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1)

顾小楼返身回屋,却久不能入睡。

太子被废的原因里,有一条是‘搜刮民脂,营私己利,心无百姓律法’,这说明元庆帝已将杜衡一案中的截流赃款这项罪,钉在了废太子纳兰箴的身上。

如此说来,那个让前湖广布政使司刘广背着杜衡暗中上贡的人,就是废太子了?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截流赃款的人和暗中指使路思明的,应该是同一伙人,但眼下分明扯出了两拨人,一拨是废太子,另一拨则是韩王,那么,韩王真的是他们一直以来在找的幕后人吗?

如今要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只能先顺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才可确认,韩王在这场棋局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不过,幕后人若是另有其人,那又会是谁呢?

另外,废太子与刘广勾结一事暴露,问题究竟是出在太子那边还是刘广那边,这二者间可是有着很大差距??????

若是出在刘广身上,那不是刘广本就脚踏几条船,便是湖广早被对方渗透了个彻底,根本瞒不住这样的秘密。

想做到这点,可不是一个皇子能拥有的能量,有本事背着元庆帝串联起京城、湖广、及西北这三条线的人,在朝中必有强援……

若是出在废太子身上,则同样可怕,这得是怎样的心腹,才能接触到如此重大的机要?

有这样高级隐蔽的细作藏在身边,太子还做什么顺利即位的春秋大梦?如今被废才是他合该有的下场。

顾小楼对于仅拥有城阳这条消息渠道并不满足,路思明的事有了进展后,她第一时间就给周宗南去了信儿,毕竟此事或涉及顾忠年与周文昌被冤一事,但这点不方便告诉城阳,那周宗南是最好的人选了。

盛夏已至,烈日炎炎。

废太子之事方才平息一月,庆宁长公主府上就闹出件轰动全城的大热闹,又为这京城的达官显贵圈子添了一桩新八卦。

庆宁长公主乃是元庆帝唯一的同胞长姐,不需多言,只听这身份就知其荣宠尊贵了。

这位长公主一向是个彪悍的,听闻当年驸马爷不知是因何事闹脾气,竟胆大包天地邀了同窗跑去醉仙楼喝花酒。

结果,这头驸马爷前脚才进了花楼,后脚就被庆宁长公主追过去砸了场子,彼时元庆帝还未登基,庆宁长公主在远没今日这般受宠的先帝年间,就敢以公主之尊大闹青楼,可见天性有多爽辣。

元庆帝上位后,对这个从小看顾自己的长姐很是尊敬,许是觉得亲弟弟比亲爹还靠谱,庆宁长公主从此更加胆大狂放了,除开朝政上的事儿,其它事情上,她还真称得上活得随心所欲了。

只是近些年不知是因年纪大了,还是信佛转了心思,倒不像从前那般跋扈了。不过,老虎不出山也没人敢把它当成猫,在勋贵圈子里,这位长公主可是位没人敢轻易招惹的人物。

谁成想,这次触了虎须的正是长公主自己的儿子呢?

庆宁长公主生有六子,就是没有女儿,是故最喜欢办些花会茶会,招些各府的姑娘们过去做客,前头几个儿媳,还真是在这些个宴会之上挑出来的。

前面五子俱已成婚,府中现只余一个嫡幼子尚未婚娶。

听说庆宁长公主年初就开始张罗上了,如今正在几户看中的人家之间犹豫着。因此,明眼人都心里有数,估计再有几个月,幼子婚事儿就能定下了。

谁知这时候出了这么个幺蛾子??????

前几日,长公主府的六公子许沛东突然向家中提出,他欲迎娶光禄寺丞元瑞之女元奉清为妻,且还声称自己已对元奉清一见钟情,此生非她不娶,愿绝食铭志,但请双亲成全!

元奉清这个名字,长公主可耳熟的很,不仅因为她是元淑妃的外甥女,更是因为她曾是秦王的前未婚妻,只不过由于在城阳公主的花宴上闹出了一桩丑闻,后主动提了退亲。

有这样一桩事在前,庆宁长公主如何能够同意?当下就被气了个仰倒,后又将许沛东狠抽了一顿鞭子,关进了院子禁止出行。

只是,消息封得再严,还是禁不住有风言风语传出来,何况庆宁长公主脾气一上来,直接跑进皇宫,到元淑妃跟前大闹了一场,最后弄得元庆帝也知晓了??????

