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1)

因为急着去首都安新家, 所以即使还没到快开学的时候, 纪诚实就准备提前走了。

即将分别,许仕昌不想纪甜忘了自己,便想送一件难忘的东西给纪甜,这样的话,以后纪甜只要看到他送的东西,就会想起他。

然而, 要送什么?这是一个大难题。

许仕昌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拿的出手的东西。

囊中羞涩令许仕昌无比难受, 他只能进山, 花了两天时间,挖陷进猎了一头野山羊。

当时许仕昌在深山, 野山羊肉被他抛弃了,他只拿了野山羊的两个角。

回家之后, 许仕昌去三里屯的木工家借了工具,然后连夜赶工,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把羊角变成了羊角梳。

之后,许仕昌又花两天的时间,把另一只羊角,变成了羊角手串。

把这些东西送给纪甜,看到纪甜把手串带手上,羊角梳珍惜的放进行李箱,一脸感动, 许仕昌才满足了。

只要纪甜喜欢,他做的就值得了。

送走了他们,许仕昌就偷偷把自己的户口本找出来。

他今年才十五,想去当兵,还差一岁。

许仕昌是准备让纪诚心帮他改改,改大一岁,这样他好不用因为年纪的问题,被部队拒之门外。

这种操作换成几十年后是不可能的,但如今,很多人都没上户口,年纪更是乱七八糟添,户口上的年纪报大几岁报小几岁都太正常了。

不过,把户口翻出来,许仕昌才发现,好像,他的年纪本来就被报大了两岁,他不用麻烦了。

虽然不知道是谁做的,但许仕昌还是默默的说了一声谢谢。

捏着户口本,许仕昌在心里算起了距离招兵还有多久。

算过之后,许仕昌发觉,距离招兵还有两个月。

如今花国已经连续干旱三年了,而且是大范围的干旱,导致全国有半数的人都在饿着肚子。

这些人中,除了农民,还有工人医生老师,可以说,除了国家领导人和军人,就没有不饿肚子的职业。

也因为军队不会饿肚子,如今的青壮年,做梦都想当军人。

像许仕昌他们县,如今一年才招十多个新兵,可去报名的,却有几万人。

许仕昌曾经远远的瞧见招兵的时候,用人山人海形容,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人多了,竞争自然也大了,说实话,想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许仕昌还是有紧迫感。

明天,还是去山里多打点野鸡兔子吃了,多养点肉,让自己看着就强壮。

还可以训练训练自己,比如做做俯卧撑,或者跑步什么的。

许仕昌正想的出神,就在这时,他娘来了。

许母这些年一直没好,找中医看,说是气血不足,五脏有损,找西医也看不出头脑,只能一直喝药。

可即便喝了一堆药,她还是一天天瘦了下去,脸上苍白的如同白纸一样,整个人看着挺像鬼的。

而如今又倒霉的遇上了三年干旱,干旱不止山下受到影响,连山里都受到影响,小动物少了很多,猛兽也更凶了。

这种情况,许仕昌去采药的时候,自然更危险了,可操蛋的是,他拼命采来的药,在如今却降了价。

荒年的时候,没有什么会比粮食重要,即使是能治病的药也一样。

许仕昌只能庆幸,多亏前几年纪诚实一直提醒自己多存粮食,不然就如今黑市的粮价,靠自己挣的这点,他家三口人早就饿死了。

药价降了,许母的药若是大兴岭有的,都是许仕昌采来自己炮制,外地需要买,因为如今便宜,他也多买了,让他娘从从前的一天两顿药变成了如今的一天三顿药。

喝的药多了,许母感觉自己最近好了很多。

原本她以为自己只能等死,没想到还有救,许母此时的心情,就像是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浮木,有了活的希望。

经历过快死亡的人,对生的渴望,简直比飞蛾扑火还严重。

而许母如今的生机,就在许仕昌身上,只有许仕昌挣钱买药,她才能继续活下去。

看着许仕昌拿着户口本,许母以为他想走。

虽然如今没有介绍信出不了远门,可许母根本没出过远门,她不懂,还以为如今和从前一样,有户口本就可以走遍天下。

许母真的很害怕许仕昌走,于是,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的冲向的许仕昌,把户口本抢走了。

许母的动作实在太快了,根本不像一个病人,把许仕昌都吓了一跳。

瞥到他娘紧紧的攥着户口本,许仕昌垂眸,眸中闪过低沉之色,却眨眼间消失不见。

然后,许仕昌若无其事的抬头问,“娘,你干什么?”

