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1)

姜江嘴角忍不住勾起,她说呢,最近走在路上怎么总是收到一些莫名的敌视眼光,今天来后台,其他人看她的眼神也很奇怪。

原来是因为这事。

按理说,她获得过全球数学竞赛冠军,是要有加分的,但她直接考了满分,肯定是没法子加分了,所以知道她获奖的人不多。

而这些人就以为她真是靠脸。

姜江觉得有点好笑。

她也的确没忍住笑出来了。

后台有不少人,自然也都听到那两个女生都发言,大家没开口,都在等着姜江都回应。

他们想知道,姜江会有什么反应。

但谁也没想到,姜江会突然笑起来。

姜江从椅子上站起来,抬眼看那两个女生,脸上虽然带着笑,但却并不让人觉得多亲切,反而有一股股压迫感。

那两个女生莫名想退后两步。

“两位学姐说的是我吗?”姜江施施然地开口。

两女生对视一眼,估计谁也没想到姜江会是这种反应。

其中一个女生昂了昂头,故作学姐的高冷:“说的就是你,怎么了?”

姜江摇摇头,额前漏下的两道刘海在空中跟着一道摆了摆:“没什么,就是觉得学姐说的话挺对的,东大也开始只看表面了。”

那两个女生总觉得姜江话里有话,但却又想不出来姜江这话里藏了什么。

她刚想开口再放句狠话,有人突然匆匆跑过来,让姜江去做准备,要轮到姜江上场了。

见状,那女生只好将后面的话憋回去了。反正就算她不说,肯定也会有别人说的,姜江作为新生代表,本就惹了不少人不快了。

等前台的主持人宣布接下来将由新生代表发言后,姜江才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虽然不少人看不上新生代表由姜江担当,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姜江漂亮又优秀,愿意为她捧场。

姜江冲下面微微一笑,然后在主席台前站定。

她的视线仿佛有魔力,在台下巡视一圈后,所有人停下了掌声,礼堂一片安静,大家都在等着姜江的发言。

姜江牵扯了下嘴角,将脑中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抛之脑后。

“大家好,我是大一新生姜江。”

清亮、沉稳的女声通过音响传进每一个人的耳畔。

“刚刚有学姐在后台好奇问,为什么新生代表会是我,我想,这应该也是在座不少人的疑问。”

姜江的问话,戳进了所有人的心底,是啊,东大的状元那么多,凭什么最终由姜江来发言啊。

大家敛声屏气,等着姜江后面的回答。

但姜江却坏坏地没有继续说下去。

“东大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文化底蕴悠久,师资力量雄厚,而能考进这所大学的,也都是全国各地的佼佼者,甚至有更优秀的人,曾在全国、全球等各大比赛中展露头角、大放异彩,所以我很为自己能考进东大感到骄傲跟自豪。”

“至于为什么是我能站在这里,其实我也大清楚,不过我可以确定,不是因为我长得好看。”

姜江说完,抿唇一笑,底下听的人,也忍不住跟着轻笑。

“在中考之前,东大对我而言是个传奇,传奇到我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踏足。而中考前两个月,我的成绩甚至还是班级倒数。”

姜江这话,立即引起了台下学生们的议论纷纷。姜江中考前两个月居然成绩倒数?这有点夸张了吧?不过也有人觉得姜江不是在夸张,学习到底是讲究天赋的,姜江高中开始努力,再考上东大,也并不难。

“离中考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我才开始努力。几乎能称得上是废寝忘食,一个半月后,我以满分的成绩,考中全市状元。”

姜江这话说完,下面立即又是一片哗然,一个半月的时间,成绩从全班倒数考到满分状元,难度并不低,在座能坐到的,恐怕也没有多少人。

“高中,我参加了数学竞赛,加入了学校钢琴社,还学会了散打,三年的时间,我在不断充实自己。后来的,大家都知道,我以满分成绩考上了东大。”

“除了中考时的逆袭,我的经历恐怕没什么特殊的。当然,我也不是来炫耀我是如何逆袭的。我想说的是,学习改变命运,应该就是我现在站在这里的理由。”

这下,在座的所有人都神情肃穆地看着姜江。姜江说着容易,但想要真正做到一直优秀,何其困难。还有,中考满分、高考满分,能考到这样成绩的人,恐怕也是寥寥无几吧。

“如果没有初三时的奋发,我现在可能正在家里的小面馆里帮忙,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所以我感谢自己,感谢父母,感谢学校,感谢这个社会。”

...

