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刑部大牢(1/1)

太傅家真的好大啊!

小柱以手做枕躺在后花园的某块大石上兀自感慨着。

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不成形的白云,旭风扬起,梅林里开出的第二波梅花遇风摇曳,少许瓣叶便随着风劲儿飘至空中,黄的粉的,絮絮扬扬。

他本以为那个姓温的大人其官职不过是个衙役捕快、顶多是捕头之类的,毕竟他亲眼见过的最大的官儿也就是浮山县的捕头,腰间别着一把刀,走起路来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没想到,温大人的家居然这么大,单是个花园就比他们家屋前的那亩田要广,更别说那些林林立立的楼阁了。

温大人将他带回了东厢,同自己一道食宿。大抵是知道小孩贪玩的脾性,温明朗并未对他做束缚囚禁,只是叮嘱他在花园逛逛便罢了,莫要往别处去,免得惹了老太太不高兴。

小柱虽然性子野,但话还是能够听进去。花园里假山异石颇多,他就选了小湖旁最高的那块躺了上去,甚是惬意。

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这次入京要做些什么,但是温大人告诉他,届时只要他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既可替双亲报仇。

温大人没有告知他该说些什么,他自然也没过问。

能报仇就好,还想那么多作甚?

只是那个温明姝……明明素未谋面,为何竟有种相识已久的错觉?

不不不,才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生出的想法呢!小柱用力晃了晃脑袋,晃碎了那些七荤八素的想法。

京城果然要比平口村冷,日头这么旺,仍觉得周身凉兮兮的,嗯,不好。

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小柱正欲再到别处逛逛,却发现石头的另一端不知何时蹲了个模样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

他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惊得小柱咧嘴大叫,双腿急速往后撤去,撤到无路可退,便直挺挺地往湖里栽去了。

好在温明漠眼疾手快,一把将他给拉了回来。

小柱甩掉扣在自己臂膀上的那只爪子,仔细将对方打量了一番,“穿得这么白,不怕弄脏么?”

这人他是见过的,昨晚他就坐在那群衣着华丽的妇人中间,被人当个宝似的来回又掐又摸。

不过是个富家少爷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小柱白了他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

温明漠被他逗乐了。

片刻前他听说明姝回来了,撒丫子便往这边跑,路过园里时瞧得假山上有只如竹竿的脚高高抬起,心下好奇,就悄悄爬上来瞧了瞧。

不料竟是大哥从乡下带回来的那个小娃。

力气挺大的,却也是个蛮子。温明漠不由扬唇,忍不住嗤笑出声。

“你笑什么?!”小柱蹙眉,微微不悦。

见他情绪陡然变化,温明漠敛了不正经的笑意,不愿因他而耽搁见明姝的事,跃下假山,拔腿便往西厢奔去。

然而小柱的怒火正旺,见他离去,不由分说,猛虎扑食般从假山上蹦下来,对准他猛地扑了过去。小柱没练过功夫,一身蛮劲儿巨大,骑在温明漠的脖子上揪住他的头发便是一顿剧烈撕扯。

温明漠被他扯得头皮生疼,自然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他自幼习武,功夫不弱。只是在这样一个只会使蛮力的少年面前,他也同样用蛮力应之。

把他从脖子上摔下来,随即又扑了上去,你拿手戳我鼻孔,我便用嘴啃你的手腕。

两人撕打扭做一团,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老太太那里。

……

出府后,温明朗直奔刑部大牢。

守牢的两名小吏直挺挺地立在入牢口的两旁,见一个面露风霜沉如玄铁的人欲要闯进去,两人同时抬手,拦住了来人的去向。

其中一名小吏喝道:“大胆!何人竟敢擅闯刑部大牢!”

温明朗垂着眼,从腰间掏出一块令牌来,两人凑近你看,“大理寺”三个字赫然呈现。

大理寺的人……

两人缩回了脖子,顿时陷入窘境。

这齐国上下无人不知,大理寺卿温明朗同他们刑部的尚书大人有着“老死不相往来”的深仇大恨,眼下这人虽身份不明,可他拿着大理寺的牌子,便是和大理寺有瓜葛的人,既然和大理寺有瓜葛,那就是刑部的敌人。

于是两人用眼神交流一番后,其中一个小吏上前一步拱手道:“此乃天牢重地,若无圣上旨意和顾大人的指令,任何人不得入内。足下请回吧!”

