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故人之泽(1/1)

阿萁不知自己的姓氏有何奇特之处,三家村江、卫、施三姓,施姓为多,沿河几村,也有施姓人家。

可沈娘子看她的目光整个温柔亲切起来,问她家中还有什么人?家中可是艰难,以至于她小小年纪在元宵佳节在闹市卖闹蛾儿?

阿萁虽不解,还是一一答了,又笑道:“沈娘子,我家中虽是农户,家中也有几亩良田,嬢嬢会持家,阿爹打得一手好猎,阿娘也有好针线,虽不富裕,不曾挨过饿,也不曾挨过冻。”

沈娘子听后,更喜她的不卑不亢,不故作可怜,再看看江石立在一边,如松如柏,不见半点的胆怯,又看他们亲密无间,也以为他们是青梅竹马的小儿家。

“佳节热闹不夜天,桃溪虽是弹丸之地,流水汤汤依依人家,元宵也有别样的景致。你们卖了闹蛾儿有空闲,也去看看花灯,猜猜灯谜。”沈娘子声音清婉,令人如沐春风,她忽想起一事,笑着对一个使女道,“清风楼食手裹得好汤圆,你叫厨下煮些汤圆来,江小郎和施小娘子尝一尝,添添圆满吉意。”

江石和阿萁一愣,阿萁红红的脸,有些不敢受,又觉沈娘子亲切,令她生起亲近之意。

沈娘子看她神色灵动俏趣,冲她一眨眼:“芝麻流心,桂花枣泥,又香甜又浓郁,旧年元宵节清风楼临街卖汤圆,挤了好些食客争抢。你们不尝上一尝,岂不可惜。”

江石笑道:“谢沈娘子款待,却之不恭。”

使女早搬来月牙凳请二人坐下,又奉上各样干鲜果子和酥糖点心。江石心道:世间人,十之八九先敬罗衣后敬人,沈家家大业大,沈娘子当家主母平日交结之人非富即贵,待我们这些褐衣泥腿殊无半点轻视,实在难得。

沈娘子也在心中诧异:不知怎样的人家才教出这对小儿女,纵是农野人家,又岂容人小觑?她本就有怜惜之心,说了几句话,又生爱才之意。唤过小使女低声吩咐几句,笑着对江石和阿萁说起闲话家常。

厨娘不稍多时送了汤圆上来,玉白莲花碗里装着糯白滚圆的汤圆,引得人食欲大开。沈娘子看着他们看他们无猜无忌地坐在那,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不由会心一笑。窗外一片喧腾,似有流光飞舞,本是举家团圆欢庆之时,却也有各样别离。

阿萁吃着汤圆,好似身在梦中,恍恍惚惚地想:自己就跟话本里的书生渔人一般,误入什么仙楼,所见所闻早已不是人间,连着碗中的吃食都非凡物。

“沈娘子,你人真好。”阿萁看着恍如神仙中人的沈娘子,脱口而出,“莫不是神仙托生的罢?”

沈娘子一愣,几个使女纷纷掩嘴笑起来,江石也感好笑,又看她一语出口,面上绯红,没忍心笑她。

“我算得什么神仙托生,将来施小娘子得遇贵人奇士,方知什么是神仙之姿。”沈娘子伸手轻抚一下她的发髻,笑着道,“我与施小娘子也算有缘呢。”

阿萁更不解:“沈娘子,我们怎个有缘法?”

沈娘子被逗笑,道:“你我的缘份……我有一个故人,身有要事迟迟未归,你与他五百年前是一家,这算不算缘份?”

阿萁想了想,老实地摇了摇头,道:“定是沈娘子太思念故人,才会移情,不过施姓百千上万,算不得有缘。”

沈娘子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思念故人之时,恰好遇见了施小娘子,这算不算缘份?”

阿萁又想了想,笑点头:“这方算得缘份。”

沈娘子取出两枚坠子,道:“今日不敢多留你们,免得你家里大人担心,改日得闲,我再遣人接你家来说话可好?”

阿萁小心接过坠子,道:“沈娘子,您要是不嫌弃我年小,又没什么见识,我定来陪您消遣闲话。”

沈娘子笑点了点头,让阿素将钱匣给江石,领二人出了清风楼。阿萁空着两手,晃了晃头,清风楼重又闭上大门,两个铁塔似得护院守在那,不许闲人靠近,楼内戴花冠的沈娘子重又隔在云端,令她怅然若失。

江石携住她的手,道:“可是不舍,他日,我们定再能与沈当家沈娘子一同闲话。”

阿萁歪着头,叹一口气:“这一趟怕不是用光了一年的好运道,卖光了两篮的闹蛾儿,又识得沈娘子,福兮祸所依,我怕寻常走路也要跌跟头。”

江石笑道:“要不拄根拐杖,免得摔跤。”

阿萁将心思从清风楼那□□,挣脱手,冲着江石做一个鬼脸:“快去找阿爹,你我离开好时候,阿爹和阿姊怕是要担心了。”

