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鹿衔草(一)(1/1)

八月初十, 萧恪以贪污兵部水军银饷将其革职查办, 陆青淮、陆青濯皆释兵权回京。萧恪也从热河行宫回到了阔别数月的紫禁城。

即将到中秋了, 去岁的中秋节公里张灯结彩, 喧闹非常。可如今朝堂上如日中天的两位大臣,一位被关在紫禁城的北三所,一位转送大理寺, 这座煊赫的王城里根本找不到半分节日的喜庆气氛。

家里乱成什么样子,陆青婵不敢去找人打听,只是听说兄弟们都已经从外面回京了,只是父亲还被关在大理寺,不得与家人相见。她一个人坐在窗户边的贵妃榻上看向窗外的灿烂阳光,秋日一天一天近了,院子里的乌桕树也慢慢黄了叶子,那是一抹柔和的鹅黄,偶尔随着穿庭而过的风,飘落下来。

以贪腐论罪也只是个开始,虽然父亲不肯和她讲明, 但是陆青婵清楚的知道,这其中万万没有她想象的那般简单。自从回到紫禁城后,萧恪再也没有到过承乾宫, 只能偶尔听见路过的奴才们说起皇上今日又发了好大的火气。

八月十五,萧恪于乾清宫赐宴群臣。丝竹管乐之声都不足以平息臣子们内心的惊惧。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不假,两位大人都算是见过大风浪的, 这么多年岿然不动,一个户部一个兵部,俨然握住了半个庙堂,手里的权都被萧恪无声无息地夺了回去。

那一天的宴会,进行到了一半,就变了味道,臣子们上奏疏的上奏疏,磕头的磕头,人人都像是变戏法一半从吉服里头掏出一本又一本的奏折来。萧恪哪一本都没接,只让方朔倒了一杯酒:“今日是中秋,君臣同乐,不要讲这些国事。”

众人面面厮觑,竟不知该如何接话,终于户部的一个大臣硬着头皮站了出来:“皇上,今日普天同庆,本不该拿政务叨扰皇上,只是陆承望此人胆大包天,假传圣谕,其罪当诛,还请皇上将其正法!”

一件事原本藏在水面下面,如今猛地激起了白浪滚滚,乾清宫里沸腾了起来。陆承望在归兵部之前,还在军机处当过两年章京,外头传得好听叫做军机行走,非崇班贵檩不得入,这几年也算是得罪了不少人,朝堂上有要帮他的,自然也有想要拉他下马的。

辅国公、辅政大臣、军机处大小章京,全都搅合了进来,御前哗啦啦地跪了一地的人,萧恪挥手散了歌舞,瞧着朕底下跪着的大臣们,口中啧了一声:“你们这是在逼朕?”

这一声反问,众人心里皆有些打鼓,方才他们也不过是壮着胆子说出口的话。萧恪登基之后内阁里的阁臣大都是平帝爷留下来的,他自己也从翰林院里选了几位,可若细算起来,这些臣子们都算不得是萧恪的人,众臣们想着,萧恪心里约么也是想借机给内阁换一次血,没料到他竟在这个时候护住了陆承望。

宗人府出事了,这件事萧恪没有瞒着他们,只是臣子们尚且不知萧让已经不再其中,这事李授业难辞其咎,只怕是迟早要掉脑袋的。而陆承望犯的也是大错,尤其是在萧恪这种手腕狠绝的皇帝手里,身家性命怕是难能保住,可萧恪的回护之意显而易见,竟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想差了。

臣子们说着不敢,萧恪便让他们跪着,独自饮了两杯酒,臣子们年岁大了,有的已经跪不住了,萧恪也并不难为他们:“别跪着了,看歌舞吧。”

高趱平也跟着群臣们站了起来,他身边的罗潜轻声说:“原本说皇贵妃娘娘生错了人家,不然也不会遭这些闲罪,要我说,如今看,怕是陆承望要烧香拜佛,老天给了她一个好女儿。这一个女儿保住了他们全家啊。”

皇上是个看不出喜怒的人,高趱平收回目光低声问:“你也以为,皇上这次会保住陆家?这假传圣旨的事,搁在哪诛九族都不过分。”

“这说不准,但是十有八九。”

前朝闹得凶,只怕这次是瞒不住后宫了,宴会之后,萧恪坐着肩舆来到了承乾宫。细算下来,也有十来日没有见过陆青婵了,肩舆停在承乾宫门口,萧恪没有让奴才们通传,他仰头看着月色之下匾额上承乾宫三个字,看了许久终于抬步走了进去。

暖阁里没有点灯,子苓站在门口正焦心不已,看到萧恪竟像是长舒了一口气似的:“皇上。”

萧恪对着她挥了挥手,缓缓掀开帘子走进了暖阁里,只有依稀的月光洒落清晖,陆青婵坐在床边背对着他,萧恪走到她对面,月色如银,她竟然是满脸的眼泪。

萧恪不敢看见陆青婵落泪,旁的女人哭得梨花带雨便罢了,陆青婵喜欢一个人无声饮泣,咬着嘴唇不让啜泣声被人听见。这是她在宫里很多年学到的本事,就是怕自己偷偷流泪被人瞧见,便因着这一重,萧恪对着她总能生出无尽的怜悯来。

陆青婵看见他,慌不择路地抬手抹眼泪,哽着嗓子:“您怎么来了?”也不知晓她哭了多久,一张口嗓子都哑了。萧恪叹了口气:“你都知道了?”