那令牌上本有四字,为“大理寺卿”。这块牌子从上上一任寺卿传承至今,金漆已经被磨得差不多了,而前两任寺卿都有一个习惯,拿牌子只拿底部,故而最底下的那个“卿”字上的金漆已经彻底磨光了,“大理寺”三个字尚且只零破碎,守门小吏只被有色字样所吸引,反倒是忽略了与令牌同色的那个关键字。

温明朗收回令牌,左右打量了一下这二人,不由分说,大摇大摆往前走去。

“足下请留步!”两名小吏以肉身挡住了他的去路,眼里明显有些不悦。

“放肆!”温明朗低声喝道。

其中一人被他的态度惹恼了,一把将他推出老远,扬起下巴冲他吼道:“你才放肆!这地儿你大爷我说了算,让你滚你就滚,听见没?滚!”

温明朗倒也不怒,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趾高气昂的小吏,不进,亦不滚。

小吏被他阴气森森的注视弄得浑身不自在,一咬牙,朗声唤道:“来人,将这意图闯入大牢的人给我押起来!”

一群衙役闻言蜂拥而入,很快便将他捆了个严严实实。

“既然他这么想进去,就让他在里面好好待着吧!”那小吏冷冷笑了两声,为自己的举动而自豪。

这人是大理寺的,如此明目张胆闯天牢,他就尽尽地主之谊,好生招待他一番。

说不定还能在尚书大人面前轻功呢!

温明朗依旧板着张脸,倒也不作辩解,任由这群衙役推搡着自己。

“住手!”

在他被推至牢门的那一刻,一阵叫人头皮发麻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哼,顾黎。

顾大人脚下生风地来到了牢门口,凤眼一扫对他行礼的众人,冷冰冰道:“大理寺卿你们敢抓,嫌脑袋太重准备摘下来用手提着?”

众人微微发愣,彼此瞧了瞧,见都是熟识的,并无什么大理寺卿,立即将目光投到那个面带寒霜的人身上。

以为是个柿子饼,不料竟是块烧红的玄铁。押着温明朗的两名衙役似是被火烧了那般松开了对他的束缚,齐齐跪地,异口同声地哆嗦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温大人赎罪!”

尚在衙门翻阅从吏部调过来的段天胤的资料,顾黎便听得探子传讯,道是温寺卿正往刑部大牢方向赶去,想了想,在明白过来温明朗此行的目的后,顾黎扔下段天胤的资料,急匆匆地朝大牢走去。

刚来就见得此番情形,顿觉后颈处一阵恶寒。

挣开了束身的那条麻绳,温明朗大步朝内行去。顾黎遣散一干人等,自也跟了过去。

“温大人驾临刑部,本部顿觉这牢里的墙壁都在发光啊~”

顾黎试着和他沟通,可对方并没有要理睬他的意思,脚下步伐未止,视线也在左右牢舍里来回搜索。

顾黎丝毫不觉无趣,殷勤地笑道:“温大人可是有贵重物品丢失在了这里?”

温明朗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大步向前走去。

大理寺和刑部的牢狱构造大同小异,从外至内,所关押的犯人自是按其罪则轻重分开关押,最外首的,大抵是些鸡鸣狗盗之徒,其次便是暴力者,循序渐进。

犯下死刑的人,悉数关在大牢的最里处,这样越狱或劫狱的可能性便减少了许多。

一个人絮絮叨叨了半天,顾黎终是觉得无味,索性开门见山道:“你要找的可是段天胤那小子抓来的替罪羊?”

温明朗陡然止步,顾黎猝不及防,被他撞了个趔趄。

“他在哪?”温明朗回头,难得正眼瞧了瞧他。

顾黎沉默不语,愣了愣,往前走去。

刑部的牢狱虽不及大理寺里洁净舒坦,可犯人却比大理寺要多得多,见刑部尚书领了个衣着光鲜的冷俊男子进来,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却极少有人贴在牢栏缝里大喊大叫。

而这里面蹲着的,有几个都曾和顾黎温明朗同朝为官。

左拐右拐拐了几道弯后,最终顾黎在一间与外界隔离的牢前停住脚步,温明朗循着他的视线望去,为数不多的铁牢之一里关了个蓬头垢面之人。

那人背对着外界环膝蹲坐在无光的角落里,墙壁上开凿出的透气小窗有日光穿过,不偏不倚,正好投在两人站立的地方。

这里异常安静,仅有那些细小的扬尘毫无章法地飘在那缕莹莹日光里,伴着浊气逐渐蕴开。

顾黎一改往日的聒噪,环臂凝视着牢里的犯人,温明朗等了半响都未迎来他的详解,便拉下脸来开口询问:“这便是段天胤所抓捕之人?”

“嗯。”

这里是关押死囚的重地,铜墙铁壁,无一丝几率出逃。

“他既是有冤,为何不申诉”?

顾黎哂笑:“他要是能说话,何以冤屈至此?”

见温明朗蹙了蹙眉,顾黎神态极为傲然:“没想到,温大人也会有犯惑的时候啊~”

在他动怒之前,顾黎赶紧解释道:“此人既聋又哑,且不会写字,不是个完美的替罪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