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青梅许约(1/1)

阿萁生怕惹出事,不敢多做片刻的逗留,提着裙角,半弯着腰,蹑手蹑脚慢慢从卫氏祠堂退开几步远,正要转身就溜,就见村道那头走来一群白鹅,打头那只趾高气扬、抬头挺胸,肥而白胖的身子轻摇慢摆,走得好不霸道。

阿萁暗暗叫苦,这只鹅在村中赫赫有名,撵鸡追狗,抢食叼人,一天到晚在村中横行,简直是无所不为。

要命的是,这鹅正是江石家的。

前有恶鹅,后有它家恶主。阿萁一时情急,卫氏祠堂跟前有一株参天古榕,也不知生了多少年月,树身几有十数围,根柱垂挂,一木似成一林。

阿萁寻得树身一处凹洞,也不管苔藓打头,枯皮乱叶飞裹,将身一矮整个人藏了进去。

忐忑屏息间,听祠堂有人道:“外头好似有声。”

阿萁忙又将身往里缩了缩。

江石似也听到了声响,接口道:“几位哥哥先在里头稍侯,我去外头看看,这边幽静,鲜少有人来。”

阿萁深吸一口气,古榕上鸟雀筑巢,虫蚁安家,她一侧眸,一群蚂蚁许为着大年忙碌,不知从哪抬了一条不曾死透的肥虫,正翻山越岭往蚁穴搬去,眼看就要爬到她的衣襟上,阿萁忍无可忍,抬手就把它们拍了下去。

刹时,万籁俱寂。

阿萁听到江石的脚步声一顿,他脚下的枯枝败叶发出细碎的脆响,一步一近,离她似不过只咫。

祠堂中藏着的几人似不耐烦,一个粗嘎的声音问道:“怎样?可有不长眼的偷听。”

江石轻笑一声,道:“不曾见人,倒是我家养的鹅在这边寻食。”

王姓之人道:“那便罢,江小兄弟,那些肉你真一斤不留?”

江石笑道:“当初说好,请了王大哥帮忙,将那肉充作谢礼,我岂会出尔反尔,言而无信?那半扇肉,王大哥与诸位哥哥或分了吃,或卖了分钱,都可使得。”

王姓之人道:“江小兄弟做事大方,深合我意。他日,小兄弟再有好事,切莫漏了我们几个;若小兄弟遇着歹事,与我们有几分信任,也言语一声,我们几个没一句二话,定然撸袖相帮。”

江石道:“既得王大哥这句话,改日少不得还要叨扰。”

那声音粗嘎之人催道:“王保长,江小兄弟,你二人磨磨叽叽,跟个懒驴拉磨似得,没完没了,等得人好不心焦。我那驴还寄养在我家亲戚家,他家是个雁过拔毛的,说不得正使着我家的驴祖宗替他家做活计。”

王保长笑骂:“你放屁,谁个磨叽,你猴投胎的?片刻也等不得。”又相邀道,“我们明日料理了那猪肉,再买些酒来吃,江小兄弟真个不来凑个趣斗个酒?”

江石拒道:“这次便罢,下回再与王大哥一道耍酒。”

王保长道:“既如此,我们也不好久留,免得露了痕迹。”

江石道:“王大哥和崔大哥还往山脚荒草滩上坐船走。”

王保长笑道:“使得。”

话至此,人声渐悄,只有江家那只大鹅不知钻在哪里,“嘎嘎”叫了几声。阿萁静下心侧耳倾听,又等得片刻,自认江石等人远去,正要从树凹里钻出来,整个人就笼在小片阴影下。

阿萁怔愣惶惑,抬起双眸,江石正站在她跟前,低着头,一瞬不瞬地看着她。

他的眉目仍嫌青稚,他的目光跟他的声音仿佛,清澈如水,潺潺轻过河石。他站那,显得那般高,哪怕他现在腰窄身长,仍如一棵生在悬崖仍笔直参天的青松。

然而这个人,心性不佳,睚眦必报,背后与一帮子闲汉无赖设下计,让江二一家一无所获。

她看着江石,江石也看牢了她。

古榕如林,绿荫似无边无际,他的眼里除却连绵的翠色,便只容得下这个缩得小小一团的小娘子,她布衣布裙,双髻发丝微乱,绑着的一段红绳垂在她的耳畔,红得鲜,红得艳,红得似熟透的红豆。

二人又静对半刻,阿萁大着胆从树凹里钻了出来,她沾得一身的脏污,站在古榕下喘了口气,理裙整袖,见自己衣摆还浸染了一片翠色的草汁,又是焦燥又是害怕,回家施老娘少要唠叨几天,又不知江石怀揣什么歹意……

胡思乱想间,江石在她身后道:“你左边发髻那,沾着一片枯叶。”

阿萁手上稍顿,怯怯回头。

江石好整以暇地倚在古榕上,拿手比了比发鬓。

阿萁转了转眼珠,略有惊惶,往后稍退一步,戒备地盯着江石,慢慢抬起手,果从自己发髻间摘下一片枯脆的落叶来。

江石笑,又道:“你后背也沾得好些青苔泥垢。”

阿萁自知自己够不到后背,微瞪了江石一眼,思及他的算计,又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江石被她这么瞪了一眼,原本的理直气壮倒变得有些惴惴,转念间又想:自己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莫非任由他人白白欺负?从来都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他不愿由人捏扁搓圆,何错有之?

