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1/1)

皇帝陛下为了洗脱他昏君的称号……

好吧,为了挽回他已经是负数的声望,毫不犹豫的,不顾朝纲紊乱,大肆诛杀重臣,目的简直连小孩子都知道。

就是为了给太子铺路。

如果说是太平盛世,如此昏君的行为,绝对是冤假错案制造机。

问题是,因为他原来的行为,满朝文武都是朋党连串,只要围抄了一家,基本上就是抛出萝卜带出坑的,没有谁家是干净的。

正常情况下,一国皇帝还会为了平衡势力而有所节制,可是这对于一个明知道寿命已经没有多少的,已经被吓疯的皇帝来说,真心不是什么大事的。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反正,他只要为身后名,将那些将会给太子造成麻烦的一群老臣全部干掉,就好了。

于是,林岚等人收到详细消息的时候,皇帝已经驾崩了,额……满朝文武能陪葬的,几乎上也和皇帝一起,同步归天了。

回防?

——收拾烂摊子。

守孝?

——彰显孝贤!

登基?

——掌握大权!

都不存在的。

其实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为这三件事头痛着,因为皇帝死的太不是时候了。

一旦要做这些事情,他们乘胜追击的计划就必须搁浅,让蒙古有缓气的时间,这样对他们太不利了。

只是,在所有人都讨论着这些问题的时候,林岚一言不发的弄了一篇非常无理取闹的檄文,将所有矛头直指蒙古皇室。

一口气的将所有的锅甩给了蒙古。

反正杨过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原来他们的皇帝……

不,现在已经要叫先帝了。

先帝的死亡竟然是蒙古地方派喇嘛前来诅咒下毒导致的,更不知道,原来新帝自小多灾多难也是蒙古国师导致的。

嗯,甚至连几代皇帝的子嗣艰难的锅都甩给了蒙古……

还稍微的美化(虚构)了一下,先帝最后时光突然醒悟,发现阴谋,将一堆被蒙古人蛊惑的奸臣贼子全部诛杀的暴虐行为(事实)。

那群人因公因私,的确也和蒙古势力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真正卖过倒是没有,半卖或者小卖那就是肯定有。

最后的结尾就是悲愤的说,先帝死不瞑目,新帝作为儿子,父仇不报,枉为人子,临安已被 于皇室是大凶,不宜作为登记的地方。

作为太子,他要在最前线登基,并立誓,一定要将先帝葬回故都汴京!

否则,他就宁愿作为千古不孝子,不给先帝下葬了!

对此,杨过是佩服的。

甚至连最吃古不化的郭靖,也被林岚一句:“鞑虏未灭,国家未圆,何以为家。家不全,孝何在?天子之职最重莫过于守国门驱外敌,守孝、登基这些门面的东西,不比打回几座城池,救回百姓更加重要?”

弄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然而,在大义凛然,也没法忽视,林岚为了省事,将赵禥的登基大典和新一轮的驱蒙大战的誓师大会挤在一起举行的事实。

虽然时候她还誓言旦旦的说,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弄两场仪式,不如省下一次的人力物力来培养新人新物新兵。

也无法让人发现,这位新封的女太师大人有多么的视世俗于无物。

没错,赵禥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封林岚为国师、太师。

谁说都不管用。

第二个圣旨才是公文性质的给先帝追封……这还是林岚帮忙做的。

总之,赵禥登基大军再次起拔之后,临安府已经名存实亡。

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理所当然的转移到了襄阳。

而赵禥带着……

不,赵禥在郭靖杨过等人的带领下,一直活跃在前线,全国执掌大权的,竟然成为了林岚……和郭阎。

很神奇的,郭阎竟然没有选择和郭靖、杨过他们一起前去前线,而是和林岚一起留下来了,一起处理着全国的大小事务。

不可否认的,有他在,林岚做什么事情都轻松了很多。

她只需要按照她考察的结果,不断的完善着各种的规章制度就好。

郭阎作为最忠实的执行者,他奔波在江南诛地,来无影去无踪的,以监察御史之名,监察督促着所有人,让所有人都彻底执行林岚颁发的改革政令。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穆念慈竟然成为了家闻户晓的义务教育大家。

没错,因为培养曾经的赵禥,穆念慈作为听了三次林岚开设的举人培训班的人,对于如何教导少年儿童,竟然有了心德,在人手紧缺的时候,她默默的为他们大业以三年速成,六年稳定的速度,培养了大批的中坚力量。

黄蓉和小龙女一直作为前线的后勤人员以及监察人员,为郭靖和杨过的不断奋进提供了坚定的后援。

因为种种原因,抗蒙的步调不急不缓,都是打一年,休两年的,每一次出兵,都有计划,有目的地稳稳将要地关隘收回。

洪七公和黄药师也在抗蒙的第十二年,也就是燕云十六州全部重回归大宋后,大笑而去。

赵禥才终于记得将先帝下葬(伪),着着实实的为先帝(洪七公、黄药师)守了孝。

史称宋元之始。

直到这个时候,大宋人才发现,他们的一切,都在这十多年的战争中改变太多了。

皇帝似乎已经彻底成为一个象征的意义。

盖因对于皇帝赵禥的智商,林岚从来都没有掩饰过,所以全大宋的人,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傻子皇帝。

只是,这个傻子皇帝的登基,却给他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一直都觉得,皇帝就应该是英明神武,指引带领他们前进的人。

现在看来,指引带领他们前进的人,应该是他们的太师……

好吧,是太师制定的法规法则!

