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黛玉-惜春(1/1)

第一百三十三章

黛玉

黛玉记事很早,而且记忆力也非常的好。她还记得自己从小到大身边来来去去的丫头叫什么名字。也记得自有记忆以来,从会吃饭便会吃药了。

甜甜的桂花糖,还有苦到让人浑身发抖的药,那些滋味她都记得。

她时常睡不着觉。

就算是听着床帐外,奶娘和贴身丫头沉睡的呼吸声,她仍旧是睡不着。

然后有一天的傍晚,她还在无聊的回忆着白天母亲讲的书和母亲管家时说的话,浅色的帐子便被人掀了起来。

一个她从来没有没有见过的男人就站在外面,她想要呼救,可是她刚张嘴,嘴里就多了一颗药丸。

她不小心将药丸咽下去,然后那个男人在她咽下药丸后,不过一个泛眼间便转身离开了。

她顺着开起的床帐帘子,看到了那男人的背景,以及男人跳过窗户下的那个大木榻,一脚踩着她的窗户跳出房间的样子。

...睡在木榻上的人,毫无所觉。

如果明天在那里发现了脚印,她就知道刚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了?

黛玉有些发困地闭上眼睛,一边在心中想着刚刚犹如幻觉的事情,一边又想好了明天早上起来她一定要先看看窗框。

一夜好眠的黛玉,心情非常的好。她感觉睡了一个好觉,浑身上下都非常的舒服。

如果每一天都能睡得这般好,她的身体是不是就再也不用吃药了。

洗漱梳洗后,黛玉在被奶娘抱出去的时候,还特意转头去扫了一眼窗户。

好嘛,原来昨夜的事情都是做梦呀。

窗户台那里干干净净的,一点被踩过的痕迹都没有。

当成一场梦的黛玉,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房里的下人在一早起来看到脚印的时候都吓懵了,为了怕担责任,早早就偷偷擦干净了。

从那以后,黛玉就发现她晚上能睡得着觉了,平时起的早了,午觉也会睡得很香甜。

然后自小吃的药,也渐渐地减少了。

不但她如此,身体同样不好的母亲和父亲请医生回府的次数也比以前少了。

黛玉时常听母亲说自己是福星,自从她出生后,她们全家人的身体都变好了,哪想到最近更好了。

这件事情,又自然而然地让她想到了那颗入口即化的药丸和那个背影。

一直到入宫后第一次见到四妹妹,黛玉才又想起了童年记忆深处的那个背影。

可是黛玉以及林家却永远也不会知道让她们全家身体越来越好的原因是惜春母女的两次投喂。

......

黛玉记忆的最深处,除了这件事情外,便是她们林家狼狈地从江南来京城。

她们走的是那样的狼狈,她一生都不会忘记。

还有船行江中,半夜隐隐传来的厮杀声,至今仍然是心有余悸。

后来她们到了京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从有记忆以来一直很忙的父亲,现在每天都会陪着她们,给她们姐弟读书,教导她们姐弟诗文画画。

后来,四妹妹也来了家里。虽然她总是将父亲和母亲的注意力转到她的身上,可是看到父亲再没有多余的时间对着窗户发呆,黛玉心里还是感激她的。

父亲身上那种壮士未酬,她能感觉得到,母亲和弟弟都感觉到了。可是她们都没有办法。

因为父亲自己都没有办法。

除了身体上的原因,还有朝.廷上的原因。

可是四妹妹来了以后,父亲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四妹妹总是学不好那么简单的课程,四妹妹总是会拿一些小事去撒娇求关注,四妹妹总是有很多的事情,让父亲跟本顾不上那些心情。

每次四妹妹来府,府里就会非常的热闹,吵闹。

然后父亲就会失去他一惯的样子,没有原则地哄着四妹妹。

她还记得四妹妹学弹琴,那么简单的一首曲子,她不过练了一两遍就学会了。

可是四妹妹呢,弹了好多遍都没有学会不说,还每弹个半刻钟就要休息一刻钟,还要让父亲给她揉手指头。

黛玉每每见此,都在心中换算两个时辰的古琴课,四妹妹一共休息了几次,又弹了几刻钟。

虽然她嘴上总是说四妹妹学不好琴,又不努力读书练字,可是心中确是高兴的。

父亲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进京后,家里请来的太医也说了,父亲的身体不好,所以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

