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1)

除了名气格外大, 惠和大师平常看不出什么神通, 洗得发白的僧衣, 简陋的禅杖和木钵,还是个笑眯眯的老好人,遇到拦路打劫的流民,也会乖乖地把粮食交出去的那种。

现在,他那个不知道用了多久的破钵, 正散发着金色的佛光。季芳泽的魂魄小小的一个,就躺在那里面。

惠和大师的声音落下, 季芳泽没动, 但惠和明显看到季芳泽的眼睫毛抖了一下。

惠和大师笑起来:“说来也怪可怜的, 辛辛苦苦受了那么多罪, 明明是救火的功臣,却因为坏人诬陷, 被关押起来。”

季芳泽翻了个身, 冷冷道:“他活该。”

他这人就喜欢当冤大头, 难道我能拦得住?再说, 这点小伎俩,要是真的能伤到他才奇怪。

自家徒弟口是心非也不是这一两天才有的事,惠和大师适应良好地点点头:“徒弟啊,为师的家当也不多, 撑不住你这么造。下次再遇见这么活该的人,你就别管他了。”

季芳泽的背影一僵,不再吭声。

惠和大师捣着药, 语重心长:“年轻人要坦诚一点才可爱,你不要仗着人家叶施主性子好,动不动就放狠话,耍脾气。”

太不招人喜欢了。连他老人家有时候都想揍徒弟。

季芳泽坐起身,冷声道:“我与你谁年纪大,还不一定呢。”

“跟谁你你我我呢?”惠和大师一直都是和善的模样,闻言却拿起一颗干莲子丢进木钵,将季芳泽砸了个歪倒:“臭小子,我是你师父!对长辈要尊重!”

“你现在伤势也稳住了,打算什么时候回你自己身体里去?你再不回去,那几个跟在你身边的年轻人,就要自刎谢罪了。”

那天季芳泽突然昏厥,差点当场把几个暗卫吓疯,抱起人就往山下跑。路上碰到请救兵返程的甲二,怀化将军将人秘密带回了将军府。现在虎啸关附近所有的大夫都来将军府里转了个遍,结果什么也查不出来,简直闹得人仰马翻。早在季芳泽昏厥的当晚,消息已经被信鸽送往京城。

惠和颇有些心疼地看着自己木钵里的佛光:“你再躺两天,你爹娘的人就该到虎啸关了。到时候你还不醒,肯定会被送回京城。”

难道你想和心上人分开吗?!不想就赶紧回自己身体里去!

这烧得是佛光吗?是他老人家珍贵的积蓄啊!都说一个儿子三个贼,现在看来徒弟也差不多。

周身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戾气褪去,季芳泽的眼神难得有些迷茫。

他自嘲地想着:爹娘,真想不到,自己还能和这样的字扯上关系。再加上一个好师父,叶澄还真是把自己那点好东西原封不动都搬到他身上来了。

他拥有前后三世的记忆。虽然还不清楚这些年,在叶澄身上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想想他死而复生的现状,和叶澄上一世给他的解释,季芳泽也猜到了七七八八。

他确实怨恨叶澄不懂得珍惜自身,也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值得叶澄这样的付出。但他也知道,到了现在这一步,再说什么不值得,不稀罕,完全是得了便宜卖乖,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他只是还没想好,该怎么面对叶澄。

就这么回到那副身体里,忘记所有过去的事,继续心安理得,理所应当地享受那人竭尽所有,为他换来的一切吗?

惠和大师温和道:“其实徒儿你不去也没事,听说京中的昱王爷一直都心系边疆,想必昱王爷知道后,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季芳泽猛地站起身。

虽然他家的美人强悍了一点,不需要谁救,但英雄救美的机会绝对不能留给别人!

以前他以为自己在挖人家墙角的时候,就已经很理直气壮,妒火中烧了。现在知道自己才是原配,哪里忍得了别人来挖他墙角!

季芳泽语速飞快:“师父,我还是不打扰你修行了,再会。”

话音还未落下,钵中已经不见了人影,钵中的金光也慢慢消散了。

惠和大师将钵收起来,想起几天前,季芳泽突然出现在他钵中,光芒暗淡,摇摇欲坠的模样,嫌弃地摇摇头:“自己这么一个爱乱来的人,怎么好意思嫌弃别人乱来。”

这么说来,还怪般配的。都是不叫人省心的人。

……

叶澄站在堂中,简单地将当日自己的行动说了一遍:“我冲进哨所的时候,发现除了程展大哥在屋外,另一个小兄弟在水房,其他人都倒在屋内。当时情急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来,确实有点不对。如果不是动不了,他们至少也该设法灭火,或者向外逃。我把人挨个背出来的时候,程展大哥还有意识。将军大可唤他们来问。”

刚刚听他们话中的意思,他救下的那四个人,现在至少还有两个活着。程展中药的程度最轻,又一直躺在屋外,如果说谁最有可能活下来,应该是他。

旁边一个穿着布袍的中年男子,应该是伤兵营的负责人,他严肃道:“他们先是中了药,之后又吸了太多的烟雾,现在仍昏迷不醒,到底能不能醒过来,也未可知。”

叶澄并不意外。如果他们醒了,肯定也会被传上来询问。

崔阳冷笑道:“这可真是巧。你的那位相好不知所踪,哨所里的人也都昏迷着。如今既无对证,自然随便你说!我还是那句话,你怎么证明你是无辜的?”

“崔校尉,”叶澄挺拔如松,直直地朝着崔阳看过去,“您既然怀疑我放火,不该是您来找证据,证明我放火吗?”

