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1)

红了是怎样的感受——姜婓觉得和这个问题自己现在有资格回答一下了。

她的微博粉丝像是坐着火箭一样上涨, 之前吃播的视频时不时就会被粉丝剪辑一段出来, 发到微博上之后就会有很高的热度, 一群人转转转。

很快,会剪辑她之前的视频发到网上的, 就不止有粉丝了,一些营销号也会这样做,为了能蹭一蹭姜婓的热度。

至于吃播, 姜婓现在自然没空继续播了,她和星熠经纪公司签订的新合约,也从吃播播主的合约变成了整个经济公司独一份的明星合约。虽然姜婓的明星合约是保密的, 具体内容没有泄露,但是现在整个公司里的人也都知道姜婓的经纪合约中的条款要比公司其他十八线明星的条款优惠得多, 并且觉得这样理所应当。

虽然姜婓不再吃播, 但她还是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在微博上分享一下自己做的新菜照片, 同时附上傻瓜版食谱。

“第1步,准备食材, 把土豆切成边长3厘米的正方体小块……”

“第5步, 把刚才用过的锅洗干净,或者再拿出一口干净的新锅。”

“第9步, 加入4毫升老抽, 2毫升生抽, 1克盐,3克糖……”

姜婓知道自己的粉丝中有很多厨房小白,尽量避免了需要高超刀工和复杂步骤的菜, 并且将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完全可以照着食谱操作。

每次姜婓分享自己做的新菜之后,一两天后甚至当天,就会有大批粉丝“交作业”——“这是我按照食谱做的菜!”

“这是我让我老公按照食谱做的菜!”

“这是我妈妈按照食谱做的菜!我夸妈妈做的新菜好吃,妈妈告诉我是从你这里学到的!你的两个综艺《一起下厨房》和《疑云重重》我都和妈妈一起看过,我妈妈特别喜欢你,经常对我说要向你学习!”

因为姜婓的学霸属性,仅仅上过两档综艺的她,粉丝中竟然不止有年轻人,还有许多妈妈粉爸爸粉(?)。

基本上都是全家人一起看综艺的时候被圈的粉,爸爸妈妈辈的家长们得知姜婓有多学霸之后,不再对孩子说“不许追星,追星影响学习”,说的都是“追星就要追这样的,你也向偶像靠拢一下啊!”

当然,也少不了“你看看人家姜婓一边拍戏一边学习成绩都这么优秀,你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你操心才只考这点分数!”

姜婓的学生粉们:……

罢了罢了,反正爸妈不说姜婓,也总要说你们班xx隔壁楼xx……身边的人爸妈还会要求他们努力超过对方,以姜婓作为目标,好歹爸妈也知道他们完全不可能超越,只会要求他们追赶一下姜婓的步伐。

姜婓微博下除了“交作业”的评论之外,还有一类评论占据了大半江山——

“已经尝试过新菜谱的人能不能告诉我一下?真的需要加3克糖吗?”

“不加糖会不会更好吃?加糖会不会太甜了?我们家属于大众口味,平时不太吃甜口菜的那种。”

“姜婓菜谱里的3克糖是按照她自己的口味来的,还是根据大众口味调整过的啊?需不需要再减半?”

姜婓:……

接连几次的微博下面都出现大量类似评论之后,姜婓再发新菜谱都会贴心标注——3克糖是大众口味,9克糖才是我的口味。

她不仅减半!直接减去了三分之二!

粉丝们大可以放心了!

变红之后,除了网上的各种变化之外,现实生活中的变化也不少。

临近期末考试,姜婓又开始了每天带着陈瑛和魏湉湉去图书馆复习的日子。

三人轮流去图书馆占座,有一天早上,轮到魏湉湉占座的时候,魏湉湉起晚了。她火急火燎地跑到图书馆之后,发现图书馆里的座位的确如她所想的那样占满了,只有三个人平时一直坐的那三个座位还空着

魏湉湉连忙将书包放在三个空位上,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就在魏湉湉诧异的时候,图书馆六人桌对面坐着的女生,朝着魏湉湉露出一个笑容,轻声对魏湉湉说道,“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座位你们天天来坐,所以没人占。”

魏湉湉:!!!

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其实也有几个同学过来,想坐这边的座位……不过每次有人来,同一张桌子上的另外三名女生都会提醒对方,这里已经有人了。

女生没有告诉魏湉湉的是,因为姜婓每天都会和室友坐在固定的图书馆座位上,因此姜婓附近的座位变得非常抢手!比图书馆中其他的座位要抢手太多!

谁不想在抬头就能看到美人的环境下学习呢?

只要抬一下头,期末考试周前的暴躁心情都被抚平了!

和姜婓同一张桌子,就坐在姜婓对面的座位,更是最抢手的。三名女生为了能抢到这个座位,今天早上四点五十就在一片漆黑中起床了,在图书馆开馆前,站在门口排了很久的队。开馆之后更是一路狂奔,打败了大一大二的学弟、大三大四的学长,还有一众小研老博……才抢到了这三个最宝贵的座位!

因此今天魏湉湉占座位来晚之后,坐在对面的三名女生自然会提醒每一个前来坐下的学生——她们费尽心思地抢到座位,结果姜婓还没来,座位就被别人占走了?这怎么能行!