她抿着嘴唇点头。

这个女人的姿态太柔了,她独自立在这眼里含着泪,明明是极伤心的,可却又不愿意露悲,萧恪说:“你不用哭,这事虽然难办,但是朕答应你的事,便一定能办到。”

陆青婵摇头:“臣妾自然是信您,只是臣妾难过不是因为这个。”

“嗯?”

陆青婵停了停,才轻声说:“臣妾难过在,您被人误会了这么多年。”

在萧恪登基之初那一阵子,口诛笔伐无数,都是无尽的唇枪舌剑,要把萧恪钉死于青史之上,哪怕就是今年安定了,南方也总有着无数士子们于其中暗流汹涌。

陆承望做过的事被掀了出来,无疑是对萧恪来说,最好的洗脱罪名的时机,只需要借机处置了陆承望,以他的本事,将很快重得民心。而萧恪没有,他只是让人去查,既不处置,也没有使用严刑酷法。只是陆青婵不傻,这事拖得住一时,却堵不住臣子们悠悠之口。

这两年萧恪过得不容易,外头流言纷纷,更有甚者竟说他是暗中害死平帝的人,国内风波不断,多次叛乱。这个披着辉煌壳子的飘摇王朝,内忧外患无数,都被萧恪一手料理了。

这天下都要萧恪一个人撑着,他自己也确实想真的撑起一番天地,不单是为天下人,还为着陆青婵。

他总觉得她吃了很多苦,想给她一点甜。

可陆青婵这番话却出离了萧恪的意料,他愣愣地看着她,倒像是头一回认识一般。过了很久,他拉着陆青婵在贵妃榻上坐下,给她倒了杯水:“你父亲的事,其实我并不是毫不知情。只是,从来没有告诉过你罢了。”他没有用自称,以一个更平易近人的姿态和陆青婵轻声道。

“皇父膝下子嗣不丰,人人都默许萧让继任帝位,我本也并无怨言,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将虎符双手奉上。只是若当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是万万不能的。不单单是畅春园,行宫、颐和园、紫禁城、圆明园,每个地方都有我的人,所以你父亲矫诏的事,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也不是没有过猜测,如今也不算是十分的意料之外。”他的语气平缓而从容,像是在说一件不相干的小事。

“只是,萧让想永绝后患。朕的三希堂里藏了一个盒子,盒子里头有一枚箭头,上头淬了毒,鸩毒鹤顶,至毒至烈。每日就摆在朕的案头,让朕自省,也让朕看看,朕的兄弟是如何赶尽杀绝,如何想要置朕于死地的!这个皇位若真的留给了萧让,那今日的朕便是枯骨一具。”萧恪顿了顿,像是叹息一半缓缓说,“陆青婵,朕从未奢求过皇图霸业。”

他轻描淡写地说起那些往事,那些灰暗的,不堪的,那些宫闱深处兄弟的厮杀。

是抛弃了姓氏与血脉的牵连,以肉贴肉的博杀。

萧恪赢了,也输了。

赢了江山,赢了天下,却活生生的让自己活成了孤家寡人。宗人府这根永远的刺,总在午夜里反反复复地刺痛他。

“萧让逃了,朕竟然觉得松了一口气,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萧恪的疑问也是轻飘飘的,陆青婵听着听着,又有两串泪珠掉下来。

“你父亲各为其主,朕并不想怪他,甚至不想借这件事做文章博名声,你知道为什么吗?朕不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朕父子兄弟是如何你争我斗,是如何为一把龙椅你死我活!朕想让天下人知道的是,朕和萧让也曾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啊。”萧恪的喉咙有些发紧,“朕和他一起猎过熊,一起射过雁,少年时也许过文治武功的诺言,如今呢?”

萧恪看着泪流满面的陆青婵,反而笑了,他说:“你别哭了,都过去了。”

都过去了。

这四个字,力逾千斤。

把那些长夜无眠,起身听雨的日子都藏在了这四个字里。

“你父亲不会死,甚至有朝一日,朕会让他重新站在朝堂上。朕要让所有大臣们看看,归附朕的人,朕可以既往不咎。朕无需这些来为朕正身,天下归心、万民所向,靠的是治国的真本事!”萧恪摸着陆青婵的头发,他有力的手掌,裹住了陆青婵的手,“相信朕。”

相信朕,这是萧恪的许诺,也是一个男人的野心,更是一句让天下所有女人都觉得安心的话。

月光之下,两个人的影子都朦胧着交叠在了一处,陆青婵含笑对着萧恪点头,她说:“臣妾相信。”

八月二十,从陆府里送了一封信入宫,是长兄陆青淮的亲笔信,陆青婵对于这个兄长的印象不多,只知道他在她入宫前便外放出京了,此后辗转多地,很少有回京的机会,只是藏在血脉里的亲近之意割舍不断。

陆青淮在信中说,如今府里一切都好,母亲许久不见他们兄弟二人,精神头都比过去强上许多,外头虽然有人看顾着,但是日子过得安静些也好。就连青濯如今都比以往更懂事了,再不像小时候那般淘气胡闹了。

信不长,三言两语,看得陆青婵眼睛发热,过去她向来不是喜欢流泪的人,只是跟在萧恪身边的时日长了,他待她以千万分真情实意,一点一点融化她心上的围墙,赠她以柔软、以温情、以直面红尘的孤勇。

她把信收起来,正巧有善来报说:“皇上现在正在见大臣,让贵主儿拾掇着,一会儿去乾清宫和皇上一道用膳。”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真是越来越喜欢萧恪的人设!

先给大家发点糖哈~感谢在2019-12-24 00:39:26~2019-12-25 16:27: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乖囡、在世界中心呼唤冷cp、紫云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在世界中心呼唤冷cp 30瓶;30466592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