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礼物(1/1)

戚蓝抱着相机去店里转了一圈, 见一切顺利,便又出了门, 开车去了罗洁家的店里。

罗家开了一间婚纱摄影店,戚蓝当年学摄影的时候, 就是在这里偷师的, 跟工作人员都混得很熟。后来拍到阮渔的照片,也习惯拿到这里来冲洗。

罗洁大学毕业后就接手了家里的店铺, 大早上的店里没有客户, 她正在前台盘账,见到戚蓝, 不由十分惊奇, “没听说你家阮老师最近有什么行程啊,你去哪儿拍的照片?”

戚蓝虽然很想炫耀,但也知道自己跟阮渔的关系,暂时不宜让更多人知道, 于是“嘿嘿”一笑, 避而不答,“现在有空吗?”

“你看这门可罗雀的样子就知道了,工作日一大早, 肯定是空着的。”罗洁放下手里的计算器,从柜台里拿了钥匙递给她,“自己进去吧。”

等罗洁算完账,去暗房时,她已经洗出来了不少照片。

罗洁抱着胳膊一张一张看过去, 越看越狐疑,“这些都是在家里拍的私照吧?你怎么弄到的?难道你终于没忍住,翻墙越户跑人家安了摄像机?这可是犯法的啊戚蓝。”

“别胡说八道。”戚蓝说,“我拍这些照片,阮老师都是知情的。只要不泄露出去就行。”

罗洁不由给她竖了个大拇指,“前阵子有天晚上你特兴奋给我打电话,说机会来了,就是这事儿吧?瞒得还挺近的。行,追星追到你这个份上,也算值了。”

最后,她停在了那张阮渔抽烟的照片面前。

“怎么样?”戚蓝转头见了,不由得意地问,“这张拍得不错吧?”

“是很好,感觉这张你家阮老师有种忧郁孤独的文人气质,很特别,跟平时那些媒体拍的照片完全不一样。光影、构图、气氛,简直没有一处不好。行啊戚蓝,你这摄影技术也算是出师了。”

“嗯,以后也不拍了。”戚蓝随口道。

就算偶尔拍一拍,估计也都是很私密的照片,甚至是两人的合照,那就不方便拿出来冲洗了。虽然这里是罗家的店,可以保证隐私,但那些照片,戚蓝并不想让任何人看到。

罗洁吃惊,“为什么?你这是……要脱粉了?”

“胡说什么,只是我已经正式跟阮老师认识了,以后想见就见,当然就不用疯狂拍照了。”戚蓝一抬下巴,满脸骄傲之色。

“那你的签名书可以送我一本吗?”罗洁问。

戚蓝立刻瞪眼,警惕地盯着她,“想得美!”

罗洁大笑起来,“都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是这样?一提阮老师的事,你就炸毛,屡试不爽。逗你的,你忘了,你的签名书还都是我陪你去的签售会,你有的我都有。”

戚蓝顿时得意不起来了。

确实,她对阮渔的事堪称如数家珍,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粉丝其实不少。她收集了阮渔出道以来所有的作品,什么签名书,签名照片,签名周边……一样都没有错过。但能做到这一点的粉丝虽然不多,却也有几个。

从哪方面来说,她都算不得特别。虽然她在阮渔面前信誓旦旦说,这世上不会有比自己更了解她,更爱她的人,可是这话戚蓝说着,着实心虚。

所以,一定要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真正的“独一无二”,才配得上这么好的阮渔。

回去的路上,戚蓝买了一个相框、回到店里,她去了自己的休息室,将相框相框拆开,把那张抽烟的照片放进去,端端正正地摆在了自己的办工桌上,确保一抬头就能看到。

虽然不太赞同阮渔抽烟,但这张照片里的她,却实在是让戚蓝毫无抵抗力。

戚蓝盯着这张照片欣赏了一会儿,才收回视线,打开了桌上的电脑。桌面壁纸跳出来,阮渔双手插兜走在秋天的街道上,微微眯起眼睛,迎向阳光洒落的方向。戚蓝与照片里的她对视,满意一笑。

她手里有很多阮渔的照片,但也只能做做手机和电脑的壁纸,怕被别人看到,连屏保都不敢设。那些大幅的海报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能收藏,无法正大光明贴出来,所以休息室墙上贴着的,只有作品海报。

不过,在自己跟阮渔的关系有所突破的当下,在桌上加一张她的照片,应该不过分……吧?

