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石榴子(二)(1/1)

昭仁殿里的烛光并不明亮,朦胧的橙红色烛光就宛然地落在陆青婵的脸上,照亮了她的半边侧脸,她垂着眼睛一言未发,又恢复到了先前逆来顺受的模样。

“早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么牙尖嘴利的一面?”萧恪任由她跪着,似笑非笑地勾起嘴角。

陆青婵猛地抬起头,她的瞳仁深处跳动着一团火,她说:“是皇上说的,我可以做我想做的,说我想说的。”她说完这句话,又很快低下了头,她的目光落在眼前方寸的地面上,很久没说话。

这句话是萧恪没有想到的。

等他明白过其中的滋味来,心里竟觉得愉悦起来,他说了一声伊立,让陆青婵站了起来,梢间的帘子从里头被掀开,萧礼从里面冲出来,看见萧恪显然把他吓了一跳,猛地退后了一步,萧恪对着他招了招手,萧礼才犹犹豫豫地给萧恪行礼:“皇兄。”

萧恪叫了一声方朔:“把他送到宁太嫔宫里,往后就让宁太嫔亲自养吧。”

萧礼猛地抬起头,喜出望外:“真的吗!多谢皇兄!”不过还是个不大点的孩子,眉眼间的欢喜神色如论如何都藏不住,不过随即他又犹豫地问,“那……瑾娘娘呢?”

萧恪没有说话,陆青婵迟疑了一下,走上前摸了摸萧礼的头:“瑾娘娘病了,往后一段时间都不能再陪殿下了,殿下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可以来问我。”

孩子年龄小,依然不懂得很多事情背后的奥义,萧恪招来方朔让他把萧礼送回去,而后似笑非笑地看着陆青婵说:“你现在护着他,他早晚也是要懂的。帝王家的孩子,向来就没有生在温室里头的。”

“若是等两年再懂,也是好的。”陆青婵轻声回答说。这些事本来都不该沾她的身的,可她偏偏就对着每个人都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

外头的雨比之前小了几分,细细的土腥气传进来,让人觉得心里都通透了几分,萧恪看着立在眼前的陆青婵说:“这件事到底算是尘埃落定了,在弹劾季安的事情上,你父亲功不可没……”

“皇上不要对妾说这些。”陆青婵微微垂下眼,“后宫不可干政。”

“朕说的不是国事,是家事。”萧恪说得四平八稳,“朕、你还有你父亲,论的是家事。”他站起来走到陆青婵身边,把她方才垂落耳边的那一缕发丝绾到她耳后,“朕喜欢你这幅张狂的样子,这是朕给你的特权。”

萧恪走了很久之后,陆青婵依然站在原地站了很久,直到子苓过来替她拆头发,她才回过神来。

现在这个萧恪,和原本那个人相差得太多太远了,印象中那个残酷嗜杀的帝王,倒像是一个寻常巷陌家的普通公子,偶尔还能展露出几分熨帖和温柔来,恰恰是这几分温柔,反倒又叫人觉得不安。陆青婵甚至觉得,这好像是无形之中张开了一张不可见的网,裹着甜美的蜜糖,想让她溺毙其中。

她抬手按住了自己的心脏,抿住了自己的嘴唇。

这是独属于萧恪一个人的柔情,可陆青婵分不出这到底是柔情,还是一把切金断玉的柔情刀。

方朔指挥着庆节和有善端着果饼和茶水往南书房走,这一排年轻的小太监都带着红艳艳的顶戴花翎,映衬着花木扶疏,倒也让人果真觉得有那么几分年轻的朝气。

今日是翰林院大学士们给皇上讲学的日子,讲学过后为表尊重,皇上会特赐茶饼给他们,倒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这阵子皇上心情似乎很是不错,连带着差事都好做了不少。

等大学士从南书房里出来,皇上又见了几位阁臣和六部大臣,皇上要南巡的消息根本就不是秘密,朝堂上要准备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今大刀阔斧地整治了季党之后,朝堂上也确实安分了许多。

“朕这个皇帝的位置,坐得时日确实不长,可朕生平最恨贪官污吏,最厌恶粉饰太平!每逢官员外放,继任之初,人人都喜欢对朕上书说当地民情多艰,那一字一句,简直写的是哀鸿遍地!可再过几个月,又上书告诉朕,经过治理如今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简直荒谬至极!再比如甘肃,今年春天甘肃大旱,眼看着已经错过了春耕,这几天不过零零星星地下了一场小雨,这位甘肃巡抚上书给朕,说今年丰收在即!”萧恪把眼前的折子翻开一本又合上,“你们都给朕听好了,也把朕的话传达下去,再有粉饰太平之臣,严惩不贷!”