对于开明并包的宋朝来说,这些法规简直就像是贴心订造的一般,在她制定的规则法规之下,爆发了让人难以想象生机和动力。

更因为林岚、黄蓉、穆念慈、郭芙、郭襄以及很是一批的有为女子的带领下,男女虽然还不至于平等,但是女性的地位却是超唐复汉了,最起码什么三从四德,女四书这些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无他……

疆域辽阔,人口不足,男人强壮一些的都上战场立战功去了,剩下都是留守老弱妇孺,谁还有空讲究这些。

林岚记得最夸张的一年,就是她组织了好几次总人数大概是五六万的乡间有为女青年,公费将她们送到前线相亲的……

抗蒙大战一共打了四十八年,没办法,谁叫那个叫成吉思汗的人太会打仗,将蒙古的版图弄得太大!

等到将蒙古人,赶到不知道南哥角落……

额,应该说是,林岚这一代人已经老去的时候,总算打算退位,真正地停战休养生息,并将一切交给下一代的时候,妇女们已经成为了完全可以顶半边天的存在。

因为她们的领导人,林岚可以说是有武功中的人中,最为大方的人。

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她一个人就贡献了十几套全民能修炼的武功,其中八套是特意给不同年龄断的女性的。

没办法,男性都上战场了,后方的女性可是顶梁柱,总不能还是那么弱鸡的吧。

当女性的经济水平以及能力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之后,男性们想重新将她们关回院子中,讨论什么三从四德,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要是敢这么说,很有可能被自家深藏不露的娘亲、妻子、姐妹、儿女一掌拍出门去……

更无奈的是……

赵禥和郭襄没有儿子……

只有一个女儿……

而他们的女儿也只生了女儿……

还能怎么办?

第二代版图扩大得无边的天下之主,迎来的了继唐武女皇后,史上的第二位女皇。

也就是,赵禥的孙女。

反正,谁也不知道,这位孙女的父亲是谁……

这位女皇对历史重大贡献……

林岚叹气:只有大量可以供人传唱的爱情故事!

她就不懂了,她精心教育出来的孩子的爱好竟然是写话本,排戏剧。

第三代皇帝更是绝。

因为女皇陛下一生都贡献给了艺术事业没有子嗣,她很任性的随意在宗室中,找了一个希望吃尽天下美食的胖子!

听说他原来的名字叫张无忌……

因为要做皇帝,所以改名字成为了赵无忌。

他母亲貌似是那个宗室王爷的后代……

之所以愿意做皇帝的原因是,他迷上了五位皇室专属女官!

叫做赵敏、周芷若、殷离、韩昭……

哦,女官是历代女性官员的起点。

没啥才能张无忌……赵无忌为了能有和几位女神见面的机会,大义凛然的成为了皇帝!

当年纪已经有九十八,隐居古墓的林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实在不知道怎么说了。

经她一手改造的皇朝的皇帝,竟然都朝吃喝玩乐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

没办法,因为皇帝,说实话,其实真是象征精神性意义的存在,他除了每年的大典出现一下,并且不愁吃喝之外,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权利了。

有些野心的人,目的都是朝着一国丞相、一国太师、一国元帅努力去了,谁有空想做皇帝?

而史书上除了对林岚、杨过等人的各种歌功颂德之外,最多人讨论的就是林岚和郭阎之间的爱恨情仇了。

因为这两位同朝为官数十载,都没有谈婚论嫁。

而他们周围的人,都似乎驾定的以各种方式说过,郭阎监察史对林岚国师一见钟情,爱慕一生,终生不娶。

只是不知道是为什么原因,两人最终都没有修成正果。

有人猜测是,林国师一辈子的心血都给了大宋、给了赵禥、给了杨过……

再无心情爱。

而郭阎却固执的为她等候一生。

世传:易求无价宝,难得有阎郎。

代表最真挚浪漫的爱的守护和等候。

是每个女孩子对爱情的期盼和寄望。

然而实际却是——

某年某于某日,林岚实在是被周围的人打趣得不能接受了,在一次人很齐的聚会中,当着所有人的面前光明正大的问郭阎。

“听他们说,你喜欢我?想娶我?”

郭阎下意识的嗤笑:“听谁说的?你是在开玩笑?”

不不不……

我不是想这么说的!

林岚却是松了一口气,并说:“我就知道,看吧,大家都误会了,不要再拿我和郭阎开玩笑了!”

郭阎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他还能犟着接上:“这个世上有人能配得上我吗?”

所有人:……

呵呵呵哒!

你们喜欢就好。

有些话,说出来之后,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对于林岚和郭阎来说就是这样的。

最后,世人皆知的是,郭阎是在全真教中,最接近古墓派的那个专门为他而建的院子中逝世的,享年一百二十八岁。

随即,太师林岚也在古墓中去世了。

一时,举国哀痛。

传闻,最后,郭阎说的是:“真是,又被你逃过一辈子,下辈子,我不会再放手了!”

至此·进击的良心妹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