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1/1)

康熙等人匆匆归来的事情引得整个京城都为之惶恐不安起来。

很快。

太子谋逆之事就在有心人的示意下传得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不可能!太子爷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太子妃瓜尔佳氏听到消息的时候, 震惊得把手上的茶盏给摔了。

她的嘴唇颤抖着,一开始得知康熙等人归来的喜意已经如一缕风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是真的,娘娘。”

去打听消息回来的宫女苍白着脸, 跪在地上, 她深深低着头,“奴婢打听到了,太子爷如今就被押在宗人府里,由人严加看守着。”

宗人府?

瓜尔佳氏的心一紧。

她慌忙站起身来, 脸上满是茫然,她心里想着她该做些什么去救救太子,可是这个时候, 她脑海里一片看空白, 根本想不出办法来。

要是这会儿索额图还活着,她还能派人去找索额图帮忙, 可是索额图已经死了。

现在这种情况,能帮太子,又有胆量帮太子的人, 根本找不到。

瓜尔佳氏颓然地坐在椅子上。

谋逆乃是大罪。

她根本没有办法去帮太子, 即便是她阿玛,这个时候也绝对不会蹚浑水,去帮太子, 非但如此, 还会拼命地断开和太子的联系,以免被牵连。

毓庆宫这边愁云惨淡一片。

而直郡王府上却是客似云来。

与太子谋逆之事同时传遍整个京城的还有当日太子亲口说出的康熙属意胤禔接任龙椅的话。

直郡王王府,书房内。

科尔坤和胤禔两人坐在书房的椅子上, 书房内此时再无其他人,连守着门口的都是胤禔的心腹。

科尔坤今日来直郡王府上, 为的便是这几日在京城里传遍出来的话。

他喝了口茶,罕见地急不可耐地问道:“直郡王,最近京城里传得那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胤禔此时却少有的镇定从容。

他捧起茶盏来,啜了一口后说道:“岳丈,那些话的确是真的。”

科尔坤的脸色登时露出了笑意。

他喜得站起身来,拍着手掌道:“是真的便好,是真的,咱们这回可算是时来运转了!”

可不是嘛。

原本胤禔都对自己获胜没抱有多少希望,结果先是索额图出事,而后又是太子下了一着臭棋,自己把自己的前程给断送了。

这简直就是老天爷都站在他这一边。

科尔坤满脸欢喜,他正要和胤禔说些话的时候,外头传来心腹的声音。

“王爷、尚书大人,圣上在养心殿召见二位。”

科尔坤和胤禔对视了一眼。

翁婿两人立即想到了同一件事去了。

“知道了,我们这就去。你先让人去备好马车。”

胤禔站起身来,吩咐道。

他对科尔坤说道:“岳丈先去换官服,咱们在养心殿里见吧。”

“是,直郡王说的是。”

科尔坤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真是那件事?”

安宁见胤禩打发走了来传话的小太监后,边伺候着胤禩换上蟒服,边压低了声音问道。

胤禩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十有八/九。”

安宁这会儿时候心里头一点儿欢喜都没有。

她对这段历史知晓不多,却也依稀记得太子被废之后,大清朝的整个□□面都瞬间撕开了以前那平静的假象,九龙夺嫡,为了那把龙椅,这个过程少不得要有人流血,有人牺牲。

“爷,这是我前阵子给您求的平安符。”

安宁想了想,从匣子里取出一枚平安符来,系在胤禩的腰间。

她低声道:“诸事小心。”

“我知道。”

胤禩捏了捏她的手,道。

养心殿。

明亮的烛火将偌大的养心殿照亮得如同白日。

康熙仰着头,他的眼白里满是红血丝,脸上有显而易见的疲惫。

“万岁爷,您用点儿参茶吧。”

梁九功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参茶,低声劝道。

“放下。”

康熙摆摆手说道。

他的视线从殿顶落到了养心殿角落里矗立着的珐琅自鸣钟,自鸣钟的大摆锤突然晃了晃,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来。

“陛下,微臣马齐已带太子胤礽前来。”

马齐的声音在养心殿外响起来。

“进来。”

康熙打起精神来,他将自己的所有疲惫都压了下去,一双沧桑的眼睛显得精光闪烁。

马齐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他朝侍卫们示意了下,命他们压着太子进去。

“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一进养心殿,马齐就掀开衣袍跪了下去。

而胤礽也被侍卫们压着跪下。

“起来吧,马齐。”

康熙说道。

“谢陛下。”

