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1)

“我昨晚不应该打你。”姜母声音瞬间就沙哑了。

姜江闻言一顿,然后埋头扒了一口饭,她在系统那里学过餐桌上的礼仪,像这样的行为,她不应该再做出来的,但她却忍不住。

她想用这个动作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酸楚。

姜母道完歉后,便眼巴巴地看着姜江。

等姜江把嘴里的饭菜都吞下去时,姜江心里刚掀起的波澜已经平复下来了。

“也怪我事先没好好跟你们商量,我不应该自作主张。”

姜母抹了下眼泪,姜江不该瞒着他们填志愿,他们也不该直接就骂姜江。

“你要是早跟我们说育德是个好学校,我们哪里会怪你,非要闷不吭声的。”姜父埋怨道。

姜母闻言立即打了他一下,“要是她直接跟你说,你会同意她报育德吗?”

姜父哑言,要是姜江直接跟他说,他肯定不会让她报育德,要不是刚刚姜姑姑说,他还以为育德不过是个垃圾学校,姜江报那个学校肯定没前途。

“她要是跟我说了,我肯定去问问别人啊。”

“问谁?问你小妹?你觉得她会告诉你育德是个好学校吗?孟珍珍还要靠她爸找关系才能进去,姜江自己考进去了,你觉得她会让姜江报考育德吗?她肯定会作乱!”姜母喝道。

她太了解姜姑姑了,要是姜姑姑知道姜江也要报考育德,肯定不会说实话的。

“那不一定,小妹哪会那么坏。”姜父替姜姑姑说话。

将碗里最后一口饭塞进嘴里,细细嚼碎,再咽下后,姜江才开口。

“既然育德是个好学校,爸妈你们就不用担心了,这事就到这里吧。”姜江不想再纠结这件事了。

事情已经发生,有些话也已经说出口,现在再说什么都晚了。

姜江庆幸,还好当时自己报考了育德。不是说因为育德是个好学校,而是她做的决定让她自己不再受制于姜父姜母。

除了填报志愿谁都不知道她后面还会做出什么让姜父姜母不愉快的事,但不论如何,她都会是自由的。

姜母果真如姜江所愿,没有再说什么。

但姜父却有些兴奋,“那学校一年要几十万,我家砸锅卖铁都上不起啊,还好老大考得好,让人学校给特招进去了。”

“等老大开学的那天,我们也去那个贵族瞧瞧,看看那学校是什么样子。”

“爸,到时候带我去一个呗,我也想看看贵族学校。”

“我也去我也去!”

“行,到时候我们全家一起去!”

饭桌上,姜奶奶还没缓过来,姜母正埋头不知道想什么,姜江也挺沉默,只有两个双胞胎搭理姜父。

姜父跟双胞胎说的也倒是挺起劲的,完全没有将昨晚的事放在心上。

姜江看着觉得有点好笑。

晚上,姜母又敲响了姜江的房门。对此,姜江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意外。

进了屋子后,姜母在姜江的床上坐下,姜江也把椅子转了过来,跟她对视着。

“姜江,昨天的事,妈还是要给你道歉。你说育德是个好学校,我们不相信,也没有去了解,我还打了你。但我当时真的是急了,我以为你是拿自己的将来开玩笑,我真不是故意的。”

姜江轻轻笑了下,“我知道,我没有怪你。”姜江违心地说道。

大概是她们两之间也存在母女连心的效应,姜母突然就察觉到了姜江的心口不一,“不,你在怪我。”

姜江一怔,嘴角的笑收敛了。

“我跟你爸没读过多少书,好多道理都不懂,不像你姑父,知道的多。我们不知道,进育德能够扩充人脉,对你将来的发展好,我们真以为育德不是个好学校。”姜母苦着脸说道。

“妈妈,你昨天怎么不问问我,为什么报考育德。”见姜母说了好多句,但没有一句能说到她的心上,姜江忍不住轻声开口。

姜母一愣,“为什么?”

难道不是因为德育里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跟那里面的人打好关系,对姜江以后发展好?