后面,姜江又说了自己的理想,说了自己将如何回报社会,细致的发言,没人觉得这只是空话。

“最后,大学四年,希望我们共同进步!今日,我们以东大为荣,明日,希望东大以我们为荣!”

铿锵有力的话语一落下,热烈的掌声便响彻整个礼堂。看着台下学生们赤红的脸蛋、向往的眼神,姜江的嘴角忍不住勾起。

她这次的演讲算是非常成功,现在底下应该没有人想问为什么是她站在这里了。

“好一句,今天我以东大为荣,明天东大以我为荣!”

在场下掌声雷动时,有一个老人被人搀扶着走到了台上。

立即,议论声代替了掌声。

“王老!这是王老!”

“我的天,怎么把他请来了!”

“这人是谁啊?扶他的是我们校长吧!”

“那老师叫王之,是东大的第一任校长,今年估计都近百岁了。”

“可我们东大都是百年名校了,这人怎么可能是东大道校长啊?”

“我们东大是在民国大学的基础上成立的,前面的跟我们没关系!”

“原来是这样!”

在学生议论之时,礼堂前排的一些老师站了起来,像这位老校长致敬。

底下的学生见状,连忙也跟着站了起来。

姜江不认识这个老人,但却认出了边上的校长,连忙也迎上去,搀扶住了老人的另一只胳膊。

老人也没有见外,顺势借了姜江的一点力,然后满脸慈祥地开口:“你是姜江,我知道你。”

姜江惊讶:“您认识我?”

老人笑着点点头,也没说自己是怎么认识姜江的,然后被校长搀扶着走到话筒前。

姜江垂头笑笑,也不追问。

等老校长在话筒前站定,礼堂里一片寂静。

老校长笑了笑:“快坐下吧,又不是升国旗,都站着干嘛?”

立即,轻笑声响彻礼堂。

“今天呢,我是不请自来。本来是想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但刚刚姜江同学的发言,说的我这快入土的老头子都忍不住想上台来讲两句。”

“她刚刚的演讲,很有代入感,让我不禁想起来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啊,我也是她一样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

老校长用他苍老却醇厚的声音,说起了他年轻时候的故事。虽然故事离这个时代很远,但所有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姜江就站在一旁,一边听老校长讲,一边通过他的话语,想象几十年前的情景。

“人老了,就喜欢追忆过去,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罗嗦啊!”

底下的学生纷纷喊着不罗嗦不罗嗦。老校长很会演讲,将故事说的抑扬顿挫,大家都还没听够呢!

老校长显然听到了学生们的呼声,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脸上岁月的沟壑也更深了。

他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老头子我啊,已经说不动了。”

说完,他偏头看向姜江:“你啊,不要过分谦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有点成就都恨不得所有人知道。”

姜江抿唇轻笑,没说话。看得出来,老校长对她感观很好。

“中考高考满分状元啊,也没几个人能考到。数学竞赛啊,也跟人说说,是什么级别的。至于别的情况,我不了解,但依我猜啊,不管是钢琴还是散打,水平应该都不差吧?”

老校长的话,通过话筒传进了在座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所有人都是满脸震惊,老校长这是在帮姜江说话?是在替姜江找场子?是在给姜江证明,她足够优秀?

姜江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能让老校长给她说话。

即便老校长这么说,但大家仅仅觉得老校长是不是跟姜江认识,并不觉得姜江自己有足够的水平。

毕竟姜江的经历,在大家听来,的确是平平无奇。

真是个可爱的老人,姜江心想。

见老人让出话筒的位置,姜江干脆上前一步站定,视线看向前方的观众们,嘴角习惯性地朝上勾起。

“大型比赛我只参加过一次,数学竞赛,我是19年的全球冠军……”

姜江话还没有说完,底下便响起阵阵惊呼。

“数学竞赛全球冠军?卧槽?”

“这怎么可能,她是全球冠军?”

“19年?那时候她不是才高一么?高一能拿下数学竞赛全球冠军?”

“数学竞赛是看天赋,又不是年纪!我记得,19年的冠军的确年纪很小。”

姜江继续道:“跟在座的各位比起来,我的确是远远不如。”

姜江话音刚落,底下立即有人喊道:“不不不,是我们远远不如!”

