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非一般了解过程(1/1)

防盗章节 一世相随/桥夕 05

周宪一连七天都没有去秘境,就像丢失了什么,人也显得比之前烦躁些,还时常发呆走神,让两个贴身丫鬟都有些纳闷。

“二娘子这两日里跳舞倒是比往日有了很大起色。”

周宪随着乐声停下动作,对教导周家姐妹学舞的教娘点点头,就看着另一边的周宣在乐声中快速旋转的身姿。

前世的自己也很爱歌舞,但是此时的自己,看尽三百年世事变迁,她不得不承认,歌舞不过点缀乱世的繁花而已。太过出众的容貌,绝美的舞姿、婉转的歌喉,都是毁掉一个女子安稳生活的利器。

自古红颜多薄命,几人能逃过呢?

周宪不想如上一世般被父母送入唐宫之中,于歌舞一道,自然不太上心了。相反,还要故意表现出没有多少才艺才行。但是,这故意的隐藏,并不能瞒住在舞艺上造诣颇深的孔教娘了,所以她才说了这句话?

“姐姐跳得才是好,便是大唐盛时风靡一时的胡旋舞也学得这样好。”

孔教娘面带笑容的看着宛如翩然蝴蝶般的周宣,她承认,周宣的资质虽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有着对歌舞独特的认知和触感,让她的舞中多了一份勃勃生机。

“啊!累死我了。孔教娘,妹妹,我今日跳得如何?”周宣停下动作,一边接过丫鬟手中的帕子抹着额头的汗珠,一边娇声笑道。

周宪看到孔教娘脸上的笑容,顿时明白她是真的喜欢周宣这个弟子的。

周宪退到一边,面带笑容地看着。周宣和孔教娘的相处,孔教娘将动作一一分说,那里做得好,那里需要注意……真是倾囊相授了。而周宣对孔教娘,果真也是很亲厚的模样,想到周宣对待教授诗书的先生的态度,便生出了几分诧异来,随即心中似乎明了些什么。

上午是学歌舞,下午则随着先生读诗书学字画。

教姐妹俩读书的先生姓冯,五十多岁,河间人。因为世道衰败,改朝换代太过频繁,他少年时考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后,便没有再去洛阳参加科举了,而是随着家人逃难来了南方。

不过周宪一向秉承着尊师重教的想法,且郭荣时常和她说起了周□□郭威之事。周□□郭威虽然是马上皇帝,却是难得的仁德之君,并不以武力得到皇位而尊崇武将。其后的郭荣也是将此认知延续,重用文官,慢慢削弱地方节度使的割据势力。只是想到其后的赵匡胤,此人将读书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任文人治国监军,国家再也没有藩镇节制割据之祸。(当然赵匡胤荒废武备做得太过了。)不过在她看来,国家安稳,少不得武将,也离不开文人。武将守国,文人守节。因此她对于这位冯先生的态度,算是比较恭敬的。这一对比之下,大家自然也就察觉到了周宣对于书生的态度,很是不以为然的。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冯先生摇头晃脑的说着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抬头就见周宣掩唇小小打了一个哈欠。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打了教导书诗书的冯先生的脸面。

“大娘子,我刚才说的内容,大娘子可是已经知道意思了?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了?”

周宣愣了一下,眨眨眼笑道:“冯先生能再说一遍您刚才读的句子么?”

虽然乱世之中读书人最是不值钱了,但是文人骨子里的清高自尊却是难以改变的。冯先生被气得胡子直翘,好半天才道:“圣人诚不欺我,果真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周宣却是一点也不生气的样子,笑道:“先生这话就不对了,时间最难养的,是既是小人又是女子的人呢。而且先生那句话,可是将先生的女性亲眷也骂进去了呢。”

周宣确实是不大看的起这个先生,只是她还以为自己掩饰得好。殊不知冯老夫子半世飘零,经过了不少冷待和白眼,怎么会看不出周宣眼中的轻视呢?他为了生计也就不好同一个小娘子计较,只是心中对于周宣那真是意见极大的。

“我也不和你计较了,接着读书吧……”

“先生,你还是讲讲诗词吧,这些之乎者也,也不用闺阁女子知道的。”周宣一读到古文,就头痛。相当年,她是个超级偏科的艺术系学生,高中时代的文化课成绩惨不忍睹的。

“妹妹,你说姐姐说的可在理?咱们闺中女子不是只该学女子该学的东西吗?这些之乎者也的,都是男子才读的东西吧。”

周宪一愣,自己可不想被周宣扯近她和先生的冲突里。“妹妹也不大明白呢。姐姐可以去问母亲的。她请先生来教导我们姐妹,肯定是有想法的。”