“我只是个学生,哪里会想着搞好人际关系。”像是知道姜母在想什么,姜江轻声笑道。

她不是孟珍珍,没有一个时刻为她绸缪的好爸爸。

“之所以报考育德,是因为爸妈总拿钱来要挟我,我想念书,你们不让念,就说以后不会给钱让我念书。好不容易上了学,你们故意不给饭钱,让我吃了好久的包子。昨天,我填了志愿,你又拿钱说事。”

“我报考育德,是因为他们免了我所有费用,高中三年不用花家里几分钱,就算我惹你们不高兴了,我也能念书,也能吃饭,也能住学校。”

“这就是我报考育德的理由。”

姜江说这段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姜母,声音轻飘飘的,但姜母却觉得姜江再朝她心上扔刀子。

“我,我那是气话啊!”姜母泪眼婆娑地解释道,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面前的姜江看着都有点不真实。

姜江摇头,语气坚定,“你说的不是气话。”

不然,怎么会让她生生吃几个星期的包子呢?

如果不是后来她成绩上来了,姜父姜母就一直狠得下心。都是一家人,姜母了解姜江,姜江也了解他们。

姜母最终有些崩溃地离开了,姜江坐回桌子前看书时,还能听到姜母在卧室大哭的声音。

刚刚那一番话,姜江像是恶意报复,但她的确成功了,把姜母搞得崩溃。

——舒服了吗?

“一点都不舒服。”

——那为什么还要说?

“如果我不说,他们就一直不知道我为什么难过,有时候,我也想他们能心疼心疼我,能听我说说话。”

而不是一直骂她、打她、指责她。

姜江上学的这件事算是彻底解决了,只是有点后遗症,姜奶奶郁郁了好几天,姜母对待起姜江来变得格外小心翼翼。

只有姜父成天开心的很,姜江不仅考过了孟珍珍,还免费被育德录取,让他脸上倍儿有光!

这些天,他已经开始筹备姜江中考的宴会,他已经拟了要邀请的亲朋好友,也定了酒店了,只等好日子一到就开席。

之前他见人说姜江考了个状元,现在他见人就说姜江免费上了个学费几十万的好学校。

姜江没有管这些事,缩在屋子里成天看书。

另外,跟姜姑姑打赌赢的手机也被姜姑姑寄过来了。

姜姑姑从姜奶奶那里听说了姜江也考上了育德高中的事,在家气了好几天。

本来她还打算亲自把手机给姜江的,但因为姜江考了育德,她气得见都不想见姜江,姜父办的宴会她也不打算来了。

得了个新手机,还是苹果的,姜江自然高兴。

姜父给她办了张电话卡后,姜江便用上了,她还下载了微信、□□,算是跟孟浩路远两人有个能联系的方式。

这两天姜江一直在找靠谱的夏令营机构。

她身上正好有一笔钱,现在暑期时间又多,系统便建议她出去走走。

姜江的成绩上去了,也学会了拾掇自己,礼仪也算周到,她甚至还在学其他各种各样的东西,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跟见识。

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姜江没去看过外面的世界,在人际交往方面更是偏弱,所以系统才有心锻炼她。

姜江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态度非常积极。

这两万块钱她拿着也没用,还不如一把花出去。

最终还是在系统的帮助下,姜江确定了一家夏令营机构,历时20天,费用一万元,主要就是在全国几大城市走走,对于姜江这样的“小白”正正好。

姜江买了两张票。一张是她的,一张是孟浩的,孟浩这个暑假没别的安排,有时间。孟浩不愿意跟她分钱,她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补偿他了。

姜江跟家里说了,要跟同学去旅游,姜父姜母立即同意了。

不过姜江出去的时间跟姜父安排的宴会撞了,这让姜父有点不高兴。

但姜母在边上说了几句后,他又连忙将心里的不高兴给散了。

直到要出发的前一天早上,姜江才通知了孟浩这件事。

可想而知,孟浩是有多错乱,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姜江会这么安排他。

“姐,你真是我姐啊,现在退票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你快点收拾收拾东西,明早九点车站见,我们得在明天下午三点前赶到安宁市。”姜江一边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一边笑道。

电话那头的孟浩又燥又喜,燥的是姜江到底还是给了他提成,他怎么好意思要,他妈知道肯定要把他揍一顿。喜的是他终于不用待在家里看书了!天知道他这几天做卷子都要做吐了。

不过几个深呼吸后,孟浩逐渐冷静下来,这钱不是小数目,他不能贪姜江的便宜。

“要不你还是把票转给别人吧。”

“明天就要出发了,现在转给谁?”