“干什么?”许母恶狠狠的瞪着许仕昌,“我还要问你呢?你拿着户口本想干什么?是想走吗?我告诉你许仕昌,你不准走,我们养你这么大,你必须给我们养老,你要是敢跑,我就是爬,也要爬到你身边,然后打死你。”

许仕昌一脸莫名其妙,“娘你说什么?我怎么想跑了,我就是整理床,不小心把户口翻出来了,然后发现我的年纪被写大两岁,觉得奇怪而已,你真的想太多了。”

“是吗?”许母的手慢慢松了,“是这样啊!那你慢慢整理吧!”

说完,许母转身走了,却捏着户口本,完全没有给许仕昌保管的意思。

许仕昌知道他娘是怀疑上了,不过没关系,距离招兵时间还久,自己还有机会拿到户口本的。

之后,许仕昌开始蛰伏,经常跑去大兴岭,一边采药,一边挖陷抓猎物养身体,还在山里找小型猛兽搏斗,训练自己。

另一边,纪甜他们一家出发去首都。

如今交通不便,想去首都,必须先从三里屯走去公社,从公社坐牛车去县城,从县城坐车去市里,在市里坐火车,期间还要转两次车,才能到首都。

若是几十年后,想去首都,坐火车最多两天就到了。

换成飞机就更快了,两三个小时就够了。

在如今,纪诚实他们却足足花了五天才到。

这还多亏了新中国之后建了很多铁路,要是在民国,估摸着起码要半个月才能到。

如今的车坐着也不舒服,吃饭不方便,人多嘴杂。

反正在车上过了五天,纪诚实他们一家四口全都灰头土脸的,头发乱糟糟的像鸡窝,脸上灰扑扑的像没洗脸,纪芯更是因为晕车,如今奄奄一息,完全没活力了。

又下车,纪芯趴在张晴雨的肩膀上,闷闷不乐,奶声奶气的问,“娘,咱们还要坐多久的车?我不想再坐车了,呜呜!”

刚坐在车上时,纪芯还觉得好玩,现在她知道了,坐车一点都不好玩,嘤嘤嘤,这辈子她都不想坐车了。

张晴雨拍着纪芯的肩膀,安慰她说,“芯芯别哭,咱们到了,不坐车了,待会我让你爹带你买好吃的,你别哭了。”

有张晴雨的话,纪芯总算高兴了点。

纪甜虽然大了,纪诚实还是怕出意外,紧紧攥着她的手,又对张晴雨说,“今天虽然还早,但想找到合适的房子不容易,咱们先去找个招待所住着,然后再慢慢找房子。”

张晴雨:“成,我没意见,都由你安排。”

纪诚实没重生之前就是在首都孤儿院长大,虽然如今首都和几十年后有很大的差别,但大致上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纪诚实直接找了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人问路,果然问到了招待所在什么位置。

之后,在前往招待所的路上,纪诚实又对纪甜说,“甜甜,你记得,在首都要是想问路,最好找二十多岁,看着很和善,穿着也比较好的人问。”

“为什么?”纪甜很不解。

纪诚实看了周围,发现没什么人,才小心的说,“因为首都人比较骄傲,年轻人不太想理咱们外地,老年人又有浓重的口音,不太听的懂。”

“只有二十多岁的人,因为多数受过教育,懂礼貌,即使问路,他们也会很有耐心的。”

这其实就是地域歧视,如今外国人看不起花国人,花国首都人又比较看不起外地人,城里人则看不起乡下人。

当然,事情无绝对,有素质的人还是占多数,纪诚实那么交代,只是为了避免纪甜倒霉,刚巧就遇上瞧不起外地人的本地人而已。

纪诚实提前和纪甜说这些,就是怕他们不在纪甜身边的时候,纪甜因为不懂没遇上对的人,被人瞧不起。

到大城市的好处,无疑自然是生活方便,也容易见识到更多的事情。

可不好的,就是自己从一村的队长,变成了最普通的人。

在三里屯的时候,因为有自己,没人敢欺负纪甜,可换成首都就不行了。

不过,这也更让纪诚实有了奋斗的动力,他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爬到不让人敢随便动的位置,好好护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 先发一章,还有一张比较晚,亲们别等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