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晋江独家首发(1/1)

驭马首先最难的就是上马, 这一关卡住了很多人。

这也是骑兵部队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要知道, 在战场的一支出色的骑兵部队, 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助力。

所有军队都想要发展骑兵部队, 可是碍于现实之中的难度,很多人连马都没碰过,更何况要他们在驾马与敌人对抗。

这样的话,不用敌人袭击,不擅长骑马的士兵若是骑着马上了战场,那便是无意义地给对方送人头。

所以时越宁愿骑兵部队少而精,宁缺毋滥。

学会上马仅仅只是第一步, 之后还要锻炼骑兵们的下盘,让他们能稳稳地立于马背上。

这一点不仅仅是天赋,更是需要不断地训练,有许多人通不过考验被刷了下来。

苏棠当初骑不上马,好不容易学会了上马,半推半就也能坐在马背上了。

但是上了马,要让□□的这个大家伙跑起来,就凭借苏棠这个细胳膊细腿, 没有单功夫在身, 她很难操纵这匹野马。

对于这个,左东也是爱莫能助。

当初, 他能从普通人之中脱颖而出,也是下盘功底稳。

可是,苏棠一个没有任何功夫底子的人, 要她一时间适应马背上的颠婆,能驭马行走这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苏棠练习了几日,发现收效甚微。

以她现在的水平来说,没有个两三年是没有办法像左东那样操纵自如。

苏棠自知资质不行,既然不能像他们那样,那么就迅速就人马合一操纵自如,但是只能另辟蹊径。

苏棠还记的那本无字天书之中,有一本冷兵器纪录史。

当时她不大感兴趣,但是本着每本书出现都是随机,而且即看即毁,所以倒也老老实实地将那本书给看完了。

看完之后,苏棠便没有放在心上,她更喜欢医学方面的书,对于这些这类书她向来兴趣不大。

如今面对这大马,苏棠绞尽脑汁想另辟蹊径,让她这样毫无武学基础的人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驾马。

她或许不要求像骑兵那样,能够在马背上玩出各种花样。

标准降低之后,那就要想办法了。

苏棠恍惚想起书本上看到了的一个小东西,或许对她现在有用。

书本上没有单独拎出来说,只是她突发奇想,想起那本书,留意到了一个小细节。

苏棠扭头,看向守在一边的左东,突然问道:“军营之中可有铁匠?”

“自然有的。”

战场之上要用到的铁器众多,铁匠打造兵器护甲,自然距离不能太远。

苏棠想了想,道:“那——可否带我去看看?”

左东一顿,面露犹豫。

铸铁处原本是机密处所,寻常人等不得入内,但是苏棠提出来想要去,左东想起当初时越所说的,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苏堂也想到了这点,军营之中铁匠打造的是全军的铁器,自然不是外面的铁铺可以随意进出。

苏棠看着左东,然后道:“要不找找外面的铁匠?”

可是没想到左东却道,“没事,您要去那我替您安排好。”

而左东不愧是做事严谨胆大心细之辈,没让苏棠等多久,两人就一起去了铁铺。

苏棠不知道时越还曾经对左东下达的命令,只觉得这一切格外顺利。

左东拿到了进出的牌子,苏棠负责上前和铁匠进行交流沟通。

她想要的东西大体的形状已经画了出来,至于用途她也与铁匠师傅交流。

铁匠大师傅得知是一个和尚想要打一件铁骑,难免有些奇怪,也没当一回事。

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军营中的铁匠手艺人,自然也有一份凶气。

他们不畏达官贵人,只有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能让他们折服。

苏棠名声在外,但是他们却也不怎么买账。

直到那份手稿的出现,大师傅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面前的这个和尚。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份手稿的价值可谓是价值连城。

他们久居军营之中,自然知道骑兵战斗力如何,但是之所以一直抵不过匈奴人,便是因为两者的骑兵人数相差甚远。

虽然有时可以利用地形,亦或者是步兵的人数来弥补,但是与对方相差甚远的骑兵数量还是让他们哪怕是胜利也只是惨胜。

骑兵难养,不是从小便长在马背上,很难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战士。

但是这份手稿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大师傅紧紧拽着那份手稿,然后问苏棠,“请问,这个有名字吗?”