等二人挤开人群,寻到施进和阿叶卫煦时,只见剩下的两篮闹蛾儿也卖得只剩几支,施进略为窘迫地立在那,双手排着一个攒盒,卫煦的手里捏着一块糕点,别别扭扭地想要递给阿叶,阿叶低眸垂首,纵理灯火迷离,轻纱覆面,都能看到她艳红的粉面。

“阿爹?”阿萁叫了一声。

施进看到她舒了一口气,道:“先才有贵人遣了使女,送了一盒点心赔礼,说他娘子要买闹蛾儿,将你们请去了清风楼。”

阿叶撇下卫煦,拉住阿萁,问道:“萁娘,你可是受了什么惊吓,那贵人怎无缘无故遣人送来糕点。”

阿萁忙将事从头到尾说了,施进道:“别的都不管,没事就好。”

江石抱着沉甸甸的钱匣,又看看卫煦篮子里的铜钱和只剩得稀稀拉拉、平平无奇的闹蛾儿,笑道:“剩得这些不卖也罢,我们身上又有这些许钱,贼偷生贼眼,怕他们下手,不如先回了船上,使些钱给船家,让他顺着水游河?”

施进抓抓头,道:“不如早些回,我们使唤走了船,里正他们回来错过大是不好。”

卫煦一心讨好老丈人,跟着附和,道:“进叔说得对,不如只在船里坐着。”

自打施进看穿了卫煦的狼子野心,再看这人真是从头到脚没有顺眼的地,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嘴皮子上下齐全,偏又不利索,是个结巴。庙里的和尚定是慈悲为怀,怜他有弊短,这才对他多照顾……

“萁娘和叶娘,打小没见过花灯,既来桃溪,不游玩戏耍就回,也是可惜,我们只叫船在边上走,不叫走远。”

卫煦张了张嘴,溜一眼阿叶,虽老丈人似不喜他,但是,与叶娘多呆一时半会,也是一件乐事,当下拿手摸摸嘴角,摸到一嘴的喜意。

一行人挨挨挤挤地挤到桃溪小码头边,河上遍横小舟,每条舟上挑着红灯,河岸人家无一不挂彩灯,两处辉映,将一条河映得繁彩通明。

阿萁坐在船头,将沈娘子送的坠子托在手里,看得怔怔出神。清风楼仍旧如梦,她原先只耳闻得几句沈家之势,离她百千里之遥,与她毫无干系,谁知竟有缘得见沈家家主沈拓和沈娘子,真是似真还非真,还有沈娘子口中的故人,什么故人这般大的脸面,能叫沈娘子只因同姓便待她多有照拂。

江石看她傻愣愣地在船头,也不管身边的热闹,在她身边盘膝坐下,笑道:“进叔还道不叫船家走远,河上这般拥挤,纵是想得走远些也过不去。听闻桃溪长河,最热闹的地段在石马桥那。”

“江阿兄,你说,沈娘子的故人是哪个?”

江石道:“姓施,许是施翎。”

阿萁大惊:“你怎知晓?”

江石道:“阿爹在沈家船上做过事,听说沈家一份家业令有主人,便理施翎,只他不知去了何处,毫无音信,只知有这么一人,却从露过面。”沈家船工私下都道施翎许早已身亡,沈氏夫妇不过分出这一份家业,不过是枉作念想。

阿萁道:“嬢嬢以前常念叨人走茶凉,要是死了万事成空,沈娘子真是重情之人。”

江石干脆在船头躺下,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也不是月移船,还是船移月,心里模糊想着:江大曾道,沈家的发迹似有神助。听闻原先沈家虽也如火如荼,却无这般声势,后在一年之间势压州府各家船队,一举成为魁首。施翎也是古怪,一走没了声息,好似消失在人世间。

天大地大,人虽为万物之灵,也不过区区草芥,如他阿娘……

江石想到此处,心里一个咯噔:沈家的故人施翎,一去无踪,或是来历不可外道,或是犯了事,不得不远走他乡藏匿行踪。身离故地如浮萍漂泊,流放也不过如此,若他猜测无误,施翎所犯之事定然非同小可。

阿萁将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笑问:“江阿兄在想什么出了神。”

江石笑道:“如你心折沈娘子,我正心折沈当家。”

阿萁拍手道:“那我学了沈娘子,你学了沈当……”她话出口,便知不妥,自己被迫江石牵过的手,指尖无端由地灼灼滚烫起来,她捏捏自己的指头,心道:莫非几时被灯给烫了。

江石伏在船上闷笑。

他们在船头看灯说笑,卫煦在船内苦不堪言,阿叶性子沉静,便坐在船中隔帘看两岸风景,卫煦 见她不出去,便也挨挨蹭蹭在船内不肯外出。

施进暗恼:我女儿又未曾明许,你这口吃小子偏跟只蚊蝇似地在打转。他木着脸,围着胸,大马金刀横坐在船舱之中,将卫煦和叶娘隔得死死的,也不叫叶娘跟卫煦说话,还道:“叶娘,你与他说话,当心学得他结巴。”

卫煦愣了愣,慌忙结结巴巴辩解:“进……进叔,我……我不……不结巴。”

阿叶满目怜惜,很是不忍:卫家阿兄本就口吃,不与他说话,不知会不会伤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