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Chapter 63(1/1)

chater 63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可爱、可怜的女人, 为什么我只要陈玉敏呢?

是啊, 为什么只要陈玉敏?

陈玉敏有什么特别之处?

或者说是陈玉敏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有什么地方是区别于后来那些女人的?

顾瑶继续发问“你和陈玉敏是怎么认识的,你不是一七一中学的学生。”

丰正辉仍是那句话“这不是应该由你来告诉我吗?”

顾瑶没有和丰正辉绕圈子的意思,转而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塑料袋, 小塑料袋里有一把钥匙,正是当时一起从丰正辉的保险箱里取出来的那一个。

顾瑶将它放在桌上,又问“这把钥匙是用来开什么的?”

丰正辉笑了一下,正要开口。

顾瑶却抢先说“你要是再说一次, 应该由我来告诉你,我就拒绝再帮你找陈玉敏,你我之间就算谈判失败。”

此言一出, 探监室里安静了。

丰正辉的笑容渐渐收起,死死的盯着顾瑶看。

许久不曾动作的徐烁也盯住丰正辉,下意识身体前倾, 伸出一条手臂横在顾瑶身前。

有那么一瞬间, 丰正辉身上戾气暴增。

但也仅仅是一瞬间,丰正辉很快又笑了一下,说“你在帮我找人,同时你也能找到你自己。”

顾瑶一顿, 不说话了。

丰正辉指的显然是陈玉敏和她都在一七一中学念书的事。

找陈玉敏,同时也是找她自己?

这么说, 她和陈玉敏当时是认识的?还是说在找陈玉敏的过程中, 会发现和自己过去有关的事?

顾瑶正想到这里, 丰正辉再度开口“至于这把钥匙,我小时候住在一个村镇里,这钥匙就和我当时住的房子有关。”

然后,丰正辉报上一个村镇的名字。

顾瑶半信半疑的看了他一眼,将钥匙收起来。

直到丰正辉站起身,转身往门口走,他的手刚碰到探监室的门,徐烁的声音也在同一时间响起。

“丰正辉。”

丰正辉脚下一顿,转过身,对上徐烁的眼眸。

一个锐利,一个平静。

徐烁忽然笑了一下,问“你在监狱里找人?”

丰正辉明显诧异了一下,瞳孔瞬间睁大,但很快又收了回去。

顾瑶快速的抓住了这个瞬间。

徐烁又问“找到了么?这个问题是不是也需要我来回答?”

丰正辉沉默了几秒,就一动不动的立在门边,直到他的胸腔里涌上笑意,进而冲破喉咙发出来。

那笑声分外诡异,瞬间刺穿了空气,填满整个探监室,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然后,他说了三个字“找到了。”

除了一张字条和钥匙的指向,丰正辉没有给其他任何线索。

顾瑶和徐烁一起离开江城男子监狱,出来的路上一声没吭,只是各自沉思。

直到从监狱里出来,顾瑶才忽然想起一事。

她回过头,看着晚了自己一步,双手插袋的徐大律师,问“你不去看你那个老朋友了?”

徐烁从善如流的接道“就算是老朋友也不用经常黏在一起,友情不是用见面次数和时间来衡量的。”

顾瑶冷哼一声“你那个朋友也是个大嘴巴么,要不然丰正辉怎么知道你上次来探监的事。”

徐烁隔了几秒,才说“监狱看似是一个密闭空间,其实这里消息四通八达,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一群人关在这里,被迫认识彼此,被迫要和其它陌生人建立长期的社交关系,这就一定要交流。他们交流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故事,听来和看来的故事,还有外面的道听途说,有噱头的八卦。这样一个狭小的世界,无数个消息在这里汇聚,很快就会产生爆炸式的反应,只要他们在外面有钱,有资产,有朋友、亲人,就一定会和外界产生联系,会有人来看他们,有钱人需要会计师和律师来帮忙做事,没钱的人也需要朋友替他们传个话。最主要的是,当里面的两个犯人在日常相处中一旦产生利益交集,那么前来探监的人也会很快认识,帮他们促成更紧密的利益关系。丰正辉想要知道外面什么事,这一点都不难,而且他必须时刻保持着消息的畅通,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陈玉敏。”

等徐烁话落,顾瑶扫过来一眼“这些都是因为当刑警的父亲告诉你的?”

