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更胜桃源(1/1)

碧空如洗,江水清透无波,远山似淡墨轻描,勾出点点朦胧画意。

江石将小船撑到水中央,收了船篙,由着小舟随水自行,自己捡起一边的斗笠,盖在脸上,半躺在船舱中,轻笑着问:“这处好不好?”

阿萁抱着那篮子清明草,嗅到丝丝缕缕的草香,吃惊地挑起眉:“说好的要去桃源呢。”

江石道:“先歇上一歇,哪有一刻不停一直赶路的。”

阿萁从篮子中挑出一根略老的清明草,掷向江石,笑斥道:“好个会偷懒的船家。”

江石笑着接过清明草,搁在自己的的帽檐上,叹道:“好个凶悍的小娘子。”

阿萁轻哼一声,看斜阳落在水中,映出一片绚烂的晕红,好似触手可及,她探手过去拿指尖一点,斜阳碎成万点,鳞鳞水光,片片都有一点金阳。

“可是跟家中人吵了嘴?”江石问道。

阿萁“咦”了一声,摸了摸自己脸,莫非自己挂了相,才叫江石看出来:“你怎知我吵了嘴?”

江石将斗笠拉下一点,露出双眸,道:“你一只小书虫,得一点空闲都要跑去我家看书认字识香,今日却一个人闷在水边,定是有心事。”

阿萁吐出一口气,翻着篮子里,从清明草里拣出杂草弃在水中,引得几尾游鱼在那小心翼翼地啄食,轻声问道:“江阿兄,要是你有阿妹,可会教她从一而终?不管她嫁的是无用书生、凶悍屠夫还是流氓赌棍?”

江石扬眉,反问:“我为何要将妹妹嫁与这等人家?”

阿萁道:“许是一时走了眼,让人给蒙蔽了。”

江石更加吃惊:“我举家上下,竟连这点眼力也没?”

阿萁气得又扔了他一根草,道:“不过这么一问,你非得较真小细,你还没有妹妹呢。”

江石摇头笑起来:“是阿兄错了,阿兄不该逗弄你。”他道,“我要是不小心将小妹嫁错了人,害她让人欺了去,定要纠结人手折断该人的狗腿,十五还初一,初一还十五。”

“然后呢?”阿萁急着追问。

江石看她一眼,道:“然后再把妹妹接了家来,她愿另嫁便另择夫婿,她不愿嫁,只安心在家中长住。”

阿萁心头那些彷徨孤寡,听了这些话,忽然间皆有了去处,可见天地间不是只她一个人有这样心思,更何况,这人还是江石。

畅快间再看那蓝天碧水,清风斜阳,无一不是如描如画,无限美好。

江石看她双眸重新点亮,唇角重又弯出了笑意,整个重又鲜活了起来,坐在船头又明媚又愉乐,令人见了便心生欢喜。

阿萁将篮子中的清明草挑拣得干净,举起脸边,笑问:“江阿兄怎么谢我?”

江石道:“小娘子好生贤惠,你要我如何谢,我便如何谢。”

阿萁学着江石的语气,道:“也罢,暂且记下。”

江石笑摇头:“你倒半点亏也不吃的。”

阿萁想想自己往日与江石针锋相对,噗嗤笑了,又好奇问:“还没到清明呢,怎就采起了清明草?”

江石答道:“昨日阿爹去邻村帮别家杀猪,割了一刀好肉,回来又挖了好些春笋,阿娘便惦起做清明团子吃。”

阿萁戏谑:“于是,江阿娘便充起春娘来。”

江石无奈笑道:“阿娘不大认得清明草,却爱吃清明果,因此,清明前后,阿爹总要割肉挖笋寻清明草做果子吃,不过,阿泯大后,还要做些桂花豆沙的。阿娘喜咸食,阿泯好甜。”

阿萁略有吃惊:“竟是伯父做果子。”

江石道:“阿爹早些一人过活,自会几样吃食,男人家力大,揉得好面。”

阿萁掩嘴吃吃笑,撇去心头一丝异样,转了话头,另说起别的琐碎小事。

江石心道:真是个伶俐丫头。

他阿娘乡音不同,吃食各异,这二样纵是有心想改,也非易事,终会在各处露出端倪,告诉你此人为异乡客。

阿萁和江石一直消磨得日染红霞。

江石才不得不将小船泊岸,将阿萁送上岸,下船时过岸边草丛,顺手操过一只粉蝶扣在手心中。叫阿萁合拢双手,小心送到她的手心。

白、粉蝶儿,田野山间不知其数,阿萁往常都是视而不见,江石扣到的这只,却好似别有意趣,她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喘,合着双手,感到蝶翅轻触着自己的掌心,扇动间,心田有雨化水。

施家的一场争端,对外瞒得死死的,也只施大家是邻院,听得一星半点,施小四施小五几个又是爱听壁角的,好事歹事都要支支耳朵。

施小八从几个兄长那得知施家吵了嘴,跑去附在许氏耳边传小话。

许氏拍他几下:“自家日子还不曾过分明,倒管起这些闲事来,哪家哪户没个争端的。”

