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已捉虫)重生的林如海(1/1)

贾敬基础到底是扎实, 即便在全国各地举人和京城国子监学院的围攻下, 还是取得了名次, 会试榜上有名,他在殿试来临之前就已经是“贡生”了。

殿试和会试时间相差不远,因此在会试刚刚放出榜单结束之后, 贾敬就被贾代化要求着在家里学习,轻易不要出去。

贾敬无奈, 看着年老的父亲心有戚戚的守在书房里, 除了京城的好友相邀聚会,贾敬一般都不出门。

贾敬府大哥贾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多年生病的缘故, 最近日渐消瘦, 脸上都显出苍白的骨色来了,贾代化遍请了宫中所以的太医都却无能为力, 贾敷病情恶化,太医表示, 如果春天之后, 贾敷还是这样子, 就可以准备后事了。

贾代化听了太医的话老泪纵横,却强撑着笑意告诉贾敷好好养病,又因为贾敬正在准备殿试, 贾代化不敢让这样子的消息扰乱贾敬心神,只能让贾敬好好努力, 不要辜负他大哥对他的期望。

事实上, 贾代化在听到太医说贾敷病情的当晚, 就昏睡过去,第二天清醒过来之后,就感觉到身体大不如从前,已经开始准备向康熙请求让位侯府爵位的折子了。

贾代化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如今平均年龄只有40岁的清朝,贾代化已经算是高龄,他估摸着自己的身体应该不能继续撑下去了于是早早的就暗地里准备起来。

家产,田地,爵位,人脉,甚至是府邸,贾代化都按照不同的情况准备了两种方法。

如果贾敷能够撑到春天过去,那么贾敷就会成为下一代侯爷,贾敬也会走上文官的道路,和贾敷相互扶持,这日子总会过的下去。

但是如果贾敷没有撑下去那么宁国府就全部归贾敬所有,条件就是贾敬要将贾敷遗留下来的儿子给养大。

贾敬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为自己兄弟两个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此时他真沾沾自喜,如果不出意外,殿试之后,贾敬至少也会得到三甲“同进士”的称号。,也许会是“二甲进士”?

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贾敬是不敢肖想了,毕竟自家人知自家事,贾氏到底是武将出身,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就是一百年的历史,到底比不过拿出传承了上千年的世家大族。

那些世家大族也不会让贾敬这个“莽夫”获得魁首的。

因此贾敬对于殿试的结果很平静,反正不会得到前列,但是即便只是三甲的同进士,依仗他宁国府的威望,他在朝廷上也会生活的很好。

康熙三十三年,在距离殿试只有几天不到的时间里,朝堂上诸位大臣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看向了边疆传来的消息。

具疆外官兵来报,之前勾搭沙俄进犯清朝的葛尔丹狼子野心,再次不顾清朝的警告,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边界百姓不得已朝内线搬迁。

康熙大怒,下诏命令葛尔丹前来会使,共同商议边疆大业,葛尔丹抗命不至,反而遣兵侵虐喀尔喀草原,企图侵占草原资源。

康熙觉得深受挑衅,立刻决定挥兵南下,准备良将食草,兵马车弓,势要让葛尔丹知道清国的利害。

风雨欲来。

今年殿试的题目比较奇怪,试阐述如何抑制外族侵扰大清,之后又如何。

朝堂上康熙和众位大臣坐在上方,看着面前百来十人的“贡生”不知所措茫然的想着破题之法。

能够进入朝堂上的贡生都是万里挑一,像贾敬这样武将出生的都只有贾敬一人,贾敬面对这样子的题目都感到有点为难,就更不要说那些百年世家和贫苦百姓出生的学子了。

贾敬从小听得叔父贾代善和父亲贾代化说过战场的事情,自小也曾跟着贾代善出没军武之地,因此看到题目只不过是一愣,心里就有了方向。

等到他下笔的时候,全场也只不过只有五六个人挥笔如神,其他的人莫不是摇头叹息,要不就是四处张望,认识的人看到贾敬时,也不嫌弃他武将出身了,心里满是羡慕。

康熙坐在上方,自然是将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众位皇子尤其是大阿哥胤湜和太子胤礽看到贾敬的情况不由得对视一眼,胤礽眼中满是嘚瑟,倒是胤湜的眼中却充满了怒火。

大阿哥已经是郡王,年龄也快三十了,尽管他和武官交好,但是和他交好的文官当中却没有如贾敬这样子文武双全的人才。

再者,他又一次输给了胤礽,谁不知道宁国府早就投靠了太子,即便荣国府没有站队,但是谁不知道荣国府世子贾赦是太子的伴读,自然也是站在太子那边的。

康熙将两个儿子的情态看的一清二楚,等到他再次看向贾敬时,本来的欣赏之色就变成了晦暗不明的视线,谁也不知道康熙深沉的眼睛里面到底在想着什么。

贾敬到底太过年轻,还未入得朝堂不如长辈心思通透,他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在殿试中表现的顺畅了一点,就引得两位皇子打起了官司。

尤其这时候,边疆的葛尔丹还在侵占清国的土地...