徐烁一顿,笑了“多看几部警匪片就知道了。”

顾瑶“……”

徐烁避开了父亲的话题,顾瑶也没继续,她也怕一个问题问不好,不小心揭了他的疮疤。

两人很快上了车,顾瑶说“我看了一下小川的调查,丰正辉以前住的房子离这里也不算远,就是在城郊的村镇。”

徐烁“你想去看看?”

顾瑶点头“钥匙已经有了,那个地段都是老房子,住的人家都是几十年在那里的,兴许能问出点什么。”

徐烁应了一声,按照地址将车子开上大路。

顾瑶就自顾自的在看资料,时不时将几个人的资料拿出来比对,这里面有些资料是小川最新翻查出来的,来之前才交给徐烁。

顾瑶一边看一边试图找内在联系。

现在知道的基本情况除了邵晓风的案发现场调查,还有另外四个人先后遭到“毒手”,两人失踪,两人死亡,其中一个是邵晓风,另外一个根据记录是死于急病,还有一个男人是头部遭到意外撞击,变成了痴呆,一直待在医院里。

顾瑶又仔细核对了一遍五个人的资料,忽然发现一点。

顾瑶“邵晓风的父母离婚后,各自发展都算不错,她的后父甚至可以说是生意兴隆,而且他当时还有一个很合得来的生意伙伴,那个生意伙伴叫方胜骏。巧的很,方胜骏的儿子就叫方奇,也就是名字后面画勾的五个同学之一,就是去年死于急病的那个。”

徐烁嘴里喃喃道“又是去年……他和邵晓风遇害的时间相差多久?”

顾瑶翻开一看,说“只差了一个月。”

徐烁的眉头皱了皱,又追问“那两个失踪的女同学呢,还有痴呆的男同学。”

顾瑶说道“两个女同学都是五年前的失踪的,痴呆的那个也是五年前。”

“五年前?同一年?”

“是。”

“相差多久。”

“前后相差也是不到一个月。不过这两人失踪的中间隔了几天。”

一阵沉默。

徐烁仿佛想到什么“如果按照时间轴来推断,这三个人可以划分在同一组进行调查,而去年的两个案子可以合并在一起。”

顾瑶问“去年两个案子?”

徐烁“你刚才不是说方奇和邵晓风出事相差不到一个月吗?”

顾瑶一怔“你的意思是,方奇不是死于急病?”

“急病也许只是对外的说法,到底是什么病,怎么就忽然得了,这些都不知道。现在假设方奇的死和邵晓风的有内在联系,那么动手的人应该还是丰正辉。但方奇是个男人,丰正辉不可能用对付邵晓风的方式对付方奇。”

顾瑶沉默了,徐烁的分析可以说是严丝合缝。

徐烁继续道“还有五年前,两个失踪一个痴呆,三人先后出事也是巧合么?时间相差和去年一样,都是一个月,也就是说,丰正辉动手非常的快,一旦确定目标之后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他要做的事。但是五个人出事的时间先后出现了断层,三个是五年前,两个是去年,那么这四年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断开了?要不就是丰正辉这四年被什么事耽搁了,要不就是他失去了邵晓风和方奇的行踪,要不就是他五年前以为自己做完了这件事,却在去年发现原来还少了两个漏网之鱼。”

顾瑶一边听着徐烁的分析,一边快速翻看资料,直到她对上这四年的时间点,快速说道“方奇出国了,一年前才回来。”

徐烁笑了“b!那邵晓风呢?”

顾瑶“邵晓风一直住在江城,每年离开也都是去旅游,没什么特别。”

徐烁“也就是说,方奇是因为不在江城,而邵晓风就是被丰正辉突然发现的漏网之鱼。”

顾瑶“可是,如果是漏网之鱼,为什么时隔四年才发现?陈玉敏出事是在一七一中学期间,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前的事却在去年发现漏掉一个?”

