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被催生(1/1)

谢琅不禁感慨:“你儿子真乖。”

“羡慕?”刘彻问,“那你继续羡慕吧。”

谢琅乐了,“还以为你会说把据儿送给我。”

“想得美!”刘彻想那样讲,可谢琅不会跟他客气,“珍珠蚌在哪儿?”

谢琅一时没反应过来,卫青又说一次,谢琅才明白,“现在就开?等据儿和小七回来再开吧。”往外看一眼,“东方朔还在。”

“他……”刘彻皱眉,“那东西能不能放到明日?”

谢琅想一下,“放在缸里应该可以。可陛下不用上朝吗?”

“下了朝过来,到你们村顶多午时。”刘彻道。

卫青忍不住说:“路上颠簸,据儿恐怕受不了。”

“多放几条被褥。”刘彻宫里珍珠不少,但他还未曾见过珍珠蚌,“明日别做这个吃了。”指着红薯粉。

谢琅:“腻了?”

“对!放的油太多。”刘彻说着眉头不禁皱了一下。

卫青很是无语,又不敢让刘彻看见,干脆低下头收拾碗碟。

炒凉粉就要多放些油,否则一点也不好吃。谢琅吃个七成饱就觉得凉粉有些腻,虽然答应了小七,也没打算再炒,他想凉拌。

刘彻没吃过凉拌的,谢琅便没说,担心刘彻让他把做法说一遍,“知道了。陛下何时回去?”

“申时左右。”刘彻不敢在宫外逗留太久,“据儿喜欢吃虾,找个鱼篓给他盛一点。”停顿一下,道,“够他吃的就成了。”

谢琅看一眼卫青,“陛下和仲卿不吃?”

“仲卿,你吃不吃?”刘彻问。

卫青很闲,想吃随时可以过来,“吃太饱,微臣此时什么都不想吃。”

“那就给据儿装一点。锅碗瓢盆等我们走了你再收拾,去给吾煮点茶。”刘彻道。

谢琅白了他一眼,“不会。”端着盛凉粉的盆就走。

刘彻呼吸一窒,眼睁睁看着他从自己身边飘然而去,有些回不过神来,“他,仲卿,他——”

“陛下想喝,微臣去煮。让三郎歇一会儿。”卫青道,“从我们过来到现在,他就没闲过。”

刘彻想说,不就是做点饭么。然而,就是做点饭,谢琅不乐意,他逼谢琅也没用。

“惯的他了。”刘彻嘀咕一句。

卫青便知道他同意了。

几案收拾干净,卫青就把红泥小火炉点着,给刘彻煮茶。

谢琅家中没有煮茶的调料,卫青想煮碗浓茶也煮不了,只能让刘彻喝清茶。

菜油腻,清茶刚刚好,刘彻慢悠悠喝完,也快到申时了。昏昏欲睡的刘彻起来伸个懒腰,见谢琅和东方朔在院里聊天,“三郎,据儿和仲卿呢?”

“仲卿在那边。”谢琅指一下东南角的竹子,其实是竹子后的茅房,“据儿不知道。反正是跟小七在一起。”

刘彻:“叫过来,我们回去。”

谢琅转向东方朔,“你去喊他们。据儿说我家的桃好吃,我给他拿几个桃子。”

灶房里有许多新鲜水果,东方朔看到了,不疑有他,得到刘彻许可就往外走。

等他出去,谢琅立刻去灶房把他早已准备好的虾递给经常随刘彻来的侍卫,“放仲卿车里。”

“喏。”侍卫应一声,到门口碰到卫青。卫青见是用陶罐装的,忍不住问,“会不会颠碎?”

谢琅:“等一下给你个篮子。”随即给卫青装半篮水果,“陶罐裂开就把果子倒出来,虾放篮子里。

卫青转手给侍卫,见刘彻面无表情,知道他是因为没能亲手开蚌取珍珠而有些不快,“三郎,土豆种下去了吧?”

谢琅点头,“西边靠路边的三亩。另外三亩是花生,有的地方又叫长生果。”

“长生果?你也知道长生果?”

谢琅抬头见东方朔站在门口,也不知何时回来的,不禁庆幸自己没说什么不该说的,“你也知道?”

“我听张骞说的。”东方朔道。

谢琅总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张骞?”

“出使西域的那个。吾以前同你讲过几次。”刘彻说着,忍不住笑了,“吾担心张骞凶多吉少,你还说不会的,一定能平安归来。这才多久就忘了?”

谢琅想起来了,“草民整日忙个不停,哪里还能记得那么远的事。”

“父亲,何时回去啊?”

刘彻扭头看去,“你——”满脸灰尘,满身泥土,手上也漆黑,“我的天呐!”

“我的天啊,你就是我的天呀,父亲。”小刘据飞奔过来。

刘彻噎了一下,又哭笑不得,“你这是在哪儿弄的?谢小七呢。”

“谢小七已死。”

小七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刘彻抓住小刘据的胳膊朝谢琅丢去,“给他洗洗。你给我进来!”

“我不是故意的,孟达爷爷。”

话音落下,门边多出一个脑袋。

卫青好奇不已,“你们去哪儿玩了?”

“他见人家玩泥巴也要玩,我怕泥里有石子伤着他的手,给他挖一点泥,又去人家家里弄一点水让他玩。”小七趴在门边解释,“等我把水盆和铁锹给人家送回去,回来他就变成这样了。”委屈巴巴看着刘彻,“孟达爷爷,我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你的乖儿子就变成泥孩子了。”

刘彻只是担心刘据碰到不干净的东西,“他身上又是怎么一回事?”