书中并没有提及这个的名字,但是苏棠想了想,之前左东教她骑马时每次都说让她蹬上马背。

如果有了这个,那么她上马应该会轻松很多。

苏堂想了想,开口道:“这个叫马蹬。”

大师傅反复咀嚼这个名字,眼睛一亮,“好名字啊!”

这个名字取得非常贴切。

苏棠将这稿纸交给铁匠之后得到对方尽快做出来的保证,然后便又和那大马较劲去了。

谁能想到,铁匠那边的效率那么快,第二天就将那初代版马蹬给送过来了。

连带着对方还亲自送了过来。

苏棠看着铁匠身后的一群小尾巴,不由一愣,甚至在一群人之中她还看到在铁匠身后的赛诸葛。

“这——这是?”

“他们想看看这个玩意怎么用,就好奇地跟着来了。”

苏棠拿着那个马蹬,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炽热的眼光纷纷朝她投来,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师傅不愧是师傅,手艺没得说,基本上完美地将她图纸上的东西基本完美复刻出来了。

但是这玩意儿,苏棠也只是在书上见过,没想到会有一天自己要成为第一个试用它的人。

苏棠将马蹬安装好,伸手摸了摸这几天来已经和她混得很熟的大马,小声嘀咕道:“小马马,你等下别太激动,你乖一点我给你喂好吃的。”

也不知道这大马听懂了没有,苏棠走到马边,左东想要像以往那样扶着她上马。

但是却遭到了拒绝,苏棠道:“让我试下这个小玩意儿。”

左东怕出意外,一开始没同意。

苏棠道:“没事的,你看情况不对再来——”

这事是她提出来的,好不容易做出来了,自然没有道理让别人来试验的道理。

左东只能点头,他只是亲卫不能替苏棠做决定。

苏棠之前上马还需要左东协助,但是安装好了马蹬,她经过这两天的训练,凭借着一股巧力接着马蹬一下子就跨上了马。

左东作为一直跟在苏棠身边的人,自然知道她的情况。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十个手指有所不同,每个人擅长的不同,苏棠擅长什么左东不清楚,但是他知道苏棠一定不擅长的骑马。

可是,让他惊讶的是,有了这个马蹬之后,苏棠不仅能够自己上马,而且还能拉着马绳往前小小的走两步。

这对于她来说,无异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左东觉得神奇,旁人自然也发现了。

苏棠被“请”下了马,左东替苏棠的位置上了马。

左东作为一个内行人,一踩脚蹬,便轻轻松松上了马,他骑着马跑了三圈,切身体会到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的价值。

“这件事,必须请将军回来一趟了。”

左东下马之后,对赛诸葛如是说道。

赛诸葛点点头,对身边的人吩咐下去,飞鸽传书请时越回来一趟有事商议。

吩咐完了之后,赛诸葛又看向站在一旁一脸懵然状态的苏棠,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道:“这个点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苏棠只是举手之劳,想些歪门邪道让自己能够更轻松的驭马,但是没想到的是居然引起了这么大反响?

甚至还惊动了连远在百里之外的时越?

苏棠看着在场的人来来去去,回答赛诸葛的问题,道:“也就是凑巧想到了而已——”

赛诸葛捏着他的小山羊胡,看着苏棠乐道:“那你这‘凑巧’要多来几次,估计天下就要改性了。”

也是,马蹬这个发明看似不起眼,但是实际上却非常的有用。

时越接到飞鸽传书之后,便飞奔地赶回了武都。

在这段期间,军营之中的铁匠连夜调整了设计图纸上一些不合理的细节,赶制了更适合时家军中战马的马蹬。

时越看着手里的这两个小铁器,反复看了许久,在手中把玩了后,然后又深深看了苏棠一眼。

苏棠被他这一眼看得整个人都有些愣怔,还没来得开口,就见时越起身走向了马场。

马场上已经有了几匹上好了马蹬的战马,时越随便挑了一匹翻身上马,围着场子跑了一圈之后,他这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小小的铁器会带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蹬是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可以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工具。

对于晋国来说,骑兵发展的历史本身就特别短,但是对手给予他们的压力却不会因为他们骑兵部队的不足而有所削弱。

时越早就知道想要真正战胜匈奴人,必须想要方法克制住对方有优势的骑兵部队。

可是哪怕是时越有心发展骑兵部队,但是有个词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原始的差距不是短短一两年就能缩短的。

原本,这一场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胜算其实并没有外界所预料的那么大,毕竟一支好的骑兵部队,如果排兵布阵运用得当的话,以一敌十根本就不在话下。

而这个小小马蹬却能带来一个巨大的转机。

苏棠还不知道自己给时越带了怎样的惊喜,她只是随手画了个小东西,本来想是方便自己,却没想到这个似乎还有更大的用处?