马齐直起身来,他微微弯着腰,视线从左右站着的张廷玉等大臣们身上扫过。

他心里头那个隐隐成型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马齐越发不敢出声了。

其他人更是紧闭着嘴唇,只当自己是个哑巴,连呼吸都不敢大气出一声。

等过了一会儿。

诸位阿哥们到齐之后,养心殿内的气氛更是前所未有的紧绷。

好似有一个暴风雨的漩涡在此处渐渐酝酿着。

“人都到齐了。”

康熙站起身来,问道。

胤禔此时身为众阿哥之长,当仁不让地回答道:“皇阿玛,兄弟们都已经到齐了。”

可不是嘛,今夜这时候,所有十岁以上的阿哥们都被传召来了,那些年纪大的阿哥们早已知晓内幕,此时一个个心思难以揣测,而那些年纪小的阿哥也都从这些时日的传言中依稀知道了一二,等进了殿内,看见颓废可怜的太子跪在殿上,身上还带着枷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好,人到齐了就好。”

康熙深吸了口气,他缓缓说道:“张廷玉,你把朕写好的圣旨拿出来,念给他们听听。”

“是。”

张廷玉心中一颤,佝偻着腰走上前来。

他从梁九功手中接过康熙的圣旨,缓缓展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胤礽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于承德山庄做出窥探圣人行踪、谋逆君父……,此人德不配位,故而自今日起,废去太子之位。”

当众人听得张廷玉末尾那六个字的时候,此时众生百态皆显露无疑。

有人难掩欣喜,有人面露怜悯,更多人脸上的是蠢蠢欲动的遮掩不过去的野心。

太子之位被废。

理当该有人接任他的位置。

不少人的眼神都朝胤禔身上看去。

胤禔也都鼓起胸膛,他等着张廷玉念出康熙让他接任太子之位的话来,可是左等右等,却都等不到那句话。

胤禔心里就觉得有些不妙了。

他抬起头来,拿眼角的余光看着康熙。

偏偏,这会儿恰好和康熙的视线对上了。

胤禔的心里头一紧,慌忙收回自己的视线。

他不知道老爷子盯着他看了多久,在刚刚那些时候,老爷子可有看到他脸上那些不该露出来的神色。

“朕知道你们现在在想什么。”

康熙的语气里带出几分嘲讽,他背着手,视线从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儿子们身上扫过,曾经的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杀鳌拜、平三藩,他感觉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但是,现在他比谁都更加深切地意识到,自己老了。

而他的孩子们却正当壮年。

“你们无非是在想太子被废了,该有人代替太子了,对不对?”

康熙咬牙切齿地说道。

众阿哥们心里一慌,连忙跪下。

“皇阿玛,儿臣等人绝不敢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胤禔,你敢说你心里没有这个想法吗?”

康熙嗤笑一声,视线落在站在阿哥们前面的胤禔,问道。

胤禔满头冷汗,他颤抖着声音回答道:“儿臣不敢。”

他觊觎太子之位,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此时说谎,反倒不好。

不得不说。

这句话可以说是胤禔这阵子说出来最聪明的一句话了。

康熙看着他,怒气稍稍下去了。

他的双手背在身后,“算你诚实。朕可以告诉你们,朕从没有说过废了太子立胤禔的话。”

康熙的话仿佛一道惊雷一般在众人耳旁炸开来。

那如一摊死泥一般的胤礽也跟着猛地抬起头来,他眼眦俱裂,难以置信地看着康熙,“怎、怎么可能?您明明……”

“朕一言九鼎,既然没说过,就绝对不会说谎。”

康熙看着这个昔日奉若掌上珍宝的儿子,心里头已经麻木了,“这句话不过是何柱儿说来骗你的罢了,亏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竟被一个宦官骗得团团转。”

胤礽脸上的神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握紧了拳头,眼睛里满是红血丝。

那句话竟然是何柱儿骗他的?!!

“自作聪明。”

康熙冷冷说道。

这会儿时候,同样受打击的可不只是胤礽一个人。

胤禔呆愣愣地站在那里,脑海里乱哄哄的,那句话竟然是假的?!

他心里头羞怒交加,恨不得手刃了那个太监。

“朕如今暂且无立太子的心思,你们且收了你们的那些心思。”康熙冷冷说道:“倘若有人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朕绝不会顾念父子亲情。宗人府里不缺一个牢房。”

康熙敲打的话,让所有人的脊柱都窜起了一股寒意。

登时人人口称不敢。

至于这些人心里头怎么想,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