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1)

方立安晚上很早就睡下了,第二天跟着师父上朝,想必是要早起的。

根据她以往的经验(电视剧、小说)推断,大臣们上早朝,必须午夜起床,穿过小半个宁京城前往午门,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就要在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们就要各自排好队伍,等卯时的钟声响起,宫门开启,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到金水桥所在的广场整队。

翌日清晨,阿喜敲门,提供叫醒服务。

方立安起身换上昨日新得的衣裳,大小非常合适,绸缎面料,藏青色底,袖口和前襟绣满了繁复的花纹图案。

厚重却不乏明亮的深色压住了少女的俏丽,让她整个人显得庄重典雅,用来出席正式场合必定能压得住场子。

师父当真是用心良苦,方立安感觉到衣服的肩膀两侧隐隐约约附带了一些法术加持——放大威严,显然是很小心地将其控制在一个极其细微的程度。

既不会让文武百官轻视于她,也不会让周仁帝更敌视她。毕竟若是威严太重,那皇帝老儿估计又要作妖了。

收拾好自己的一身行头,方立安缓步来到花厅,学着眼前的师父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姿态。

清辰看到有学有样的徒弟,嘴角直抽抽,咋比他这个做师父的还会装模作样哩?这不行啊,回头别人都说师父不如徒弟怎么办。

“徒弟啊,你忘了,咱们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让皇帝老儿给咱们放行。你架势摆的十足,回头把他吓着了,私下里再给咱们使绊子怎么办?还是适当收敛收敛,我觉得像平时那样,乖乖巧巧,软软糯糯的就很好。”

“……”想让我装小羊羔还给我整这么一身带法术加持的衣服,师父您老人家到底想干啥,直说行不行?方立安翻了个白眼,心中愤愤。

“……”天师大人肯定是怕小姐的风头盖过他,刚刚小姐进门时的样子,看起来完全是比他还要高上许多的世外高人呢!阿喜觉得自己真相了。

等师徒两人收拾好,阿喜就把一早安排好的马车赶了出来。为了防止走漏风声,这些都是他一力操办的。

带着国师府标志的马车在大街上甫一出现,寂静无比的街道便如同一滴水溅入滚沸的油锅中,噼里啪啦炸开了锅,瞬间热闹起来。

众人上一次看到清辰大师的车架出行是在大年三十的宫廷晚宴上,本以为下一次有幸得见要等到朝中有事或者一年一度的姻缘节。

没想到这才短短一个半月就让他们又见到了,莫非是朝中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路遇的文武百官们纷纷心如电转,猜测国师大人今日究竟为何而来。

到了午门,前头得到旁人报信的官员已排好队伍等候在那里。

等阿喜勒马,停稳车架,众人便微微俯身,先行行礼道:“恭迎国师大人。”

“免礼。”车内传来国师大人虚无缥缈的声音。

方立安:真是活久见……

她这几年一直在府中埋头苦学,从未和天师大人一起出过门,自然是没见过他顶着国师的名头招摇撞骗的场景。(清辰大师:逆徒!什么招摇撞骗!我就是我,正经八百、仙风道骨的国师是也!)

阿喜倒是每次都会陪着天师大人出行,对天师大人人前人后两幅截然不同的面孔早就习以为常了。他打开车门,拿出车凳子伺候师徒两人下车。

众人听见有人下车,才再度直起腰板,争取趁机与国师大人说上两句话,套套近乎,沾沾仙气。

谁曾想,一抬头,眼前竟是一个面色清冷,不苟言笑的女子。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这名女子竟长着一张与威远侯一模一样的面孔!

谁来告诉他们,国师大人的马车里如何会出现一名女子?

谁来告诉他们,这名女子与威远侯究竟是什么关系?

谁来告诉他们,威远侯那个小白脸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跟油盐不进的国师大人搭上关系的?

就在众人愣神之际,方立安转身搀扶身后的师父下车,师徒二人对众人的反应视若无睹,向宫门走去。

威远侯在京城官员的核心圈中勉勉强强只能算是第二梯队,他虽然爵位高,但是本人并没有多大本事,两年前受祖上荫庇,承袭了爵位。

因此,在迎接国师大人时,他站在一众皇子、王爷、国公、朝廷重臣身后,并没有见到方立安的容颜。

等清辰大师携徒弟离开后,以往待他态度平平的荣亲王、忠亲王、定国公、镇国公、六部尚书都纷纷围了过来,话里话外无一不是跟他打听国师大人如何如何。

弄得威远侯整个人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但事关国师大人,他如何敢胡说一通,只好顶着压力让众位大人为他解惑。

“你竟不知?”荣亲王面色怪异道。

“天师大人带来的女子与你长得一模一样。”这是忠亲王好心解释。

“你是不是背着你家夫人在外面养了外室?”定国公八卦道,都说这厮是个一心一意的痴情种,我看也未必嘛。

“得了国师大人的青眼,哪里还需要怕家中那个河东狮?”镇国公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孩子都生到国师大人面前去了,是个厉害后生。

“快快认回去,那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荣耀。”认回去落你家河东狮的脸,省得整日在我家母老虎面前显摆,整的老子没个清净日子可过。