别怪苏棠没想到,她之前一直都是底层人物,根本想不到这层。

有句话说的,所站在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就不同,如果苏堂能够想到这个层面的问题,那么她会用另一种更好的方式公布出来。

而不是这样,几乎是被人上赶着鸭子上架。

苏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只要救人攒功德就行,她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一直都是站在这样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她想要帮助时越达成心愿将会变得其路漫漫。

时越的心愿是希望海晏河清,苏棠要想出上一份力,那她自身的格局就必须大。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果没有赛诸葛发现这其中隐藏着的机遇,那么苏棠就会活生生放过了这个绝佳增长己方实力的好机会。

时越是个纵马高手,但是他用了马蹬之后都觉得轻松不少,没更别提寻常人用了。

马蹬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人上马,更重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

这一点,是苏棠没想到,但是也确确实实会让时越的骑兵部队增加实力的一个东西。

小东西大作用,就看在谁的手里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了。

苏棠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立功了。

苏棠经过这一次的轮番轰炸,大概也知道了这个小小的马蹬,别看不起眼,作用可不小。

也好在当初,苏棠心血来潮的时候,没有找外头的铁匠帮忙,否则的那次将带来不小的风险。

毕竟现在这个东西,说起来也算是奇货可居。

时越如果能抓住这个时间差,然后在暗地里训练骑兵,这么一来话,战斗力能够提高一个非常大的档次。

苏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头等大功臣。

时越看着手里的这个小小的铁器,已经能预料到这个东西会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没想到的是,苏棠除了对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神秘事情有用之外,这样随手的小发明也能给他们带来这样便利的东西。

时越看苏棠的眼神都变了,如果说之前还能保持着平常心,但是现在他觉得苏棠就是一个行走的宝藏。

随时随地都能给他不一样的宝贝。

苏棠被时越盯得后背发毛,时越看她的眼神非常奇怪。

“如果以后还有其他想法,可以找我。”时越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如果找不到我的话,那就去找赛先生也行。”

苏棠点点头。

但是总觉得,时越好像误会了点什么。

至于是什么东西,苏棠一时半会也说不清,只知道他看她的眼神怪怪的。

苏棠后来看到养猪户看自己的小猪崽时,才恍惚想起,时越当初看她的眼神非常类似。

都是有种期盼她能长大,或者是说在期待着她能给他带来更大的惊喜。

惊不惊喜,苏棠不知道。

但是她只知道,军营中的兵器部最近是忙得热火朝天,苏棠买没走进都能听到里头传来了铛铛的的打铁声。

已经有一批成品马蹬送到前线,供时越手下的精兵配上了。

根据前线反馈,苏棠知道这个小小的马蹬带来的方便以及便利却是无穷的。

双边马蹬进一步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它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骑兵成为主战兵种,用于大规模作战,他们能够以一敌十毫不夸张。

尤其是一个优秀的骑兵,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不是不是人数能够弥补的。

骑兵培养不易,因为入门难见效慢,骑术需要长年累月不停地磨练才能有所小成,但是在战争之中,根本没有时间去让一个骑兵成长。

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收到最大的效果。

马蹬出现,让这个成为了可能。

苏棠设计的马镫使用铁制成,为的是使马镫更牢固,不被脱落。

虽然成本不低,但是收效同样也是能够看到的。

苏棠得到的消息来说,第一批马蹬安装上了之后,时越亲兵的战斗实力成功提了一个档次,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

而且,安装上了马蹬的马匹也更容易让新手学习,也大大增加了时越手下骑兵的数量。

这一点,苏棠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

此举简直堪称是一举多得,让苏棠想要低调下去都不行。

赛诸葛几乎是隔三差五地就到苏棠这来喝茶,就想看看她还有没有什么新点子。

苏棠倍感压力,已经重申了很多次,上次只是凑巧而已。

赛诸葛哈哈大笑,“你这一凑巧,不知道帮将军办了多少好事。”

苏棠最近也大概想明白了,所以说送礼不在乎贵,也不在乎多少,重要的是能够像是打瞌睡了正好有人送枕头来,送到恰到好处那才是正好。

时值金秋,过了盛夏之后,便是热秋。

秋老虎还虎虎生威,最后一波余热还笼罩着大地,但是勤劳的农民已经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开始忙着秋收了。

