦,倒是轻笑着点了点头。说话的丫头十来岁的模样,生的平头正脸,小小年纪却难得的端庄。贾母满意的瞧着那小丫头,她是前些月选上来,贾母做主给了宝玉当大丫头。宝玉身边伺候的丫头,贾母最喜此人。

“袭人姐姐,快给我穿鞋子!”宝玉急急忙忙的从贾母怀里退了出来,一想到自家大姐姐一会见自己的这副模样定然又要数落。贾母瞧着宝玉害怕的样子不觉莞尔,那头袭人听闻宝玉所言,立即蹲下身子为宝玉穿鞋整理,这边才收拾妥当,那里贾元春带着仨庶妹进了次间。贾母瞧着一色水灵的孙女,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感慨。若是当年老二袭爵,这该多好。女儿多,对于他们这样人家再好也没有了,庶女怕什么,多子多孙才是福气。想着不免有对贾赦夫妇存了几分怨念。只想着见过自己那唯一的外孙女之后,好跟女儿絮叨絮叨自己内心所想。

“祖母好,孙女给祖母请安了。”元春盈盈下拜,裙角未动仪态端庄。如今她也有虚14了,她伴读这些年时常不在家中,如今公主议亲她这次安王郡主议亲她才得以归家。可瞧着家中幼弟,总觉祖母宠溺过渡,母亲又因父亲喜爱周姨娘所出二子,便放任宝玉在贾母身边,想着她面上不显,却是悄悄把宝玉一番打量。瞧着那俊美小脸红扑扑的模样,她也能猜出方才定是又腻在了祖母怀里,元春暗暗叹了口气,想着如何说服母亲把幼弟从祖母这里迁出去。

“祖母,姐姐什么时候才来呢!”探春跟着元春请过安,笑呵呵的腻了过去。她只比宝玉小了一岁,因是宝玉少了玩伴,她自幼也是常常住在贾母之处,倒也一点不怕生。

“快了,快了,看时辰也该是到了时候。”贾母笑呵呵的瞧着探春,又把目光落在迎春与她身边那怯生生生的极好惜春身上,不觉再次感叹,若是当年袭爵的是老二,这三女哪怕庶女也有好去处了。

话说如今荣康侯府虽未分家,但因早些年贾政之言,倒是有分府而过的架势,只是除了梓莘之外,也只贾氏二兄弟知道详情。此事先按下不表,现且说那贾府两房子女按各方排序,长房贾赦三子一女皆出自梓莘一人,贾政倒是开枝散叶如今已有四子四女大大压过长房的子嗣心中不免得意。虽贾政官运不顺,他此生颇为自豪便有贤妻美妾,儿女成群。

先说那嫡妻王氏,为他生下贾珠,贾宝玉俩嫡子,还有一个出处让他长脸的长女元春。他最真心所爱的周姨娘更是为他添了两子两女。还有在宝玉出生那年贾母赐的身边丫头次年生的女儿,他可谓心满意足,每日便是在家教导几个儿子上进,或者跟着清客们谈诗作画,日子好不惬意。

王氏房里熏着香,身边也未曾留人伺候。她盘腿而坐,按照三长一短的气息吐纳。一个周天完成,她张开眼睛,只觉灵台清明,再吐出一口浊气,心中畅快不少。这十年她过的不可不谓不憋屈。人都说贤妻美妾,她给足了贾政面子。

瞧着那周姨娘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往外蹦,她就气不打一处来,可是,不管她施展何种手段,那贱.人都能堪堪避过,且生了二子二女,又是过了明路的妾,王氏虽咬牙切齿,却又不好胡乱发作。本以为贾母赐了美貌女子,可以分去周姨娘些许宠爱,或者让二人相斗她好坐享渔翁之利,却不想那周姨娘倒是沉得住气,不哭不闹,亲亲热热的把赵姨娘真当姐妹。想要拉拢赵姨娘,却又发现那是个愚不可及,扶不上墙的。那赵姨娘肚子也不争气,次年只生了一女。倒也不是她想的开,只是那周姨娘与她那两个儿子实在可恨!

“夫人,有您的信。”屋外头传来了声音。王氏这些年倒是秉承着当年规矩,底下人虽不见王氏发作周姨娘,到底还是记得那年的事情,不敢造次。故而,王氏一声令下,如今敢在外头伺候。

收了功王氏整理了衣衫,在贵妃榻上坐下,端起炕桌上的茶碗,轻抿一口,这才悠悠的道,“进来吧!”立即,便有小丫头捧着茶盘进来,茶盘上之躺着一封信,她身边跟着的却这些年王氏心腹喜贵家的。王氏拿过信,拆开匆匆瞧过,面上不由露出喜色,她闭目轻轻回忆着曾经读过的故事,虽是面目全非,她倒也记得些许关键之处,薛王氏此次入京与原来以后大大不同。这大大不同倒是符合她的心意,若是跟她所知相同,定然不会接纳他们。如今这番,倒是她的助力了,王氏捏着信,心中各种信念而起,不由踌躇满志,憋屈了这些年,终于到了一朝讨回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