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1)

汐见美实从十四岁以写轻小说出道之后, 写作十五载,头一次像这样获得这么高的关注度。在社交平台下,只是简单一句话就有上百万的阅读量,十几万评论和转发。

「听说对方请了非常厉害的律师,明天开庭,如果我不幸输了, 那也没有办法。 by汐见美实。」

底下数千条评论都是在安慰汐见美实放宽心,公道自在人心。

不少也有是从小追着她的书长大的, 写了大段大段掏心掏肺的话。性格比较激烈的甚至开始已经骂织田作之助, 还有对比两人文笔进行攻击的,也有说织田作之助的书写来写去都是那一套, 最后都是一个大反转,试图不断地贬低织田作之助让汐见美实开心的。

汐见美实坐在自己工作室的转椅上,看着评论不断地发出笑声, 像是被取悦到的笑声,又带着黏稠的恶意。

“这群容易被煽动的白痴们。”

若是有人站在她旁边, 一定会被这笑声给吓到。暴露在这种恶意的笑声里之下,就像是赤身暴露在极寒之地,连血液都像是被冻住,刺骨难受, 寒冷至极。

汐见美实朝着电脑上作家织田作的百科网页, 像是熟人一样熟稔地摇了摇手。

「织田作, 拜拜咯。」

法庭按照之前河合编辑的申请, 已经同意进行「不公开审判」, 也就是说,在法庭之内,除了必定的法定人员,其他人都不被允许旁听。于是,同行来的赤司、轰焦冻和夏目都守在门外不远的地方,开始用中原和黑泽弄来的设备进行窃听,而里包恩和沢田纲吉也在。司瑛士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从一开始就被瞒着,所以现在还在家里设计晚上的菜单。

**官:「在法庭上,你会以严肃认真诚实的态度宣誓,并声明,在接下来所需要陈述的都是完整而又真实的事实,否则将会遭受相应的处分以及刑罚。」

织田只是简单地扫了一眼原告席,和律师妃英理对视了一眼,郑重地说道:「是,我知道。」

在成步堂龙一和妃英理之间,织田还是选择了赤司最为推荐的妃英理。他也看了成步堂龙一上庭记录,能把民事诉讼最后变成刑事案件的,让织田觉得又是一名死神律师来了,还是妃英理比较好。正巧她便是之前自己的书迷毛利兰的母亲,所以两人一开始见面的时候谈了很多关于书的事情,相处十分愉快。

妃英理简单地整理了资料。

这是一件不难的案件,以织田作之助提供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证人,要赢过案子并不难。但关键是她要知道,织田作之助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她可以往哪个方向施力。

**官:「请告诉我们你的真实名字,以及在本案中你被指控时所用的笔名。」

织田:「我的名字是织田作之助,在本案中我被指控时所用的笔名为织田作。」

辩方律师妃英理:“请问您能告诉我们你目前的职业?以及您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写作的?”

织田:“我目前的职业是小说家,从我十四岁开始正式写作,二十岁因短篇小说《雨》的出版而正式以小说家出道。”

妃英理:“那请问一下,您目前为止创作了多少部作品?”

“请问是指面世的,还是指也包括自己的练笔?需要是完结的吗?”织田作看向妃英理的方向,问道。

妃英理纠正了自己的发问:“或者,织田先生你能告诉我你从立志成为小说家之后,你一共写了多少字吗?”

“我从十四到十九岁间每天坚持写四百字短篇故事,二十岁到现在为止,每天都会坚持写两千字小故事,不包括出版的内容。”

“那这样粗算起来,你已经有三百多万字数,共计三千多篇故事。”妃英理说完之后,回头向着**官和原告席望去,说道,“这说明织田先生并不是如原告汐见小姐提出控告时所说的,他并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只有微薄的两部作品,而且还是只能靠抄袭博名。”

“好的,”妃英理继续问道,“织田先生你能告诉我,在这么多篇练笔文中,你有几篇是用在最新作品《子守歌》的创作上?或者说,是否有出现融合世界观或者剧情的情况?”

