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1)

入伏之后潼川的天气也日渐的燥热起来, 因为位置偏南, 比在上元府时还要热上几分。但好在潼川府的雨水充沛,每隔几天就会来一场大雨, 会带走一些炎热。

而与此同时,新任的太守和审判史也已经接手了全部的公务, 赈灾事宜也已经交接完毕。这就意味着宁砚一行人到了回京的时候了。

满打满算,他到潼川府已经三个月的时间了, 再加上来时路上花的时间,他已经离开家小半年了。要不是还能和家里通书信,宁砚都不知道有多难熬。

这天,宁砚正待在屋里看从上元府捎来的信。除了一些陆秋歌报平安的话外, 还带上了一张小宁颂练字的宣纸。

字写的实在是不怎么样, 但宁砚看着就是顺眼。看着字, 仿佛看到了爱玩爱闹的小宁颂被陆秋歌看着, 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老老实实写字的样子。

别人家都是严父慈母,在他们家有时候是严父慈母, 有时候却又是严母慈父。在小宁颂那里,母亲显然要更敬畏一些,虽然陆秋歌从来不打不骂他。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印着一只小脚丫的纸。这是宁砚专门要求的,让陆秋歌给印下来的小宁悠的脚印。

用自己的手按在那个脚印上, 宁砚乐呵呵的笑了起来。“真小……好想立刻就听你喊一声爹爹。”

没做父母之前, 宁砚从来不知道自己会这么喜欢孩子。那种恨不得将儿女捧在手心的感觉, 在分离的时候尤为浓郁。

正在宁砚准备提笔写回信的时候, 门外传来的敲门声。宁砚便放下笔出声让人进来。

“大人,次辅让小人来告知您一声,明天就启程回京,让您先行收拾一下。”

宁砚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那小人告退。”

等那人出去后,宁砚才高兴起来。“终于可以回去了。”

回信也不用写了,宁砚宝贝的将信收起来,然后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归心似箭,他一点都不想耽误。

离开的这一天,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消息的潼川百姓自发的聚在一起为他们送行。宁砚跟在夏敬的身后,随他抚慰了好一会儿民众。

最后队伍启程的时候,这些人又跟着送行了近一里的距离还不肯返回。最后夏敬没有办法,下令让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才让他们停下脚步。

眼看着一行人就要离开,这些人纷纷跪了下来。

“恭送大人!”

“潼川府百姓愿大人康健常泰,一生顺遂!”

直到那些人消失在视线中,宁砚才放下马车的车帘,感慨良多的笑了笑。他从来不知道他会有救这么多人的一天。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回去的路比来时的就要好走上太多。从永江县乘船出发,一路顺风顺水,畅通无阻。再加上夜间也不用停下休息,不过四天的时间,就从潼川到了金陵。

到金陵后,就要转为陆路而走。期间修整的时候,宁砚还特意去了宁家一趟。给他爷爷和父亲上了香,又和宁远志父子两人简单的聚了一下,才从金陵出发。

十二天后,当看到上元府的城墙后,宁砚一身的疲惫似乎都跟着去了。想着朝廷肯定会有来迎接他们的人,宁砚就在马车里换上了一身的官服。

果不其然,朝廷派人来了,而且来的还不小,乃是六部之一礼部的尚书李固史。不过想到还有夏敬这个次辅在,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在李固史和夏敬见礼过后,宁砚又向李固史见礼。“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auzw.com “宁大人快请起。”李固史笑着道。“陛下在知道潼川府的情况后,圣心大悦。在得知你们今天到京后,就命我来迎你和次辅大人。”

李固史虽然比宁砚都官位高,但在宁砚的面前一点架子都没有。一是因为有夏敬在,还轮不到他来摆架子。

二是因为别说是他,换作宁砚的顶头上司户部尚书来这架子也摆不起来。凭宁砚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虽然目前还是一个四品的户部侍郎,但在朝中的地位已经不亚于他们这种三品的大员了。

和宁砚说完,李固史又对夏敬道:“大人,陛下此刻就在紫宸殿中等着,我们即刻出发?”

