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筹谋(1/1)

夕阳如丹, 烧红天边一大片乱云。

冯驾负手立在书房外依水而建的扇厅旁, 望着眼前的漾漾碧波痴立良久。他手里拿着一个描金漆木盒,正是刚才在书房等薛可蕊时看过的那一个。

不多时, 管家冯状来得亭中,他冲着冯驾的背影恭谨一揖:“冯状见过大人。”

扑面荷风中,冯驾转身将手中的木盒递予冯状。

“账本匣子你先收着吧, 明日这个时候, 你自己送去秋鸣阁。”

冯状有些不解,“大人,适才世子嫔来的时候,您不就要给她这匣子么,为何不当面给她?”

“……”冯驾语迟。

“今日不合适,还是明日合适些。明日你用完饭食,便自己把这账本和东库房的钥匙统统交给世子嫔, 往后府里的小额开支你管, 超过十两银的开销皆得去求世子嫔的手牌。”

听得此言,冯状在心里便暗自揣摩了一番, 觉得应该是荣国夫人今日还在府内, 要明日才会走, 若今日就给了薛可蕊这账本匣子,怕走漏了风声, 让荣国夫人又胡乱吃干醋, 给大人找不痛快。冯状觉得此理由甚妥, 还是大人想得周全!立马便应承下来:

“是, 大人,小的记下了。”

冯驾低头兀自思忖了片刻后,又转身问那冯状:“这段时间各统军、推官、市贾和大豪户们送来的东西,你都做好记录了么?可曾截留一半?”

冯状躬身相禀:“回大人的话,小的都依照大人从前的吩咐皆一一做好了记录,金银珠宝、皮草革缎皆截留一半存于咱冯府,因荣国夫人车马不便,大件和独件目前都存于府中。大人若是要看账表,小的这就去给大人取来。”

冯驾抬手止住了冯状已经准备后撤的脚:“管家先不急,待我一会去拢翠园看过了,你再找来给我不迟。”

冯状道喏,他明白冯驾的意思,冯驾要亲自去看柳玥君的行李后,再回来看他记录的贿礼清单。

冯驾并非真的只问国事不问家宅的马大哈,他向来谨言慎行,不光对自己的公务审慎,更会谨慎对待自己的家事,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冯驾收礼讲究挺多,冯状向来都会很认真地对待冯驾手中的每一块铜板,更何况以冯驾名义收受的贿礼了。冯状知道自己的这位主子看似大大咧咧,实则暗地里瞧得挺明白,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冯驾对自己收过的东西和送礼的人与事无一不记得明如指掌、了然于胸。世人皆道凉州节度使八面能使风,甘言好辞、贿赂公行统统来者不拒。可又有谁能看穿冯驾不同于大多数贪财好利之人的处世之道?他对不同的行贿人行不同层次的回馈,有的行贿者可能真的会得到他毫不吝啬的丰厚回报,有的反倒还会有横殃飞祸之嫌。各宗好赖,皆源于他心中的那根尺。

冯状心下肃然:所谓知世俗而不俗世,更像是眼前这尊怪佛的行事之道。

冯驾又随口问了问柳玥君的行程安排,再向冯状补充了几点意见,最后提醒冯状今晚便要挨个通知众人,明日卯时大家定要去冯府二门等着送荣国夫人和艾沙公主回京。

末了,冯驾还特意提醒自己的管家,勿要忘了还在西大营的冯予。那小子得来送柳玥君,不能因为艾沙,便因噎废食。

冯状皆一一应下,为保稳妥,还追问了一句:秋鸣阁的世子嫔呢?

冯驾不假思索便回答:荣国夫人是世子嫔的婆母,婆母回京,当然要知会她,你还得要提醒她,务必提前到场!

待一切安排妥帖,冯驾才整整衣冠,大踏步往拢翠园走去。

冯驾这是在为柳玥君离开后的事务做积极安排,原本这些都应该由府里的女主人来处理,可是他没夫人,而冯驾知道柳玥君一定不会安排薛可蕊管家,如此一来,便只能他来动脑子了。

柳玥君安排冯状处理府中事务,他觉得不妥。冯状再怎么也只是个管家,执行主人意志尚可,怎能自己也做了主人?薛可蕊是世子嫔,荣国夫人离开,自然应该由薛可蕊掌管冯府。

为家宅和睦计,冯驾也认为,此种事项当然完全不必非要扭着柳玥君掰扯。反正柳玥君也要走了,他自己趁着合适的时机私下里给处理了便好,所以今日他专门唤薛可蕊来他书房交接账本和钥匙,准备将冯府里林林总总的规矩章程、人事安排都给薛可蕊细细讲讲,顺便提醒她明日送柳玥君回京之事。

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今日居然一句话没讲成,未来的冯府掌家人来了不到燃一寸香的时间,便推开门头也不回就跑了。而薛可蕊那不同寻常的反应分明就是情窦初开的模样,这让冯驾觉得自己真的陷入了“困境”。