一直到父亲过逝以及很久,她都是感激四妹妹的。

进京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偏心眼又动机不纯的外祖母,还有跟母亲有过节的二舅母以及眼睛总盯着回礼上的大舅母。

自以为会说话,其实那张嘴还真的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琏二嫂子。

对了,对了,还有含块玉还没有被噎死的宝二表哥。

一家子稀奇古怪的。

所以那个外祖母家,她是一天都不愿意去的。

外祖母家的怪事总是不断,后来进宫的元春大表姐成了贵人可以进宫封妃了,却没有想到那个经常闹事的宝玉竟然被绑架了。

然后外祖母受惊过度,竟然就这么去了。

一直以为,她一直以为四妹妹对外祖母的感情会跟她一样并不是那么深的。可是却没有想到外祖母的去逝,竟然会让四妹妹悲伤过度,昏迷多日。

四妹妹真的是个口是心非,又重情重义的人。

四妹妹神奇的昏迷多日,又神奇的醒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个荷包。

后来,改天换日,国孝家孝,然后便是选秀,她进宫为嫔。

她放弃了很多,只是因为她要守护的也有很多。

四妹妹送给她的荷包,四妹妹借给她的枫儿,这些都是她在宫中立足的根本。

带着母亲给她准备的嫁妆,握着那只四妹妹给她的荷包,她义无反顾地进了宫。

想到在进宫前却没有再见四妹妹一面,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想到两家的身份,早晚有一天,她会见到四妹妹的。

所以,她只要耐心等待一些时日便好。

哪里想到心急的四妹妹却是一点都不愿意等待呢。

四妹妹进宫了,然后来看她了。

她们姐妹间说了很多的话,然后四妹妹告诉她,她和贾家都会站在她这一边。

......

封妃,然后被皇后和史贵人陷害。怀孕生子,封后,成为一国之母。她的每一步走的都很稳。

她从来不敢心急,因为她可以平淡平凡,却不能走错路。

然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那个给她带来希望的皇长子。

她读过史,她知道过多过早的隆宠,是催命的祸源。

她想避开那些,可是未来的几十年里,除了她与皇上生下的两儿一女外,整个后宫竟然再无所出。

她安心的同时,也很惶恐。

好像那个位子,是理所当然属于她儿子的了。

然后皇上驾崩了,在她四十岁的时候。

她的长子成了这天下之主。

她从居住了几十年的宫殿搬到了她一直向往的慈宁宫。

想到了这里曾经的主人,本朝的前任太后。也想到了多年前在太后孝期过逝的母亲。

她感慨人世沧桑的同时,特别的想要见一见这一生陪了她好久好久的好姐妹。

“请宁远伯夫人进宫。将皇上前儿送来的那份野味收拾出来,哀家给她留了好东西回头都找出来。”

“是。”那宫女听了,浅浅一笑,躬身出去吩咐不提。

看着宫女倒退着出去的身影,黛玉似是想到了什么,轻轻地叹了口气。

“母后可是还在为表妹的婚事着急?”皇后将一盏茶递到黛玉的面前,轻声地问道。

自己的这位婆婆性子非常的好,所以婆媳之间的关系也比别人家要亲近。自家婆婆担心表妹的亲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皇后虽然也挺喜欢自己这位性格随了婆婆的表妹,可是娘家确实是没有适龄的子弟。

不然她还真的想要替娘家求一求。小表妹可是自己婆婆亲自教养出来的。那教养就是跟自己的亲小姑子都不差什么呢。

“是呀。本来想将你表妹许给小二的。你们关系好,将来再做个妯娌相互亲近也好。可是你舅母就是不同意,你舅舅那就更别提了,直接当了甩手掌柜的。”

她的女儿一出生,她便笑着要跟四妹妹做儿女亲家。可是四妹妹却并没有同意。不但如此,她竟然还说林家三代内,不与皇家做亲。

说什么血缘太近,容易骨血倒流。

可当她提出要聘自己唯一的侄女给小儿子为妃时,四妹妹又拒绝了,理由还是上面那个。

她当时很是生气,可是四妹妹就是不松口。

自古表兄妹成亲比比皆是,怎么到了四妹妹这里就成了洪水猛兽。她难道忘记自己与阙哥儿也是表姐弟了吗?