那可是全球冠军啊,不说冠军,光是能参加全球性的比赛,想想就知道姜江的天赋有多强了。就算他们东大,能在国际比赛上得奖的又有几人。

之前不少怀疑姜江的人,现在一个个地羞红了脸,人家真不是靠关系,更不是靠颜值,人家靠的分明是她自己的实力啊!

“我自认优秀,只是因为我足够努力,我优秀,是因为我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努力。”

从得到系统的那一天起,姜江几乎就没有过任何休息,白天,她不愿浪费任何一点时间,晚上,也会在系统空间里不断学习。

一开始也会觉得累,但习惯了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后,什么时候不学习,姜江反而会不习惯。

因为足够努力,姜江才有底气觉得自己优秀,而不是因为她考上了状元,获得了什么奖。

一直搀扶着老校长的校长,这会儿也走到话筒前来:“每一个考到东大的学生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其中有些人或许没有过什么获奖经历,但对于东大而言,衡量你们的绝不只是获奖经历,如何为人,如何做事,才是你们优秀的标准。”

“据我所知,姜江高中三年,考试成绩从未落下过第一。除了学习,她还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除此之外,她在课余时间还会培养兴趣爱好,并在校内外的舞台上有非常精彩的表演。”

“至于姜江的性格品格,我也了解过,高中三年,帮助了不少人,我听说你们学校的学生都叫你江哥?很霸气的称呼啊。”

迎着校长望过来的目光,姜江大方一笑,但心中却有些无奈,江哥这个称呼,可能要继续跟着她了。

“不说每一个,但不少情况特殊的学生,学校都关照过,而之所以最终选择姜江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是因为姜江是唯一一个真正做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最优秀的学生!”

校长的话音刚落,底下的人就有人带头鼓起了掌,随后是更加热烈的掌声,是在为校长的解释,也是在为姜江的优秀。

姜江站在舞台上,嘴角是不惊不喜的微笑,这样的掌声,她受的住。

人群里,朱婷婷泪眼婆娑,不停击打的双手都有些疼了,但她却不想停下。

台上是她新粉上的爱豆,虽然才粉上几天,但朱婷婷对这个新爱豆的喜爱却是从未有过的炽烈。

闻狄优秀吗?自然是优秀的。他在歌唱方面有天赋,会作曲,会跳舞,性格有恩不错。

但是,这些东西终究离朱婷婷太远了,朱婷婷只能感受到舞台上的闻狄有多耀眼。

不像现在,她清清楚楚、实实在在地知道,姜江是个怎么样的人,知道姜江现实是什么样,知道姜江舞台上是什么样,而不管是哪一个,都非常优秀,都足以成为她的榜样。

朱婷婷暂时还没有看过姜江影视方面的作品,但是不论作品是好事坏,她都决定粉姜江!

等校长讲完一番话,便搀扶着老校长准备离开舞台。

姜江见状,连忙过去搀住了老校长的另一只胳膊。

三人在所有新生的目送下,走下了舞台。

姜江把老校长送到台下,便打算离开,她还要去跟自己的同学集合。

但老校长却将人拉住:“来,坐会儿,咱们也聊聊。”

虽然近百岁,但老校长却精神得很,刚刚舞台上的一番演讲,并没有让他过分疲惫。

前排的位置是专门留给学校领导的,本来坐在老校长边上的一位领导听老校长这么说,连忙站起身来:“得了,我去边上找老林聊聊。难得有王老欣赏的晚辈,你就坐这里跟他老人家聊聊天。”

说完,那位领导丝毫不给姜江反悔的机会,便往角落走去。

老校长已然坐下,他冲姜江拍了拍身边的座位:“快坐下吧,难不成不想跟我老人家聊天?”

姜江灿然一笑,动作优雅地在老校长边上坐下。

两人年纪虽然差的大,但却没有什么代沟。老校长年纪虽长,但思想却不老派,有些新知识虽然不懂,但听了后却能很快接受。

而姜江,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她的知识储备以及见识非常广阔,跟老校长聊起来丝毫不费力。

两人越是深入聊天,老校长脸上的褶子就越发得多,他越发觉得姜江是个宝藏!

姜江不仅优秀,心智也非常成熟,对于事物的理解不浮于表面,认知非常深刻,完全不像是她这种年纪能达到的。

而且姜江的言行也非常规矩,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边上的校长一开始也只是在听,后来见两人说的实在有趣,也忍不住加入了。

然后,整个大礼堂的人都看到,前排两个校长跟姜江相谈甚欢的样子。

而后台之前说姜江的两个学姐看到这幅画面时,只觉得整个脑袋都嗡嗡的。

她们一脚踢到板砖上了!