“连载版的《子守歌》用了大概二十五六篇的灵感,真正用上情节的是……”

控方律师:“抗议,庭上,这件事和本案无关。”

法官:“抗议无效,被告请继续回答。”

“大概有七八篇。”

妃英理继续说道:“那我想问一下,现在这些练手文是否还依旧保存在手上,可以作为证据支撑你现在的发言?”

“是的。”

妃英理再次问道:“所以你会重新使用你以前练手并且没有被发表的文章,进行再次创作?”

“是的。”

“现在法官和控方律师桌子上应该也可以看到扫描版的原件,以及与扩充版的《子守歌》的对照,可以看出《子守歌》里面包括了许多练手文的影子。同时,我的被告人织田先生一直坚持用手写稿,可以看出在不同时间段手写的笔迹不同,也同样证明了这些练手文来自不同的时间段。”

妃英理继续呈上河合编辑提供三年前的《雨》原稿,以及连载时《子守歌》的手写原稿,同时也包括官方的笔迹对照鉴定书。

见到法官点头之后,妃英理继续说道:“能问你《子守歌》作品思路来自什么吗?里面部分推理情节又是哪里来的?”

“我看过美国好莱坞电影《杯酒人生》,那是一部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的电影。在文学范畴来说,这是一部公路小说。我对这种表现故事和人生的题材方式感到新奇。至于推理情节的部分来自于我的朋友——江户川乱步。”

妃英理向不知情的法官和原告律师介绍道:“江户川乱步是日本现在首屈一指的名侦探,不少报纸上有登他的轶事和破案经过。网页上也可以搜到。”当然,妃英理也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一沓报纸和资料。“你确定你可以要到他的推理细节?”

“对,他住我家邻街,偶尔会来我家吃饭。”

“现在回到抄袭上,你和原告汐见美实小姐见过面吗?以前曾经看过她的作品吗?”

织田往穿得一身素净的汐见美实方向看去,最后再次放在妃英理身上:“不,我从没有见过她,也没有听过她的作品。”

“你觉得她是写什么类型作品?”

原告律师:“抗议,庭上,这个问题和本案无关。”

法官面无表情地说道:“抗议无效,被告请继续。”

织田不确定说道:“女性文学,青春恋爱小说之类的。”

“汐见美实年轻时写过青春恋爱小说,后来曾经被读者讽刺内容浅薄,逻辑不顺畅,完全是自娱自乐的作品后,转型为儿童文学家,并且开始出名了。”

织田本来以为听完就好,但是妃英理似乎还在等他的回复,于是他应了一声“哦”。

原告律师立刻站起来:“抗议,我认为被告并不尊重原告,对她进行精神上的蔑视,以及口头上的嘲讽。”

妃英理同时枪声道:“抗议,我认为原告律师太过敏感,试图要给我的被告施加莫须有的罪名。”

法官:“抗议无效,被告请端正你的态度。”

织田疑惑了一下,左右看了一下自己,把原本就挺得直直的腰板挺得更加笔直,就只差敬礼。

法官&原告席:“……”

有种「算了,不要揪这个小毛病」的无力感是怎么办?

“所以,你确定你从来没有看过原告汐见美实小姐的作品?”

“是的,我没有见过。”

织田这次每句话都带上了敬语。

“你认为你和她的作品有相似的地方吗?”

“我没有看过她的作品,不知道相似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官一般是不插话的,但是这个时候,他也忍不住提出来:“被告,你清楚你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吗?”

“是的,这位汐见美实小姐认为我抄袭了她的作品。”织田说完,脸上的疑惑更加深,这件事不是法庭知道的吗?

妃英理因为织田作之助的反应太过天然而感到好笑,但努力绷着脸让自己不笑场:“你对此不好奇到底哪方面相似了吗?”

“不好奇,因为我知道我没有抄袭。”

“那你如何理解你们两部作品都有相似的地方?”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妃英理应着“谢谢,我问完了”,便回到被告席。

对手虽然是有名的民事诉讼律师,但在自己面前还只是个弟弟。

织田作之助的根本目的,只要是证明自己无辜即可。但是其他人并不是这么看的,只是看在织田作之助的面子,如果对方能见好就收,他们也不会太追究。但是如果人死性不改,非要争得鱼死网破。

“妃律师,您应该知道怎么让人痛(shen)改(bai)前(ming)非(lie)吧?”赤司微笑道。

妃英理:“合理合法手段,我懂的。”

……

原告席的律师走到织田作之助的面前。他环顾一周,目光梭巡过织田、妃英理、**官和汐见美实的脸。

“被告人织田作之助,你知道如果雷同多到一定程度的话,那与巧合已经没有关系了,直接能构成「抄袭」事件吗?”