虽然这理由很牵强,但是总比弟弟上书推掉承恩公爵位的那个理由要好太多了。

说什么家里七个儿子,两个爵位不太好分。所以请皇上收回承恩公爵位改成国子监读书的名额。

堂堂国舅爷,朝中大员,想要让几个儿子都进国子监度层金难道是件什么天大的事,还非要用爵位去换?

算了,那一对就没有一个让她省心的。

还好她亲自挑选的几个侄儿媳妇都是靠谱的性子。

想到母亲过逝时出生的那对龙凤胎侄子侄女,倒是非常难得的龙凤胎而没让人传出八字太硬的说法。

对于自己表妹兼弟妹的惜春,黛玉是打心眼里不放心的。

现在小侄女马上就要成年了,这未来夫家的事情,她还是要好好看一看的。

幸好小侄女从小到大,一年里有大半年是养在宫里的,这教养上没有让四妹妹插过一点手,不然,她还真的不知道要怎么给她选人家。

唉,这辈子四妹妹就没让人省过一点心。

现在她也不指望她能‘长进’了。

皇后和宫里侍候过黛玉的人,都知道每每黛一露出这种无奈又惦记的表情时,心中一定是想到了宁远伯夫人。

对于她们姑嫂的感情,宫里宫外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不清楚的。

当今皇上和皇后也是非常清楚自家母后对舅舅及舅母一家的心思的,不过舅舅一门倒都不是那种不知所谓,不懂进退的人,从来都不会要这要那,而且又是个对爵位官职并不怎么看重的人家。所以两人也愿意看在太后的面给予一份体面。

尤其是舅母为人风趣,爽朗大方,也让帝后二人乐于亲近。

七个表兄弟都是稳重上进,唯一的表妹也被母后教养的知书达理。一家人没有什么野心,都是安安份份地过日子。这还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呢。

林家推了承恩公的爵位,只留下一个马上就要再降一等的爵位,古往今天就没有哪个皇太后的娘家会如此的寒酸。

就连被水晏教导的更加刚毅果敢,心思更加深沉的现任皇帝,看着自己舅舅家如此,都觉得太寒骖了。

可是母后一副随他们去,舅舅不以为意,舅母也不在意,几位表弟都无所谓的样子,皇帝这份心思也就只能搁浅了。

反正几个表弟都是读书上进的好料子,将来入朝为官,他也会多加封赏的。

皇帝尚未发现,他现在的心思,正是林家所求的。

抛开外戚的身份,得到皇帝的重用难道不是一种所求吗?

...........................................

惜春

惜春上辈子就是个很普通的姑娘,成绩不显,家世不显,容貌也不显的平凡姑娘。

若说惜春有什么不平凡的地方,那就是适应能力强。

以及自娱自乐的精神。

惜春上辈子叫连惜,她还有个兄弟叫连长。

那名字相当的霸气了。

而人也是如此。

然后有家人保驾护航的惜春就养成了那副草蛋的性子。

眼睛一睁一闭,就来到红楼的世界。

惜春心里还是有些个茫然和恐惧的。

知道自己投胎到大户人家,也感觉到这家人并没有因为生了一个‘赔钱货’而怠慢自己,于是就作了起来。

不喝母乳就是一个最让人诟病的事情。

可惜了,作了第一天,等到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家的老娘有些个问题。

还是那种宋体加粗的‘问题’。

然后惜春就后悔自己当初那么作了。

可是这天下就是没有后悔药。

自己作的死,就是跪着也要作完。

还好,还好,大喘气之后便宜娘没有发现她的问题。

估计是没有想过一个盗版的也敢这么‘高调’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到满月,惜春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一点的冒失。

那一个月里,虽然便宜娘为她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是惜春当时时刻都在担心会被发现的危险中,也没怎么亲近自家便宜娘。

等到便宜娘离开了,她才猛然发觉,这个世界最疼爱她的人已经离开了。

而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

惜春做了很多的错事,包括换了宝玉的玉,包括绑架宝玉,然后气死老太太。还有趁着太后孝期弄死婆婆......

