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130章(1/1)

阿九良与绣娘进了七哥儿的屋子半天没有出来, 释心浮在半空中, 看着不远处阿香焦躁不安地在一片草地上蹲着,漫不经心地拨弄着地下的小草, 脸上的表情一会羞涩一会担忧, 一会又不知想到什么事开心得自个乐了起来, 一会又伸手捂住臊红的两颊,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儿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释心忍不住想, 当年自己在应央身边受教, 情窦初开, 四下无人时,可也是这般小女儿之态。当时自己想着应央傻乐的模样,是否与眼前这个少女一般无二?

今日大概是被七哥儿与阿香的事触动到了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释心终是没克制得住自己,再次来到了天机殿。

望着眼前熟悉万分的场景,释心突然明白,那夜听了应央那一番话后, 她迟早都会忍不住自己回来。

除非她无心无念, 断情绝爱, 否则应央的一举一动永远都会紧紧地牵动着她的心。

释心在一棵枯死的树上站了一会,没有等到应央出现。却见着祈崆与夙葭两人向天机殿方向走来,因此时还是白天,释心想了想, 便再次化成了一只黑猫盘卧在树梢间, 让粗枝挡住她的身影, 悄无声息地观察着两人。

祈崆与夙葭没走进天机殿,而是停在了殿门外。

天机正殿门外一东一西本各有一眼清泉,此时泉水已经干竭,裸`露着龟裂的灰褐色的土壤。两人就站在西泉眼处,开始低声交谈。

夙葭道:“我听说首座弟子古燎达已经被关进了诛邪山,我虽不喜那莽汉,但他的为人我还是清楚的,那样忠厚老实的人怎会被关进诛邪山那种地方。”

祈崆面色沉重:“我几日前偷偷进了青剑山一次,除了古燎达,二十四名大弟子,有一半的人都被下了狱,底层的小弟子被囚的更是不计其数,甚至有些直接被处死了。青剑山一部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夙葭皱眉:“那个秋凌烈不会是疯了吧?师傅怎么也不管?”

祈崆叹口气:“我将事情与师傅说了,师傅却说那是剑部的事,秋尊者整治部众,肃清奸细,他没有资格插手。”

夙葭惊讶:“师傅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祈崆摇摇头:“师傅最近的做法,我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古燎达被下了狱,现在剑部众弟子由谁统领?”

“是剑部二弟子。”

“厚行?”夙葭脑中闪出那人轻浮不正经的模样,“那种小人,能管束得了一部弟子?”

“你有所不知,我在青剑山时听到了一个传言,说秋尊者现在极其信任这个厚行,几乎将他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厚行说什么,秋尊者信什么,厚行说谁是妖魔,秋尊者连审都不审,直接下狱。”

夙葭惊了一下:“这个厚行有什么通天的手段,能让秋凌烈对他言听计从?”

“也许是真的,也许只是传言。秋尊者那般暴躁脾气与凌厉手段,他的行事岂是一个区区大弟子能干涉的。可是现在师傅不让我插手,我也不好再去青剑山了调查清楚。另外……我还有一个不详的预感”

“是什么?”

“塔部大弟子与二弟子恐怕也出事了。”

夙葭皱眉:“怎么回事?”

“岭尊者闭关,这种时候,塔部最重要的两人怎会突然离境执行任务?现在掌事的是三弟子禹非,虽然塔部不像剑部那样混乱,但我去典塔山后,发现整座山的气氛十分奇怪。然而我还没调查到什么,便被禹非发现,再无所获。”

“我不信,剑塔两部成这样了,师傅都不管。一会进去,我俩无论如何一定要劝服师傅。”

祈崆道:“我也是此意。师傅身体不适,自言没有精力管两部之事,可是两部这般情形,师傅怎么能袖手旁观了?我总觉师傅最近似乎性情大变了。”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便进了正殿,向后面的寝殿走去。

释心听了两人的对话,光是只字片语,便能感觉到此时清岳的情势有多动荡混乱。

这清岳本就是妖域的封印,现在封印打开,清岳消亡是迟早的事情,先是山裂水竭,再是人心崩坏,释心明白,清岳此时还能维持住大体骨骼,定是有人强行加固了封印,延缓了消亡的速度。

而那个人是谁不言而喻。

没过一会,夙葭与祈崆便退出了寝殿,两人都阴沉着一张脸,想来是在应央那里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答复。

释心隐隐觉得奇怪,按应央的习惯,一般白日里都是在正殿里呆着,若是召见夙葭与祈崆也是在正殿商量事情,怎么她来了这么长时间,他却一直呆在寝殿不出来?