“额……那我给你钱,我先挂,我跟我妈说一下!”说完,孟浩就挂了电话。

姜江无奈地摇了摇头,点开□□,给他发了条信息。

姜江:不用给我钱,这次出门,你请我吃好吃的吧,好多东西我从来都没吃过呢

孟浩:……

姜江:而且我拿了钱,也会被我爸妈发现,到时候就不是我的了。大不了你以后多请我吃几次饭么

电话那头的孟浩嘴巴抿的格外紧,犹豫了片刻,他才下定决心。

孟浩:那钱就当你先在我这里存着的,等以后我再给你

姜江:好好好!快收拾东西吧,你还得跟你妈说一声呢!

孟浩:ok

姜江望着屏幕里的对话,勾起的唇角久久没有落下。

她好久好久好久没有这么好的朋友了。

以前她以为自己跟路远算是朋友,但直到她跟孟浩相处了一段时间她才知道,真正的朋友会让你时时刻刻都放松下来,时时刻刻都想露出笑容。

虽然孟浩刚开始的时候,挺不做人的。

但她觉得,她想跟孟浩做很久很久的朋友。

第二天,姜江在车站等到了孟浩。

孟浩是他妈妈送过来的,看到等的人真的是姜江,孟浩妈妈才放心下来,她总怕孟浩是扯谎跟别人出去玩了。

先是热情地跟姜江打了个招呼,孟浩妈妈才仔细叮嘱两人。

“你两在外面要注意安全,吃的住的一定要注意,手机要随身带着,有事一定要联系我们。”

见两个孩子乖乖地点头,孟浩妈妈才稍稍放心,她又偏头对孟浩说,“在外面多照顾姜江,不能让她单独出行,知道吗?等你两回来我去安宁市接,我要是看到姜江哪里不好,我揍死你。”

说着,孟浩妈妈还挥了挥拳头。

孟浩条件反射地缩了下脖子,“这话你昨天就说了,你放心阿姨,我会照顾好你的女儿的!哎,果然我根本就不是亲生的!”

“还跟我胡扯!”孟浩妈妈好气又好笑地瞪了他一眼。

姜江站在一边,满脸笑意地看着孟浩母子的互动,心里有些羡慕,她跟姜母永远都做不来这套。

三人又说了几句,姜江两人在孟妈妈的注视下,上了去安宁的大巴车。

“你跟你妈妈关系真好。”

“哎,好什么呀,成天说要揍我。”孟浩摇摇头,然后又跟姜江说起了这次夏令营的事。

姜家少了个姜江,倒没什么变化。

姜母每天都会联系姜江,确定她的安全。姜爷爷偶尔也会问问姜江的情况。至于姜父,则是会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姜江发的动态。

看到姜江去了哪些哪些地方,他又会炫耀式地跟大家说一通,仿佛自己去了一样。

二十天不长,但也不短,期间姜江的中考状元庆功宴还在临江市举办了,少了她这个主人翁虽然有些奇怪,但来的都是家里人,也没那么多顾忌。

姜姑姑一家虽然没有来,但姜姑父却给了个大红包,惹得姜父喜滋滋的。

因为学生放暑假了,店里的生意差了点。

下午,高温让店里没了客人,姜母找了张凳子坐下,打算小憩一会儿。

“老大今天要回来了吧?”姜父突然问道。

“嗯,我说去接,她不让,说有同学的家长去了,也怕耽误店里的功夫。”

“哪也挺好的,省的我们麻烦嘛。”

姜母不喜欢姜父这么说,就没接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开口,“这么多天不见,倒是有点想她了。”

“今天不就回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