可是有些事情,事发时她会后悔。可是多年后再回头,如果让她重新选择,她仍然会那么做。

她还记得她刚刚出外面回来时,自家三个六岁的儿子看自己的眼神是那么陌生。

后来才知道,是她的好婆婆天天在三个儿子耳边说着自己的坏话。若不是后来刘嬷嬷发现了这一点,及时的做了防范,还不知道她与她的三个儿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虽然是祖母可也不能这么样呀。

哪一个当娘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对自己鄙视瞧不起,生疏冷漠。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惜春对贾敏就产生了一份杀意。

这份杀意是那么的浓烈,可是惜春却知道这件事情并不那么好操作。

不能下毒,不能暴毙,不能生太怪的病。

不然无论是太医,还是家里人,林阙以及黛玉都会有所怀疑的。

所以惜春一直在等待机会。

在这期间她的好婆婆竟然在她怀着第三胎身孕的时候,帮着别的女人给自已男人下药。

难道她婆婆就没有想过她的感受吗?

牙刷与男人不与人分享,是惜春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坚持。

既然她一定要给自己添堵,那么如何弄死自家婆婆便成了惜春在怀孕时想的首要大事。

这一胎,惜春并没有吃什么多子丸,可是可能是连续两胎都吃了那药的原故,所以她腹中的这一胎,经过太医诊脉后,仍是被断定为是多胎。

不过是比之前少,是双胎。

自从惜春生下多胞胎后,众人转头一看,其实这种事情,在贾家实在是太长见了。

西府的贾琏之妻王熙凤生的便是龙凤胎,东府贾蓉之妻秦氏,生的也是一对双胞胎。

难道这是贾家血脉里带来出来的?

一时间,上门提亲的人差点将贾家的门坎给踩平了。

不过那些事情,惜春是无暇顾及的。

因为自年初就病着的太后,就在惜春挺着八个月肚子时,在一天夜里突然没了。

而惜春好像也看到了什么好机会。

进宫哭灵以及出城送殡时,因惜春是双胎,又是这么大的月份,身子过于沉重,所以贾敏便给惜春报了产孕假。

太后去了,秦可卿病倒了。不过几日,贾敏进宫哭灵回来的时候,惜春身边的柳儿都能够感觉到贾敏面对自己时强烈的恶意。

柳儿曾经不止一次问过惜春是否将其斩杀。

这些年来,贾敏与惜春之间,大矛盾没有,小矛盾不断。除了给阙哥下药未遂这一点惹毛了惜春外,其他的时候,惜春都是在明面上大度的忍了,然后背地里弄一些小动作回敬贾敏。

她最年长的三个儿子都十来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她的好婆婆已经想要越过她,给儿子们安排通房和亲事了。

这个事情,也是惜春最反感的。

若是帮着她给三个儿子相看亲事的是黛玉,惜春是没有什么反感的,反而是乐见其成的。

因为她相信黛玉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如果是贾敏,那她挑选儿媳妇的意义就不会是那么单纯的希望别人好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乱七.八遭的事情加在一起,惜春是真的不打算放过贾敏了。

真的以为太后没了,秦可卿也不能庇护她了,就在心里想着法的要作贱她?

那也要看她有没有这个命。

太后一生喜欢玩牌,三缺一的情况下,她的好婆婆还是去为皇家尽忠吧。

一个月的进宫哭灵结束后,贾敏就跟着水晏黛玉一干人出城了。

惜春挺着九个来月,随时都有可能生产的肚子站在林家的大门外,看着贾敏一干人等的离开,心中无喜无悲。

别怪她,她也只是想要守住自己的幸福。

......

贾敏与林阙离开的七天后,林家接到了报丧的小太监。

“老宁远伯夫人乘坐的马车,拉车的马突然受惊,连人带车翻到了山崖下。”那小太监一边低头回着话,一边想当时的混乱。

先是不知道哪来的一只老鹰直直地从天上冲下来,追着一只不知名的鸟飞过他们前往皇陵的队列。然后那只不知名的鸟就好巧不巧的落在了宁远伯夫人马车的马背上。

之后就不用说了,那老鹰来势凶凶,那马自然是受到了一定的‘惊吓’,然后在众人反应不及之间,受惊发疯的马将马车拉向了山崖处......