“我女儿若是能有这般造化,即便要我扶了她的生母做平妻也使得。”那帮子天天闲来无事乱嚼舌根的妇人都夸你连个侍妾都没有,现在一下子整个平妻,让她们好生瞧瞧到底谁才是个好的。

“……”威远侯顶着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心里思忖着,自己自始至终只有自家夫人一个,哪里来的流落在外的孩子,只怕这些人都弄错了,没准是二弟三弟家的。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孙子都有了,还闹出这等事来,亏他还以为两人都学好了,一会儿下朝回家,看自己怎么好好教训他们。

就这样,众人怀着各异的心思来到奉天殿。

小太监站在殿前,尖着嗓子唱道:“皇上驾到。”

朝廷官员瞬时乌拉拉地跪下一片,嘴里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唯有国师大人站在最前头,行躬身礼。

“众卿平身。”

“谢皇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小太监唱话。

“……”还是让国师大人先来吧,他们不着急。

“启禀皇上,臣有奏。”清辰出声道。

周仁帝早就看到站在最前面的清辰了,只瞥了一眼就赶紧移开目光。多看一眼都要来气,夭寿!

昨天上了折子,今天就来上朝,为的什么他心里有数。

哼!朕不答应,你就要逼宫吗?好一个狼子野心的国师大人!朕就不答应,看看你能在天下人面前奈我何!

“国师请讲。”皇帝矜持浑厚的声音响起。

“臣的弟子明昱如今学有所成,臣今日特地带她来拜见陛下。”天师大人不卑不亢道。

“哦?传进来让朕瞧瞧。”哼!让朕来给你挑挑刺。

“宣国师弟子明昱觐见。”小太监唱道。

大殿上,文武百官心中一跳,国师大人今日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伍管事,另一个……

莫非此人就是清辰大师口中的弟子?

这……这如何使得……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方立安步履平稳、仪态万千地来到殿前。

稍稍站定后,对周仁帝躬身施礼道:“苍玄门第三十三代传人明昱拜见陛下。”

明昱是清辰给她起的道号,以后外界对她的称呼大概就是明昱大师了。

“……”殿内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咳……咳……”清辰提醒皇帝回神,他徒弟还弯着腰呢!

“免礼平身。”周仁帝的心情有一瞬间的激动,清辰这个老匹夫竟然收了个女徒弟!

瞧这姣好的姿态容颜,瞧这花骨朵儿般的青春年华,啧!一看就比她师父那个老狐狸好对付。

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娃最是容易被那些情啊爱的勾了心,等下了朝就把自家那几个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儿子孙子派出去,保准一勾一个准。

哈哈!苍玄门这个历代帝王的心头大患终于要在他这里被终结了。

清辰啊清辰!枉你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周仁帝想着想着,差点要乐出声来。早知道清辰收了这么个徒弟,他昨天就批了奏折送回去了,哪里还需要气的发好大一通火,何苦来哉!

“谢陛下。”方立安清亮的嗓音响起,打断了他的遐想。

“清辰大师昨日便上了奏折,欲将国师之位传给其徒明昱,朕还没来得及批复。今日既有缘见到了,那朕就准了。”周仁帝生怕清辰反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把事情敲定了。

“瞿尚书。”周仁帝吩咐道,“明昱大师继任国师,继任大典就由你来负责操办,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微臣遵旨。”瞿尚书听言出列。

看得出陛下此时的心情非常好,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不要去添堵了,免得得罪了大周最有权势的两个人。

不!现在是三个人。那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也是站在权势巅峰的人了,真是后生可畏……

“朕怎么瞧着明昱大师有些眼熟?”皇帝此时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清辰的这个女弟子很是面善。

方立安还没来得及回答,周仁帝便豁然开朗,一拍大腿道:“威远侯!威远侯可在?”

“微臣在。”威远侯看着前面少女的背影,心下好奇不已,究竟能有多像?

“上前两步,你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一模一样?”周仁帝招手让其站到方立安旁边。

同时心中疑惑不解:清辰老道莫不是昏了头?这个徒弟怎么处处都是弱点。以往那些个天师,哪个不是无亲无故?哪个不是把自己围的严严实实?哪个能让人找到个把脉门?如今这个……怎么漏的跟筛子一样?难道是假的?

威远侯听宣上前,走到娇小的身影旁停下,他身形高大,本就比方立安要高一个头,因此,只微微直起腰,便看到眼前人的相貌。

那一瞬间,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心中大骇,满脑子都是——她是谁?她是谁?她究竟是谁!

这女子与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左眼角的红色小痣都别无二致。

这般的长相和年纪。

她是谁?

她必定是自己的女儿!

而此刻,站在他对面的方立安,脸上一派淡定从容,只是在最初的时候面露恍然:怪不得师父那般笃定,原来如此。

两人的反应被周仁帝尽收眼底,有意思!看样子,明昱是知情人,威远侯这个做长辈的却是全然不知。

哼,连自己的亲身骨肉都弄不清到底有几个,这样的男人也是无用至极。

周仁帝倒是没怀疑是清辰做的手脚,若真是他,今日专门带来给大家看又是为何?如此看来,清辰只怕是知情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