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1)

本定六个月完成的戏,因为效率高,愣是被压缩到了三个月。

当最后一场戏拍完的时候,宋小铁导演都觉得有些愣神。这是关于他外婆的电影,他本意是慢慢打磨,不要求多快能做好,只要求质量高。

但实际上,这部戏完成的不仅时间快,质量也异常得高。拍摄的时候,宋小铁已经在尽量找姜江的“茬”了,但姜江也是有出息,愣是没有让他找到。

望着场中正跟其他几位演员相拥的姜江,导演发自内心地露出一抹笑。

姜江的前途绝对一片光明,他能让姜江在她还未出名的时候拍这部戏,是他的荣幸。

甚至,宋小铁在想,或许这部戏会成为姜江的成名之作的?

一想到姜江将从自己的戏里打出名声,宋小铁内心就是一片火热。

捧红优秀的演员,是多少导演的梦啊!而姜江,比他见过的所有演员都要优秀!

他庆幸姜江选择了演员这条路,不然,演艺圈真的是错失一颗明珠。

但宋小铁的算盘还是落空了。

姜江拍完戏回到学校时,恰逢电影《生生不息》首映礼。姜江只来得及考完一门试,便赶忙飞到另一个城市,参加首映礼。

这是姜江第一次看到电影成品,也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亮相大荧幕。

感觉是很奇特的,但却非常不赖。

姜江看过很多电影,也熟知电影里的套路,在看到《生生不息》完整片时,她就知道,这部片子票房不会差。

甚至……

姜江舔了舔嘴唇,甚至票房会比所有人意料的更好。

而后面电影正式上映后的票房也的确印证了姜江的猜想。

电影上映第一天,票房直接破亿。

前期,大众对这个电影的讨论并不少,再加上闻狄这个流量支撑,姜江这个后起之秀,有这样首映票房并不算出人意料。

而随后的良性发展,才是电影票房不断增长的真正保障。

一部电影上映后,口碑绝对是最重要的。

如果电影的质量高,口碑好,好到周围人都在议论,这时候就算有人不看,周围人的议论声也会敦促着那些人去看。

等那些人看完,觉得好看,议论声加大,再带着其他人去看,由此,良性循环就产生了。

电影一开始靠流量的,但真正能将人留住的是电影的质量。

《生生不息》便是如此。

电影上映第二天正好是周五,不少人会选择在下班后看一部电影来开启愉快的周末,而最近热度最高的就是《生生不息》了。于是,很快有人发现,电影票买不到了,因为影院已经坐满了!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生生不息》这部电影有多火。

网友1:没票了!看了好几个影院,都满座了!《生生不息》也太火了吧!

网友2:刚刚三刷的人表示,这部电影我还能再看三五遍!

网友3:电影的确好,不管是剧本还是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好,值得去看!

网友4: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电影的立意太好了,看的我热泪盈眶。每个人都有敏感的青春期,用扎人的刺小心翼翼地掩藏脆弱的内心,我们不是叛逆,只是想要更多的关注跟爱啊

网友5:这部电影是闻狄的转型之作,而他的演绎也没有让人失望。当然,最让人惊艳的就是姜江了,她把蒋生演活了

网友6:因为这部电影粉上姜江了,小姑娘不仅学习好,演技也很绝!反正我以后就是小姑娘的学习加事业粉了!

网友7:终于知道姜江成绩那么好,为什么还来混娱乐圈了,有这样的天赋,不混娱乐圈,真是圈子里的损失

……

直到快到过年,电影的宣传才算结束。

而近一个月的累积,《生生不息》的票房高达12亿,这绝对是青春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了。

这期间,姜江除了电影宣传,就是复习跟考试,好在赶在年尾回了家。

来接姜江的,是整个姜家人。

看到姜江,一家人都很激动,不仅是因为姜江的出名,更是因为他们好久都没见到姜江,大家都想念得很。

姜母看到姜江,眼眶都红了,姜江瘦了。连续的电影宣传以及期末考试,将她体内的脂肪都榨干了,现在只剩精瘦的肌肉。

不过好在姜江的精神气都在。

姜江看到姜母通红的眼眶,连忙过去一把将人抱住,“我就知道妈妈特别想我,怪不得刚刚在车上打了好几个喷嚏呢!”

姜母听着姜江调皮的话,忍不住想打她一巴掌,但最终没舍得,只在姜江的后背上摸了又摸。

“怎么瘦成这样,拍戏是不是特别辛苦。我看你电影宣传的时候,也是一天跑一个场子,还要兼顾着考试,这阵子是不是都没吃好睡好?”

姜母的语气既埋怨又心疼。

姜江瘪瘪嘴:“那可不是,就想着回家能吃妈妈做的饭菜呢,尤其是红烧鸡跟糖醋排骨,做梦都在想呢,外面的饭菜哪还能吃得下。”

姜母这会儿一巴掌舍得拍下去了,轻轻地,“这嘴巴是开了封么,以前也没见你多能讲。”

姜江连忙讨好地笑笑。

一边的姜父也忍不住地开口:“走,咱快回去吧,你妈大老早地去了菜市场,你想吃的菜她可都备着呢!”