上学期的考试周前,还会有不少同学向姜婓请教问题,但是到了这个学期,已经没有人抱着书本来向姜婓请教问题了。

倒是陈瑛与魏湉湉两人身边经常有人来请教,毕竟陈瑛和魏湉湉的绩点虽然比姜婓差一点,但也是排名十分靠前的。

如今姜婓和两名室友专业不同,重叠的基础课程也只剩下寥寥几门。偶尔碰到重叠的课程中陈瑛和魏湉湉也不会的题目,两人自然而然地就来找姜婓解答。

提问的同学看到姜婓很快就能有思路,在草稿纸上刷刷写下演算过程和答案,脸上的表情都十分复杂。

在提问的同学离开之后,姜婓忍不住低声询问陈瑛和魏湉湉,“大家干嘛都一副这样的表情?”

魏湉湉说道,“大概觉得你在外面拍综艺缺了那么久的课,不应该轻松解出这样的难题吧!结果你轻轻松松地解出来了,根本不给我们这些一节课也没有缺的人留活路!”

陈瑛摇头,“我觉得不是因为这个,就是那种……明星为你讲题的冲击力,比明星是你的同学的冲击力更大!”

“姜婓现在这么红、这么忙,还会做这样的难题,而且还愿意帮同学解答这样的难题……”陈瑛觉得如果自己不是一直和姜婓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她也会十分震惊的。

姜婓回到学校之后,不仅认真复习准备期末考试,也在慢慢将曲雁留给她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和化学系的方教授交流。

方教授会耐心地给予姜婓指导,遇到方教授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之处,方教授会帮姜婓组织化学系的教授和学生们一起开会讨论。

方教授找姜婓谈过话,询问姜婓未来的人生规划。如果其他的学生在本科时就这样积极进入实验室,别说像姜婓这样研究出这样有价值的成果了,就是只研究出一点小东西,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一篇小论文,方教授都可以确定这个学生想走科研这条路,至少也是想出国留学,最不济也想名校保研。

方教授自己也是从本科生那个阶段过来的,深知对本科生而言,想要出点小成果、发篇小论文,都很不容易,代表着在实验室中的日日夜夜。如果不是想走科研这条路,或者想出国想保研,何必费这番工夫呢?逛街吃饭打游戏……哪样不开心?就算是上进的学生,如果计划大学毕业就工作的话,也会把时间花在实习上,而不是实验室里。

但是对姜婓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姜婓不仅在实验室中认真努力,同时还是明星,今年参加的两档综艺一个比一个红,姜婓从刚刚踏进娱乐圈籍籍无名的十八线,迅速跻身为大多数年轻人都认识的三四线明星。

虽然方教授完全想不明白姜婓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方教授对姜婓有一个更立体的认识——姜婓的兴趣不仅在科研这方面,姜婓的能力也不仅在科研这方面,姜婓目前就有两个选择,以后她的选择很可能会更多。

方教授觉得自己有必要和姜婓开诚布公地谈一次。

然后方教授得到了有几分意外又有几分意料之内的结果,姜婓表示自己还没想好,“但是科研这条路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方教授顿时满脸遗憾,“为什么?”

是因为科研这条路太清苦了吗?

方教授对姜婓说道,“尽管学术圈的大多数人都要到四十多岁以后才开始积累财富,但是以你的才能,你一定会更早……”

方教授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底气不足,如果将学术圈和金融圈、it圈相比,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和资本大量流入的娱乐圈相比……学术圈无论如何都是清苦的。

姜婓却摇了摇头,“不是钱的问题。”

虽然随着她功德的增多,自己能留住的财富也越来越多,但是姜婓对钱完全不看重。对于已经积攒了这么多功德的她而言,赚钱完全不是一件难事。

姜婓坦诚地对方教授说道,“因为我能力有限,在科研这条路上很难再有建树。”

尽管世人都以为抗癌新物质是由她发现的,但是姜婓始终记得,抗癌新物质是曲雁曲教授的研究成果。

不是她一名本科生只花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研究出的成果,而是曲雁一名教授数年如一日地研究才取得的成就。

虽然姜婓和曲教授一起在实验室的时候,曲教授一直在潜移默化的教导姜婓,那段日子里相当于有一名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都非常卓越的教授在对姜婓进行二十四小时的一对一辅导。

而且知识并不仅仅通过语言来传递,姜婓和曲教授共享七情五感,曲教授快速浏览文献的技巧、实验时标准的手法和良好的习惯……全都通过共享的七情五感,直接被姜婓感受到,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习惯。

在曲教授这样的帮助下,姜婓在学术上的能力自然一日千里,曲教授离开之后,姜婓自己独立完成论文问题也不大。

但是她毕竟还是她,不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变成曲教授——曲教授没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愿望,姜婓自己也无意复制别人的人生。

方教授听到姜婓的回答之后,轻轻地叹了口气,对姜婓说道,“也好,天天在实验室里是太苦了些,你们年轻人多看看花花世界也很好。”

对待姜婓,方教授不仅仅把她当成自己的学生,更不由自主地在姜婓身上寄情,看姜婓的时候总有两分看自己女儿的感觉。

如果女儿尚在人世的话,方教授也会支持她选择任何想选择的路。

方教授对姜婓说道,“既然这样,如果你不想天天闷在图书馆里写论文,可以找师兄师姐帮你写。”

姜婓摇头,“我不觉得闷。”曲教授留给她的任务,她肯定要妥妥当当地完成。

“不过论文中的一些需要编程和建模之类的工作,我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教授您还有师兄师姐们请教。”

“到时候论文二作,可以多加几个名字。”

毕竟对姜婓是锦上添花的一篇论文,对于一些师兄师姐是雪中送炭。

方教授愣了一下,然后一边笑一边摇头,“你啊……我不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