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 104 章(1/1)

第一百零四章

王夫人本来看到秦可卿摆着全套三等将军夫人的架子进府时,心里的火就蹭蹭地往外冒。

看着一身大衣服的秦可卿,王夫人咬牙要给她行礼,不过秦可卿只是过来酸她的,又不是真的要气死她,自然是拦了下来。

“都是自家亲戚,二太太快不要拘礼。”

王夫人听了,强笑着道谢。然后将人请进了正院。

两方安座,秦可卿拿着帕子一会瞧瞧家俱摆设,一会儿瞅瞅茶杯点心,一副不想表现嫌弃,又控制不住的样子。

“蓉哥儿媳妇今天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有事快说,没事赶紧滚蛋。再呆一分钟,王夫人都觉得她都想要咬死对面那个一脸贱样的女人。

“自然是天大的喜事。先恭喜二太太了。”话落便如倒珠子似的将宝玉和尤三姐的事情说了。

等到听秦可卿说明来间后,那张本就被气得已经非常扭曲的脸,就...不能再扭曲了。

刚要不顾一切的来点干的,就听到了秦可卿的话,那气势瞬间就落了下去。

而且还有跌到谷底的架式。

秦可卿冷笑一声,对于自己痛打落水狗的行径并不想说什么。

当年刚刚嫁过来的时候,她吃了王夫人多少排头,那年她怀着身孕被她折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还会有今天?

今天不过是送她一个好儿媳,她就不高兴了。当初她往贾蓉身边安.插.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的心情会如何。

想到若不是惜春先发现了那死丫头的不对劲,她还被蒙在鼓里呢。

父亲势微,亲戚虎视眈眈,若男人再有了异心,她的日子都不一定能熬过弟弟登基这一天。

而那时,她还怀着身孕呢。

人生自古都是有来有往,当年种的因,现在总要亲手去接果子。

过了这一朝,咱们就互不相欠了。

“唉,前儿宫里设宴还听说那忠顺王府势不甘休呢。说是政老爷也就那样了,不是还有儿孙吗?想要让一个人不能科举的办法太多太多,想要弄些意外出来也是容易得狠。不过太太也不用担心,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能帮的,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唉,自从政老爷和忠顺王府结了定场孽缘,带累的族中子弟都不好说一门好亲事,也不知道做为政老爷嫡子的宝二叔这边如何了呢。

不是我这个做小辈的唠叨,这事实在是太鲁莽了。就算是政老爷不舍得三姑姑,也不能将这事闹到朝上去呀,本来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怎么偏偏使了这个办法呢。

不但让外人瞧了热闹,还让人小瞧了咱们贾家。最最重要的,还是结下了这么一个仇家。

这些日子以来,咱们的小子和姑娘的亲事,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去。

尤家三姑娘,是我太太最疼爱上心的妹妹了。她的终身大事,我们太太一直惦记在心里。这不,想着宝二叔是个难得人才,与这尤三姑娘倒是极是般配。此后,两家更是亲上加亲,总要守望互助才是呢。”

说白了,秦可卿就是用了经典的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先吓唬王夫人,然后再告诉她结下这门亲事的好处。

有利诱,自然也有威胁。这门亲事,要么结,她帮着了拦一拦忠顺可能的怒火波及。若是不成,别说会不会落井下石,但是袖手旁观是一定的了。

还有说是贾氏一族的姑娘小子没有结成好亲这事吧,只能说...是瞎说的。

贾家在京城的小子,适婚的就没有几个。而姑娘们,就更少了。

谁让自贾珍活着,就开始整顿京城贾氏族人了呢。

不过王夫人却突然觉得这事是真的,因为自从得罪了忠顺王府,搬出梨香院后,她们家接到的喜帖就几乎没有了。

以前就算是在梨香院住着,族中有人成亲,也是会送一份喜帖给她们家的。就算是不去,那也会照常送来。

可是自从搬到了这里,别说请帖了,就是连个访客,除了自己娘家那边就只有,只有东府的人来过了。

难道真的是得罪了贵人,让所有人躲避了?

当然不是,谁让探春出嫁后,自己管家的王夫人压根就没有通知过族中其他房那些‘穷’亲戚府里的地址呢。

你不说你们住在哪,谁还特意打听一个落败的二房住哪里呢?

这走动就自然没了呗。

可是从不想自己问题的王夫人,却觉得一定是其他人排挤了自己家。

......

“这门亲事,太太若是还有什么疑虑,那便且慢慢想着。只是姑娘家的年岁是不等人的。错过了这么好的因缘,岂不是损失。反正,太太可是考虑清楚了。别再像忠顺王府那事一般草率。”

真相就如秦可卿自己说的那般,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以他们东府的实力,又不是管不得。

再加上他们东府是长房,是族长。

无论有什么样的过节,也不可能眼看着贾政一房被忠顺王府踩一脚。

说实话,这件事情被贾瑞那个愣头青捅出来,其实却是伤了东府的颜面的。

别的不说了,那样的理由他们东府若是不出头维护贾政一房不被忠顺王府打压,那让其他贾氏族人怎么看?

又让京城的其他人怎么看他们贾家呢?