冯驾甚少认真思量儿女情长,他觉得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投入大量精力去密切关注,胜过考虑自己的妻子。与许多愧对发妻后幡然悔悟的男人不同,冯驾在荣月郡主死后的这么多年里,也甚少在发妻的牌位前痛苦地反思那段他亏欠她的日子。冯驾的生活是勇往直前的,他的目光从来都在眺望更远的前方,从来都不曾为谁而停留过。

今日的薛可蕊让冯驾第一次生出了紧张的感觉,说不出来为什么,薛可蕊陡然发作推开他冲出房门后,他的心也开始狂跳起来,像狂奔的野马,快要冲出他的胸膛了。

鼻尖还萦绕着幽幽苏合香,是她扑到他怀里来时残留下来的。就像大张在他中军牙兵阵前方的那柄帅旗一样,那味道竟一直紧紧裹挟着他,怎么甩都甩不掉,大有人在旗在的意思,这让他有些心慌意乱。

冯驾相当清楚自己与薛可蕊各自的身份意味了什么,于是他强迫自己不要多想,甩着袖子来到这扇亭吹风,荷香扑鼻,她的味道果真就没有了……

……

自灵钟寺一案后,薛可蕊再没有单独见过柳玥君,眼下柳玥君要走了,她也没有准备去单独见一见。

回到秋鸣阁的薛可蕊翻箱倒柜找了许久,终于从一只鎏金彩漆的木盒中找出来一支钗。

薛可蕊带着这支钗兴冲冲地去寻艾沙,艾沙明日要回京,她是来为她送别的。

这是一支和田玉钗,凉州一名老玉匠去世前耗数年心血磨制出的最后一支金蝉玉叶钗。钗柄有金包玉,钗头为金蝉卧玉叶,纯金的鸣蝉,和田羊脂白玉叶薄如蝉翼,晶莹润泽。薛可蕊希望她与艾沙的友情能如这支金玉钗笈,如金坚,似玉纯。

艾沙喜悦,将钗细细包好,让婢女收进妆匣的最里层放好。艾沙转身拉着薛可蕊的手,送了她一只金铃铛。艾沙来凉州前被叛军洗劫过,没甚好东西,唯这个铃铛,是艾沙贴身带手腕上的,趁此机会便送给薛可蕊做个纪念吧。

“可蕊……”艾沙笑得灿烂,眼中有璨星点点。

“嗯。”薛可蕊抬头笑盈盈地看进她的眼睛,“何事?”

艾沙语迟,眼中的光亮却愈盛。

“……”

薛可蕊望着她愈发心痛难言,她别过了头,假装整理自己的裙摆——

她知道艾沙想要说什么,可薛可蕊这种情况,她自己也比艾沙知道得多不了多少,她也不清楚那人的情况。

那个自枫树林私会后,她们再没提起过的人,冯予。

……

明日就要离开冯府,柳玥君也没闲着,她一边忙着清点回京的行李,一边在大脑里飞速审度着自己对冯府的人与事有无纤毫的遗漏。

“胡嬷嬷,冯大人说这次送咱们回京的是唐纪,你可曾去找予少爷核实过?”突然想到了什么,柳玥君停下手中的一袋物事,抬头向胡嬷嬷问话。

听见荣国夫人问话,胡嬷嬷忙屁颠颠地奔过来:“是的,夫人,奴婢这在点着账竟然忘了这一桩事还没回过夫人,该死该死!”

说着抬起胖短胖短的巴掌,往自己的老脸上啪啪作势扇了两下。

“夫人交代过的事,奴婢自然问过了,确实是唐将军送咱们,顺便送那艾沙公主和唐家老爷。”

胡嬷嬷笑得灿烂,额角上还挂着汗。

柳玥君凝神,面上微动。“那么薛家二姑娘不就闲着了?可要随唐将军一同回京?”

胡嬷嬷捂着嘴儿笑:“夫人可是忙糊涂了,二姑娘这称呼可得扔了,该叫唐夫人了。”

柳玥君也笑,“嬷嬷提醒得对,我倒是叫顺了口。”

胡嬷嬷捻着袖口,扭着老腰,凑近柳玥君的耳旁:“奴婢听唐府的管家说,唐夫人会在唐将军走后来咱们府里陪她妹子……”

说着,还一脸鄙夷地冲西边的方向甩出去一个白眼。

“哦?”柳玥君却并未显露出来任何不悦。

“不用说,这定是咱冯大人的好主意……”柳玥君望着窗外笑得意味深长。

柳玥君止住了口,整日里怨妇似的发牢骚,她觉得自己还没有走投无路到那个地步。这“碍眼的”走了,冯驾想讨薛可蕊的欢心会使出各种手段,这是柳玥君用脚指头也能猜得到的。当初她答应回京时,便做好了接受冯驾会全力以赴,殷勤讨好那狐媚子这一事实的万全准备。

“无碍,菁儿来府里,我可是欢迎的。”

柳玥君挑起眉毛,冲胡嬷嬷招招手,“去,赶紧的,叫他们套驾马车,我今晚要抓紧时间去唐府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