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省赛(1/1)

在课间的时候, 王老师把云飞镜、罗泓、吴志宇,刘赟超等班里七八个同学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通常来说,王启航都是个相当不错的老师。会给学生开小灶,喜欢和同学们开玩笑, 总是笑眯眯地, 但没有人敢惹他生气。一旦他正经地宣布什么事情, 那所有学生都会心悦诚服地去听。

在前往王老师办公室的路上, 这七八个人面面相觑,都想知道有没有谁了解这一次的消息,或者能够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他们之中有学习成绩相当优异的, 却也有总分数只排在班级中游的;有身兼班干职务的, 也有只是普通同学的, 有男有女, 又高又矮, 性格也有活泼有内向。

按理来说, 学生时代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一共就那么几件事:谈心、安排任务、贫困奖学金的发放, 或者是帮同学们搬书/花/新换的桌椅……

他们这一行人,左看右看也没有什么特质搭边啊。

几个人摸不着头脑地站在了王启航老师的面前。

像是云飞镜和罗泓这样, 成绩又好, 家里压力又不大的同学, 态度自然是坦坦荡荡, 还有人这一次没能考好,于是看着王老师就感觉心头不安。

王启航倒是乐呵呵地,足像一个蒸裂口的发面白馒头, 说话时也好声好气。

“学校有一个安排要和你们提前商量一下,这件事情全凭自愿, 但是关系到你们的前程,所以希望你们能够慎重的考虑。今天晚上家长会的时候,我也会把你们的家长单独留下来开一个小会。”

在有关这件事的自愿性上,王老师又特意强调了一句。

“我再说明一下,这个选择是全凭大家自愿的,我不替大家做主,学校当然就更不替大家做主。你们回去后都要和家长好好地考虑一下,你们的主观性在这里真的非常重要。”

听他说得这么慎重,同学们连忙点头。

王老师舒舒服服地窝在他宽大的扶手椅里,抬起头来审视着自己面前的这些同学,表情满意的像是在检阅他的军队,或是看到了半朵盛开的花。

“是这样,9月份的时候就是省赛初赛了,你们中有人有这个意愿吗?”

省赛?

在听到这两个字的瞬间,就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明白了自己这一行人究竟是个什么配置。

——除了云飞镜他们几个从不偏科的尖子生,剩下的三个人,全都是在某一科或者某两科上有所专长的同学。

虽然总成绩不尽人意,但正是因为如此,参加省赛才更加合适。

省赛又叫做五大学科竞赛,不同的科目流程也有所不同,最终在省赛结束后,还会有人拿到国家集训队的名额,

假如参赛者能够在省赛里拿到奖项,那么国内的近百所高校便会对其抛来橄榄枝。

当然,不同的大学在门槛厚度上也不一样。优秀的大学对学生的最低要求是省二等奖,个别大学还会要求省一等奖。但也有不少大学只要学生得过一个或两个不同科目的省三等,就对学生予以自主招生处理。

在自主招生这一步的流程上,虽然还要参加高考,但是假如学生考试失利,学校会降低分数线予以录取录取。

假如拿到了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科竞赛一等奖,那还可以被保送。

看大家纷纷流露出心动的神色,王老师又加重语气强调了一遍:“省赛题目的难度、思路、出题方式,和你们现在学习的东西区别很大,有时候甚至等同于换了一个思路。

如果参加省赛,那你们的竞争对手就会是全省的精英。选择这条路后,短时间内,你们就不用想着省赛和高考两者兼顾的事了。虽然平时有课会让你们按时上课,作业方面老师们也会体谅。但根据我的经验,你们的精力已经很难放在正常上课上了。”

王启航的这番话听得人人都表情严肃,反观王启航老师自己,态度也相当认真。

“只拿去年的数学省赛来说,就算加上三等奖,获奖者也只有三十六个人。前年的获奖人数是三十四个。我在这里和你们强调一遍,如果你们拿到的是三等奖,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你们都是我教的学生,拿出去各个都是全省全市的尖子——连省三都能允许自主招生的学校,你们自己难道考不上吗?”

所以参赛就是奔着省一去的,只有名次拿到了省二以上,那些大学的保送名额才具有意义。

王启航老师脸上的笑容不知道何时消失了,他用锐利的目光环视了众人一眼,加重语气提醒道:“你们以前有师兄省赛失利,最后只拿到一个省三。之后他又回去预备高考,但本身已经落下了半个学期的课,最关键的是她心态失衡,觉得自己白白浪费大半年的黄金时间,干脆就这么破罐子破摔得了。等高三再醒过神来已经来不及了,只考了一个211的尾巴梢。”

听到这样残酷的故事,众人的心情显然都不是很好。

看到大家的脸蛋都紧绷绷地僵成一片,王启航反倒缓和气氛般地笑了笑。

“所以这个事要你们慎重考虑,等今天下午家长会结束,我也会给你们家长单独开一个小会,然后晚上回去家里好好商量一下,考虑好了再给我答案。”

王启航胖乎乎的脸上又露出了同学们熟悉的笑容:“要是有人决定参加了,这个暑假也不用过了,来学校直接跟着咱们老师组织好的补课上课吧。一中在竞赛方面这么多年下来,该办的事都是有定程的。九月份就开始初赛,七月十五之前要把名报了,咱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说完了这一席话,王老师就连连挥手,把同学们像是赶苍蝇蚊子一样统统赶了出去:“好了,就是这么点事儿——都围着我你们不热的吗?你们一个个瘦成一条条的倒好,我这么胖的人,快被你们蒸死了。”

大家哈哈大笑,纷纷和老师说了再见,依次离开了王启航的办公室。

在回班级的路上,云飞镜和罗泓对视了一眼。

参加是肯定要参加的,要是连这点自信都没有,那还有没有点学霸的骄傲了。

对他们来说,问题完全不在于要不要报名省赛,而是在于——到底要报名几科?

