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1)

下午, 江浩海背着双手,悠哉的走进学舍。

他看着那些无精打采,一副痛不欲生表情的学子, 微微蹙眉神色凝重。

知道他们心里所想,再联想许山长和众位夫子, 费尽心力想尽办法,才决定这么做。

可看看这是什么情况, 一个个敷衍了事情绪外露,在他这个夫子面前都不屑掩藏, 这是无声的反抗啊!

江浩海暗自摇头, 若不是他们寒窗苦读, 有些才学傍身, 他都想说难成大器。

“学三字经。”

江浩海一脸严肃, 眼神里带着一些默然, “一直学到你们愿意学为止。”

“呃。”

学舍里的那些学子, 听到他这话顿时都一怔,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学到他们愿意学为止?

“当然。”

江浩海目光在学子们身上一一划过, 嘴里说出的话却是让人浑身一冷, “若是态度不满,或是学的不用心, 可以离开书院。”

“我们这里比不上县学, 也不像那些传承多年的书院名扬四海,在这里是委屈你们。”

“但不管我们书院如何,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私塾, 也不能敷衍了事,不尊师重道。”

“你们可以选择在哪个书院就读,我们书院自也可以决定收不收哪位学子。”

“给你们一下午时间考虑,若不想留在这里就读,明日就去退学离开,不会有人阻拦。”

“不想退学的就好好想想,你为什么要留下,留下之后是否能尊师重道,能不能对夫子所教所留的课业完成,愿不愿意用心认真对待。”

江浩海说完这些,看那些学子神情惶恐,有的甚至慌张不安,一个个全无刚才的无精打采。

但他知道,学子们这一表现,主要是想到丢脸的问题,怕的也是名声受累,会妨碍他们以后走入仕途。

“以后会一直学三字经,学到你们完全吃透,懂得其中含义,能身体力行。”

江浩海看他们如此,心里失望越来越甚,决定按沐晨曦的办法来,给予他们再一次重击。

“每日背诵、默写、书写释义,第二日交上来检查。另从其中选出经典句子,做一篇文章,送上来批改。”

他稍微停顿一下,再次查看他们此时表情,果然又看到茫然不解,还有的愤愤不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以此为题,做一篇文章,明日交上来批改。”

江浩海起身不再想看到他们这些表情,说道:“若是做的文章不够深刻,那就继续做,直到达到标准,否则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一篇上,学习的快慢全看你们自己掌握。”

他这一走出学舍,那些学子顿时炸开了锅,抛弃了君子之风,什么礼仪形态不再顾及,三三两两议论起来。

要他们自己选择是否继续在书院就读,还要继续学三字经,直到愿意学达到他标准才行。

最让人不能忍的是,还要用其中的句子做文章,这有什么好做的,他们又不是垂鬓小儿。

沐晨曦对这一切始终视若无睹,正襟危坐在那思考,片刻后拿起笔开始做文章。

王清泉和李少杰他们两个,虽然已经知道夫子用意,可事情变化如此之大,竟然上升到离开书院之事。

他们一时有些发蒙,没想到会达到这一步,耳边听着那些学子议论,竟然都是对夫子颇有微词。

若不是心中抱有积怨,临近爆发的阶段,断不会有人出口直言,这可是涉及欺师灭祖之嫌。

错眼间,他们看到沐晨曦奋笔疾书,根本不受周围嘈杂环境影响,正在按夫子交代做文章。

他们两个对视一眼,长吐出一口气,压下心中百般思绪,不再理会众学子愤慨之情,拿起笔开始思索做文章。

…………

“媳妇儿。”

沐晨曦晚上回家,与赵欢说起书院的那些事,“你说,他们会有人选择离开书院吗?”

“当然会。”

赵欢不以为然,“人与人不同,所思所想自也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夫子们认为是对他们好,用心良苦的想尽办法教导,可是他们没想这些是不是那些学子想要的需要的。”

“还有呀。”

赵欢看着沐晨曦一笑,“我们当初坚持读书,不也是坚持自己想法,根据自身需要而坚持吗?”

“山长就是拒绝收你,可他说的话也没有错,出发点也是好的,只是不是我们需要的而已,自然观点相驳。”

“那些选择离开的学子,不尽然是些品德低下,不思进取之辈。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再有好的家世支撑,不会缺好的书院和夫子,自然是选择离开不适合自己的地方。”

赵欢看着沐晨曦说道:“夫子们这招是狠,不过他们既然选择改变,那就需要下猛药,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若是迟疑驻足不前,这一举措就会进行不下,可能还会变成一场笑话。”

沐晨曦一直静静听着,他没与赵欢说,这招是他出的,为的就是促使夫子们决断。

他要看夫子们是不是真的寻求改变,能不能够一直坚持不懈,也要看有多少学子能勉强接受。

“你说的很对,凡事没有绝对,都是选择对自身有益,或是认为自己该做必须做之事。”