殿试结束之后,众人出了宫都围着贾敬,不住的奉承。

“贾兄,这次殿试的题目要说一甲非你莫属了,本来学问在外面当中计就是顶尖的,更被提贾兄出身武将之家,对着战场的事情必定潜移默化,知道的很多吧?”

“什么一甲,说不定状元的名次也会落到贾兄身上,外面就等着名次出来给贾兄贺喜了!”

....

一众人围着贾敬,嘴巴里面说的好话让一向被他们排斥的贾敬感到受宠若惊,这些人以前都瞧不起贾敬出身武将之家,这次竟然那么客气?!

贾敬被说得心花怒放,脸上就不由得带出了一丝得意的样子,但是他到底知道自己得到状元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一甲?

贾敬深吸一口气,真是上天也帮着他,凭他的了解不说前几,应该也是名列前茅的!

“哪里哪里,众位真是谦虚了,我贾敬能够得到三甲的同进士也是极好的了...”

贾敬委婉的回绝那些人说的话,不一会儿就带着笑意坐上了自家的马车。

等到他离开之后,人群中先是一静,然后才有人倏地说出话来。

“呸,不过就是武将的后代,也敢说状元非他莫属!”

“就是这宁国府的贾敬也太过张狂了!”

....

这些人全然忘了,刚才根本就是他们恭维贾敬,贾敬可一点也没有说自己能够得到状元的名次。

在众人都离开后,一辆平凡的马车缓慢的来到这个地方,马车里面一个看起来不过十六岁的少年郎从马车中伸出脑袋。

“始来兄,不知道这次殿试感觉如何啊?是不是感觉状元得来的如此容易?”一男子从角落中走出来,看家少年的样子不由得失笑。

“如海兄,你这就是太高看得起兄长了,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这殿试的题目竟然和你预测的一样!”

林如海听到对面友人的谈话,脸上不由得带起一丝笑意。

上辈子这题目也是让众多的学子都感到惊讶,如果不是林如海已经活过一辈子了,他也不会在殿试前夕邀请崔始来猜题。

崔始来如果考不上朝堂的官员,那就太可惜了。

想着,林如海将视线看向荣宁街所在的地方,眼中视线复杂。

他早逝的妻子就生活在荣国府,还有他还未出生的女儿...

............

哪怕贾敬文采斐然,说之有物,贾敬也没有得到一甲的名次,殿试榜单放出来的那日,贾敬只堪堪已二甲头名的身份获得了进士的称号,自此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当日向贾敬恭维的人似乎都将自己说过的话忘记似的,纷纷嘲弄贾敬痴心妄想,在等到朝廷派下来官位职称之前没有一个交好的人过来找贾敬相聚。他似乎又回到了被人排挤的时候。

那些人之所以嘲弄贾敬,无非是因为贾敬出身宁国府,生活条件已经朝堂上的资源比他们好,而是学业上贾敬出身武官之家,名次虽然不是一甲,却也比他们高得多。

一个萝卜一个坑,朝堂如果要派发官位,贾敬必定是前面几个,因此这些人对此嫉妒不已。

贾敬即便早就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但是真的当这些人不顾之前的交情在背后议论自己的时候,到底有点惆怅。因此他也减少了出去的次数,专心在贾听贾代化的教导,等着朝堂派官。

只不过在朝廷派下来事情之前,贾敬的兄长贾敷到底没有撑过春天,去世了。

贾代化向康熙上折子,要求康熙暂时不要给贾敬派官,贾代化搬出贾氏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都族规,要求贾敬为兄长先守孝一百天!

康熙欣然应允,特意吩咐礼部的人把贾敬的名字去除,让他先在家为兄长丁忧,等待之后再入朝为官。

即便贾敬十分为兄长的去世感到伤心,但是在听到父亲要求自己为兄长丁忧的事情,也一下子就懵了。

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