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鄙视(1/1)

现在天已经渐渐黑了,而这里是日向一族所在地界的一处森林。

这次的任务他们不仅是来收集情报的,更重要的是宇智波田岛另外要求两人必须负责击杀掉日向兄妹。虽说是任务,但实际上是身为少族长的斑的个人试炼。

日向家的宗家少族长十分有天赋,和斑的年龄差不多,同样有天才之称。这不仅是两大家族下一任继承人的比拼,更是这两大家族之间在暗中较劲。

祈抬头看着昏沉的天边,一个不易察觉的小黑点逐渐放大,等到距离足够近时,可以看到那个黑点是一只黑色的乌鸦。

她抬起手臂,乌鸦立刻听话地飞落在了上面。

这只乌鸦眼睛的颜色很不同寻常,它的眼睛是猩红色的,其间还流转着三枚漆黑的勾玉。

祈开启了自己的写轮眼,将自己的眼睛看向了乌鸦的眼睛。

人类眼中的双勾玉对准了乌鸦眼中的三勾玉。

两个不同物种眼中的勾玉同时旋转。

幻术发动!

这是宇智波一族独有的写轮眼幻术,可以读取别人的记忆。当有族人把自己的幻术附着在通灵兽身上时,别的开启了写轮眼的族人便可以运用幻术读取通灵兽的记忆,以达到交换情报的目的。

与乌鸦对视良久,祈收回了视线,微微闭眸整理了下脑海中读取的记忆,然后再从中分析情报。

乌鸦是小型鸟类中极为聪明的一种,所以有实力有底蕴的大族,有时会饲养和培养乌鸦作为自己的通灵兽。这种忍兽并没有战斗力,但却是收集情报传递情报的好手,毕竟乌鸦在各地都比较常见,便于隐藏。

虽说乌鸦很聪明,但它也没聪明到和人类对等的地步,所以乌鸦一般只负责收集周围的镜像记忆,再由忍者对这些镜像一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得出情报结论。

这是一件极考验耐心、观察力和情报分析能力的事情。

脑海中的画面一帧一帧的掠过,她在以乌鸦的视角从空中来俯瞰整个林地。

“情况怎样?”斑在一旁低声问道。

祈睁开了眼睛说:“前方六公里处有一个车队,车的数量大概有七八辆。而且那车上好像驮载着很多东西。”

“负责运送的人呢?有多少?”斑问,“他们的衣服上有没有族徽?”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祈摇头。

“再派乌鸦去侦察。”斑坚决地说,“我们已经守在这里五天了,一共只有三个经过的车队,如果情报没错的话,这应该就是我们的目标。”

“好。”祈点头,然后一扬手放走了乌鸦。

乌鸦拍打着翅膀飞远了,二人的视线追逐着乌鸦的影子,看着它化作一个小黑点再度消失在天际。

从地界上来看,这已经是日向一族的领地了,所以行动要格外小心,以免被日向一族的忍者发现导致任务失败。

白眼简直是整个忍界最擅长侦查的血继界限。它的两种特性是透视和远视,其最远视距甚至可达几公里。

从斑和祈所在的位置来看,他们两个其实是有些危险的,如果那个商队里面真的有日向一族的族人的话他们就很容易被发现。

情报忍者专门收集对方擅长的忍术资料时,一般是从他们执行任务战斗后的场地破坏情况进行分析的。

而日向天忍的长子今年只有九岁,出任务的次数有限,参加战斗的次数也有限,这就造成了情报收集困难的状况。

根据情报来看,那位日向家的少族长毫无疑问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但天才又怎样?年龄的限制注定了他不可能太强。

所以对于这次的任务,斑和祈执行了倒也放心。

不多时,乌鸦再次飞了回来。

祈用幻术读取了乌鸦的记忆后,不由脸色一喜:“那个车队的确是日向一族的,里面还有两个白色眼睛的小孩子,从年龄上来看,估计就是日向天忍的长子和幺女。”

斑眼里闪过一道兴奋的光芒,他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很是期待,但依旧很理智的问:“他的身边有没有跟随的忍者?”

“除去日向兄妹外一共还有十名忍者,具体实力咱们无法知晓。”她说,“但奇怪的是,那十名忍者的眼睛并不是白色。”

“不奇怪,应该是日向一族的附属族或者仆从族里面的忍者。”斑说,“备战时刻人手紧张,送粮任务由这些人执行也很正常。”

这个时代局势混乱,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胜烦举,如果是中小型家族,也有可能因为在某场战役中失败而导致灭族。

某些家族为了生存便要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像宇智波、千手、日向、辉夜等大族便是最佳选择。

成为了附属族或者仆从族,这些家族里面的族人这便会永远低自身所依附家族的人一等,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下麻烦了,人数这么多,恐怕这次的任务单有我们是不能完成了。”斑脸色有点难看。

“不,你错了。单靠我们依旧可以完成。”祈十分平静地说。

斑错愕的看向她:“难道你有办法对抗的十多名忍者吗?”

祈看了他一眼说:“是你的思维陷入死胡同里。我们的任务是杀掉日向兄妹,而并不是和那十名忍者硬碰硬。”

“但即便如此,有那十名忍者的保护,我们想杀掉他们也依旧难如登天!”斑不太乐观的说,“恐怕还没等我们接近他们动手就已经被那些人反杀了。”

“你曲解了我的意思,”祈微笑,“我的意思不是接近他们进行击杀,而是把日向兄妹从队伍里引出来。”

斑疑惑地问:“这话怎么说?”

“你想啊,”祈白了他一眼,“如果有别族的忍者出现在送粮队伍附近,那些负责护送粮食的忍者会怎么认为?又会怎样做?”