“今年长江水患治理的不错,朕打算南下去江浙一带看看,朝廷就靠你们几个人了,”萧恪漫不经心地把笔放在掐丝龙纹笔架上,“你们觉得如何?”

“如今浙江和南直隶两省,确实人杰地灵,臣前几年平帝爷开恩科的时候,去过南直隶做主考官,浙直两地确实有许多大隐于市的人,只是皇上若躬亲前往,臣等倒是担心皇上的安危。”程显英是阁臣之一,他坐在皇帝五步外的圈椅上,神情中也确实带了几分忧虑。

“无妨,”萧恪摆了摆手,“如今京里白河的汛情也已经基本稳住了,往后两个月,宫内大小事宜皆交由你们裁决,有紧急地政务再快马加鞭送过来。”

天子南巡,本应该提前一两年就做准备的,前朝的皇帝们每次南下,都会大建行宫别墅,各地官员也少不了一番巴结讨好,看着臣子们脸上的为难神色,萧恪又补充一句:“传旨下去,朕南下一为巡阅水师,二为察阅水利工程,不必大肆修建行宫别宫。”

见皇上去意已决,众臣皆跪地称是,只是从弘德殿里出来的时候,几位大臣竟在龙光门旁边看见了陆青婵,她穿着鹅黄色春绸的氅衣,拎着裙摆跨过龙光门,竟和臣子们撞了个正着。臣子们自然人人都知道她的身份,可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大家的目光都似有若无地往陆承望的身上转。

陆承望垂目不言,倒是这时候就能看出高趱平的机灵来,他当即退后一步,口呼:“娘娘万福金安。”撩起衣摆跪了下来,众人如梦初醒,忙跟着跪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谁也不会嫌规矩多。陆承望跟着众臣们一起跪下,从始至终都没有多看陆青婵一眼。

现在,倒是陆青婵有些愣了,看着人群中,父亲如今已经显示出几分老迈的身躯,陆青婵的眼眶也有些发烫,这时候,一道低沉的声音却在耳边响起:

“怎么规矩都忘了,你该对他们说伊立。”萧恪不知道何时走到了她身边,和她并肩站在一处,语气倒也轻松,像带着几分揶揄似的。

陆青婵微微垂下眼睛:“伊立。”

“多谢娘娘。”

春风骀荡温和,这一声轻飘飘的伊立飘进陆承望的耳朵里,竟让他觉得眼底一酸,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神情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诸位今日都辛苦了。”也不再听臣子们跪安告退的声音,萧恪看向陆青婵说:“你今天去哪了,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陆承望已经走出了老远,终于没有忍住,回过头看了一眼。

背景是一派独属于紫禁城的浩浩荡荡的朱红,穹庐辽阔湛蓝,陆青婵与他立在这天幕之下,和身穿玄色常服的萧恪并肩立在一处,她正在说话,半垂着眼睛细声细气地说,虽然听不见她说的什么,可依然能让人觉得心境变得冲淡平和起来。而那一位尊贵至极的天下共主,他倒背着手,站得挺拔却十分放松,最重要的是,他的目光像是一片宁静的湖水,轻轻地落在陆青婵的身上,天地浩大,从始至终他的眼中好像只能放下她一个人。

陆承望把头转了回来,这趁人不注意时候,偷偷擦了擦眼角。

天子南下走水路,走得是京杭运河,奴才们前呼后拥地跟着上了船,浩浩荡荡的船队在大运河上面连绵几里路。

等船队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一辆马车从东华门而出,向南行去。

萧恪的马车是特制的,十分宽敞,有善和子苓还有一位车夫坐在门口的车辕上,马车里面就坐了萧恪和陆青婵两个人。马车里当中放了一张小桌,侧面是一个放书小书架,萧恪坐在小桌后面,手里拿着的是今年两广一带的折子,朱批写了两行,他抬起头来,陆青婵正倚着一旁的引枕发呆,萧恪指了指书架:“若是觉得无聊,就找本书看。”

陆青婵嗯了声,当真移到了书架边上。书架里的书,大都是《云廊偶笔》《梦溪笔谈》之类的小传,读起来不过三五页,倒也唇齿留香。这些倒不像是皇上会看的书,她小心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却被萧恪捕捉到了:“看朕做什么?”

陆青婵轻声说:“只是觉得皇上不像是会喜欢这类书的人。”

萧恪翻过手里的奏本:“朕自然不看这些闲书,这些是朕让方朔给你挑的,喜欢吗?不喜欢朕就去治方朔的罪!”

作者有话要说: 新地图开启,对手戏增加!

黄桑开始对青婵上心了!!

你们说喜欢这本书我好开心哦,

因为想要压字数多轮两个v前榜,所以明天(周三)要请假一天。流下了卑微的泪水,你们会原谅我的对吗?v后一定努力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