织田作之助点点头:“所以我,才被告了。”

“很好,那既然织田先生知道你的文章被告,那么你应该也知道,汐见美实小姐的《风中童话》这篇故事也是出现在你的故事之前,现在法官和辩方律师桌子上都应该看到一封邮件,那是在两年前我的原告汐见小姐她发给编辑的细纲和五万字的试阅章,以及后续的全部内容,上面明确标有时间。按照文艺春秋河合编辑提供的收到原稿时间,这份内容确定是在《子守歌》之前。”

“有异议!”妃英理提出异议,“我一直很想知道,汐见小姐两年前不发表,如果没有织田先生的《子守歌》出版,是否意味着你这份稿子石沉入海,不会再启用?”

汐见美实的声音柔和浅淡:“并不是,我两年前之所以不发表,是因为我想尝试推理题材时,却发现这是我的短板,我需要认真敲实每个细节才会愿意动笔,这可能是我的转型作品,我不愿意随便对待,”

妃英理又继续追问:“为什么从来不写推理题材的汐见小姐,居然也会想尝试推理题材?”

“我认为这是一种挑战自我,拓宽文路的重要选择,就像是我一开始选择了恋爱小说,之后又大胆想着儿童文学领域进发一样。我并不认为有谁可以限制我去选择我想写的题材?”

汐见美实淡定地说道,目光平直地望着妃英理。

“那这样的话,汐见小姐是如何敲定推理题材的细节呢?”

“我是通过阅读报纸、新闻以及杂志,应该没有不允许用现实题材吧?”

妃英理还打算问,原告律师打断妃英理毫不喘息地对汐见不停地发问,对法官提出意见:“抗议,庭上,这件事与本案无关。”

“抗议有效,现在是在对被告提出问题的时间段。”法官打断了妃英理的进程,说道。

“一部作品在你的作品发表之前,而且多处内容和你的文章相似,甚至部分已经到了一模一样的程度,我是否可以认为你曾经有意或无意中看到过汐见美实小姐的作品,并引以为自己写作内容,以此作为牟利的手段?”

“不可以。”

织田掷地有声地回应道,把原告律师给弄愣了。

“我不会抄袭别人的内容,并且以此牟利。若是我知道那是别人的,我就不会碰,这是基本的礼仪。”

妃英理适时地插入对话:“这里能否请我方证人横沟正史先生为被告做出陈述?”

横沟正史就坐在厅的侧屋,听到传唤,便站起身。

横沟正史现在还在疗养中,穿着一身苍色的轻便和服。为了看起来精神一点,早上还灌了很多茶。听说织田被告抄袭之后,他就没有理会自己被爆出住院的消息,立刻打电话跟织田说,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随时叫他过去作证。

“我与被告织田作之助认识三年,三年间我们经常讨论出现的灵感和文章的内容。但凡我提到我可能会喜欢的题材,织田作从来都没有涉足,会和我发表的内容直接避开。”

横沟正史表情坦然,甚至认为要抄也该抄他的,为什么要抄一个不知道哪里突然冒出来的女小说家?

妃英理正式介绍横沟正史:“这位是三年前和织田作之助同样获得直木奖的横沟正史,连续两年作者版权收益在日本青年作者,也就是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作者里面排名第一。”

她顿了顿看向汐见美实的方向,补充道:“我无意冒犯,但是,汐见美实的版权收益好像排得很低。”

汐见美实双手交握,面对妃英理的反问时,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谁知道呢?这么说的话,只会有小作家抄袭大作家的情况,不会有大作家抄袭小作家。妃律师,您是这种意思吗?而且,谁知道,高产如金田一作家是不是也有个工作室在帮他量产推理小说呢?”