周宣看了看周宪,心中不满,亲姐妹居然不站在自己这边,随即和冯先生争论起来。

而周宪只是静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看着书本、字帖。几日时间里,周宪知道,等到字画先生来时,这争论便会告一段落了。

字画先生姓王,山东东平人,比冯先生年轻许多,三十岁出头。直襟墨袍风姿不俗。周宪明白为什么周宣会对字画课的抵触不大,就是她,见过李煜、郭荣这等人中之杰的风姿,也不得不赞叹一声王先生好风度。

而周宣在字画上并无天赋,相对而言,周宪虽然性格内敛,但是却时常被王先生表扬。

“二娘子今日的字迹似乎更多了几分风骨,于闺阁女子而言,确实难得。”

周宪并没有任何的喜悦之情,书法字画,于现在的她看来不过是小道而已。

一边的周宣咬了咬唇,看向周宣的目光带着连她都不自知的寒意。

“王先生,你看看我这几个字。”

周宣相信王先生一定会为这句诗词叫好的。那可是被千百年后不少人传唱的句子呢,只可惜,自己仅仅记得一句而已。

“小楼一夜听春雨。”王先生缓缓念道,看向周宣的目光变暖:“大娘子好意境!只是这字还要多多练习才是。”

周宣的一手大字,只能称得上工整而已。

周宪发誓自己眼角看出了周宣眼中的愠色,心中暗叹,这个莫名多出来的姐姐也太好胜了些。

申时末,周宪结束功课,回到了院子里。

“二娘子,您回来啦。奴婢们已经备好了点心,二娘子先用一点吧。”小翠和晴儿看到周宪回来了,忙迎了上去。

周宪对着小翠点点头,想到这个丫鬟在前世一直陪着自己到最后,不是没有感触的。而生母周夫人和姐姐周宣却都没发现“周宪”的不同,两相对比,周宪纵使再淡薄,心中也生出了几分冷意来。有时候,周宪甚至觉得,周府只是她的暂居之地,她真正的家是郭荣所在的秘境。

所以对于周夫人周宣等,周宪都是淡然处之的,既然觉得周府是暂居之地,又何必为了这些人伤心呢!

过两日,便是周宝的百日了,周宪再不愿意,也得给她准备一件礼物。

周宪亲手用鹅黄、嫩绿、桃红、水蓝四色的丝线打了一条络子,将买回的五颗大珍珠都拢上,结成了花瓣的样子。作为周宝的百日礼也使得了。想到已经七日没见郭荣,周宪心中顿生经年没见的感觉……

谁言相思了无言?这就是相思么?

周宪这个时候明了,自己对郭荣的心意,不是一句多年相伴生出的知己之感就能混过去的。而是自己真的动心了,虽然动心的对象,并不是人……

想到自己和郭荣的情形,周宪心中一阵茫然。半天才低叹一声,闭着眼睛就进了秘境。

还是何从前一样,郭荣负手站在湖边的树下,卓然的身影除了孤寂,却又隐隐透出一股说不出的威严和气势。虽然他只是在看风景,却总给人一种孤傲之感。

不知道怎么的,周宪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悲伤和怜惜来。

郭荣转头看向周宪时,便看见周宪朝自己飞快的跑过来,然后抱住了自己。

郭荣先是有一点的诧异,随即眼中出现了暖意。伸出双臂,将她深深的拥在了怀里。

两人静静的拥抱着。此时两人心中都觉得,此时此刻若是能永远下去就好了。

“娥皇,我很想你……我还担心若是你一直不再来,我便只能一人站在这里了……”

“我也很想你,不管怎么样,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永远陪着你……”周宪在郭荣的怀中抬起头,郑重地说道。

两人四目相对,似乎只过了一瞬,又似乎过了很久,最后两人相视而笑。

郭荣牵着周宪的手,指着那些翠绿的叶子道:“你看。”

“啊,它们长得真快!”

周宪看着郭荣拔出绿菜,下面是个头极大颜色晶莹剔透的白萝卜,“可惜了,不能拿出去吃。”

“这样也好,若真的能拿出去,也许会招来他人的觊觎。”

周宪叹道:“如果能拿出去,也许将来碰到世间的另一个你,给他用了这东西,他的身体也许就不会那样差了。你看,我只吃了一个桃子,感觉身体轻盈了好些。”

郭荣看着周宪的肤色果真比之前更加晶莹剔透,沉默半晌才道:“上天这样安排,我们也奈何不得……”

此时是南唐保大五年,汉乾祐元年,离郭家满门被屠还有两年时间,若说郭荣没想过去改变满门被屠的惨剧,那绝对是假话。只是此时他无法可想,所以,也只能心里想想而已了。

“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得想想法子的。就这样认命,怎么能甘心?而且,你现在这样的情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周宪觉得若是一人一鬼,结果如何,始终是难料。

“我们是否要向那位方丈大师求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