其实她并不是一个思想多古板多不开明的女人,反之,她对于少男少女间暗生情愫、甚至私定终身的戏码,是很能够理解的,因为她自己当年就是如此。

但,元奉清不可以。

庆宁长公主虽然跋扈,却并非那等眼高于顶的势利眼。

从前开花会时,邀请的姑娘们只要出身家世清白的官宦人家,不拘官位品级,也不拘文官武官,她都邀过,包括元奉清,她早先也是请过两回的。

只不过她对元奉清的印象不怎么好,在她的记忆中,元奉清是个有些假清高又端着放不开的女子。

说话做事虽算知礼有度,却拿捏得很,给人一种不能深交的感觉,总之,不大对她的胃口,所以之后就没怎么请过了。

因而她万万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不入她眼,又没来过公主府几回的女子,竟与他的儿子暗通款曲私定了终身!

何况,她还有过那样的名声?秦王退了亲不要的,他的儿子却当个宝非要娶回家,她不气才怪了……

但许沛东无疑是真心的,不然他不可能明知父母会不同意还要说出口,甚至以绝食相要挟。

这件事,元庆帝不便插手,只能交由公主府自己解决,但心里难免对元淑妃生出几丝迁怒。

毕竟许沛东能这么死心塌地,定是早在元奉清出事前,二人就有什么了??????

这样一来,一想到自己曾经还将元奉清指婚给过秦王,元庆帝就觉得很不爽,因为要不是出了那桩意外,自己儿子这顶带颜色的帽子如今可就戴在头上了!

这一点,少年意气的许沛东可没想过,他从小长在五个哥哥下面,备受父母兄长呵护,庆宁长公主又尊贵护短,这京城的公子哥儿们,除了皇子,哪个不让着他?

是故,他从小就养成了一副我行我素的张扬性子,要说纨绔也算不上,但也不是那等志大才高的人,就是最典型的勋贵子弟样子。

说起他和元奉清的相识,确是起源于一次宴会。

当时,元奉清受邀到了长公主府上做客,只是不知怎的,竟被几位同来的闺阁小姐们堵在了一处小花园奚落,此事恰好叫正遛着家中大狗的许沛东听了个正着。

原来是那些女的看不惯元奉清出身低微,却靠着元淑妃的关系,到处到此类老牌贵胄们的宴会上露脸。

在场的几人俱是出身高贵,打头的便是一向与安仪公主不对付的曦和郡主。

元奉清性情清冷,不卑不亢地回了几句,对方却仍旧不饶人。

那一刻,平时也没少混账过的许沛东,突然就正义感爆发,觉着有些看不过眼,于是便放狗吓跑了那几个欺负元奉清的人。

大狗跑过来时,元奉清面上虽也有几分慌乱,但并未乱跑乱动,所以没一会儿功夫,院中就只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角落。

许沛东这才拍拍手,缓步从林后走了出来。

元奉清见到搭救自己的男子,也并未表现出一副楚楚可怜模样,只简单道了声谢便转头要走。

许沛东本来也不是为了听她一声谢谢才帮的她,但不知怎的,在看到元奉清那副‘不诚挚不热情’的敷衍谢法时,当下就有几分动气,竟直接一把抓过了元奉清的手腕,把她拽了回来。

元奉清被他一个大力甩的有些发愣,退了两步没站稳,被地上石子儿绊了个趔趄差点儿摔倒。

许沛东回过神儿后,也觉得自己放才力气使得有些大了,正不知怎么开口,就见对面的女子脸上忽有泪珠滚落,只是刚一落下就被女子伸手拭去了,莹白的一张小脸上,写满了倔强与自尊。

那一瞬间,许沛东的心突然有点乱了,平日里伶牙俐齿的他,当时竟是连句安慰的话也没能说出口,只定在原地,望着元奉清远去的背影呆了许久,直到回去时,还晕晕乎乎的??????

之后,他开始打听元奉清会在哪家的宴会上出现。

如果是自己相熟的人家,他就提前招呼一声;如果是自己不熟的,他就想方设法找自己认识的狐朋狗友问,看哪个认识,就叫对方带他一起去。

这样半年下来,元奉清终于不排斥他,肯跟他多说几句话了。

当初元奉清被指婚给秦王时,二人已互通过心意,许沛东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想冲进宫和元庆帝说清楚,但被元奉清拦下了。

她担心,这样会让许沛东在元庆帝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一直叫许沛东多点耐心,想个周全的法子再行动。

谁知,这一等,就等出了事!

幸而,元奉清这次没有看错人,即便她的名声受了这么大损害,连元家都放弃她了,许沛东对她却依然初心不改。

庆宁长公主这一关,不好过,可一旦过了,一切就是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