虽说这里没有“谁主张谁举证”的说法,但道理是一样的。

“这人我都不认识他,随便他一句话,我就得想尽办法自证清白?证明不了我没放火,就是我放的火?”

这是哪门子的律法和逻辑?

叶澄站在堂中,仰头看着这位和他无冤无仇的年轻校尉,“那崔校尉,我也怀疑你和失火有关。你怎么证明,着火当天,你没在着火点附近。就算你证明了你没在,你怎么证明,你没有指示手下的人去放火?”

崔阳气笑了,厉声道:“我有什么理由去放火?!那山上一半都是我手下的兵!山上都是战场上并肩作战过的兄弟!唯有你一个是外来之人!不是你又是谁!”

叶澄意味不明地笑起来:“都是您手下的兵啊,那您要是想弄点火折子,迷药,甚至是油,肯定是易如反掌了吧?”

崔阳听到“油”这个字,眉心微不可查地跳了一下,看着叶澄的眼神更加狠厉起来。

鲁平站在叶澄身后,粗声道,“那我也没办法证明我那天没放火!是不是我老鲁也有嫌疑?”

被叶澄救过的几人也一起嚷嚷起来。其实因为巡山的特性,他们之前和叶澄并不算熟,甚至因为叶澄是插班进来的,大家对他多多少少有些排斥。但军中的汉子大多爽朗重义气,不说叶澄救过他们的命,单看叶澄敢为了哨所同伴的安全,冒着火往里跑,他们就信这个男人!

若真是他放火,要烧死同伴,他有必要往里跑吗?

他们和堂中坐着的这些人不一样,亲眼见识过当日火势的暴烈,蔓延极快,叶澄往里跑得那么深,若不是那场恰如其分到诡异的大雨,他想要活着出来,概率恐怕不大。在伤兵营见到叶澄之前,鲁平他们都以为叶澄死在里面了。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若说是为了“洗清嫌疑”,那也实在太扯淡了。毕竟命都没了,有没有嫌疑还有什么要紧的?

再说了,军中都是气血方刚的汉子,再严格的军纪,也难免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谁还没有个看不惯的人?谁还没放过两句狠话?那是不是以后再出了事,靠一句话都能随便给人定罪了?

崔阳看着众人为叶澄说话,心中暗恨。

“够了!”怀化将军拍了一下桌子,“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

他转向一旁的文臣:“陈大人,您怎么看?”

太守看了一眼场下面色平静的叶澄:“确实证据不足。不如先将人看管起来,等到那几人醒过来,再做处置。将军意下如何?”

怀化将军点点头:“便听大人的。但他是我军中的人,如今又未定罪,还是应该留在军中才是。我会找人严加看管。”

太守微微颔首:“本官自然相信将军。”

这结果一出,下面为叶澄作证的士兵顿时起了骚动。鲁平满脸都是震惊和不平,他忍不住上前了一步,高声道:“将军!我愿为叶兄弟担保!此事绝不是他干的!”

怀化将军视线扫过下面,沉声道:“不过是先看守起来罢了,等到那几人醒来,查出真相。若他当真无辜,自然不会有事!你们闹什么!”

鲁平还要说什么,叶澄按住了他的手臂,笑道:“我信将军。”

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因为他对怀化将军的人品和手段有信心。他昏迷这些天,无论是他,还是程展他们都还好端端活着,就证明了怀化将军是有准备的。

怀化将军看着下面犹有不服,只是强自按捺的众人,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不怪场下的人不平,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单凭那人一面之词,绝对不足以将叶端瑜关起来。但问题是,因为有一个哨所的人身中迷药,这场火显然是有猫腻,并非意外。先不提放火烧山这件事的恶劣程度,单说那位当时正好在山上,他们就不能不谨慎啊。

真要说起来,叶端瑜出身高门,确实是这山上,唯一有可能认出那位皇长子的人。这才是他被小心关押的真正原因。

众人散去,怀化将军却唤住崔阳:“阿阳,你留一下。”

崔阳背上的肌肉微绷,转过身:“将军有什么吩咐?”

怀化将军微微皱眉:“今天你是怎么了?”

虽然今日三堂会审,但大家都清楚,叶澄身上的嫌疑并不算大,崔阳却表现地格外咄咄逼人。

崔阳垂下眼睫,遮住眼底阴暗的神色,他面带悲色,哑声道:“将军,烧死在山上的,大都是我亲手带出来的兵啊!他说不是他,可山上就他一个外来人!偏偏又是他那里出了事!”

怀化将军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但你也别冲昏了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还弄不清楚。”

崔阳低声道:“是。”

怀化将军离开,崔阳站在原地,慢慢攥紧了手。

今天这事,自然办得粗糙又有颇多漏洞,但问题是,崔阳根本没想过他们哨所中有人能活下来,所以也压根没准备什么善后。若他们哨所的人死在火中,一把烧得干干净净,没人会发现迷药的事,这场火自然就只是个意外。所有人都会以为,是他们哨所值夜的人睡着了,没来得及叫醒伙伴,导致了这场悲剧。

可偏偏叶端瑜当晚离开了哨所,甚至在火后返回,救出了几人!崔阳一招算错,没能及时出手,人被带回了伤兵营。偏偏有个大夫医术高明,那些人中迷药的事,当晚就被报了上去,立刻引起了怀化将军的重视,把那个哨所的人团团防护起来。崔阳根本没办法插进去手。

现在迷药的事被发现,一定要有个人背锅,崔阳匆匆之下,想把事情推到叶澄头上。他本以为,叶澄毕竟是外来之人,一旦被举报有放火嫌疑,一定会引起这次巡山兵卒的公愤。万万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愿意为叶澄说话。

这个叶端瑜,实在命太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