这整件事真是扑朔迷离。

顾瑶绞尽脑汁的想着,直到徐烁忽然打断她的思路“咱们还忘记一个人,陈玉敏。”

顾瑶一怔“你是说,陈玉敏才是第一个失踪的。”

徐烁“对,但失踪时间现在还不确定,要找到她的家人或认识她的人问清楚才行。”

说话间,徐烁将车子驶向路边。

顾瑶往外一看,丰正辉曾经住过的村镇到了。

顾瑶下了车,向四周看了一圈,村镇里的人也都好奇地看着她和徐烁,显然这里并不是经常来外人。

村镇的房子像是几十年的老房子,是砖土结构,但看上去很坚固,房子外面刚刚粉刷过,每一家都是一栋二层小楼,家家户户都有院墙隔开,挨的不算近。

整个城镇的结构有一种清幽古朴的气质,人走的小路蜿蜒曲折,地上是一块块磨白了的石砖,大路也修的算平整,挨着一片湖,湖的另一头是农田。

顾瑶一路找着丰正辉原来住的地址,说“这里环境倒是不错。”

徐烁就跟在后面,一路拍照片存档,接茬儿道“哎,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丰正辉,怎么就变态了呢?”

顾瑶回头横了他一眼。

直到对上徐烁的笑容,那双漆黑的眸子略过她,向前面高出一扫,说“到了。”

顾瑶又转回来,果然,正是他们要找的门牌号。

大门紧锁,门锁有些锈了,顾瑶很快拿出钥匙尝试开锁,结果根本不匹配。

顾瑶困惑的说“钥匙不对?可是地址没错啊。”

徐烁看了一眼门锁,又看看钥匙,说“这不像是门钥匙,太小了。而且你记不记得,丰正辉说的是,这钥匙和他叫李云辉时住的房子有关,他并没有说这个就是开门的钥匙。”

顾瑶将钥匙收起来,叹道“那现在怎么办?”

徐烁就一个字“等。”

随即他就率先往回走。

顾瑶跟上“等?去哪里等,等到什么时候?”

徐烁说“这是李家的宅子,你看那个锁,一定很多年没人来了,李家空了这么久,他们家的事只能问这里的老街坊。这个村镇很小,一共就几百口子,老人们基本上都是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所以家家户户都认识。在天黑之前,咱们干脆先利用这段时间去打听李家的事。”

顾瑶瞬间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等天黑了翻墙进去?”

徐烁“不然呢,大白天的分分钟就被看到了。”

顾瑶“……”

两人很快来到一个岔路口,徐烁往路的两边各看了一眼,说“你选一个方向吧,一个这边,一个那边,保持联系。”

顾瑶没应,直接往一条路里扎。

徐烁立在原地笑了一下,脚下一转,走上另一条路。

两人手里分别拿了一张丰正辉少年时代,也就是李云辉时期的照片。

顾瑶一路问了好几个老人,都说没见过照片上的男孩,但这些老人要不就是记忆力衰退了,要不就是眼神不太好,还有不耐烦被人问来问去的。

顾瑶不愿放弃,继续深入路的尽头,只要见到哪户人家门口坐着老人,就上前询问。

直到拐进一个死胡同,仍是一无所获。

顾瑶叹了口气,转过身,打算再找其他办法。

这时,她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你……在找小辉?”

顾瑶动作一顿,转过身,就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正端着一盆污水从门口出来。

中年女人将污水倒掉,顾瑶连忙上前“你好,这位大姐,请问您是不是知道李云辉?”

中年女人叹了口气“知道,知道,我怎么不知道?我那孩子小时候经常跑到他家里,让他看功课。”

顾瑶心里一动,正准备继续问,中年女人却多瞧了她几眼,反问“你是小辉什么人呐?”

顾瑶走了个心眼,这样说道“哦,我是他以前的同学,有点事情想找他帮忙,可我怎么都找不到他,就记得他给过我这里的地址,来碰碰运气。哦,我刚才去过李家老宅了,好像很久没人住了。”

中年女人诧异道“原来你不知道那件事啊……”

顾瑶“那件事?”