老校长到底年纪大了,虽然心里有点舍不得,但精力跟不上,迎新晚会到了一半,就要回去了。

临走前,他还跟姜江互换了号码,还让校长在学校多照应着些姜江。看的出来,他是真心欣赏姜江。

等两位校长一走,姜江便坐回了自己班级的位置,她一坐下,班上的同学们便立即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起姜江。

“姜江,你是不是跟校长老校长他们认识啊?他们怎么那么照顾你?”

“姜江,你真的是数学竞赛世界冠军啊?厉害啊!”

“姜江,你以前成绩真的很差吗?”

“姜江,我能叫你一声姜哥吗?我觉得这个称呼好霸气啊!”

……

姜江心里虽然无奈,但面上却是谦虚有礼,把同学的疑惑一一解开了。

见姜江从头到尾都是淡然的模样,同学们对姜江更是佩服了。谁能在面对这么多人的质疑和奉承时还能稳得住?

朱婷婷的位置比较靠前,她时不时地回头朝姜江张望,此时她恨不得自己就是姜江的同学,能够靠近跟姜江说话。

“姜江可真厉害,而且长得还那么漂亮。”坐在朱婷婷边上的女生叹道。

朱婷婷心想,姜江当然厉害了!不然怎么是她的偶像呢!

直到舞台上学长学姐们开始表演,姜江边上的人才散开了些。

为了这场迎新会,学姐学长们都非常用心,从新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就听得出来。

这场迎新会对于姜江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放松,步入大学意味着新的挑战的开始,不仅是学业上还有她的事业上,需要她双倍的努力。

最近姜江的压力并不小。宋小铁导演的新本子她还在不断琢磨,同时她还要兼顾学业。一旦电影开拍,姜江肯定不能经常来上课的,所以她必须事先将课上的知识都吃透。

不过好在姜江有系统,能给她最好的教学。

等迎新晚会结束,姜江跟着同学们一道回了宿舍。

朱婷婷有心跟姜江说两句话,但姜江一行人步子太快,等她背着沉重的摄影装备出去的时候,姜江早就没影了。

虽然有些令人丧气,但朱婷婷很快就打起精神来了,她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了,现在只差将这些信息公布到网络上了。

第二天,姜江的生物钟还没有叫醒她,宋楚辞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急,“你快上网看看,你火了!”

姜江这时候满脑子都是高数、经济学,蒙了一会儿后才打开微博。

热搜第一,后面还挂着个“沸”字。

#姜江#

姜江莫名,点开热搜词条,一进去就看到了高高挂着的视频。

视频自动播放,姜江看到了自己昨天在大礼堂发言的样子。

视频的时间并不短,忠实地记录下了,姜江的发言是如何引发听众们的议论,是如何让两位新老校长站出来为她说话。

姜江快进着看完后,手指一划,看起了下面的评论。

网友:姜江?拍生生不息的那个姜江?怎么可能?

这条评论被赞了一万多次,下面的回复也不少,姜江又点进去,满眼都是问号。

姜江继续往下看,评论还算不错,多是震惊,少有不相信的,还有不少人夸她优秀的。

姜江看了会儿,便关了微博,起床走到阳台上,一个电话打给了宋楚辞。

那边很快接了,姜江开口:“你那边打算怎么做?”、

宋楚辞的计划姜江是知道的,他打算等电影快上映的时候把姜江相关信息公布出去,到时候不管是对电影,还是对姜江,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姜江会以新生代表的身份上台演讲,更想不到,会有人把这一幕上传到网上,当然,他最想不到的还是这条视频居然会火。

姜江虽然上过两次热搜,但充其量也就是十八线的小演员,谁会关注到她身上去。一般情况下,就算有人拍十个姜江相关的视频,也不会火的,更别说上热搜了。

但偏偏,这条视频还就是火了,甚至还上了热搜一!

“我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把你宣传出去,反正也都这样了,再藏着掖着也不是办法。”

姜江点点头:“嗯,再炒热点。”

最好能在热搜上挂一天。

姜江从进娱乐圈的第一天,就知道娱乐圈的法则,实力是成功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还是流量,只有有了流量,娱乐圈的“爸爸们”才会找上门。

所以她完全不排斥炒作,更别说她的情况还完全真实,也称不上是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