云飞镜的肯定是要报名数学的,就像是罗泓绝对不会漏下物理一样。

但除此之外……

云飞镜俏皮地抬了抬肩:“首先采用排除法,信息学肯定不会报了。”

罗泓闻言哑然失笑:“很好,我也不报这个。”

“其实从难度来说,生物的话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而且省一名额固定都在20个以上,和其他科目不一样。”

云飞镜对省赛并不是全无了解。盛华虽然没有参加这个赛事的习惯,但她此前是做过自己报名的准备的。

然而……

“生物的知识点太多太碎了。”罗泓轻声在她身边把这句话补上。

其实只从难度上来讲,信息学云飞镜了解的很少,不敢随意评判,但生物竞赛的难度可能是剩余四门竞赛中最低的一个。

生物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涉猎得太广,考点太碎。

在获得图书馆后,云飞镜利用这个便利找出了去年的生物竞赛的复赛卷子做了一遍。结果是非常令人感叹的:以云飞镜十次生物考试,九次都会拿满分的底子,她的复赛卷子整整空了百分之六十。

没办法,云飞镜就是再学霸,再过目不忘,也做不到在脑海里自动发明出没学过的东西——生物又不像数学,摸到思路了还能硬着头皮推理一下。生物的术语、规律和实验,不会就是真的不会啊。

“如果不是专攻生物,那真的背不过来的……”云飞镜感叹道。

这也是为什么参加生物竞赛的人一般比其他竞赛的人要少的原因。一部分学霸竞赛时都会兼报多科,生物无疑是个比较鸡肋的选项。假如要专攻生物,至少也得对这门科目有点爱啊。

“数学我也会报的。”罗泓轻笑道,“这个实在是很难放弃。”

数学是一切理科学科的基础,所以在几大竞赛中,数学竞赛一贯也是最受重视的。

“我也不会报太多,物理和化学之间会再选一个。”云飞镜考虑着说,“物理的话,我本身不是特别擅长……而且这还是唯一一门涉及到实验的考试。”

云飞镜的“不太擅长”基本可以听听就算,反正在一班这个范围内,她的“不擅长”仅仅代表考不过罗泓而已。

相比之下,她的化学常年满分,本身在化学上的底子又相当不错。而且她对于物理也没有过度的热爱和执着,两相比较之下,化学显然是更好的选项。

所以罗泓不太明白,为什么云飞镜会在犹豫。

“这样的话,选择化学不就好了吗?”

化学的优势是她擅长,物理的劣势是同时涉及笔试和实验,云飞镜在此道上又不算天才。两相比较之下,做决定应该是很容易的事啊。

云飞镜笑道:“我不像你那么自觉,我学习还是需要一点动力的。以前的话是奖学金,现在的话是竞争对手。”

“我没有轻视其他人的意思,只是在化学这门科目上,我和大家还没有惺惺相惜的对手感。”

“物理似乎不是个最优的选项,不过参加物理竞赛的话,会有你、有林桓……”

苍天可鉴,在云飞镜说“会有你”的时候,罗泓已经定住脚步,不自觉地睁大了眼睛。

一时之间,他好像看到一张表格在自己眼前缓缓展开,化学一栏陈列优势若干,物理一栏陈列劣势若干。然而化学的劣势里清晰地填写着“没有我”;反观物理的优势则是“有我陪”……

这么美好的画面,他是在做梦吗?

罗泓呆住了半秒钟,林桓的名字才后知后觉地传进他的耳朵。

果然是这样。

不过除此之外……

罗泓故作若无其事地问:“要是林桓不参加物理竞赛呢?”

“他会不参加吗?”云飞镜奇道,“数学和物理选一个的话,他一定是物理吧。”

罗泓坚持道:“假如。”

云飞镜笑了笑,声音轻盈:“那不是还有你吗?”

……罗泓真的要飘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关于省赛的描述不太严谨,大家凑合看吧。

一般省赛初试都是在下半学期,生物3,4月份,剩下几科4,5月份。文里因为剧情缘故,设定上改成9月份了。相应后面复试等时间也做了改动。

今晚一直在查省赛资料

一开始我下意识就以为省一是有保送名额的,后来发现保送已经改成自主招生了,但是又有资料说保送也是有的,但是不是所有省一都能保送。这几年政策变动太快,我也拿不太准,就暂时采用这种说法吧,毕竟本文架空_(:3」∠)_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不同科目的省一名额、比赛时间还有赛制全都不一样= =,于是就只好改改改……要是还有bug,大家就无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