不过既然这事是非管不可,那就不能白管了。

想到这里,秦可卿就觉得王夫人算是占了大便宜了。

麻烦既有人帮着解决,还能白得个漂亮的儿媳妇。

这种事情,真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说得她都有些羡慕王夫人了。

都说事不关羽已,关已则乱。这个中缘由,王夫人一时间没有想明白,被秦可卿也给说得心都乱了。

她男人,她是不指望了。可她还有儿子,还有孙子。

若是真的因为当初的交易不成,而误了他们叔侄的前程,王夫人是说什么都不会原谅贾政的。

...就算是当初她也同意这件事情。

秦可卿的这个条件,王夫人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王子腾被水晏一道圣旨弄出了京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王夫人是真的求助无门。

咦,难道忠顺亲王之前不发难,就是因为忌惮哥哥在京城吗?

若是用宝玉的亲事而换取了东府和秦可卿的庇护,倒...也是一笔合格的买卖。

媳妇嘛,等到过了这一关,再给宝玉娶个可心的,还不是有大把姑娘排着对她们家的门。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保住宝玉科考的资格,不然这一切都是免谈。

强笑着在秦可卿那张她越看越觉得娇媚的脸下,应承了这件婚事。

秦可卿早就知道王夫人只要没有老糊涂就不会反对这门亲事,所以放下茶碗说了几句门面话,“我听说皇城老街后面有位刘媒婆,她做的媒呀,都是和和美美的。太太不妨去请了她来。”

以两家的身份,是不可能请官媒的。就算是请,估计也没有哪个官媒会愿意自降身份给平民说亲。

而秦可卿也不愿意以势去压人。

对,就是不愿。为了两个她看不上眼的男女......

......

秦可卿走后,王夫人辗转反侧,终于在第二天,将秦可卿拜访的事情告诉给了贾政。

王夫人不担心贾政会不同意,所以昨天她才会一口答应秦可卿。当然了,如果贾政还有别的办法,王夫人也不介意成为圣人口中的那个什么‘女人与小人难养也’,毁个约谁还能吃了她不成。

果然,贾政一听这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王夫人心中冷笑,当初她想让她的侄女王熙凤嫁给自己的儿子,却没有想到老爷给她的珠儿娶了李氏,为的是什么,他们心思肚明。

哪里想到还没等到用上李家这个姻亲呢,她可怜的珠儿就没了。幸好李氏的肚子争气,不然她饶不了她。

贾政没说的了,王夫人便派人去请了秦可卿说的那个媒婆。许了一份不薄不厚礼金去张家提亲。

张华见到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盘中肉的小姨子竟然有人提亲,一下子就纠结了。

是要一份丰厚的聘礼还是搅了这份亲事,等他上了手来段姐妹共事一夫的佳事呢?

可惜了,他现在在张家跟本就没有话语权,张家所有下人的卖身契都在尤老娘手里在攥着,她就怕张华反了。没有想到张华刚起了点心思,就被吃住在张家的尤家下人发觉了。

尤老娘咬了咬牙,为了老闺女,她拿出一笔不小的银子,让人引着张华去了通州的一个暗场子。

不过尤老娘也明白,很多的事情,不是她能控制的。都说十赌九输,赌途上了路,卖儿卖女也是正常的事情。

想到张华的尿性,尤老娘又花了几个钱,给她大闺女办了一张女户。怎么说呢。

以后就算是张华赌得只剩下裤衩,也没办法动她闺女和外孙子外孙女一根寒毛了。

尤老娘本来就担心她没生个儿子,老了没有人养老。不过现在倒是不用担心了,因为这样一来,......这张华也算是入赘到她们家了。

这一大笔钱,至少有一阵子不用看到那让人遭心的便宜女婿了。哼,等嫁了老闺女,这张府就变成了她们尤府。

唉,若不是尤家大姑娘死的早,她也不会把闺女嫁给张华这个没有本事,还没二肉油水的家伙了。

还算贾府念旧情,给张落了这么一门亲事。

为了配上宝玉,尤老娘给尤三姐准备的嫁妆倒也齐全。毕竟她还觉得以后她可能就要指着有出息有大造化的老闺女夫妻了。

当然了,跟之前想的一样,尤老娘倒也住过尤三姐那里一段日子。

能生出一对姐妹花的尤老娘,在颜色上自然不会比王夫人差。再加上低得下头,软得下腰,就算贾政身边有袭人这样年轻的,也渐渐受不住有心撩汉的尤老娘。

那徐娘半老的风情,火辣辣的热情......,假正经如何受得。

一夜夫妻百日恩,家花没有野花香。这一发不可收拾的的事情,一度让尤老娘和王夫人的关系甚是亲密,堪称一段佳话。

不过尤老娘和尤三姐虽然是外来的,可是这娘俩的战斗却是不容小窥地。反正王夫人是拿这娘俩没有办法。

指望宝玉一振夫纲,还不如指望贾珠复活呢。

这一场婚事,对于王夫人来说,真真是赔了夫君又折了儿子。而对于袭人来说,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吃唐僧肉的。

几近独宠的袭人,这几年一直无所出。现在整个人都有些个尖酸刻溥。一边厌恶尤老娘的恬不知耻,一边又暗暗高兴于一直压在她头上的正房太太吃瘪。那心情是既苦涩又酸爽。

早知道会有今天,打死她也不会在当初作死一般地投靠二太太了。若不是被老太太厌弃,她也不能绣了好几年的鞋垫子,然后看不清形势地乐呵呵进了二老爷的房。

想到一直留在宝玉身边的晴雯,袭人眼珠子一转,又乐了起来。

她都已经成了死鱼眼睛,晴雯凭什么还可以像珍珠一样的活着。

她不好,别人能好也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