那小太监一说完,惜春的脸便是一白。

虽然早就知道会这样,可是,可是......

这是头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她亲手策划的人命。

那,是她的姑姑。

小时候,也曾真心待她,疼她的姑姑。

她伤心,她难过。可是,

......她只是想要守住自己的幸福,这难道也是错的吗?

心情在极度的大悲大喜之下,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于是惜春在听到这个消息没多久后,便晕了过去。

那小太监一看这样,自然是也不敢走了,连忙遣了一路来的人,出城报信去。

林家已经没了一个女主人了,若是再没一个,他都不敢回去复命了。

皇后娘娘本来操持太后的葬礼就非常的劳累,又听到宁远伯夫人出了意外,当场就晕了过去。

打发自己过来报信时,都让自己小心地缓慢地说出来,别吓到自家即将临盆的弟妹。

......

意外发生的太突然了,林阙在朝官的队伍里,跟本来不及去解救自家母亲。

等到他得到消息时,马车早就翻到了山崖下面。

山崖下,马车早就肢零破碎了。而贾敏...也早就没有了生息。

想到昨晚还在跟自己说话的母亲,今天就已经天人永隔,林阙自来冰冷毫无表情的脸,再也维持不住,抱着母亲血肉模糊的身体痛哭出声。

皇帝想到他没了母亲,黛玉姐弟也没有了母亲,一股同命相怜由感而发。又因为是皇后母族,唯一的亲弟妹又几近临产,所以皇帝特意下旨礼部帮着一起操持后事。

并下旨让林阙儿带着贾敏的尸身先行回京,不必再前往皇陵了。

这也是先行让小太监过来传消息,好让京城林家有个准备的原因。

惜春的心情很复杂,难过有之,心虚有之,自责也有之。

之后几天,惜春的身体一直不好,一直到林阙带着贾敏回到京城的当天,惜春才好了一些。不过在见到贾敏临时的灵柩时,还是泪如雨下的哭的不能自己。

她其实可以选个更温和的手段的,她其实可以不伤她性命的。

可是多年的不甘,以及那种被背叛的心绪让她对那个小时候很疼自己的人举起了屠刀。

她......已经不能后悔了。

忘情痛哭之时,一声声姑妈倾吐而出。看得其他人无不动容,林阙虽然伤心不已,但还是知道自家媳妇不能再这样哭下去,于是上前扶起惜春。

然后惜春被林阙扶在怀里,本就伤心难过,自责不已的惜春便发动了。

她亲手策划,谋杀了她男人的母亲。她,对不起他。

而丧母之痛尚未平缓,林阙就又被惜春的生产弄得手忙脚乱。

还好惜春生产快,个把时辰后,一对龙凤胎便出世了。

而这个时候,一对新生儿的出生,倒也缓解了林阙的丧母之痛。

......

丧礼前前后后都有礼部留京的官员和官员家眷帮着操持,所以时间一晃而过,贾敏的丧事就在惜春做月子的时候结束了。

丧礼结束后,林家也正式进入了国孝家孝为期三年的守孝期。

贾敏的离开,非常的突然。那样的意外,很难让人联想到惜春身上去。或者说,很难让人联想到人为上去。

而再多的伤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忘掉,于是抛开那些将会永远尘封的真相,林阙终于实现了他只想要守着惜春清清静静过日子的承诺。

闭门守孝后,林阙安心教养儿子读书,惜春也一边照顾最小的两个孩子,一边管着家照顾家里其他的几个老少爷们。

而惜春的这一生,走了这里,才算是真的圆满了。

自此后,再也没有人会威胁她的幸福了。

也不会有人抢走她想要守护的幸福了。

三年孝期结束后,惜春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老了。

她才三十出头,就已经到了陪着黛玉给自家儿子相看媳妇的年纪了。

果然......那岁月呀,就是一把杀猪刀。

刀刀割在她的五花肉上。

“啪”的一声,黛玉一巴掌拍在了惜春的后背上,“你给我专心点。”

她这是给谁挑儿媳妇呀,最应该上心的,却是最不上心的人。

“姐,疼着呢。”

“该。”

一旁的太子妃看着自家婆婆欺负舅母,不厚道的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