将昨天拍的照片导入电脑,细细翻看过一遍之后,戚蓝想了想,又打开手机下了一单,这才心满意足地起身去忙碌。

快递下午就被送来了。所以晚上回家时,戚蓝手里捧着两大罐包装精美的戒烟糖。阮渔说要为了她改掉抽烟的坏习惯,戚蓝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她。

阮渔看到两罐一公斤装的戒烟糖,不由哭笑不得,“我的烟瘾真的没重到需要这东西的地步,而且你买得也太多了。”

“那算了……”戚蓝往回缩手,却被阮渔半途拦住。

她脸上失落的表情还没完全露出来,就被惊讶所替代,不由睁大眼睛看向阮渔。

她的长相本来就有些浓眉大眼的意思,这么看人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的无辜。阮渔揉了一把她的头发,笑着将罐子接过去,“写作的时候嘴里有点东西,比较容易产生灵感。再说戒烟糖提神醒脑,我也用得上。”

戚蓝知道这番话只是为了不让自己下不来台,自然不会相信。

所以她琢磨着,得寻一件阮渔真正喜欢,又能在烦心的时候用得上的东西。琴棋书画之类都不合适,茶具阮渔已经有几套了,戚蓝费了一番功夫,才终于找到了一件满意的礼物。

是一只紫铜香炉,整个炉身只有巴掌那么大,雕成了穿花蝴蝶的造型,十分精巧。搭配的还有一小盒香料,几支用于焚香的的工具如匙、拨、箸,并一个用于插放这些器具的小小香瓶。

戚蓝在殿里亲眼看人演示了一遍,觉得这种风雅的物件实在太适合阮渔了。而且焚香有静心的功用,也很适合她的需求。

结果把香炉捧回家,阮渔仔细地赏鉴完,第一句便是问,“这个香炉是要烧炭的吧?”

还得是毫无烟气的那种炭,才能把香的味道全都熏出来而不混乱。

古人摆弄这些当然很方便,因为他们家里日常也是要烧火的。即使主子们不烧,厨房里做饭煮茶之类,也肯定会用到。挑一两块放在香炉里并不费事。但是她们家里却全都是电器,根本没有明火。

为了点个香炉还要先烧炭火,也太费事了。

当然风雅之事本来就更费时间,但这些杂务,让阮渔亲自动手就不合适了。戚蓝发现,想要送个恰到好处的礼物,居然是这么难的一件事吗?

她挠了挠头,又道,“……这个香炉也可以插线香,还是买那个吧,方便一些。”

阮渔自无不可,还替她描补道,“其实就算不点香,这么好看的香炉摆在那里,也是赏心乐事。”

戚蓝听得更丧气了,阮渔越是这样安慰自己,她就越是想要找个真正能让她满意的礼物出来。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忙店里的事,就是在操心这个。

最后还真给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礼物,是在打听好的线香时,无意间看到的倒流香。

这种香点燃之后,烟气并不是向上流淌,而是从底部流出。将香点燃,放置在构思精巧的香座上,烟气便会顺着线路流淌,最终汇聚在底座之中,氤氲出一池白烟,仿佛一架小小的川流瀑布被浓缩于此,又像是九天之上的御苑仙葩,在缭绕的仙气之中若隐若现。

它更考验底座的设计,只要构思足够精巧,最终呈现出来的景致,便能令人拍案叫绝。至于使用,反倒十分容易。

戚蓝兴致勃勃地将这倒流香带回家,在阮渔面前演示了一遍,终于得到了她真心的微笑和称赞,顿时爽快得如同六月天里吃了一只冰西瓜,满足得无以复加。

她托着腮,坐在一旁看着阮渔摆弄这些,脸上不由露出微笑。原来喜欢一个人,竟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事。

然而更让戚蓝惊喜的是,阮渔摆弄完了倒流香,将之推到一边,对她说,“这份礼物我很喜欢,正好,我也有一份礼物要送你。”

“我也有礼物?”戚蓝既意外,又兴奋。

阮渔从旁边的书架上抽出一只厚厚的文件夹递给她,“看看?”

戚蓝打开一看,见扉页上写着“《美味同居》,阮渔”几个字,不由又惊又喜,“新剧本已经写完了?”虽然埋头忙碌的日子总会过得快些,但这也才不到两个月,这么快就完成了?

她再接着往后翻,看到故事和人物设定,不由微微一顿,抬头去看阮渔,不太确定地问,“这不就是我吗?”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大学刚刚毕业的男主角,在父亲去世之后,不得不接手了家里的小饭馆。然而他自己从来没学过做菜,对经营饭馆更是一窍不通,眼看着饭馆就要关张大吉。就在这个时候,本市最大的一家开发商,宣布要对这篇老城区进行拆迁改造。在男主角下定决心拿了拆迁款离开的那天晚上,他在自家店门口捡到了一个来历成谜的女人,也就是女主角。

撇开各种背景设定不提,刚刚大学毕业的开饭店的主角,跟戚蓝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就连饭馆的场景设计,也有许多“渔人码头”的影子。

文学创作肯定有很多高于现实的地方,但是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