这是这个时候,也是北方的异族最躁动不安的季节。

匈奴人不擅长的农耕,他们喜欢从草原上索取食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直都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习惯了听天由命,习惯了不劳而获。

不像汉人,在他们的观念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晚餐。

这也是双方无法调节的矛盾所在。

两方互为邻居,但是一方勤劳农作,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顿饱饭吃;另一方不说是好吃懒做,但也不会想到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互相都有的吃的时候还好,但是患寡不患均,一旦一方没有,而另一方没有的话,那才是真正灾难的开始。

而恰好,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匈奴人作为北地离晋国最近的邻居,但是这个邻居却不是一个友善的好邻居。

现在是金秋,收获的季节。

晋人都在忙着秋收割麦子,辛苦了一整年就等着现在秋收,然后囤积粮食为之后的寒冬做准备。

敖冬,在北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更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村落的大事。

他们要将一年辛苦获得的收成都化为酬劳,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去换生活必需品,为之后的冬季做准备。

晋人这边就像是勤劳的蚂蚁,一点点囤积粮食,为没有粮食时做准备。

而匈奴那边却是打算不劳而获的流氓,时时刻刻准备着抢粮食。

说是流氓,自然不能指望他们来抢粮食时能有多友善。

匈奴人天生骁勇善战,住在边外文化底蕴没有晋人的丰厚,他们只知道单纯的满足自己的谷欠望。

手段极其恶劣,甚至可以说是丧尽天良。

北地的百姓受尽了匈奴人的欺虐,一旦到了秋季,便是战事频发的时期。

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时常被骑在马背上的匈奴人一抢而空。

到头来,忙碌了一年却是一场空。

这无论换做是谁都不乐意,更不愿意的事情,匈奴人靠着自己的强大的武力让他们不得不服。

所以北地的百姓们,个个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那便是的士兵。

养成了人人皆兵的剽悍民风,在北地这也是一道靓丽的民俗风景。

但是,哪怕百姓们已经自强自立,奋力反抗,还是抵不过匈奴人的铁骑。

匈奴人擅长打游击战,他们通常都是小股兵力作战,一旦冲到哪个村子,那么那个村子就倒了大霉了。

这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不说,常常还可能伴随着人间惨剧的发生。

面对强盗,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匈奴人只会屈服于比自己的强的武力之下。

匈奴人已经边境的北地地区,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说,几乎是遭到了众人的嫌弃。

可偏偏,这样的过街老鼠却有着强大的武力。

百姓反抗不成功,通常情况下,一旦被匈奴人顶上,那么粮食被抢了还是小事,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匈奴人不仅抢粮食还抢人。

村里部落之中的女人也是他们狩猎的对象,他们抢粮之后,常常伴随着的是屠村的灭门惨剧。

男的杀了,小孩子没用的也杀了,至于女人就带回去供他们玩弄。

匈奴人的名声一臭再臭,也是有这样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名声在晋国之中非常恶劣。

北境与匈奴的摩擦一直持续不断,武都这样距离边境最近的大城之中,算是对于匈奴人接受度最高的一座城市。

也是因为这个世上不仅仅是非黑即白,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一群人。

匈奴人之中也有好人,就像汉人之中也有坏人。

穆凯要严格来算,身上也有一半匈奴人的血统,但是他现在作为武都城的城主,那也是受万民敬仰的好城主。

武都城之所以对匈奴人接受度那么高,一来是因为穆凯自身的努力,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当初胡服骑射给晋国打下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胜仗。

守护住了这一方水土。

就像时越在锦囊之中写到,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抵御匈奴人的铁骑的话,要让匈奴人自己来才最有效果。

苏棠直至现在,才真正明白了时越的良苦用心。

在武都,百姓对于匈奴人的看法不会以偏概全,他们也能接受匈奴人出现在城之中,甚至能接受与匈奴人一起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样包容的态度,才使得武都成为了一个包容万象的繁华经济中心。

但是,武都是个个例,它不能代表着其他所有人都能接受。

时越也没有想法要和匈奴人好好相处,与匈奴之间的生死一战,那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目前来说,时候未到而已。