夏敬颔首道:“好。”

然后,宁砚又回到自己的马车上,跟在李固史的轿子后面进了城。才进城没多久,外面突然响起的一道熟悉的声音让宁砚立刻就撩开了车帘,探出了头。

“阿爹——阿爹——”

只见在人群中,被陆秋歌抱起的小宁颂冲着队伍一声声的喊着。因为不知道他具体是坐在哪座马车,小宁颂就对着每辆马车都会喊上两句。

正焦急着怎么还没看到宁砚的小宁颂,就听到了自家娘亲的声音。“颂哥儿,你快看那里。”

小宁颂一听,立刻就顺着陆秋歌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等看到朝他招手的宁砚后,那张小脸立刻就笑成了一朵花。

使劲儿的挥舞着小手示意宁砚注意到他。“阿爹——这里!我和娘亲在这里!阿爹——”

这下,宁砚也顾不上什么身份了,出声喊到:“颂哥儿,跟着你阿娘回家等着,我一会儿就能回去了。”

皇帝还在等着他们,他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先回家,除非他想背上大不敬的罪名。

小宁颂一点都不想回去,扯着小嗓门喊到:“阿爹,我想你。”

宁砚一听这带着哭腔的声音,只觉得自己的鼻子也跟着酸了起来。在看到陆秋歌那张带着和煦笑容的面容时,才忍住了落泪的冲动。

小孩子忘性大,他不止一次的想过,这次回来小宁颂会不会不认识他,或者和他不亲了,现在才发现一切都是他多想了。

而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马车就已经走过了,宁砚只来得及匆匆交待了一句“回家等我”后就看不到两人的身影了。

在马车中坐了好一会儿,宁砚才平复很好自己的心情。而这时候,马车也已经到了皇宫门口。

宁砚从马车上下来,整理了衣冠之后就跟在夏敬和李固史的后面进宫面圣。虽然人进了皇宫,但宁砚的心早就飞回家了。

好在萧旻是一个比较体恤臣子的皇帝,知道他们一路走来,肯定舟车劳顿,而且和家人分别良久,还要共叙团圆,就没多留他们。

在对他们在潼川府赈灾的一系列作为作了认可与嘉奖之后就准许他们离开了。

宁砚因为被升任户部侍郎没多久的时间,再升官的肯定会招徕良多的非议,所以这次赈灾他虽然有功,但官位并没有变化。

除了被赏赐了一些财物外,宁砚还被升授了中顺大夫的文勋。这只是加授,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唯一的作用就是能给宁砚多带来一点俸禄。他对这个已经不是很看重了。

从紫宸殿出来后,宁砚匆匆的和夏敬打了个招呼后,便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到停放马车的地方,让柴浪驾上马车后就往家中而去。

没用多久的时间就到地方。一直坐在门口等着的小宁颂没等宁砚下车就跑了上来。等宁砚跳下马车,小宁颂把头埋进宁砚的大腿上就哭了起来。

“阿爹……阿爹……呜呜……你骗人。”小宁颂一边哭着,一边抽抽噎噎的说着话。“你明明说等我起来,就带我去郊外玩的,结果等我起来,你……你就不见了。”

“你是不是不喜欢颂儿,所以不要我了。但还有娘亲,祖母和妹妹呢,你不能不喜欢他们,你也……你也不要不喜欢颂儿。阿爹……阿爹……”

宁砚被这稚嫩的童音哭的心都揪了起来。连忙弯下腰将小宁颂圈进了怀里。“阿爹错了,阿爹给你赔罪。阿爹不喜欢谁都不会不喜欢你的。”

说着,宁砚将小宁颂抱了起来。小宁颂也不管宁砚说了什么,就环着宁砚的脖子继续哭。宁砚一边轻拍着他的背,一边哄着。

“颂哥儿乖,别哭了,阿爹带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