“他见村里的小孩跪在地上摔泥巴,也跟着跪在地上。跪着硌膝盖,他又坐在地上,说坐着舒服。我见他挺高兴的,没好意思叫他起来。”小七担心刘彻骂他,指着谢琅,“我小时候玩泥巴,三爷都没骂我。”

谢琅:“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是把我叫过去,我也不骂你。”

“那你现在要骂我吗?”小七问。

小刘据抬起头,“三叔,不骂小七。”

“我没骂他。”谢琅转向小七,“进来。”

小七下意识看刘彻,有他在,不敢。

“再不听话我揍你。”刘彻开口道。

小七连忙跑进来。

刘彻见他身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你没玩?”

“我都长大了。”小七道。

刘彻正想说,你不玩还敢让他玩。话到嘴边想到是小刘据要玩,而小七能长成今天这样,正是因为谢琅不拘着他,“下次他再想玩,叫他来家里玩。”

“他不是想玩,是看别人玩才想玩。”谢琅解释道。

小七点头,“是的。我小时候就是看别人玩才想玩。”

“小孩子就这样,见人家吃饭香,他都能多吃半碗。”谢琅道,“长大就好了。”

小七使劲点一下头,“我三爷说得对。”

“你三爷有不对的时候吗?”刘彻反问。

小七认真想一下,“没有!”

刘彻白了他一眼,扭头看他儿子,谢琅正在给他洗脸,“小七,把你小时候的衣裳找出来给他换上。”

“他小时候的衣裳都被我伯娘拆掉给我们做鞋了。”谢琅道,“仲卿,去我房里拿条薄被褥。”

卫青看向刘彻,“包上?”

“包上。”刘彻皱眉道,“什么不好玩,非玩泥巴。”

小七忍不住说:“泥巴好玩。”

“再说一遍!”刘彻瞪着他。

小七:“不信问我三爷。”

“他说的是黄泥,可以烧东西的那种。”谢琅笑道,“他小的时候要玩泥巴,我教他用泥做东西,然后在火上烤。”

小七不禁问:“别的泥不行?”

“不行。”东方朔接道,“现在知道了,下次别带,别让他玩了。”

小刘据听懂了,“三叔,我不玩啦。”

“没有怪你的意思。小七给你找的泥不好。”谢琅笑道,“改日我和小七上山拉点黄泥,我和你一起玩。”

小刘据顿时眼睛瞪得滴流圆,“三叔也喜欢玩泥巴?”

“喜欢啊。但我只喜欢在家里玩。”谢琅道,“以后我们在家玩好不好?”

小刘据使劲点一下头,“好的。”

谢琅把他外面的衣裳和鞋剥掉,就把他递给卫青。

卫青把他外甥包严实了,才问刘彻,“回去?”

刘彻点一下头,接过小刘据,朝他屁股上一下,“以后不准在外面玩了。”

“我不玩啦,父亲。”刘彻并未板着脸,打的也不痛,小刘据没觉得他可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和三叔玩。父亲,什么时候再来啊?”

刘彻:“过几日。”

最近天气好,次日艳阳高照,谢琅觉得刘彻会过来,早饭后就领着小七上山,让小七练习射箭,他找黄泥。

小七把箭用光又捡回来,谢琅找到一筐黄泥,用砍刀砍一根竹子,和小七一起抬回去。

“三爷,又从东边?”小七发现谢琅要过木桥,“咱们从沟边绕吧。”

谢琅:“你孟达爷爷该到了。”

“那还是从东头进村吧。”小七道。

谢琅乐了,“你大伯娘和二伯娘被我收拾几顿,都不敢跟你大声说话了,你还怕她们?”

“我才不怕她们,只是不想搭理她们。”小七眉头微皱,“她们不知道又想干什么,教谢莲花的闺女喊我小舅舅。我才不要当她小舅舅呢。”

谢琅眉头一挑,“什么时候的事?”

“很早了。”小七想一下,“有一次我二伯娘领着那小孩在咱们那边烤房门口玩,我和小马、小牛从旁边过,二伯娘指着我跟对那小孩说,这是你小舅舅。”

谢琅:“那孩子的娘没了,爹又去服劳役了,你不高兴也别训那孩子。只管挤兑你二伯娘。她敢打你,我教训她。”

“好的。”小七看快到村东头了,“我二伯娘要是在那边,还得叫那小孩喊我小舅舅。”

谢琅笑道:“不怕。我收拾她。”放下筐子,叫小七拿着竹竿,他拎起来,“你走前面。”

有谢琅在,小七没什么可担心的,慢悠悠到他大伯家门口,就四周看,“三爷,在西边。”小声提醒谢琅。

谢琅放慢脚步。

“三郎叔,你和小七不是上山打猎?”钱小花走过来,“弄泥干什么?”

谢琅:“我高兴。”

“你,你高兴就好。要不要我帮你拎回去?”钱小花说着就伸手。

谢琅转手放到另一边,“不用。谢谢。”

“泥里不会有什么宝贝吧?”谢琅在山里弄了不少宝贝,红薯、棉花等等,钱小花不觉得泥里能藏什么,眼睛却忍不住往泥里瞅。

谢琅停下来,笑看着她,“有宝贝我把泥吃了,没宝贝你把泥吃了?”

钱小花不禁后退一步,“我就随便说说。你咋还当真了啊。”

谢琅白了她一眼,“给四郎弄的。”

“哎,你早说啊。”钱小花顿时不感兴趣,“用火烧着玩?”

谢琅没搭理她,拎着筐子就走。

钱小花觉得自己猜对了,“你对王大公子家的孩子可真好。三郎叔,这么喜欢孩子,为啥不自己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