“废话,换成是我的话我当然会认为这些人是来刺探情报或者来截取粮食的!”斑理所当然地说,“至于怎么做,当然是把这些人杀掉了!”

“那如果那些护送粮队的忍者看见来人只是两个小孩子时,会怎么想?”祈再次发问。

斑愣住了,没反应过来。

“无非是两种情况,他们或许会认为我们是用来调虎离山的诱饵,又或许是头一次执行情报任务什么都不懂的楞头青。”祈不等他回答就解释道,“他们怎么认为无所谓,只要他们认清楚我们的身份是别族的出来执行任务的小忍者就行了。

“那十名忍者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粮食,所以无论发生任何状况,他们肯定会不离粮队半步,哪怕拼上性命也要把粮食护送到日向一族。至于日向兄妹,说白了他们只是顺道跟来的罢了,护送粮食的主力不是他们。

“并且,因为我们是别处的忍者,他们定然会派人前来击杀以绝后患;又因为我们年龄小,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多加重视。

“你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派谁来前来击杀?”

说到最后,祈唇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斑看到她满脸不怀好意的样子,不由打了个寒颤。心中暗暗发誓,以后无论和谁闹矛盾都绝不得罪这位堂妹!

“现在就过去?”斑问。

“不,在那之前,我们需要布置好。”祈微微眯眼,然后低喝一声,“乌鸦!”

乌鸦停在了她的肩上,乖巧的微俯身子,从动作来看无疑是洗耳恭听的姿态。

祈偏过头,双勾玉写轮眼对视着乌鸦眼中的三勾玉。幻术发动,一段记忆被输入乌鸦的脑海里。

记忆传输完毕后,祈闭了闭眸对乌鸦说:“去找附近巡逻的宇智波忍者或者情报联络据点的忍者,总之哪个近你找哪个,一定要快!”

乌鸦人性化地点下头,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时间需要争分夺秒,那十名忍者中没有白眼,但却不能肯定他们中有没有感知型忍者能察觉远处的情况。

他们把日向兄妹引过来之后必须速战速决,在那十名忍者无法作出反应之前立刻完成击杀,之后迅速撤走。

那十名忍者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足有几公里,如果忍者以全速赶过去的话也需要好几分钟。

这次的任务成与不成,又或者在成功之后如何撤走并且拖延足够长的时候等待同伴接应,全都要靠时间的把握。

祈默默心算了一下。

她和斑所处的位置大概距离那个送粮队伍有一两公里。

而一个普通的成年忍者在全速奔袭的时候1000米距离大概不用两分钟就能跑完,但树林中地形复杂,这个速度会稍稍降低一点,毕竟要跳跃躲避树枝。

如果日向兄妹被成功地引诱出送粮队伍,那么宽裕的来算,从敌方发觉日向兄妹出事到赶来这里,大概需要三分多钟、但不到四分钟时间。

忍者的战斗说起来很长,但实际上战斗起来大多是速战速决,如果比较顺利的话三、四分钟已经足够完成对敌人的击杀了。

但是祈和斑在除了杀死敌人这个任务之外还要留足够充足的时间逃跑,以便拖延时间等待己方接应,避免被敌方反杀。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最多只有两分钟的时间去结束战斗。

祈微微沉思,最终说道:“战斗间隙实在是太短了,我们成功把日向兄妹引出送粮队伍时不能立刻下手杀掉他们,需要像放风筝一样把他们引得远一点,这样才能留下充足的反应时间!”

“如果那个送粮队伍的人没有像设想中那样只派出日向兄妹,怎么办?”斑问。

这种任务若是不谨慎那就只有一个死字,别看斑的脑子没有祈转得快,但实际上他也是那种心思相当缜密的人。

“如果他们只派出日向兄妹,就按原计划把人给引的远一点再杀掉他们;如果他们没有派出日向兄妹,而是派出了送粮的那几名忍者,那我们不要犹豫直接就跑;如果他们不仅派了日向兄妹还派了随从的忍者,我们到时再随机应变,”祈一边思索一边回答,“要是遇到了最后一种情况……就先分开跑,能把日向兄妹和随从的忍者分头引开就分头引开,我们可以用上影分·身。到时候我们和影分·身相互配合,本体负责杀掉日向兄妹,分·身负责牵制住随从的忍者吸引他们注意力,免得他们返回去救援。如果人引不开了,还是直接跑!”

斑在蹲守送粮队伍的这几天跟祈学会了影分·身,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还有一点,如果我们按第一种情况顺利击杀掉了日向兄妹,但后面的忍者却追上了,到时候恐怕会有些难办。”斑补上了一条。

“这种情况就不用想了,如果是正面战斗咱们肯定打不过对方。能跑就跑,跑不了咱们就投降,不要犹豫!”祈神色严肃果决。

“投降?怎么能投降呢?!”斑脸色震惊万分,仿佛头一天认识祈一样。

对于他来说投降就等于屈辱、背叛家族,还不如直接死了干脆一点。

“你个笨蛋!人要懂得看形势懂不懂?”祈一脸鄙夷,“我敢说一旦你表明了你少族长的身份,他们肯定不会杀你,而会想要把你给俘虏了交到日向族长面前。”

“我宁愿战死!”斑冷冷的说。

祈听了这句话也真是无语了,“我的意思是,你难道不会装装样子吗?咱们不是已经派乌鸦请求接应了吗?从这儿到日向的族地还有好长一段路,指不定还没到地方救援就来了呢?”她神色诚恳,“如果真的到了日向族地救援还没有来的话,你再咬舌自尽也不迟啊!”

斑呆若木鸡,仿佛看见新世界大门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