两个双胞胎也跟着点头。

一家五口人,就这么说说笑笑地开车回家。

路上,一家人聊了很多,姜江说了她是怎么拍戏的,拍了什么,宣传是怎么跑的。姜家其他人也说了他们的感想,说了姜江火了后,他们的邻居、客人有多羡慕。

“听说你今天要回来,不少人说要你的签名,还要跟你合照呢!”姜父得意地说道。

姜江拍戏,姜父是第一个支持的人,所以对于姜江现在的成就,姜父格外骄傲。心想着,要不是他英名的决断,这世上可是少了一位天才演员啊!

两个双胞胎刚见到姜江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话匣子打开了,也大姐前大姐后地叫。

“我同学也让我给他们带签名照呢!大姐,你回去后要帮我签啊,我都答应过了的!”

“对对,我那也有!别人的可以不签,我班主任的一定要签,她可是你的脑残粉呢!我看她手机屏保都是你!”

姜江闻言,立即笑着答应了。

一家人到了小区,刚下车,立即有人问声而来,一家人被拦在了楼梯口。

“大明星回来了啊!不愧是大明星,这长相打扮果然是有气质!”

“我早说了,姜江不是池中物,迟早有一天能变凤凰的!哎,我不会说话,反正我早就发现姜江不一般了,肯定会有出息!”

“是啊是啊,姜江这拍戏能赚不少钱吧?姜老板跟老板娘有福享咯,有这么个有出息的女儿!”

……

来围观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敢说敢问,说的姜江一家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还是姜父拨开人群,“孩子自己长本事,的确是我们的福气!孩子刚坐车回来,也累了,我们就先回家了,回头再请大家到我家去坐坐哈!”

邻居们也都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见姜父这么说,只得让开了道,让这一家子人上楼。

不过议论声却没有就此停止。

一家人进了屋子,不约而同地呼出一口气,虽然姜父姜母都挺喜欢这种奉承的话,但他们更想让舟车劳顿的女儿先回家休息。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做好了饭,然后上了桌子。

姜江跟大家里人已经小半年没见过了,这会儿在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气氛格外温馨。

酒足饭饱之后,姜江开口道:“今年过年把爷爷奶奶接过来一起吧。”

姜江的话让桌上一片安静,剩下的四人俱是惊讶地望着姜江。

姜江垂头轻轻一笑,然后又抬起眼来,向面前的姜父姜母望去:“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把他们放在老家,估计你们都不放心,干脆就把他们接过来吧,要是你们不习惯,我出钱在小区里买套房子,让他们住那里面。”

姜江跟姜奶奶的关系不好,但姜爷爷却对姜江好,姜江舍不得让老人家晚年没人照顾。

再者,她现在有钱有名,姜奶奶就是再不喜欢她,也不可能再跟她对着干了。就算姜奶奶脑子不清楚地跟姜江对着干,不说姜母,就是姜父都不可能让姜奶奶称心如意的。

这个家,早就是姜江的家了,家里的人都是向着她的。

姜江的话刚落下,姜父突然一手捂住了眼睛,嘴里发出了呜咽声:“是爸爸没用,以前让你受了委屈。”

想到姜江以往的经历,姜父就觉得自己对不起姜江。自己以前怎么就那么糊涂呢!姜江再差,也是他的女儿啊!他们怎么就那么对姜江呢!

现在女儿有出息了,挣钱了,第一时间也是为长辈们着想,姜父心里既难过又欣慰。

姜江拉了拉姜父的袖子:“爸,别这么说,你养我跟弟弟们,已经够伟大的了。”

姜江曾经发誓过,再也不会对姜父姜母心软了,但到底,血脉亲情连着在,而姜父姜母也彻底改变了。

她知道,姜父是想把姜爷爷姜奶奶接过来的,到底是他的亲生父母,他再狠的心,也放不下父母。

姜母知道姜父现在的心情,她看向姜江的眼神有些复杂,女儿真的长大了,她开始回馈他们这对不称职的父母了。

这事定下后,姜父第二天便开着车带两个双胞胎回老家接姜爷爷姜奶奶,留姜江跟姜母在家为新年做准备。

第三天下午,姜江跟姜母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的时候,敲门声也响了。

“我们回来了!快开门!”姜子飞的声音格外洪亮,厨房的姜江都觉得吵得慌。

把手里的活计放下,姜江擦了擦手,连忙跑去开门,姜母紧跟其后,不论姜母跟姜奶奶的婆媳关系有多么不好,这时候她也要去门口迎一下的。

门一打开,双胞胎便拎着东西冲进来了。

“冷死了冷死了,还是空调里面暖和!大姐、妈,我们回来啦!”

“我就说嘛,大姐在家,妈肯定舍得开空调的!大姐,妈!”

姜江闻言,摸了摸双胞胎的脑袋,然后朝后面望去。

跟在双胞胎后面的是姜爷爷跟姜奶奶,姜奶奶走在前面,看到姜江,她脸上有点别扭,没说话。

姜江倒没在意她的态度,眼睛弯了弯,脆生生地叫了声:“奶奶、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