然而,他并不愿在她的目光看到厌恶与鄙薄。

阿萁想了想,低声问道:“江家阿兄,我……当不知,你……只当不见……可好?”

江石双眸微垂,忽起坏心思,摇头道:“不好,你我又不熟,我怎知你可不可信。”

阿萁虽有点轻恼,却不愿置气惹事,偷看了江石一眼:“虽不相熟,却也相识,同村而居,同饮一江水,勉强也算得有往来呢。”

江石笑道:“你看我行事,便知我生就小人嘴脸,小人多疑多事,哪会轻易信人?”

阿萁问道:“那江阿兄要待怎样?”

江石靠在树身上,望着顶上遮天绿荫,余光瞥到阿萁气呼呼的脸,便道:“我欠你一回,你也欠我一回,才当得打平,过后我再不疑你会出卖我。”

阿萁瞪他,好生为难道:“我年还小,没有什么求人的事啊?”

江石道:“这我不管。”

阿萁叹口气,坐在一截横倒的枯木上苦思冥想,心里暗骂江石是个无赖子,原先的那点害怕惊惶倒消散得无影无踪。若江石的真是个恶人,又哪会跟她说东说西?

“施家小二娘,你今日来卫家祠堂是要做什么? ”

卫家祠堂又不是什么讨喜之处,里头奉着成排的灵位,逢清明、寒食、中元又在堂中烧纸燃香祭先人亡灵,偶尔又兼关押责打族中犯错子弟,一年到头都透着点阴森凄戚,村人鲜少踏足这边。

阿萁答道:“我来寻卫老翁翁。”

“卫老翁翁?”村中姓卫的老翁好些个,江石怔了一下才想到卫老秀才头上,疑惑道,“寻他做什么?他年老耳背,人都有些糊涂了,说话行事颠三倒四,腿脚也是一日不比一日利索。卫大伯如今轻易不叫卫老翁出门,生怕他在外头栽倒,人就没了。”

阿萁越加郁闷了,取出怀中揣的字帖,村中识字的不多,她可请教的更是寥寥无几,满心欢喜地从外祖父家中得了一叠字,谁知竟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江石凑过来,弯腰一看,咦了一声,道:“《太公家教》?”

阿萁仰脸呆呆地看着他。

江石被她看得怔愣,指着字帖道:“这莫非不是《太公家教》的一句:不患人不知己,唯患己不知人?”

阿萁仍是不言不语,呆怔看着江石,直看得江石心头发毛,半晌后这才惊喜问道:“江阿兄识字?”

江石脸上些许羞涩,道:“家中阿弟念书,我跟着他学了一些,他小小年纪好为人师,自己识得一句,便追着我非要我也记下一句。”

阿萁艳羡不已,双眸中满盛渴慕。

江石一沉思,笑道:“也罢,你随我来。”

阿萁不禁踟蹰,站起身后欲走又不走,犹疑问道:“江阿兄要带我去哪里?”

江石答道:“卖了你去。”

阿萁歪头思量:左右在村中,先离了这荒僻之地,届时我大声疾呼或奔走,反倒比陷在这里强一些。当下依言跟在江石身后。

走了一小段路,前面小院齐整,屋后一株紫皮苦楝,树高几丈,冬日绿叶落尽,累累垂留着黄瘪的苦楝子,时有鸟雀飞来啄食。屋后角又有一株高大枝散的香栾树,绿叶森林,间中隐着几枚红果。

这却是江家小院。

江石见她盯着香栾看,还当她嘴馋,笑道:“这香栾色红味香,却吃不得,又苦又酸。家中采一半落一半,还剩得几个在枝头,由它掉了烂地里。”

阿萁听懂了他的话外音,红着脸,羞恼道:“哪个要吃它?”

将走到院门口,里头恶犬狂吠,阿萁又犹豫起来,这般上江石的家门似有不妥?江石见他迟疑,自己也不由踌躇,自己好似有些轻狂随意?

他二人僵持,屋中人听到狗叫,应声过来开了院门,阿萁只见一个生得灵秀讨喜的小童从门后探出半个身来。

阿萁从未见过生得这般好看的童子,白得好似雪捏玉成,琉璃子似的眸,鲜鲜艳艳的唇,眉目秀美夺人,恍然间几疑仙童降世村野。

小仙童看着江石,不解问道:“阿兄,你回转怎不进家?”

江石一怔,不知怎得难以启齿细说。

小仙童顺着他的目光看到阿萁,整整衣摆,上前见礼作揖:“江泯见过这位小娘子。”

阿萁溜一眼江石,也回了一个礼。

小仙童礼毕,抿着唇,欲言又止,许是实在忍不得,忽地掉转身往院中拔腿就跑,边跑边喊:“阿娘,阿娘,阿兄领了一个小娘子来家。”

阿萁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地立在院门口,一眼一眼地看着江石。

江石目光游移,深悔自己不曾深思熟虑,行事颇为不当,讷讷辩道:“我原本想:你既想要识字,不如让我阿弟教你,他才五岁,丁点大,便是日间常处也没有不妥之处。”

阿萁一愣,将手背在身后,垂着脖颈,看着脚边的一根枯草,伸脚去踩了踩:“谢江阿兄好意……”

依理,她应拒了才是,然而心底那些渴望如星火燎原,怎也按耐不住。她想识字念书明理,她不愿浑浑噩噩,于人,于世,于万物半点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