目前来说,时越现在已经不在武都,他早就到了一线去指挥练兵作战。

为了到时候能够与匈奴人轰轰烈烈地战一场,分出个胜负,护一方百姓,护一国民众。

时越当初被时献皆丢到北地来当大司马,一来是因为他的狼子野心被发现,他父亲又没有办法大义灭亲,只能图个眼不见为净,加之让他去做处理北边这个烫手山芋。

北边的战事一直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之前镇守在这的前任大司马也算是个人才。

在匈奴那边异军突起了一个近几十年来最杰出的匈奴王呼延屠各之后,还能勉强抱住北境没有被对方强行攻占,这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可哪怕只是这样勉强□□的情况下,他这名老将也不得不服老,他已经是不再年轻了。

虽然抱住了大部分的根基,但是匈奴人就像是一只猛兽,还没有张开大嘴一口吞下他们。

可是,对方却在小口小口地不断侵蚀着北境边的小村庄部落。

老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有心护住这一方百姓,可惜面对年富力强的匈奴王,他实在是已经没有了招架的能力。

这时候,时越的接任让他看到了希望。

与匈奴王呼延屠各一样,同样的年轻,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他们是同类了。

因为他们的眼中,远远不仅仅只有眼前这片狭小的土地。

原本的老大司马看到时越的那一天,他原本一直惴惴不安的心,为这些无辜百信操心了一辈子的心,终于落地了。

在时越企图挽留他继续留在军营中的时候,老司马却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里,已经不再属于我了。”

“我已经老了,这里的百姓,我没有力气保护他们了。”

“且让我在远方等待,听到好消息的传来吧。”

话已至此,此时再多的话已经都是枉然。

时越没有再强留,这一新老交接的过程,格外的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和谐。

老司马是在一个天还不亮的早晨离开的。

时越早早地站在城门上,看着他们一家子缓缓离开了这个奋斗操心了一辈子的地方。

不仅仅是他,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下属,还有城中的百姓,自发地站在道路两边送老司马离开。

老司马浑浊的眼中蓄满了泪,回望那守护了一辈子的城。

这那里说是能走就走的,能断就断的地方啊。

哪怕是断了筋骨还连着血脉,他老了,但是会有年轻的一代替他完成曾经他年轻时的梦想。

平匈奴,守四方。

这个是他曾经来到这个地方时,心中升起的一股壮志雄心。

如今,他的心愿没有完成,但是他相信,下一任的继任者会帮他把这个心愿完成了。

时越从老司马手中接过帅印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匈奴人赶出边境之外。

如今,有了苏棠这个神助攻,他心有一直以来的心病都去了大半。

有了马蹬之后,效率可谓是一日千里。

他之前可能还担心与匈奴人对战过程中,对放骑兵数量远超己方,到时候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运用车轮战,一个接一个耗死对面。

可是这样一来,哪怕是他们获得了胜利,也只是惨胜。

车轮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士兵,而这些士兵在匈奴人的铁骑下,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时越不愿意看到这一幕,但是也做好了这样的打算。

他必须要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至少在十年之内没有办法再入侵中土,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在时越看来,晋国皇帝所说的什么“攘外必须安内”这样的话都是放狗屁。

说句不好听的,把门关了,哪怕是狗咬狗一嘴毛那也是在自己家。

可是一旦被人乘虚而入,那整个家都改名换姓了,怎样一来,他们最后争出了一二三四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时越的计划之中,匈奴不平何以平天下。

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这些在这北境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

而不要像现在这样,每天日子过得不安稳,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过了今天不想明天,未来更是一片黑暗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不是人过的。

时越不像让百姓过这样的日子,他希望天下能太平,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不用受到战火的纷扰,能够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这个念头,自从开始有了之后,随着年月的推移越来越浓厚。

他也一直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着。

时越甚至可以自己不当皇帝,但是他发现坐在龙椅上的人不适合做皇帝的话,那他不介意自己登上那个位置。

毕竟只有自己真正登上了那个位置,才能将他心中所想的一切变为现实。

这也是时越一直努力的目标所在。

时越为了这个目标而不从停下脚步,苏棠在武都中也没有消停。

苏棠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图纸会得到时越如此大的重视以及重用,这让她觉得,在她看来是鸡肋甚至是无用的东西,只要换个位置就能发挥出超乎她想象的作用。