沐晨曦微微一笑,伸个懒腰,无所谓的说道:“什么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这个道理很多人明白。但是有些事不能等,循序渐进要看是什么事,抉择和决断是不同的。”

他自己认为,有些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当机立断,哪怕是错了或是行不通,回头再想别的办法,进行改正就是。

没必要思虑太多裹足不前,这样会错失良机,也会耽误时间,搅和的大家都不安宁。

赵欢对他的话笑而不语,这些与他和沐晨曦没太大关系,特别这属于古代的一次改革,不是他们能掺和。

…………

第二日,果不其然,很多学子选择离开。

沐晨曦看着空荡荡的学舍,微微一笑了之。各人有各人抉择,没人能强按头,那也有失初心。

“沐兄。”

王清泉有些不安,“走了一大半儿,不光是我们甲班,其他几班也走了不少人,这可怎么办呢?”

“不关你的事,你想那么多干什么?”

沐晨曦淡淡看他一眼,说道:“作为一名学子,你只要好好读书,做到你现在的本职就好。”

说完他笑了笑,促狭的眨眨眼,“你该高兴才是。此时若是要想,也该是想都走了才好,就剩你一人,夫子岂不是为你一人所得,手把手的教导岂是他人可比。”

“呃。”

王清泉和李少杰一怔,还可以这么想吗?不过仔细想想,沐晨曦的话好像很有道理,只是总有些怪怪的感觉,不知道哪里不对。

“你们要是不想或是不能离开书院,就谨守本心好好学习就是,其他的无需理会,只当与这些同窗无缘。”

沐晨曦眼角余光划过留下的那些学子,发现他们神情虽然看似不在意,可一个个也是神色严肃,隐隐露出一丝不安的情绪。

“明眼人都应该知道,夫子们这么大动干戈,一定是其中含有深意。不管能不能想通其中关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心怀仁爱高风亮节,绝不会坑害学子就是。”

他给他们一个定心丸,也是间接给予一些鼓励。虽然只是简单几句话,但在人彷徨无措之时,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一盏明灯可以给予他们信心,就像一支昏暗的蜡烛也可以发挥力量,在他们不确定时引导一个方向,让他们不至于太迷茫无助。

“对呀!”

他说完之后,王清泉一拍手说道:“对,我们是学子,好好读书就行,对于那些无缘一起前行之人,没必要太介意,是我们缘分不够而已。”

“嗯。”

李少杰也点头说道:“夫子们都是大爱之人,所思所想所行,不是我们轻易能参透,只要谨遵教诲就是。”

这些话落在那些学子耳朵里,顿时令他们振奋起来,原有的不安和犹豫,此刻一扫而空。

他们也是心智坚定之人,否则也不会决定留下。只是学舍转眼空了一大半,四十人就剩下十来人,心中难免会存有疑虑。

此时齐俊峰看看沐晨曦他们,说道:“我们来就是读书,自然是夫子怎么教导怎么学。若是什么都按照自己想法,想夫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讲学,还不如你自己当夫子算了。”

“就是,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相信夫子。”

“是呀!书院这些夫子都是名扬四海的大儒,他们做的事岂能是我们这些学子能参透。”

一时之间,在沐晨曦说了那些话后,这些选择留下的学子,扫除心中忧虑,逐渐脸上露出笑容来,纷纷出言发表意见。

沐晨曦看到他们能解除疑惑,微笑着摇头:人都是有迷茫无助之时,若是能心智坚定走过去,必然是一片晴空。

…………

江浩海站在学舍外面,听到里面现在又欢腾起来,不再是死寂一片,摇头一笑:这个小弟子呀!心思总是与人不同,古怪刁钻令人琢磨不透。

此时沐晨曦也看到他站在外面,对江浩海眨眨眼,一脸无辜的模样,像是一切与他无关。

“咳咳。”江浩海出声提醒学舍里学子,让人发现他来了。

他悠闲的踱步进去,看着留下的十二名学子,眼神在他们身上一一驻足片刻。

“作为一名学子,你们日后是要考取功名走入仕途。”

江浩海一脸欣慰,微笑着说道:“你们是大荣的火种,也是大荣未来接班人,心性与德行必然要千锤百炼,否则怎么能担起你们即将赋予的责任。”

他的这些话是沐晨曦忽悠他的,也是赵欢平时讲给沐晨曦听的,所以听着有些理智,不文雅却能打动人心。

“所以,我们这些夫子才决定,对你们多加打磨。”

江浩海把他们决定教三字经的意思明白讲出来,有这个想法也是受此次联考启发,“心性不稳,必然行不远。德不配才,又怎能有为大荣为百姓谋福之心?我们培养这样的学子,岂不是为大荣和百姓将来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