中年女人左右看了一下,神情紧张,见附近没人,才将顾瑶请进门里。

关上门板,两人就站在院子里说话。

中年女人“小辉啊后来他妈妈改嫁了,就把他从这里带走了,这是他们爷爷奶奶留下的房子,他妈改嫁后连小辉的名字都改掉了,叫丰正辉。”

“丰正辉、丰正辉……”顾瑶嘴里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故意装作好像想起什么似的,随即说“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去年有个案子……”

中年女人立刻说“对,就是那个案子,那个案子的凶犯就是丰正辉!”

顾瑶故作诧异,瞪圆了眼睛看着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八成也是憋坏了,这个村镇八成也很久没有陌生人来打听事儿了,所以中年女人很快就抓住这个机会,给顾瑶科普。

原来,李云辉当年住在这里时,爷爷奶奶还在世,父母也还没离婚,父亲是做协警,上班的地方离这里远,一、两个礼拜才回来一次,李云辉的母亲就在村镇里做点灵活贴补家用。

李云辉从小就聪明,年年都是学校第一,全家人的光荣,整个村镇的孩子都找他看功课,有时候带几毛零花钱给李云辉,有时候是那些孩子的家长拿着蔬菜水果来感谢一下,李家的人气当时很旺。

不过李云辉没什么深交的朋友,他是学霸,学霸本来就是孤独的,他的世界没人能懂,大人们只是经常看到他一个人站在农田里自言自语,走进一听才知道是在念叨英文。

再后来,到了某一年暑假,村镇有一户姓陈的老两口,他们的外孙女利用暑假来这里陪两人小住。

那小女孩和李云辉差不多年纪,是个生面孔,还是一直住在城市里的,看着不仅洋气,而且水灵。

小女孩一开始不熟悉这里的情况,有一次被野狗追,还是李云辉刚好经过把野狗轰走。

没几天,小女孩就被外婆带着来找李云辉补习了。

不过据中年女人说,那小女孩是唯一一个补习之后还被李云辉的爷爷、奶奶留下来吃饭的,听说特别喜欢她,而且她和李云辉能谈得来,两人经常走在一起聊天。

这事听起来真挺奇怪的,一个学霸,一个学习一般,能有什么共同语言?

听到这里,顾瑶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她问“请问大姐,你说的那个姓陈的女孩,她的名字是不是叫陈玉敏?”

中年女人一怔,拍着脑袋瓜子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后来干脆直接打电话叫附近的邻居过来。

没几分钟,就一连来了三个年龄相仿的中年女人,四位大姐凑在一起都可以打麻将了,还把顾瑶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把自己知道的事秃噜出来。

这村镇里八成已经很久没有震撼的消息出现,所有三姑六婆都要发霉长毛了,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啥都不知道的傻白甜,还不可劲儿的喷?

其中一个中年女人很肯定的说,陈家的女儿就是叫小敏,但是大名不知道。

就在这个时候,顾瑶的手机响了一下,是小川发来一封邮件,里面是他后续查到的资料,其中有一条就是陈玉敏的外公、外婆的老宅住址。

因为陈玉敏的外公、外婆后来搬到城里了,这里的房子也卖掉了,所以先前一直没有调查到。

顾瑶扫了一眼地址,问几位大姐说“请问,你们说的陈家是不是三十三号?”

另一个中年女人立刻叫道“对对对!就是那家,不过那房子早就卖了,现在不是陈家在住了。”

“那房子啊其实和李家离着不近,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小敏每天过来找小辉补习,都要穿过半个村子,开始的时候啊,还是她过来,后来小辉就站在中间那个小桥上等她,再后来两个孩子还会和其他孩子一起到农田那里念书、写生……”

“对,我也记得!小敏那个孩子特别会画画,就跟真的似得,小辉还给她当过模特呢!”

顾瑶一直安静的听着,默默将这些资讯都记录下来,显然这一趟没有白跑——丰正辉和陈玉敏最初的交集点终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