所以苏棠得了甜头,自然要好好做事。

她拼命地回想当初看得那本书,在那本书之中说些冷兵器的发展史。

那本书不厚,里面讲的东西不大齐全,像是私人统计著成的一本书。

所以里头可以供给参考的东西不多,就连苏棠找出来的马蹬,也是正巧她想到了这个,这才按图索骥画出来了的马蹬。

里头的东西虽然很多现实中都有,或者说是已经被淘汰了。

但是苏棠还是从里面找出了几个能用的武器。

她负责画图,画出东西的轮廓大概,剩下的就靠铁匠们自己去思考探索。

苏棠毕竟不是专业,很多东西她其实不太清楚,只能按照记忆里的东西,依葫芦画瓢把样子画出来。

大部分的图纸都没有用处,但是也有些东西经过能工巧匠的巧手,居然将它们从一张张的纸最后都变为了实物。

苏棠没想到最后居然还真有些能派上用场,原本只是本着大海捞针遍地撒网的态度。

没想到,图纸其中还真有些几个能用上的。

这可把兵器部的那些大师傅们笑坏了。

他们也是一群赤子之心的手艺人,能被时越收入麾下,替他锻炼兵器,这本身就是对于他们能力的一种肯定。

但是没想到的是,苏棠的出现像是点燃了他们创作创新的灵感火花。

自从苏棠的马蹬出来之后,以及后来的一些图纸,都给予了他们无限的灵感。

经过他们每日每夜的修改以及改造创新,还真被他们捯饬出了一些能用上的新型武、器。

但是至于能排上什么用场,具体在战场上怎么用,这些都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情了。

这些就是需要时越去操心,这也是最近时越练兵的目的所在。

匹配了新的装备,自然要通过实战才能知道,哪些东西是真的好用,哪些东西却只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苏棠在武都,一时间每天也往兵器部那边跑,看着一件件成果的产生,一件件新武器从铁水之中诞生,她自觉地有一种另类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在听到我方在一次与匈奴人正面交战的战事之中,运用上了新的武器,时越他们大获全胜。

这个消息的传来,让苏棠都忍不住开心了许久。

要知道,晋国军队之前在对上匈奴人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巨大的人数上的差距,他们很难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赢了匈奴人。

有句话说,每个人匈奴人都是天生的战士。

他们每个人都非常骁勇善战,尤其是在马背上,他们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这一次,用上了新的装备,甚至不是时越带军都将来打秋风的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在之前,是完全没有过的情况。

宓华容也因为这个,立下了一次头等功,估计等之后上报朝廷之后,他又要往上升了。

但是战争也是残酷的。

虽然说是大获全胜,但是伤亡却是难免的,无论怎样好的局势,在战争之中生生死死便是兵家常事。

苏棠最近不老往兵器部跑了,而是时常去军营之中,去照顾那些受伤的战士。

听着他们说战场上发生的那些事,苏棠心中不由有些戚戚然。

苏棠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战场的残酷,也只能从他们的嘴里得知一二。

但是,她知道有战争便是有人要死,无论是谁,苏棠都不愿意看到死亡。

可是这又是战争的残酷所在,哪怕你不愿意,也会分出个胜负,也总会有人会因为这个而亡。

苏棠在营帐之中,协助军医帮伤员上药时,也曾得到了众人的赞扬和感谢。

“大师,如果不是你,我们这次也不会赢得那么轻松。”

“你不知道,那些匈奴人第一次被我们追着打。”

“你们别说,有了新的武器之后,我觉得我能一口气杀死五个匈奴人。”

“这些可都要多谢大师。”

苏棠闻言,换药的手一顿。

她不知道把这些杀伤性的武器发明出来是好还是坏,听了他们所言之后,这个问题更是一直盘旋在她的心头。

就在苏棠觉得心中有迷茫之时,却被人通知时越从边境回来了,现在在帐中指明了要见她。

苏棠虽然不解,却也放下手中的事物赶紧过去。

可是她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纸调遣令。

时越让苏棠去一个小村庄,有亲卫护卫着她,但是这令却来得那么突然。

最后谁都没想到,时越不仅没有奖励苏棠,反而在这样的情况,还特地派他去了那个地方。

别说苏棠自己,在旁边听着的赛诸葛都有意见。

“将军,这件事容我们再商量一下吧?”

谁知,向来不算是专横专治的时越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只能他去。”

作者有话要说:三章合一

晚安啊~

爱你们,谢谢小可爱一直的支持~

我会继续努力哒~

十月三号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