骂得施小八灰溜溜走了。

施老娘自听阿叶择了卫家,面上寻常,私下也是暗暗松了口气,自己这个孙女儿还好没有糊涂到底,也比她那娘有些决断。

陈氏过门这些年,年年月月弯着腰,难得挺直一次,却是与她唱对角戏,若非她心下实是觉得卫家这门亲可做,叶娘虽是个丫头片子,到底还是自家孙女,不然依理,既陈氏不愿意,总要先行跟里正娘子招呼一声,方是客客气气的处事之道。

只是这一招呼,他们两家的婚事怕要悬在那。

索性拼一个要么做亲,要么结仇,先将事按下。要是阿叶耳根子挺,不听陈氏的,自是皆大欢喜;若她糊涂,听了亲娘的劝,择了自己舅家。

施家也只得悔亲,跟里正与卫小乙家好生赔罪。

却不知里正娘子心明眼尖,离了施家时看陈氏神色不对,心疑陈氏心底可能不大愿意。人有远近亲疏,她虽与陈氏交好,又请陈氏教自己女儿针线,然而,这份情谊又如何与卫煦家相比。

她半看顾着卫煦长大,自是觉得卫煦千好万好,陈氏嫌弃,她心里便也凉了好些,回家后又与里正说了详细。

里正道:“施家的事,到底还是婶娘做主。”

里正娘子却摇头,笑道:“你在外头精明,于这上头,还是不大通。陈氏是叶娘的亲娘,她心里不愿意,虽然逆不得婶娘,可这亲事未免也无趣。她又是个藏不住心事的,好好坏坏都在一张脸上,真个结了亲,女婿上门,她作为一个岳母脸上没个笑模样,这如何让人高兴得起来?只盼她能想通透。”

里正一想,倒也是这个理:“你不如先等等,过几日再去小乙家回话,免得施家生出变故,两家生出不好的,同村住,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是里正,大小也要担些事,你既和陈氏有交情,又是阿煦的的伯娘,两头都有交情,不如你我先兜着底。”

里正娘子一想,道:“也罢,我也不愿他们二家结仇,过几日再说。”

这一推拖,里正娘子看施家风平浪静,没有一丝多的风声,心里便有了底,知晓施家还是心愿与卫家结亲,想想不放心,又让自己的孙儿借故寻阿豆玩耍,探探施家的根底。里正孙儿上门,兜了一捧干枣回去,还道施老娘待他亲切,满脸堆笑。

里正娘子听罢,将心放回肚中,这才施施然去卫家回话。

可怜卫煦,等得发都白了,担柴去寺庙里时都是魂不守舍,脚上打着飘,惹得寺中和尚取笑不已。卫小乙也等得心焦,想着莫非施家不愿意,又想想自家冷清,没有什么可拿手之处,也怨怪不得。

卫小乙拍拍卫煦,先行安慰儿子:“阿煦,施家这亲事,怕是不成,阿爹再给你另外寻摸个好娘子来。”

卫煦整个都蔫搭,沮丧问道:“施家推了亲?”

卫小乙叹道:“这都好几日没个消息,十之□□不成。”

卫煦张了张嘴,垂着头避到屋中,从怀里取出一支还没打磨好的簪来,香木是他在山中截来,花样是他托寄住在寺中的书生画的,拿刀一点点削出形,只还不曾打磨得光滑。他们这边结亲,两家合意,男方须送女家一支簪子,定下心意。

簪子尚未得,心事却已虚化。

卫煦捏着木簪,簪头流云斜飞去,拖出万般难舍心痛。桑树下抬首采桑的叶娘,元夜流光飞舞里的叶娘,撩起面纱羞涩一笑的叶娘,她这般好,这般好,却与他无缘。

卫小乙看儿子这心灰意冷的模样,险些掉下男儿泪,都是他这个做爹的没用,想说:要不拼着不要脸,再去求求施家。

卫煦苦笑,抢先道:“阿爹,这等事怎好强求的。”

里正娘子来时看他们父子愁云惨雾,几只看家犬也因忘了喂,在那“嗷嗷”直叫唤,她还当卫家出了什么事,焦心不已,忙问:“家中可有什么不好?你父子二人怎这般形容?”

双双蹲在后院门品哀声叹气的卫家父子齐齐抬起头来:“大嫂几时来的?”“伯娘怎来家中?”

里正娘子气也不是,笑也不是,道:“你们父子莫不是糊涂了,前几日还托我问施家的亲事,今今日反倒问我为什么上门。”

卫小乙纳闷:“施家不是不肯嫁女?”

里正娘子大惊,以为他哪里听得风声:“你从哪听得?”

卫小乙道:“大嫂这边只没好信传来,显是事不成。”

卫煦看里正娘子笑嘻嘻的样子,心想:许是自家误会了?这一想,心里蹿出一条火,束手束脚地立在一边,期盼着从里正娘子嘴里听得好消息。

里正娘子暗擦一把汗,笑道:“喜事喜日传才是讲究,倒是我的错,让你父子等得心急,这事十成准了五成,剩得五成,便看你二人八字合不合。”

卫煦这一日真是又悲又喜,到了晚间仍旧心喜难抑,翻出一小坛素酒,跑去江家找江石对饮。

江石想着阿萁的异样,心道:幸好好事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