而且应央并不喜久坐,除非是打坐练功,否则静坐一个时辰后,他肯定会出来在花园里走动走动,换换心情。

莫非应央真的如祈崆与夙葭刚才所说,身体不适,所以闭门不出?

夙葭和祈崆很快消失在视线里,释心趴在树上等到黄昏,都没有见着应央踏出寝殿一步。等到天黑了,才见寝殿门打开,而应央一身素衣缓缓走进了花园,在那日与她相见的地方附近的亭子里坐了下来,仰望夜空,一副静候故友的模样。

释心在树上趴了大半天,心里纷乱无绪的情绪早就趴没了,倒是满脑子都在想祈崆与夙葭的话。

她非常明白自己这个师傅有多么的尽职尽责,在他的眼里,没有东西能重要过他的掌门之任。就算是为了拯救清岳,让他坠入地狱他都不会犹豫,怎会突然对外界之事不管不问起来?

而且祈崆提到了应央性情大变,释心也觉得那夜他对她说的那番话,转变太过突兀。

当时心思太乱,没有深想,现在回忆,却是疑点重重。

释心犹豫了一下,终是没有下去与他相见,从树杆上跳下,钻进灌木从中,迅速离开了天机殿。

出了天机殿后,释心便幻回人身,正要离开,突然觉得似乎有一双视线在黑夜里注视着自己,她立即转身四顾,然而黑漆的夜色里空无一物。

释心只当自己多疑,不再久留,迅速离去。

释心回到难民村时,已经是深夜了,难民村的灯火基本都熄了,阿香跟绣娘住的房子灯火还亮着,隐隐约约有女人的哭泣声传出来。

释心便又瞧了一眼七哥儿住的茅屋,见他烛灯也还亮着,想了想,径直推门而入。

此时屋内的人斜倚着身子,正拿着一本书看着,听见有人进来后,抬头看了一眼,见是释心,微微挑了挑眉道:“我听村里人说,白日里看你飞走了,还以为你又不告而别了。”

“我不会不告而别。”释心道,“我至少会等到参加完你与阿香的婚礼。”

应央的表情变得古怪:“你就那么想参加我跟阿香的婚礼?”

释心道:“我没见识过凡人成亲,挺好奇的。”

应央:“……”

释心目光落在他手上的书上:“你在看书?”

“瓜仔今天跟着康叔和远帆哥去了河下游的村镇采买各种物件,我托他给我带几本书好打发时间。”应央翻了翻书皮,有些好笑道,“却没想到都是些志怪妖谈,讲些精啊妖的,故事有趣,但值不得深究。”

“本就是打发时间读的书,要深究什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说说。”

“我刚看了一个狐妖报恩的故事。那狐妖与一个凡人相恋,凡人寿终之时约定要来世相守,那狐妖守着约定历经百年千辛万苦寻找到了凡人的转世,哪知那人转世后失去记忆,并不记得自己与狐妖的约定,只当那狐妖要害他,请了一名道士将那狐妖杀了。”

应央讲这段话时,单纯只是叙述故事,并没有多少情感在里面。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开头俗套,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料的故事而已,权只当消磨时间随便读一读。

释心听了这个故事,却怔了怔,良久道:“真是一个振聋发聩、发人深醒的好故事。”

“哦?哪里振聋发聩、发人深醒了?”

释心淡淡道:“夜已经很深了,你身体不好,别熬夜看书了,我先走了。”

应央点点头,便也十分听话地将书合上放到了一边:“那明天见。”

看到他这模样,释心突然意识他这么晚不睡,很可能是在等她,确认她是不是又离开了。

她退到门口,正要推门离开,下意识地又回头看了床上的病秧子,发现他低着头似是在想着什么心事,双手交叠在一起,右手放在左手上面,用食指一下一下轻敲起手背。

释心看到这个动作,心脏猛地揪了一下。

这个习惯性的小动作,简直太熟悉了。

当年应央为了管教刚入门的她,将她的书案搬到了正殿内,与他的案桌一步之遥,那时她埋在一堆道经术典里学得枯燥无味时,抬头打量自己的师傅消磨时间,便常常见到他思考事情时,会无意识地做出这个习惯性的小动作。

释心瞧着那病秧子连手指骨结都消瘦得病态的双手,一时停下了所有动作。

床上人注意到释心在门口停住了,双手便也停止了敲击动作,疑惑道:“怎么?还有事?”

释心眼眸垂了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