这话一落,横沟正史顿时胸口升起一口气,正要发作,胸口钝疼,咳了大半天。妃英理立刻出声,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来。

妃英理低头检查自己的资料,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来谈点新的东西。”

“三年前,织田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为《十二夜物语》。这本书的内容也是构成《子守歌》的基调。很有趣的是,这本书在三年前冬末,织田先生寄给他的责任编辑河合编辑时,明确收到“这份文稿不行”的短信,但是当时河合编辑因为在忙各大出版社编辑联会,并没有收到那份文稿,虽然,现在录像也找不到——”

“不过,按照织田先生所说的,有习惯用练手文来作为灵感的基础,在三年前的练手文里面,我和助手们发现《风中童话》多处和三年之前练手文的内容相似。”

上次赤司和中原两个人哀痛着手稿丢失的时候,织田作之助很自然地补上一句:“但是,我练手文的底稿都在,我写文的灵感有时候也记在上面”。

织田作之助从一开始就底气很足,他自己写文的时候会把用上的素材打个星号和日期,表示自己用过了,这样方便自己不会用重复的素材,这是在港黑做底层工作时养成的习惯——把材料都归档保存管理。他可以自己证明他就是自己写的文章内容。

但,赤司和中原很在意三年前那本书的话,其实织田也有底稿。如果翻找的话,可以看得到《十二夜物语》的文稿。两个人听完,同时又好气又好笑地拍了织田一下,但是赤司还怕拍疼了,拍了一下之后,帮忙揉了揉。

如果《风中童话》是完完整整地抄袭《十二夜物语》的话,哪怕织田也记不太得文章的全部内容,但他还记得当时在文中藏了一个东西,就藏在标题里面,所有的标题第一个字连起来可以弄成一句话——

「晚安,贵志君。

お休みなさい、たかし君

(o ya si mi na sa yi ta ka shi ku n)。」

这就是为什么那本书叫《十二夜物语》的原因,《子守歌》为什么也是十二周完结,全是因为这个故事是给夏目贵志的。不过《子守歌》弄得更隐蔽一些,不像《物语》那本放在标题里面的。

因为日语里面没有n开头的字,所以改用英文形式的「night(夜晚)」。这里还有引用日语发音中「night」与「light(光)」同音,依旧是织田作之助喜欢的文字游戏。

虽然之前不抱希望说汐见美实连标题都用了,但是细纲上每个标题还保留着原来的标题。再加上,她赶在开庭前就把文章全部发表了,像是在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满心苦怨一样。赤司把文章每章都打印下来,也发现了她虽然扩写改变了一些内容,但偏偏题目可能太适合意境了,也是用在文中一个字都没有改。也就是说,现在全部的网民都可以看到她的题目串起来就是在对一个叫做贵志君的人说晚安。

这可以猜想一件事,汐见美实可能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赢官司,只是单纯地想用「抄袭」恶心织田作之助。一个作家无论是不是真的涉嫌抄袭,在全网攻击下绝对会深受影响。

也说明了,从一开始做这件事,汐见美实就是打从心底就讨厌织田作之助,也许是嫉妒才能,或者是更多复杂的原因,反正就是想恶心他。

……

妃英理露出微笑道:“感谢汐见小姐提供了细纲和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全部的内容,我们也再次看到了这句话。请问汐见小姐身边也有一个人叫贵志的吗?”

现在情况转向太快,更引向了汐见美实抄袭的方向。

汐见美实更没有想到突破口会是在这里,她虽然知道织田作喜欢玩文字游戏,但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亏她把所有名字都改了,地名、人名、甚至原本的动物都改成另一种类似的动物,生怕里面又藏了什么东西。没想到她洗稿之后,最简单的标题把她给暴露了出去。

不,她还没有输。

她不能慌!

汐见美实把尖锐的指尖掐进了手心里面,试图利用痛觉一点点让她恢复冷静。

原告律师立刻为汐见美实提出异议:“抗议,庭上,辩方律师并没有提交过这些新资料的申请。我要求暂时休庭,重审资料。”

法官瞥了一眼咬牙切齿,眸光暗沉的汐见美实,目光平直,口气淡淡地说着。

“抗议无效。”

细纲和文章内容都是由原告自己提交的,只是从中发现了新线索,并不算新资料。

“辩方律师请继续。”

话音刚落,妃英理露出从容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